热门回答:
八大山人的署名从现代设计角度来说。具有很高的字体美学设计造诣。放到现在也是极具设计美感的。署名的寓意为“哭亡”。上半部分酷似哭字。下半部分酷似亡字。大家好好看看吧。
八大山人就是画家朱耷。他本是明朝皇族。在明亡后自号八大山人。“八大山人”这四个字的草体连写。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寓意故国破亡。哭笑不得。朱耷大约在1648年进入佛门。1680年离开寺院生活回到南昌。1684年(62岁)开始用“八大山人”的名号。“八大山人”不是“八大”之“山人”。而是“八大山”中“人”。说自己尽管离开佛门。却是永远环绕在佛周围的弟子。“八大山人”在书写上可以呈现出“哭之”“笑之”两种形态和理解。也是八大人生态度的体现。当然这个生活态度就是哭亡。为明亡而悲伤。这件事影响了他本人终生。所以他的画作和书作中体现和抒发的都是类似的情绪。
八大山人制定了一个充满了个人的意义和艺术的姿态的独特视觉词汇。他经常与不寻常的元素并置。但其背后的含义是难以捉摸的。在他作品简洁、幽默的表象下。隐藏着对自己的命运和家国天生黑暗的前景。
八大山人的艺术造诣之高深让人为止赞叹。如果他生活在现代。一定会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他的美学观点与现代艺术设计很接近。尤其是书法的布局章法和一些小品的写作。例如他有一个画押写作 。很长时间人们一直称它为龟形画押。因为其形状特别像一只乌龟。后来才看出。原来是由“三月十九日”几个字变形组成。这恰好是明代最末一个皇帝崇祯自杀的日子。标志着明朝的灭亡。那么这个画押。也就表示对国亡的纪念。
很多人欣赏不了八大的书法风格。还骂为丑书。灌肠体。更有人说夸奖八大是为了拨乱反正。说实话。对于这类评价我也不知说什么才好。人最可怕的不是没文化。因为没文化可以学习。细思极恐的是不懂装懂。被外表蒙蔽还振振有词。言尽于此了。再多说可能被喷死。
其他观点:
八大山人。俗姓朱。本名朱统。后名耷。为明江西弋阳荣庄王朱奠壏九世孙。生于明天启四年(公元一六二四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一七○五)。享年八十一岁。
关于“八大山人”一号的含义有多种释法:
1、朱耷“尝持八大人觉经。因以为号”。
2、陈鼎在《八大山人传》中说:“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无大于我也。”
3、与朱耷的出身与弃僧还俗有关:“八”指宁王朱权第八代孙;“大”与“耷”同声。表明自己是第八代子孙耷。
4、明灭亡后。国毁家亡。他心情悲愤。落发为僧。“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后二字则类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
5.八大和牛石慧是从兄弟。他们都姓朱。本名朱耷和朱道明。后将朱字拆开成”牛”与“八”两字。这就是他们俩别号八大山人和牛石慧首字的由来。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1701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山人,画押,明朝,我也,朱耷,佛门,四年,弋阳,本名,造诣
没想到大家都对八大山人的署名有何玄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八大山人的署名从现代设计角度来说。具有很高的字体美学设计造诣。放到现在也是极具设计美感的。署名的寓意为“哭亡”。上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