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诗词时,如何体现王国维所说的“有我”和“无我”之境?
原创

创作诗词时,如何体现王国维所说的“有我”和“无我”之境?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王国维先生是公认的国学大师。一生成就斐然。是北大文学院的四大导师之一。他对于诗文的境界有很独到的见解。都记录在他的作品《人间词话》里。所谓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主要是说的他对宋词所体现的境界而做的说明。比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过。可看孤馆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凡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有我与无我实际就是物与我的关系。有我则我是主体。来观察物的存在状态。无我则是以物为主体。而我则与物之间形成了化境。此种境界类似于佛教禅宗所讲的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有我便是我执。我相。把“我”当成了一个固定必然存在的物质现象。从而便在三界六道里轮回不止。无我便是破了我执。我相。证得了万法皆空。因缘和合而生。本无自性。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想选择一个衣钵传人。便让弟子们各做一首偈语来展示自己的修行成果。他的大弟子神秀写的是: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就是有我之境。而慧能也做了一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就是无我之境。五祖弘忍看到慧能所做的偈语。知道他已经明心见性。便把衣钵传给了他。慧能就成为了禅宗的第六祖。有我到无我之境不仅是写作技法的提高。更是修行境界的升华!愿我们都能勇猛精进的如法修行。早登光辉彼岸。共证清净菩提本性!

其他观点:

有我。即主观!

无我。即客观!

当你悲伤时。月光便是夜空的泪痕。

当你快乐时。月光便是夜空的吻痕。

所以。无论是泪痕。还是吻痕。都是有我!因为这个月光因为你的情感变动而随之变化。

如果涉及到古诗词。也可以打比方。

比如“叶落”。客观。无情感。此为“无我”。

比如“叶落萧萧”。萧萧一词含有清冷之意。所以。此四字近于“有我”。

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语出苍凉之境。这一句亦是“有我”。因为同样的秋天。在刘禹锡的眼里就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比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客观。不带有情感。自然是无我。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焉能溅泪。鸟岂会惊心?自然是在主观情感之下。处于有我之境。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并不认为有我和无我有什么高下之分。他们的地位和艺术表现力应当是相等的。

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在诗词创作中。体现出“有我”或“无我”。是不是只要把关键字赋与情感就可以了呢?

比如小可现在正在写这个回复。已是入夜时分。窗外阴云。有风。那么如何写“有我”。如何写“无我”呢?

是不是不带任何情感色彩的描写。就是无我呢?比如

浓云深蔽月。残雨湿桃花。这是“无我”?

如果换上情感字眼呢?

悲云深蔽月。黯雨冷桃花。这是“有我”?

如果在第一组的基础上。添上两个不带有情感的字进行铺陈。变成七言会如何呢?

平野浓云深蔽月。绿窗残雨湿桃花。

假如。在第一组的基础上。添上两个带有情感的字。会不会又变成“有我”了呢?

黯却浓云深蔽月。泪教残雨湿桃花。

如果在第二组的基础上。添加两个字把悲伤之意反转过来。不知算不算“无我”呢?

不是悲云深蔽月。更无黯雨冷桃花。

如果在第二组的基础上。添加两个字把悲伤之意再深一层。不知算不算“有我”呢?

遥夜悲云深蔽月。孤灯黯雨冷桃花。

王静安先生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好像是。好像不是。我辈凡夫俗子。岂能分得清。其实小可说一句题主莫要怪。其实不必分得清!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天是明朗的天-------有真我;(觉)

天非明朗的天-------无真我。(迷)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9:13

    有我,之境,慧能,情感,基础上,桃花,惊心,禅宗,之意,这是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9:13

    没想到大家都对创作诗词时,如何体现王国维所说的“有我”和“无我”之境?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9:13

    王国维先生是公认的国学大师。一生成就斐然。是北大文学院的四大导师之一。他对于诗文的境界有很独到的见解。都记录在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