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拜之交是哪些古人?
原创

八拜之交是哪些古人?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八拜之交”。出自《闻见前录》。“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则是指朋友结为兄弟关系。后来则是指结拜为异性兄弟姐妹关系。比喻关系极为密。“八拜之交”实际上共涉及了十七位历史名人的八个故事。分别是:管鲍之交、知音之交、刎颈之交、舍命之交、胶漆之交、鸡黍之交、忘年之交和生死之交。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冲锋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便都认为管仲是个贪生怕死之人。鲍叔牙则替管仲辩解说。“你们都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而是要留着性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便说出了那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齐僖公去世之后。齐襄公姜诸儿即位。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昏庸无能。鲍叔牙认为这样下去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便带着公子小白逃到了莒国。管仲则带着公子纠逃到了鲁国。后来。齐襄公被杀。齐国陷入内乱。鲁国为了让公子纠即位。便派管仲带兵截杀返回齐国的公子小白。但管仲却将箭射偏了。于是公子小白便返回齐国即位。是为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之后。决定拜长期辅佐和保护自己的鲍叔牙为相。鲍叔牙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表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管仲。最终在鲍叔牙的劝说下。齐桓公将管仲请回齐国拜为相。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终成霸业。

知音之交:俞伯牙与钟子期

出自《列子·汤问》。讲述的是春秋时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俞伯牙是个精通音律。琴艺极为高超之人。甚至能将大自然的美妙融入琴声。然而却始终找不到一个能够听懂自己音乐的知音。因而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

俞伯牙虽然出身楚国。但却在晋国担任士大夫。有一年他奉命出使楚国。在八月十五那天乘船抵达汉阳江口。望着美景琴兴大发的俞伯牙便弹起琴来。就当他沉醉于自己琴声中时。却发现岸边一个樵夫也沉醉不已。两人一番交谈。俞伯牙这才得知樵夫名叫钟子期。钟子期不仅说出了俞伯牙弹奏的曲子。就连俞伯牙使用的琴也认了出来。这令俞伯牙万分惊喜。两人是越谈越投机。两人遂结拜为兄弟。并约定来年中秋再到此处相会。

次年。俞伯牙再次来到汉阳江口。却始终没有等到钟子期的到来。后来经过打听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已经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之前。钟子期仍然念念不忘两人的约定。让人将自己的坟墓修在了江边。以求约定之期还能听到俞伯牙的琴声。

万分悲痛的俞伯牙。来到了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刎颈之交:杜伯和左儒

该词出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中记载道“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不过。这个词的词源。讲述的却是《东周列国志》中杜伯和左儒的故事。杜伯和左儒都是周宣王时的重臣。两人关系极为亲密。

关于杜伯之死。史料中共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周宣王有个宠妃叫女鸠。后来喜欢上了英俊的杜伯。就想方设法去引诱他。杜伯拒绝了女鸠的勾引。结果女鸠恼羞成怒。在宣王面前诬告杜伯欺侮她。周宣王听信了女鸠的话。于是下令处死杜伯。

另一种说法则是。周宣王在位期间。有童谣称“月将升。日将没;桑弓箕袋。几亡周国”。于是周宣王便下令在全国禁弓矢。并由上大夫杜伯专督此事。后来。有个山野妇女因不知此令。进城销售弓矢。结果被杀。于是。周宣王便认为童谣之言已应。便将此事放了下来。周宣王四十三年(前785年)大祭。周宣王夜里梦见有美貌女子自西方来。入太庙携太庙神主东去。周宣王惊醒后。认为谶语未消。于是下令处死杜伯。

得知周宣王下令处死杜伯后。左儒便跑去苦劝周宣王。奈何周宣王不仅听不进去。反而因为左儒的劝说更为生气。说道“朕杀杜伯。如去藁草。何须多费唇舌?”遂喝令武士将杜伯推出朝门斩了。杜伯被杀后。左儒回到家中后也自刎而死。

舍命之交:羊角哀与左伯桃

舍命之交也称羊左之交。其中“羊”指羊角哀。“左”指左伯桃。出自于南梁·萧统《文选・刘孝标・千绝交论》李善注引《烈士传》。战国时期。燕国的羊角哀和左伯桃是一对好朋友。两人听说楚国的国君贤明。便相约前往楚国求官。

然而。两人却在楚国途中被大雪所阻。因缺衣少食。两人都有因冻饿而死的危险。左伯桃认为自己的学问和才能都不及羊角哀。便将衣服和粮食都送给了羊角哀。让其赶快赶路。而自己则躲在一个树洞中最终因冻饿而死。

后来。羊角哀果然被楚国重用。他又找到左伯桃去世之地。将其尸体取出予以厚葬。悲痛的说道。“我的朋友之所以死去。是因为担心我们二人都死了。天下就无人知晓我们的名声了。现在我还活着干什么呢”。于是。自己也自杀而死。

胶漆之交:陈重与雷义

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陈重和雷义皆为东汉豫章郡名士。两人不仅品德高尚。且能舍己为人。作为至交密友。当时人们都称颂“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后太守张云听说陈重之名。将其举为孝廉。而陈重则想将功名让给了雷义。先后申请十余次。却始终不得张云批准。

次年。雷义也被举为孝廉。两人便一起到郡府就职。后又同时官拜尚书郎。后来。雷义担任尚书侍郎时。有一同僚因犯事。当受处罚。雷义为他分担责任。向上司上书申辩。愿意自己独担罪责。陈重得知后。便弃职进京自陈曲衷。请求为雷义赎罪。后汉顺帝下诏。将两人全部免官。并免予刑事处分。

雷义回乡又被举荐为秀才。雷义又要将功名让给陈重。结果也不被批准。雷义就假装发狂。披头散发在街上替陈重奔走呼吁。而不去应命就职。结果两人的事迹被迅速传播。后来三府同时征召两人。雷义被任命为灌谒太守。让他持节督察诸郡国的风俗教化;陈重则任细阳县令。不久便因政绩升任会稽郡太守。

鸡黍之交:范式与张劭

鸡黍之交也称守信之交。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讲述的是范式和张劭的事迹。范式。山阳金乡人。少年时在太学读书。与汝南人张劭为友。二人学成之后同归乡里。分别之时。范式表示两年后将去张劭府上拜望。并约定了拜见日期。

转眼两年已过。眼看到了约定日期。张劭便将此事告诉了母亲。并请母亲准备饭菜招待挚友的到来。母亲表示你们已经分别两年。况且又相隔千里。你怎么就确定范式一定会来。张劭则表示范式是守信之人。必定不会违约。到了约定之日。范式果真如期而至。张劭于是杀鸡煮黍予以招待。

后来。张劭因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临终时因不能见到范式最后一面而长叹不已。张劭去世之日。在郡里担任功曹的范式突然梦到张劭给自己托梦。说“我在某一天死了。要在某一时下葬。永归黄泉。您如果还没忘了我。能不能再见我一面?”范式惊醒之后。便向太守告假。前去为挚友奔丧。

还不等范式赶到。张劭的灵柩便已经出发了。但却怎么也放不进墓穴。其母认为儿子或许有未了心愿。便让人停灵等待。结果终于等到了穿着丧服的范式。范式手抚挚友灵柩哭祭一番。又拉着引棺的绳索牵引灵柩。灵柩这才缓缓向前进入墓穴。

生死之交:刘备、关羽与张飞

出自元代郑德辉的《绉梅香》。其中言道“晋公在枪刀险难之中。我父亲挺身赴战。救他一命。身中六枪。因此上与俺父亲结为生死之交”。不过。这个成语的典故。则是出自于《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刘焉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县。引出刘备。时刘备已经二十八岁。见了榜文却是一声长叹。结果又引出了旁边的张飞。两人一番交谈。张飞表示愿意出钱与刘备招募乡勇。刘备听后大喜。遂与张飞同入村店中饮酒。两人正喝酒。又遇到了也入店饮酒的关羽。刘备见其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便邀其同坐。

三人一番交谈之下。感觉甚是投缘。便又一起来到了张飞庄上。共同商议大事。张飞提议道。“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次日。刘关张三人来到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忘年之交:孔融与祢衡

出自《后汉书·祢衡传》。其中有载“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祢衡年少时就有文采和辩才。先于汉献帝兴平年间于荆州避难。后于建安初年至许都游学。

祢衡虽然才学出众。但却性格刚直高傲、桀骜不驯。喜欢指摘时事、轻视别人。反而与孔融惺惺相惜。两人结交为好友的时候。祢衡未满二十岁。孔融已五十岁了。正是因为孔融看重祢衡的人才。所以愿意为忘年之交。

后来。孔融写奏疏推荐祢衡。并多次在曹操面前夸赞祢衡。曹操于是召见祢衡。结果祢衡却根本看不起曹操。多次出言诋毁。曹操恨之入骨。却因其名声在外而不好下手。于是。曹操便派人将祢衡送到了荆州刘表那里。结果祢衡依旧死性不改。又出言诋毁刘表。

刘表也对祢衡忍无可忍。但同样不想背上诛杀名士的骂名。于是便又将其送到了黄祖手下。祢衡又当众诋毁黄祖。黄祖可不像曹操和刘表想的那么多。直接就下令处死祢衡。结果年仅二十六岁的祢衡就这么被杀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5:09

    管仲,两人,范式,楚国,之交,宣王,刘备,太守,羊角,后汉书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5:09

    没想到大家都对八拜之交是哪些古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5:09

    “八拜之交”。出自《闻见前录》。“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则是指朋友结为兄弟关系。后来则是指结拜为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