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有哪些小学语文阅读和作文方面的好资料推荐下?
原创

各位有哪些小学语文阅读和作文方面的好资料推荐下?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推荐给您《文心》和“作文三书”(《作文七巧》、《作文十九问》和《文学种籽》)。

《文心》。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叶圣陶联手为普通读者献上的语文教育经典著作。朱自清、陈望道、商金林盛誉推荐。畅销近一个世纪。无数读者赞誉推荐。

“作文三书”(《作文七巧》、《作文十九问》和《文学种籽》)。王鼎钧是台湾散文大家。他的“作文三书”(《作文七巧》、《作文十九问》和《文学种籽》)早已风行台湾、香港多年。

“作文三书”我还没有读。《文心》倒是粗略的通读了一遍。对于我这个学理工科的人来说收益颇丰。

这是一本专讲读和写的书。设定的拟想读者是中学生。也包括教学环节另一端的中学教师。最初登载于《中学生杂志》。1934年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曾多次重印。

《文心》通过王先生(学校老师)、枚叔(乐华父亲)和乐华、大文、锦华、慧修(学生)等几位主人公的32个故事。讲解了“关于国文的全体知识”。全书生动活泼。浅显易懂。也反映出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值得一读。

其他观点:

让孩子远离漫画阅读。爱上文字阅读。简单有效的方法

任何一个家庭对孩子的阅读兴趣的培养都是从绘画书开始。但到了一定的年龄。孩子对色彩单调、图片少、文字为主的书本没有兴趣。但从老师的要求、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来说。都必须向文字为主的书本过度。

从绘本书过渡到文字书。对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坎。引导方式正确。孩子能爱上文字阅读。获得更多营养;引导有误。则孩子仍会以漫画阅读为主。甚至家长越反对孩子越爱看漫画。直至产生敌对情绪。造成最坏影响。如何避免走入这样的家教误区?如何引导孩子爱上文字阅读?请听听我的育儿经验。

一、从漫画过度到文本阅读。家长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书。还要声身同伴读

1、根据孩子喜好选择适合过渡性书籍

每个孩子受家庭引导影响。从引导孩子阅读绘画书籍时。已形成一定的喜好。以我儿子的成长为例。因为男孩。对动物类的书籍特感兴趣。当我们在购买绘画读本时。便朝着孩子喜好的方向买。

当决定引领他慢慢向文字阅读过度时。我就来到书店选择一套文字与图画共存的沈石溪简化版动物小说《棕熊的故事》《残狼灰满》等。因为我个人阅读经验告诉我。在描动物生活故事类作品中。沈石溪因个人生活阅历的原因。对动物生活描写有着高人一等的神奇力。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更容易吸引孩子。

当我一套书买回来后。孩子仅仅是饶有兴趣地翻阅5分钟后。书本就躺在书柜里。很长时间没有碰。很显然。虽然是故事书。但图片少、文字多的书没兴趣。

2、家长的声音“引诱”与伴读至关重要

如何让他爱上文字书籍?我一直在思索。一天。我看到孩子在搭积木。便打开《狐狸的故事》。自己读出声来。没有故意大声。防止引起他的反感。我一页一页地读着。暗暗观察着儿子。起先。无动于衷。当我读到“狐狸妈妈残忍地将小狐狸赶出家门。宁愿自己饿死。也不要小狐狸照顾”时。他慢慢做到我身边。躺在我怀里听。5分钟后。我起身进入厨房。假装做事。他一口气自己读完剩下不多的内容。接下来一周。没有要我提醒与催促。孩子自己独立读完我买的那套动物书。

家长用朗读的方式悄然无声地引起孩子阅读兴趣。但同时留给孩子独立阅读的空间与机会!

二、关于漫画书的利用

优秀的绘本、漫画书仍是孩子阅读兴趣的保障。

其实。对于家长们完全反对孩子读漫画书。我是反对的。因为当市场、学校、班级流行漫画读物时。如您完全拒绝漫画书进入孩子的阅读视线。那就阻碍了孩子与他人的正常交往。有时会被班级学生排斥。

那我们用心选择、引导漫画书。就是一举三得的事。

孩子上三年级时。班级流行《植物大战僵尸》。于是我走进书店选了《植物大战僵尸——历史卷》。确实。孩子很感兴趣。后来我又买了《漫画三国》《漫画中国历史》等历史书籍。由浅入深。

等孩子到5年级。学校组织《史记》阅读竞赛。我给他报名参加。我读成人版。他读儿童版。每读完同一个故事。我们就讨论交流。在交流中。我看到的一些稍深奥的内容便传输给他。竞赛获奖那是理所当然的。






其他观点: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一\r

做阅读理解的三个步骤\r

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r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r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r

简要概括来说: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三、 筛选组合。定向父亲。树林和鸟\r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r

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hū tuó)河岸的一片树林边走过。\r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的树林。上上下下的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r

并没有看见一只飞鸟。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r

我茫茫然地望着宁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r

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r

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r

“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了鸟。\r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味的草木气。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鸟也有气味?”\r

“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黎明时。所有的鸟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气。每一个张开的喙(读huì鸟嘴)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鸟要准备唱歌了。”\r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r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r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r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向天空离开树林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r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r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r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r

1、请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同义词:(4分)\r

兀立(         )      舒畅(        )\r

快活(         )      惊愕(        )\r

2、文章用“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这句话开头有什么作用?(3分)\r

3、春天的黎明。父亲来到树林边怎么就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2分)\r

4、父亲喜欢鸟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请简要概括。(3分)\r

5、文中写道“我茫茫然地望着宁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飞鸟。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味的草木气。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r

6、文章为什么以“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结尾?(3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22:58

    孩子,父亲,漫画书,树林,文字,漫画,乐华,快活,兴趣,感兴趣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22:58

    没想到大家都对各位有哪些小学语文阅读和作文方面的好资料推荐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22:58

    推荐给您《文心》和“作文三书”(《作文七巧》、《作文十九问》和《文学种籽》)。《文心》。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叶圣陶联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