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
文章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及日常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淡、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陶渊明的生活理想。
苏东坡之所以喜爱这篇文章。这和他的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常年飘荡、渴望安宁的生活及精神的栖息地。更直接呈现了他对于仕途进退及处穷之道的思考。以下几方面原因。让他对《归去来兮辞》有一种特殊情结。
一、苏轼故乡情结
故土难离。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感受。苏东坡也是如此。他自二十一岁离开家乡眉山。在此后四十余年的人生里。除了在其母丧和父丧两次回蜀外。再没有回过家乡。终其一生。苏东坡对家乡都是十分想念的。这在他的诗词中思乡及渴望还乡的情怀化为“归故山”。
如《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醉落魄》中“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眉。常羡归飞鹤。”《临江仙》中“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这样的诗词很多。表达他的思乡情怀。
二、苏轼的田园情结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他的归乡梦渺茫。但是他的归去来兮情结没有变。只是这时他退而求其次为“归田园”。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终老。田园的所在地也不必拘泥于家乡了。在黄州苏轼常谈归故山。间或也提及归田园。
如《减字木兰花》中“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
三、苏轼的脱离仕途情结
苏轼饱尝仕途沉浮之苦。心存退意。
如《定风波》中“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临江仙》中“尘心消尽道心平。江南与塞北。何处不堪行。”《哨遍》中“君看今古悠悠。浮宦人间世。这些百岁。光阴几日。三万六千而已。醉乡路隐不妨行。但人生。适情耳。”
苏轼非常欣赏陶渊明的才华个文人操守。加之人生坎坷、宦海沉浮。也和陶渊明在情感上有共通之处。所以喜欢《归去来兮辞》也就不言而喻了。
其他观点:
因为东坡对“归隐”求而不得!
当时是宋朝。在儒家思想的封锁下。一个官员如果选择辞官归隐。等同于辱骂皇上是昏君。
圣代无隐者!
由于苏东坡前有“乌台诗案”。后有“连番谪贬”。所以。他的归隐完全可以理解为对朝廷。对皇帝存有抱怨。存有愤恨。他的行为一定会遭到许多所谓“忠臣”的指责和声讨。一定会遭到皇帝。太后。太子的不满。
他太出名了!
他想这样做。却知道绝对不能这样做!
所以。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哪里是他的最爱?明明是他的最痛!爱到深处所以痛。求之不得所以痛。视若不见所以痛!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唯一的办法就是指哪去哪。说东向东。说西向西。所以他才在自画像中题了一句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这句诗可以拆开来解。
第一句是心灰。表示对官场的失望。对际遇的失落。更是对功名的淡然。可是为什么不能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呢?因为身如不系之舟。
不系之舟的精准解释是
身不由已!
苏东坡只是反过来表达而已。
他憋不住。所以总写一些消极落寞的词作。每个稍有文化的人看到这些诗词都能闻到一股浓到化不开的避世之意。何况皇帝。
我们可以脑补一个画面。皇帝看到了这首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皇帝心中会如何想?你做为大宋第一文杰。而且还是官员。动不动写诗说什么心灰。归去。烟雨任平生。不系之舟。平生功业。这不是发牢骚是什么?
这不是埋怨我这个皇帝是什么?
好吧。你埋怨我。我如数奉还!
御手一指。你去黄州。再一指。你去杭州。再一指。你去海南吧!总之。就是折腾你。谁让你不停地埋怨朝廷。
小可之前。在一些回复中说。苏东坡想要安定。非常容易。只需上书做一次深刻的自我批评就可以了。同时以后写诗绝不消极就万事OK。皇上一定会借着这个台阶下来的。
一代旷世文宗却被皇帝厌恶得东北西北四处飘零。皇上又不是不傻子。岂不知这样会给自己留下什么声名。可是这一切。全是苏东坡咎由自取。
太平年间。让一个皇帝低头。可能么?
所以。他和皇帝之间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真正讨厌他的不是朝臣。不是奸臣。而是皇帝!
所以。他东走西窜。所以他做梦都想辞官隐居!
做梦罢!
正所谓
归去来兮幻似真。南山采菊岂由人。
孤舟不系陶门柳。却是东坡梦里身。
其他观点:
苏东坡喜欢《归去来兮辞》大致与自己经历和文章里提到的生活意境这些有关。
【01】苏东坡其人
苏东坡一生。可谓太过丰富。做官有大有小。一生几起几伏。但他在官场上的失意与得意。似乎都不太体现在自己的词赋里。而是生性洒脱豪放。被尊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而《归去来兮辞》里。大约有些句子。正合了他的意。便喜欢上了: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富贵求不了。升仙不能成。来人世走一遭。也没多长。何必为了一些琐事让自己烦扰。还不如放下一切。尽情享受生活。
所以苏东坡自己也说:
愿随琴高生。脚踏赤鯶公。手持白芙蕖。跳下清泠中。——《开先漱玉亭》
他也有出世的想法。
【02】《归去来兮辞》
这篇文章。是陶渊明的佳作。陶渊明我们都知道。著名的隐士呀。一位隐士的作品。也就与自然、与隐居有关。便有了超凡脱尘的思想。
陶渊明也是。家里穷。别人劝他去做官。做着做着。自己又不满意。起了隐居的心思。于是回到家乡。“晨兴更荒秽。带月荷锄归”。喜欢菊花。侍弄之余。还“悠然见南山”。活脱脱地把个隐居生活。过得潇洒自如。性情豁然。
《归去来兮辞》更是他这一思想的影响。与其它文章不一样的是。这一篇除了隐世的思想。还有看淡生死名利。只为自由和对人生的坦然接纳。
【03】喜欢就是喜欢
苏轼大致是读着陶渊明的文章长大。然后自己的经历与陶也有相似之处。加上《归去来兮辞》又对了他的胃口。于是。便喜欢上了。没有理由。没有原因。纯粹的因喜欢而喜欢。(哈哈)
我是青鸾惊鸿。70后蜀女。喜欢读书写文字和心理学。感谢相遇在头条。感恩喜欢我的文字。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文学上有种体裁叫古风,它和赋、诗词有何不同?
- 有没有对视力好的水果推荐?
- 怎么和父母说自己有男朋友了?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2679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归去来兮,苏东坡,陶渊明,皇帝,喜欢,苏轼,田园,仕途,情结,家乡
没想到大家都对苏东坡为何最喜爱《归去来兮辞》?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