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周文王姬昌的“百子传说”最早源自《诗经》。主要是为了歌颂文王的功德。有祝福文王子孙昌盛之意。后来明朝小说《封神演义》引入此典故。便有了雷震子说的“吾乃西伯文王第一百子雷震子是也!”
在《封神演义》中。周文王行至燕山一带。突遇雷电交加、山崩地裂。文王急忙躲入林中避雨。文王惊叹如此天象。必有将星雷震子出现。在捡到雷震子之前。传说周文王已有九十九个儿子。文王觉得这是百子之兆。于是将其收养。
文王百子的说法来源于民间传说和神话小说。自然不能当做历史事件来对待。所以就更谈不上是否亲生一说。“百子”中的“百”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含有极大或无穷之意。这是将人们的祝福愿望发挥到极至的一种表现。
周文王为何会有如此功德?
周文王姬昌。是周部落首领周太王公亶父的孙子。周王朝的奠基人。其家族出自黄帝长子少昊一脉。周文王在位四十二年。勤政爱民。施行仁政。为武王伐纣奠定了基础。是我国历史上人们心目中的贤君。被武则天追谥为武周始祖文皇帝。
周文王的另一功绩就是演绎《周易》和创立周礼。传说文王在八卦基础上悉心钻研。将其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最终形成诸子百家之源《周易》。周礼作为人们对清明君主和制度的一种向往。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
历史上周文王到底有多少儿子?
根据史书所载。周文王在世九十七年。共生有十八子。其中有十子为正妻太姒所生。对于王的身份来说。文王十八子并不算多。远远没有达到传说中的百子。
周文王姬昌的十八子如下:
长子姬考。太姒所生。周文王嫡长子。也称“伯邑考”。伯是其排行。邑是其官职。周文王十三岁得长子。在文王被纣王帝辛囚禁时。姬考在商作人质。后被帝辛烹杀。
次子姬发。太姒所生。周文王嫡次子。即后来的周武王。姬发比伯邑考小两岁。周文王死后。姬发继承王位。讨伐殷商并建立周朝。在位十九年。
三子姬鲜。太姒所生。周文王嫡三子。周朝建立后。姬鲜被周武王分封到管国。因此又称管叔鲜。姬鲜监管纣王之子武庚于商都。后联合武庚叛乱。被周公诛杀。
四子姬旦。太姒所生。周文王嫡四子。因其采邑在周。又称周公旦。周武王死后。周公辅佐周成王。制作礼乐。平定三监之乱。周公后被尊为儒学先驱。
五子姬度。太姒所生。周文王嫡五子。因其封国为蔡国。又称蔡叔。姬度与姬鲜同为三监之一。后参与姬鲜和武庚的叛乱。战败后被周公流放。
六子姬振铎。太姒所生。周文王嫡六子。因其封国为曹国。又称曹叔振铎。曹叔振铎勤政爱民。在位期间深受百姓爱戴。
七子姬武。太姒所生。周文王嫡七子。因其封国为郕国。又称郕叔武。封地在山东宁阳县东北。据传他是武则天的祖先。
八子姬处。太姒所生。周文王嫡八子。因其封国为霍国。又称霍叔处。霍姓始祖。他与姬鲜同为三监之一。后参与姬鲜和武庚的叛乱。战败后被周公贬为庶民。
九子姬封。太姒所生。周文王嫡九子。因获封畿内之地康国。又称康叔。康叔受封于卫国。参与平定三监之乱。康叔在周成王时期曾担任司寇之职。维护西周有功。
十子姬载。太姒所生。周文王嫡十子。因其封为聃国。又称冉季载。冉季载为冉姓的始祖。孔子学生冉子便是其后人。
其余八子皆为庶子。依次有:郜叔(封郜国。郜氏始祖)、雍叔(封雍国)、姬郑(毛叔郑。封毛国。毛氏始祖)、姬绣(滕错叔。封滕国)、姬高(毕公高。封毕国。辅佐武、成、康三王。创成康之治。为周初四圣之一)、原叔(封原国。原氏始祖)、酆叔(无记载)、姬葡(郇叔。封郇国。郇、荀两姓始祖)。
其他观点:
在《封神演义》中。许仲琳也没写周文王有多少妃子。而他的儿子们也有不少是收养的。但就算许仲琳说姬昌有百子。他也没把这百子的名字及职位都告诉大家。而在许仲琳创作《封神演义》之前。民间已有名画《百子图》广为流传。许仲琳或许是为了体现文王的博爱所以才向《百子图》借鉴。给文王也安排了一百个儿子。而到了清朝。意大利人郎世宁再创《百子图》。民间文人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想象力。开始为文王的孩子们“指名道姓”。于是他们就结合《封神演义》及民间传说。把文王的儿子们安排了个遍。从大到小名字及封地如下:
三子: 姬鲜。史称管叔鲜;
四子: 姬旦。史称周公旦;
五子: 姬度。史称蔡叔度;
六子: 姬振铎。史称曹伯铎;
七子: 姬武。史称郕叔武;
八子: 姬处。史称霍叔处;
九子: 姬封。史称康叔封;
十子: 姬载。 号称聃叔;
十一子: 姬奭。史称召公奭;
十三子: 姬郑。史称毛叔郑
十四子: 姬雝。史称雍叔雝;
十五子: 姬晧。号称东祥晧叔;
十六子: 姬高。史称毕公高;
十七子: 姬武。史称郧叔武;
十八子: 姬酆。号称东瑞酆叔;
十九子: 姬葡。史称郇叔葡;
二十子: 姬隐。号称东昌隐叔;
二十一子:姬绣。史称滕叔绣;
二十二子:姬伯廖。号称东平伯廖;
二十三子:姬虞仲。号称济阳虞仲;
二十四子:姬叔坤。伐商时死于邬文化的奇袭。后被封为飞廉星;
二十五子:姬郜。号称济阴郜叔;
二十六子:姬越。号称会稽越叔;
二十七子:姬向。史称谯叔向;
二十八子:姬凡。史称汲叔凡;
二十九子:姬戎。号称陈留戎叔;
三十子: 姬穀。号称南阳穀叔;
三十一子:姬牟。号称泰山牟叔;
三十二子:姬葛。史称梁叔葛;
三十三子:姬谭。号称平陵谭叔;
三十四子:姬滑。号称河南滑叔;
三十五子:姬遂。号称河北遂叔;
三十六子:姬艮。史称召叔艮;
三十七子:姬鄣。号称汝北鄣叔;
三十八子:姬江。号称汝南江叔;
三十九子:姬邢。号称襄国邢叔;
四十子: 姬冀。号称皮县冀叔;
四十一子:姬徐。号称下邳徐叔;
四十二子:姬舒。号称庐江舒叔;
四十三子:姬弦。号称弋阳弦叔;
四十四子:姬郐。号称琅玡郐叔;
四十五子:姬厉。号称义阳厉叔;
四十六子:姬项。号称义阴项叔;
四十七子:姬英。史称楚叔英;
四十八子:姬兑。史称邗叔兑;
四十九子:姬申。号称蒙阴申叔;
五十子: 姬共。号称汶上共叔;
五十一子:姬夷。号称城阳叔夷;
五十二子:姬孝。号称沂水叔孝;
五十三子:姬悌。号称渑池叔悌;
五十四子:姬忠。号称临潼叔忠;
五十五子:姬信。号称潼关叔信;
五十六子:姬叔礼。伐商时死于邬文化的奇袭。被封为胎神星;
五十七子:姬叔义。伐商时死于邬文化的奇袭。被封为独火星;
五十八子:姬廉。号称穿云叔廉;
五十九子:姬耻。号称汜水叔耻;
六十子: 姬坎。史称凡叔坎;
六十一子:姬叔德。伐商时死于邬文化的奇袭。被封为宅龙星。;
六十二子:姬正。号称界牌叔正;
六十三子:姬康。号称青龙叔康;
六十四子:姬美。号称佳梦叔美;
六十五子:姬伯。号称三山叔伯;
六十六子:姬仲。号称陈塘叔仲;
六十七子:姬启。号称游魂叔启;
六十八子:姬元。号称金鸡叔元;
六十九子:姬奇。号称岐山叔奇;
七十子: 姬异。史称应叔异;
七十一子:姬离。史称樊叔离;
七十二子:姬叔明。伐商时实力不济于渑池县被张奎所杀。后被封为东斗集福星官;
七十三子:姬亮。号称西昌侯叔亮;
七十四子:姬平。号称东海侯叔平;
七十五子:姬顺。号称西海侯叔顺;
七十六子:姬广。号称南海侯叔广;
七十七子:姬达。号称北海侯叔广;
七十八子:姬安。史称郑叔安;
七十九子:姬崇。号称南昌叔崇;
八十子: 姬敬。史称邢叔敬;
八十一子:姬叔升。伐商时实力不济于渑池县被张奎所杀。后被封为中斗玉德星官;
八十二子:姬温。史称芮叔温;
八十三子:姬良。史称滑叔良;
八十四子:姬巽。史称密叔巽;
八十五子:姬叔吉。伐商时成为了魔礼寿花狐貂的口中餐。后被封为地网星;
八十六子:姬恭。号称中山叔恭;
八十七子:姬俭。史称韩叔俭;
八十八子:姬让。号称西祥叔让;
八十九子:姬勇。史称荀叔勇;
九十子: 姬仁。史称随叔仁;
九十一子:姬智。史称巴叔智;
九十二子:姬健。号称骊戎叔健;
九十三子:姬谦。号称弋阴叔谦;
九十四子:姬诚。号称西瑞叔诚;
九十五子:姬节。史称贾叔节;。
九十六子:姬进。史称毕叔进;
九十七子:姬颐。史称聃叔颐;
九十八子:姬需。史称蒋叔需;
九十九子:姬蒙。史称茅叔蒙;
所以说。千万不要小瞧民间创作者的想象力。他们不仅给文王的儿子们设置了接地气的名字。并且还给他们分发了西周时期的封地。让一切都变得那么的合理无比。最后还是那句话。周文王百子之说只是小说里的说法。大家可别为难太姒夫人了。
文/逻辑文史游
我估计周文王还有好几十个女儿呢…
其他观点:
文/念田
在农耕时代。人口是最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于是生殖崇拜应运而生。众多雕塑、绘画和这种文化心理有关。而在中国有一个特别独特的生殖崇拜的例子。那就是著名的“文王百子”。“文王百子”这个艺术母题。除了史书记载和小说演义之外。还衍生出了众多的雕塑和绘画作品。深受百姓民众喜爱。
神怪小说《封神演义》就以此为桥段。写到文王出行。有一声霹雳。震动山河。顷刻间又雨过天晴。文王知道乃是将星下界。让左右寻找。果然找到了一个婴孩。周文王大喜之下。以为自己命中当有百子。如今已经有九十九个儿子。第一百个儿子就应在这个婴儿身上。于是加以抚养。就是雷震子。这个故事极是有趣。可是周文王真的有一百个儿子这么多吗?
说周文王有百子倒也并非空穴来风。因为《诗经·大雅》歌颂周文王子孙众多的时候就说“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意思就是周文王的正妻太姒继承了文王祖母太姜和文王之母太任的美德。必能多养育儿子。达到 “百斯男”之多。这本是古人崇尚多子多孙的夸张手法。不可视为确数。
在武王伐纣成功灭商之后。为了分享胜利果实。犒赏有功之臣。也为了扩展周朝天下。武王大行分封诸侯。分封制是以亲缘伦理为纽带的。重镇要地当然要有周武王自己的亲兄弟来镇守。从武王分封的情况来看。他应该有十几个兄弟。也就是说周文王的儿子大概也就是在十几个左右。
周朝实行及其严明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嫡庶有别。史书记载文王正妻太姒所生的嫡子有十人。按照行辈分别是嫡长子伯邑考、二子周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其中伯邑考早死。周公旦为太宰。康叔为司寇。冉季为司空。康叔和冉季年幼。没有赶上武王分封。这两位弟弟尚且如此年幼。难道还有比他们两个还年幼的兄弟吗?所以说周文王不太可能还有其他儿子了。
周武王还有异母弟八人。分封在了毛、郜、雍、滕、毕、原、酆、郇。这样算下来史书提及的周文王之子有十八人。分为嫡子和庶子。这两批人的身份不同。受封的采邑的人口、地点和开发程度也就不一样。武王同母弟尤其是身居朝廷要职的封邑基本都在周王朝首都周边地区。也就是“王畿”之内。这里都是周族祖先早就开发的地区。而异母弟则要差一点。这是宗法制决定的。
参考文献
《尚书》、《左传》
杨宽:《西周史》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刚开始创业你们会选什么行业?
- 5-6万开店创业,做什么生意好?
- 文学上有种体裁叫古风,它和赋、诗词有何不同?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2745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史称,文王,所生,五子,三子,七子,始祖,儿子,周公,二子
没想到大家都对周文王真的有一百个儿子吗?有何史料记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周文王姬昌的“百子传说”最早源自《诗经》。主要是为了歌颂文王的功德。有祝福文王子孙昌盛之意。后来明朝小说《封神演义》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