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谢谢邀请!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爱国女词人。婉约词派领袖。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为什么李清照能成为“千古第一才女”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家学熏陶。个人聪慧颖悟。造就千古才女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是苏轼的学生。北宋文学家。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家里有很多藏书。李清照从小就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深受父母影响及家学熏陶。加之她聪慧秀敏。精思善学。才华超群。自少年便诗名大震。李清照少年时有两首词写的最负盛名:
一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小词用精炼的对话描写了女主人爱花惜花的心情。尤其是“绿肥红瘦 ”四字。极尽传神之妙。此词一出。轰动京城。人们争相传诵。
二是《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首词仅用41字就非常生动的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羞涩矜持的少女形象。尤其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句。把少女窥人写得十分传神。婉在眼前。
二、爱情滋润。夫妻同心。成就千古才女
李清照18岁时与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金石学家、古文字研究家、文物收藏鉴赏家)在汴京成婚。赵明诚热衷古籍字画和金石收藏。李清照从旁极力协助。夫妻十分恩爱。生活幸福。然而好景不长。李格非被列入“元佑党籍”。罢官回乡。1104年。因禁元佑党人子女居京。李清照只身一人回到原籍投奔家人。夫妻分离。在此期间。李清照写了很多思念丈夫的词。其中两首最是脍炙人口:
一是《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词写出了女性特有的真挚情感。充分展现出婉约之美。格调清新。意味深长。精巧别致。堪称绝唱。
二是《醉花阴.九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据说赵明诚费尽心思写了几十首次。始终不如这一首。
1107年。因奸臣蔡京复相。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被罢右仆射后五日病卒。家族亲戚皆入狱。后获释。赵家难以留居京师。李清照随赵家回到山东青州私第。开始了乡里生活。次年。25岁的李清照命其室曰“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后“屏居乡里十余年”。李清照协助赵明诚大体上完成了《金石录》的写作。1121年至1126年。赵明诚复官。先后知莱州、淄州。李清照继续协助赵明诚编辑整理《金石录》。
在此期间。李清照写了《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系统阐述了优秀词作的标准。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珍贵遗产。李清照的诗词创作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独树一帜。自成一体。人称“婉约词宗”。史称“易安体”。还有“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之说。
三、国破家亡。颠沛流离。苦难磨成千古才女
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俘获宋徽宗、钦宗父子北去。史称“靖康之难”。北宋朝廷崩溃。这一年。李清照押运15车书籍器物南下。在动乱中开始了颠沛流离、痛苦不堪的漂泊人生。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是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她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以项羽宁肯一死以谢江东父老壮烈史迹。讽刺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收复中原。1133年。《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诗中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之句。表达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和关爱故国的情怀。
二是抒发国破家亡沦落天涯的悲苦之情。最具代表性的词也有两首:
1.《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两首词道尽了伤时怀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孤独中的浓重哀愁和惆怅。充满了凄凉、哀叹之音。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悲惨遭遇的艺术概括。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使李清照成为“千古第一才女”。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
其他观点:
谢(小秘书)邀答!
为什么李清照能成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市)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是一个生在文化世家。有着高度文化修养。著述颇丰的古代女作家。作为知识女性。她对生活有着真挚丰富的感情。不但诗词创作独辟蹊径。提出“别是一家”之说。而且在金石字画搜集整理研究上及诗词创作理论研究著述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词风婉约。性格开朗豪放。李清照之所以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中得到体现。
一。文学领域方面。涉及广泛。多才多艺。创作成果丰硕。题材取用之广。思想境界深度之深以及词语运用驾驭技巧之高都独树一帜。令人刮目。李清照生于文化世家。自幼聪颖。受家教熏陶。“能书善画。精通金石书画考校。通音律善博弈。懂教育甚至医学”。现遗世有《李易安集》(词)十二卷。《漱玉集》(词)一卷。诗词论著《词论》一卷。为完成丈夫赵明诚金石研究著述《金石录》遗愿。编辑整理修订《金石录后序》。还著有博弈技法理论著述《打马赋序》等等著作。体现出了她的多才多艺。
二。写作形式方面。独辟蹊径。体现其《词论》之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独创出诗坛词坛“别是一家”的特有诗词题“易安体”。“易安体”作词融入绘画的白描手法。选词造句主张清丽。典雅。精致。论词严格要求韵律和谐。注重音乐韵律之美。辟如李清照代表作《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窗。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整首词用词清丽。典雅。精致。给人一幅用工笔白描的手法。清晰的勾勒出重阳佳节来临时。词人住室里外及周边精致美景烘托出了一位佳丽怀念远方丈夫的美妙画卷。全词流畅有如一首低缓轻回的音乐。是之前任何诗词作家都未曾用过的艺术手法。特别是词中用词如一“瘦”字特别传神。精到点睛用词具有创造性。为词坛描写手法艺术开创出一条清新的溪流。
三。词作造诣方面。词在唐朝已有出现。但尚未成熟。经过宋代诸如苏轼。辛弃疾。陆游等豪放词人以及晏殊。柳永。秦观。姜夔。李清照等婉约派等等词人的努力开创完善下。终于繁荣并固定下来。成为诗坛的另一枝奇葩。李清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凭借着自己的才智独创的“易安体”。在男权为主的词坛独树一帜。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造诣之高可与当时诗词大家苏轼。辛弃疾。陆游相媲美。有人甚至与晋唐诗坛大家如陶渊明。杜甫。李白。韩愈。李长吉等大师比肩。可见李清照在诗词创作方面的造诣之高。是非一般诗词家所不可比拟的。而且她所著的《词论》。在文学批评史上也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四。对后世词坛影响方面。由于李清照“才华横溢。独树一帜的作品。睥睨前世。不徒俯视巾帼。直须压倒须眉”(清代李调元语)。她独创的“易安体”。不仅影响当时词坛。让当时词作大家辛弃疾都“仿而效之”。而且她的创作态度和理论深深的启发和影响到后代词人的诗词创作。直到现在。在汉语国家的诗词爱好者中仍拥有众多的拥趸。影响力是不输于各个时代诗词大家的。
李清照正是拥有上述四个方面的突出成就。最终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坛上“千古第一才女”的地位。
以上是我的个人分析。是否如此。欢迎盆友们在留言区参与讨论。
其他观点: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3066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李清照,金石,诗词,才女,千古,词人,自己的,著述,婉约,莫道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李清照能成为“千古第一才女”?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谢谢邀请!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爱国女词人。婉约词派领袖。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