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人为何能容忍丈夫纳妾?
原创

古代女人为何能容忍丈夫纳妾?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古代男人纳妾妻子不仅没反对。有的还主动赶丈夫去小妾屋里。这究竟是为啥?不是因为妻子大度。而是因为各种难言之隐。


男子年满四十无子者。可纳妾。


“以婢为妻者。徙二年。以妾及客女为妻者。以婢为妾者。徙一年半。各还正之”

“夫将妻打死。判绞刑:将妾打死。判一百杖。流放三年”



其他观点:

首先。咱们要区别清楚的一点是。古代女人能够容忍丈夫纳妾。和现代女人不能容忍老公找小三。这两者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

并不是说古代女人容忍丈夫纳妾。就是默许老公在生活上。可以胡搞乱来。

纳妾在古人看来。有时候是一个无奈而又必须的事情。

大致来讲。在这个问题上面。之所以很多女主人会同意男主纳妾。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历史上。妾对妻子的地位。很难威胁得到、动摇的了

在古装电视剧里。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男主因为喜欢小妾。纵容腹黑的小妾在家里一手遮天。而心狠手辣的小妾往往会搬弄是非。甚至恃宠而骄、欺负正妻。

但咱们可千万不要被电视里的狗血情节给忽悠了。这容易被带到沟里去。因为。在古代。男主真的很少敢这么干的。

宠妾灭妻。这不仅牵扯到道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已经触犯了法律。是要判刑流放的。

在古代。妻妾地位。一旦固定便不能轻易改变。否则容易生乱。因此历朝历代的律法当中。往往都有明令禁止以妻为妾和以妾为妻的内容。倘若违背。必定会受到法律严惩。

在《唐律疏议》里就有明文规定:

“以妻为妾。以婢为妻者。徒二年。以妾及客女为妻。以婢为妾者。徒一年半。各还正之。”

想要宠妾灭妻。请等着流放吧。而且等流放回来之后。照样改变不了任何现状。妻还是妻、妾还是妾的现实依然摆在眼前。

在家庭当中。妾以妻为女君。妾的地位有多低下?

举个非常知名的例子。《红楼梦》里的赵姨娘。赵姨娘和贾环、探春之间的关系就很明显。作为妾。基本和丈夫的子女没啥关系。甚至连自己的亲生子女管教权力。都没有。

王夫人主持家庭内政。赵姨娘的月银甚至比丫鬟的都要少。

再举一个更极端的例子。古代律法对于夫妻互殴当中。如果妾殴夫。则与妻殴夫相同处理。但是如果是丈夫打小妾之时。就跟打妻子不一样了。

“诸欧伤妻者。减凡人二等。”

到了大小妾。一般打伤还不算事儿。非得打到骨折以上。才能折算到。减殴妻二等。

因此。在古代杖毙小妾的事情大有人在。但杖毙妻子的事儿。闻所未闻。

这就是妻子为啥同意丈夫纳妾的原因之一。对自己的威胁。实在是太小了。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如果正妻没孩子的话。让老公纳妾。是最后的自救方法。

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一方面是家族延续香火高于一切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就是。古代吃绝户。实在是太狠毒、太猖狂了。

在古代。如果两人结婚多年。依旧无子的话。家族里面的旁支叔伯兄弟们。这个时候。看这对夫妻的眼神。可就大不一样了。在他们看来。丈夫的财产那是家族的。女方想要占便宜。那可是万万不行的。

因此。在古代。一旦丈夫去世。女主儿的命运往往非常悲惨。老公尸骨未寒。分分钟被赶走出门都是常事儿。

当年武则天的母亲不就是因为没有儿子。武士彟一死。她的异母哥哥们便把她们母女赶出家门了吗?

设身处地地想想吧。如果当你穿越回古代。老公跟你几年也生不出来个儿子。周边的叔伯兄弟们眼巴眼看着你们夫妻俩。就等着你老公嗝屁。撵人分财产。

你能不着急?

在古代。人均寿命那么低的情况之下。医疗条件也不好。保不准哪天男人就不在了。一旦老公去世。家里没个男丁。谁能架得住那群吃绝户的生猛劲头。关键这种恶习。官方层面也默许暗助。简直不给妇女同志们条活路。

因此。这种情况之下的正妻。别说老公要纳妾。即便老公不说。也会主动帮助联系讨妾事宜。什么陪房丫鬟、什么宜男之女。只要能给我生出个儿子靠山。怎么都行啊。

这个时候。老公其实已经不仅仅是丈夫的角色了。更是一头能够保障自己下半辈子幸福的耕牛。别喊苦、别叫累。十全大补汤、生子秘方走起!

每每夜幕降临之时。正妻的河东狮吼多半不会是“你咋跑到那个狐媚子屋里了?”而是“赶紧滴。滚过去。生个儿子去!”

因此。在古代。吃绝户的恶习。从另一方面使得正妻们。不得不对纳妾这个事情。非常上心。倒不是贤良淑德。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综合上述。古代女人容忍丈夫纳妾。确实不算什么事儿。再正常不过了。

其他观点:

1、纳妾对于正妻来说是一件好事。没必要反对。

在古代。妾基本上等于奴婢。在很多电视剧里。小妾敢对正妻指手画脚。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即使有。那也是几百年才会出一个。

严格意义上来说。妾连家庭成员都算不上。

妾。是男子在妻以外娶的女子。纳妾不视作婚姻。妾本身不属于家庭成员。也没有家庭成员所享受的待遇。同样。夫家有罪时。妾也不会被株连九族。

看见没。诛连九族都轮不到妾。也就是说。在法律层面上。妾就是个奴婢。

妾的主要作用是正妻无法生子的情况下帮其生子。其余情况下妾和奴婢没什么区别。

明代的法律规定。庶人四十岁以上无子者。许纳一妾。

由此可以可以看出来。纳妾就是为了生儿子。仅此而已。

另外。小妾生的儿子必须视正妻为母亲。对小妾只能称呼“姨娘”。

因此。小妾永远威胁不到正妻的地位。平时还要听正妻的吩咐。

对于正妻来说。有人帮自己生孩子。孩子还会认自己当亲妈。丈夫只不过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帮忙生孩子的奴婢。所以没必要反对。

2、古代女人地位低下。正妻不敢反对丈夫纳妾。

在古代。女人是不能抛头露面的。这就意味着。没有经济来源。

参考七出之条。不让纳妾可以休妻。

正妻敢反对丈夫纳妾吗。明显是不敢的。因为丈夫有权把自己休了。一旦被休。带不走夫家任何财产。娘家也回不去。最后只能饿死街头。

经济来源完全依靠男人。正妻如果没办法给丈夫生几个男丁。对自己来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能纳妾的家庭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家业。家里如果没有儿子来接管家业。那么这些家业就会在丈夫年迈或死后被人瓜分。妻子也会跟着遭殃。

在古代。家里如果没有男人。再好的家境都会瞬间化为乌有。丈夫年迈或去世后如果没有留下儿子。丈夫的同宗族人就会一拥而上瓜分财产。然后再将妻子扫地出门。

前面已经说了。扫地出门就等于饿死街头。

因此。如果正妻生不出儿子。她是不敢反对丈夫纳妾的。相反还会催促丈夫赶紧纳妾。这也是为了自己好。

在古代。纳妾制度是对正妻最好的保护。

正妻巴不得小妾赶紧生个儿子出来。至于小妾生出来的孩子会不会对自己不敬。会不会和自己不亲。这些都不用担心。有国家法律管着呢。

3、在古代。嫉妒是女人最不好的名声。正妻为了名声不会反对丈夫纳妾。

古代女人很在乎自己的名声。就算嫉妒小妾。表面上也会装作若无其事。一切都要为丈夫考虑。

这里的嫉妒可以理解为现在的“吃醋”。古代女人是不可以“吃醋”的。

七出之条第四条就是嫉妒。

正妻不让丈夫纳妾。这事要是传出去了。就会被街坊四邻指指点点。被同宗族人指责不懂事。

古代女人从小受着三从四德的教育。在她们眼里名声和生命一样重要。

总结:古代女人为什么不反对丈夫纳妾?因为不想反对、不敢反对、不能反对。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57:10

    丈夫,古代,儿子,老公,女人,妻子,奴婢,绝户,为妻,也会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57:10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代女人为何能容忍丈夫纳妾?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57:10

    古代男人纳妾妻子不仅没反对。有的还主动赶丈夫去小妾屋里。这究竟是为啥?不是因为妻子大度。而是因为各种难言之隐。男子年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