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对于唐代诗词的评价我只说一下自己的拙见:每首诗词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有自己的意境。种类不同不能相互比拼。比如李白是浪漫主义代表。这是主营。他的诗也有现实主义的;杜甫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但他也有浪漫主义的诗词。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属乐府。吊古伤今。多才而遭遇困厄。表达了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而李白的《蜀道难》、《静夜思》、《月下独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将进酒》等诗词。以及杜甫的《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也有狂放不羁的《饮中八仙歌》。那么。你能给他们的作品排名吗?不能。谁都不能!这是因为唐代诗人的作品各有千秋。所以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才会流传至今。
其他观点:
唐:陈子昂。文学家!最著名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此诗写于。公元696年。(武则天。通天元年)作者。具有一定的政治灼见.和政治才能。少任俠。举光宅进士。以上书泠跃。得武皇帝赞赏。拜麟台正字。右拾遗。(后称陈拾遗)敢于陈述之弊。曾随武攸宜征契丹。作者。再接连受挫折。报国宏愿成泡影。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此诗篇。后解职回乡。为县吏段简所诬入狱。悲愤而卒。
其他观点:
《登幽州台歌》凝练隽永。意境深远。雄浑悲壮。凄凉沧桑。堪称《唐诗三百首》咏物怀古、怀才不遇最为悲壮的诗词之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每个时期都具有明显时代特色的文化形式。其中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最重要、最璀璨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华夏历史的珍贵记忆和血脉基因。历经三千多年不曾中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心灵的智慧结晶。是传统文化遗产绚烂的艺术明珠。
在诗文化之中。唐诗又是最为辉煌耸立的文化丰碑。代表了中华诗歌的最高成就。成为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巅峰。唐诗开创了一个瑰丽雄奇的诗歌时代。群星闪耀。瀚若星河。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流派众多。风格迥异。题材多变。形式丰富。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韵律优美、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但在华人的血脉中留下深深烙印。而且对世界上许多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唐诗作品犹如浩瀚苍穹。灿若繁星。历经朝代更迭。时代变迁。佚失散落。如今依然遗存近五万首。这对一般人来说。全面阅读自非易事。于是在唐代就有一些选本。比如《国秀集》、《河岳英灵集》、《唐诗类选》等。到宋代《唐百家诗选》、《万首唐人绝句》等。此时也出现了一些汇编启蒙诗选。从唐诗中选择易学好懂的名家名篇。作为开蒙教材。最著名的是《千家诗》。宋朝刘克庄编辑。南宋末年谢枋得对原有《千家诗》有所整理增删。收录226首诗。到了清朝。乾隆二十九年蘅塘退士孙洙在《千家诗》的基础上进行增删。出版了《唐诗三百首》。收录77家诗311首。从此成为家喻户晓的启蒙教本。一直流传至今。也是当今小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最好的入门教材。
《唐诗三百首》从风格题材来讲。有山水田园诗、即景抒情诗、赠别诗、咏物诗、怀古诗、边塞诗等。自古以来就经常有人对这些诗词进行排名。选出自己心中的最佳。然而。由于每个人的教育阅历、喜好风格、理解感受不同。因而每个人都有心中最佳的诗词排名。另外由于每个人的境遇境界不同。不同时期对诗词的理解也有差异。因此可能自己都无法确定。正所谓“文无第一”。一则是文人谦虚美德。再就是题材风格迥异。自然难以评定。
谈到《唐诗三百首》中最为悲壮的律诗。现在大多公认以杜甫的《登高》为七律之冠。被誉为“旷世之作”。代表了杜甫的巅峰水平。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登高》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八句皆属对工整。押韵合律。气势雄浑。有排山倒海之势。悱恻感慨。尽显无限悲凉之意。前放后收。戛然而止。心情激荡。余音绕梁。动人心弦。意境幽远。极富艺术感染力。
然而。若依笔者而论。《唐诗三百首》中最为悲壮的诗词。却以陈子昂的古风《登幽州台歌》堪称第一。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是初唐时期著名诗人。在初唐到盛唐诗风发展转变的过程中。陈子昂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发展了“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所追求的刚健雄浑的诗风。一改齐梁诗歌中绮靡纤弱的习气。对盛唐诗人张九龄。李白。杜甫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杜甫评价:“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白居易则盛赞 “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韩愈则认为:“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登幽州台歌》创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针砭时弊。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屡次进言反而被降职。怀才不遇。积郁难排。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著名的《登幽州台歌》诗篇。
《登幽州台歌》本来是怀古诗。然而通篇未见一字描写景物。而是俯仰古今。慷慨激昂。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寥廓空旷。雄浑悲壮。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幽州台。是战国时期燕国的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燕国作为小国。燕昭王励精图治。招贤纳才。高筑将台。置黄金于其上而得名。燕昭王敬贤爱才使得天下豪杰纷纷而至。邹忌、剧辛、乐毅、屈庸等皆从他国而来。人才济济。袭破东胡。联合抗齐。连拔齐国七十余城。以一小国。跻身七雄。而那些贤才也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使得陈子昂登台后感慨万千。
对比自身遭遇。面对荒凉古台。世事沧桑变幻。物是人非。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不复可见。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登台远眺。只见茫茫宇宙。一片凄凉。因此孤独寂寥。悲从中来。不由得怆然泪下。
《登幽州台歌》词语简洁。粗笔勾勒。时空转换。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展现出一幅空旷辽阔深邃雄壮的画面。境界雄浑。气势奔放。饱含真情。慷慨激昂。凄凉悲壮。把诗人的孤单寂寞。身处困厄。有志难伸。怀才不遇的境遇描绘的淋漓尽致。同时抒发了诗人的激情壮志和崇高理想。极富艺术感染力。
《登幽州台歌》凝练隽永。意境深远。雄浑悲壮。凄凉沧桑。堪称《唐诗三百首》咏物怀古、怀才不遇最为悲壮的诗词之首。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3826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幽州,诗词,悲壮,杜甫,雄浑,怀才不遇,陈子昂,也有,自己的,意境
没想到大家都对有人说,《登幽州台歌》是唐诗中意境最深远的诗歌,你同意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对于唐代诗词的评价我只说一下自己的拙见:每首诗词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有自己的意境。种类不同不能相互比拼。比如李白是浪漫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