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我们现在把王阳明归于陆象山一派。称之:“陆王心学”。实际上。证入思想家唐军毅指出“阳明之学。归宗近陆象山。然实由朱子之学发展而出。”也就是说。王阳明的思想是明代历史背景下对程朱理学的一次修正。
程朱理学“格物致知”。“格物”汲汲于对外界事物的探求。对万事万物的探究就是为了追求到这个“理”。也就是说。程朱理学把“知”和“行”分开了。
王阳明和基友出游。一个朋友指着指岩中花树问: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回答: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知识与感受都是依靠自己的心灵世界。所以。有一颗澄澈的心灵也就等于获得了那个“天理”。可能这样解释。大家会误入高中学的主观唯心主义去。我换成科学来解释。我们看也好。不看也好。花鸟都在那儿。但是。我们去“看”。看见的东西本身打上了自己主观色彩。为什么呢?用物理学思想解释。你看见的花如果是红色。花本身是红色的吗?是花在反射红色的光罢了。我们的感受器官要遵循客观规律。必然会把万事万物打上不一样的主观色彩。也就是说。我们的知识与感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内在条件。如何不是由内心生发的呢?
我们普通人理解的“知行合一”。是觉得想法要和行为统一。前提是。至少想法和行为有不符合的地方。所以去追求这个境界。而王阳明这里是默认“知行合一”的前提。外界有问题。你就要用儒家的那一套“反求诸己”。这样看。以前是不是对这一点理解有误呢?
以上就是我对王阳明思想的理解了。
其他观点:
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知是学。行是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还是从儒学中演化而来。
其他观点: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思想的重要之一。
王阳明思想最主要的就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其中“心即理”是王阳明思想的支柱。也是逻辑起点。
王阳明把“理”认为在“心”中。所以对“理”的知的过程。就要澄清我们的心。在心上下功夫。把我们的心“擦亮”。理自然就有了。而不是朱熹说的那样。理在外。去外面寻找。
所以说。“心即理”。这是知行合一的逻辑前提。王阳明说。希望大家做到心理合一。言行合一。按照本心去做事。不自欺。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有当时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
宋朝的程颐强调知先于行的倾向。朱熹提出了先知后行。行重知轻。知行相须的观点。他们本是强调知行的密切关系。但是后世的知识分子都在“知”上下功夫。强调格物穷理。可是理是穷不尽的。他们忽略了“行”。忽视了道德实践。社会中出现了知而不行。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王阳明针对知行分离。知而不行的社会现象。为了补偏救弊提出了“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后世人对他的解读。专家学者的理解大致相同。也略有差异。总结起来应该有三点。
1 理论和实践。
王阳明说。古人把知行分开说。有着古人的良苦用心。对哪些懵懵懂懂地去做事。不加思考的人。古人说个“知”字。对于那些茫茫荡荡地去思考。不去行动做事的人。古人说个“行”字。这是古人单独说“知行”的原因。在王阳明看来。知行本就合一。
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不是真知。行而不知。只是冥行”。“知之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就是知”。
王阳明举例说“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恶恶臭”。在王阳明看来‘知’好色。和‘行’好色。当你看到美色时。你马上喜欢她。当你闻到“臭”时。马上厌恶。这中间没有停顿。这个知行应该是同时进行。同一连贯过程。说明知行合一。
2 把“知”解释成“良知”。
王阳明对于“格物致知”中的“知”解释成“良知”。那么“知行合一”就被包含在“致良知”里。
“致良知”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内”致良知。也就是清除物欲。清除私欲。还我们的心之本来面目。另一方面就是“对外”致良知。实际就是在生活实践。道德实践中推广良知。
我们可以看到“致良知”既是“致知”。又是“力行”。所以说是“知行合一”。
3 “一念发动处便是行”(意识流动也是行)。
王阳明说“我今个说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即便是行了。王阳明”认为。一念发动。如果不加以克制。就会留下心魔。就会种下病根。就像私欲。像灰尘落在你的心上。你不擦去。灰尘会一层一层堆积起来。以至于积重难返。良知被遮蔽。
实际上无论是王阳明还是程朱对道德要求都很高。王阳明“一念发动处就是行”。也有其道理。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对人的道德要求太高。容易产生“假圣人”“伪君子”。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没完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这也是一种看法。这种看法就没有宋明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对道德要求的苛刻。更接近人性。
知行合一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缺点。可是很难改掉自己的缺点。如果按王阳明的说法就是“知而不行。不是真知”。陶行知特别欣赏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陶行知。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4002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良知,自己的,理学,思想,道德,古人,象山,的人,这是,格物致知
没想到大家都对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知和行是什么?怎么理解?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我们现在把王阳明归于陆象山一派。称之:“陆王心学”。实际上。证入思想家唐军毅指出“阳明之学。归宗近陆象山。然实由朱子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