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缅甸政府瓦解了果敢同盟军,为何不敢动佤邦联合军?
原创

12年前,缅甸政府瓦解了果敢同盟军,为何不敢动佤邦联合军?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缅甸内战是缅甸国内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战争主要发生在缅甸政府军与缅甸国内各个少数民族武装力量之间。长年的内战不仅对缅甸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也对与缅甸接壤的国家也造成了影响。包括中国。

我们先来看看缅甸内战的起因。

1962年。缅甸的军事强人、“缅军之父”尼温(又叫吴奈温)创建了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并担任主席。成为缅甸最高领导人。之后。他开始采用强硬手段进行缅甸同化运动。建立军事独裁。否决少数民族的自治权。这引起了各个少数民族的极大不满。于是纷纷建立自己的武装与政府军对抗。包括掸邦军、克钦民族阵线、克伦民族联盟、新孟邦党、佤邦联合军和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等。

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

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简称果敢同盟军。联合了克钦独立军和德昂民族解放军多支\"地民武\"(地方民族武装) 。领导者为掸邦第一特区主席。中国四川籍华人彭家声。其前身是缅共在缅甸北部山区的一支割据武装。1989年。时任缅共人民军东北军区副司令员的彭家声发动军事政变。宣布脱离缅共。成立果敢同盟军。彭家声的诉求是追求民族和解以及民族自治。在彭家声的号召下。缅甸国内的其余15支民族武装同意放下武器。同政府军讲和。一时间。彭家声成为缅甸的民族英雄。彭家声也在果敢实行民族自治。果敢进入和平年代至今。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

但是。1992年。果敢同盟军内部发生内讧。彭家声与杨茂良为争夺兵权而兵戎相见。彭家声不敌。撤出果敢。三年后。彭家声重新打回果敢。但在此前杨茂良已经邀请缅甸政府军入住果敢。稳定局势。政府军进驻果敢后。就赖着不走了。而且占领了果敢境内的大部分军事制高点。和民主同盟军互相牵制。

就这样。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中。时间来到了2009年。2009年8月8日。果敢境内的缅甸政府军以彭家声的果敢同盟军私造军火为由。向果敢同盟军进攻。双方对峙19天。17名缅甸警察被杀。引发矛盾升级。缅甸政府很快派出边防军攻打彭家声。果敢同盟军不敌政府军。彭家声本人也远逃他国。

这就是8.8事件。

8.8事件后。虽然彭家声流亡国外。但是果敢同盟军并没有就此瓦解。他的儿子彭德仁接管了果敢同盟军的指挥权。继续同政府军战斗。而彭家声经过多年辗转流亡后。也于2014年找到果敢同盟军。与儿子彭德仁一起同缅军战斗。

佤邦联合军

佤邦联合军是缅甸佤邦各族的武装力量。简称佤联军。总部设在邦康。为缅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装组织。佤联军的前身也是缅共的一支武装力量。也是在1989年发动军事政变。将缅共势力赶出了佤邦。成为佤邦地区唯一的武装力量。

这支部队的使命和缅甸其他少数民族的武装力量一样。反抗缅甸政府的民族同化。武装保卫佤邦人民。虽然佤联军近几年来少有与政府军大规模交火的记录。但是双方小规模摩擦也是不断。2015年。在彭家声的果敢同盟军与政府军冲突时。缅甸军方发言人就称。包括佤联军在内的至少5支民族武装参与了攻击政府军的行动。

回到这个问题。为什么2009年。缅甸政府军敢大规模进攻果敢同盟军。而多年来。却一直对佤联军坐视不管呢。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 果敢同盟军与佤联军的实力不同

果敢位于缅甸掸邦东北部。面积约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1995。彭家声重新返回果敢后。重新组建了果敢同盟军。下辖5个营。4个步兵营。一个炮营。总兵力才六百人。而佤联军辖区比果敢大得多。辖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辖区面积约1.7~1.8万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南部辖区面积约1.8~1.9万平方公里。人口26万。佤联军是缅甸国内最大的一支民族武装。正规军总数约3万人。实力远远强于果敢军。政府军当然不敢去轻易招惹这么强大的对手。

二果敢同盟军内部不稳定。佤联军内部较为稳定

虽然在1989年。彭家声策划了军事政变。成立了果敢同盟军。但是军队指挥权并不在他手里。副司令员杨茂良掌握了大部分兵权。彭家声主张禁毒。而杨茂良则大肆贩毒。双方发生冲突。随后爆发内乱。极大的削弱了自身实力。而且这次内乱还导致了一个极为糟糕的结果。那就是缅甸政府军进驻果敢。监视同盟军。这也是在2009年。政府军敢对同盟军发动攻击的理由之一。此外。彭家声在果敢并没有建立一套合理的领导方式。而是大量任用自己的兄弟、儿子等亲属。这种家族统治并不牢靠。而佤邦内部虽然有很多少数民族。但是大家都充分达成了共识。铁板一块。一致对外。抗击缅军。

三中国的影响

我是一卷青史。欢迎评论加关注。一起聊历史!

其他观点:

佤邦联合军是缅甸第一大地方武装。总兵力约3万人。且装备较为精良。实力在缅北地区首屈一指。缅甸政府自然不愿招惹这个硬核桃

果敢和佤邦同为缅北地区少数民族割据地区。这两个地区都曾享有高度自治。但是在2009年缅甸政府军队对果敢发起进攻。果敢同盟军瞬间瓦解。果敢领袖彭家声率残部退入深山中。果敢基本被缅甸政府控制。但是佤邦至今仍旧维持着自己的半独立状态。缅甸政府始终不敢对佤邦有所动作。这其中原因倒也很简单。就是果敢太弱。佤邦很强。

果敢这个地方曾经长期属于中国。在明末清初。抗清义士李定国曾退守此地。李定国死后。明军将领杨高学在果敢安营扎寨并投降了清朝。到雍正时期。杨家第二代首领杨猷才击败了当地陈姓土司。成为果干地区的实际统治者。清廷册封杨猷才为“诰封奉正大夫”。至1840年。清廷为了嘉奖杨家守土有功。册封杨猷才的曾孙杨国华为世袭果敢县令。杨家正式成为合法土司。

但是就在同一年。中英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边疆危机日益严重。随着英国人吞并缅甸。中国西南的国防压力越来越大。

英国人来到缅北后。强迫当地土司臣服了英属缅甸当局。杨家迫于英国的军事压力。只好投降英国。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战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也趁机跟清廷签署了《中英续议滇缅条约附款》。获得了果敢地区的控制权。

不过在占领果敢之后。英国人还是维持了杨家土司自治的现状。直到二战爆发后。日军袭占缅甸。果敢土司杨文炳不堪日军勒索。率所部千余人内附云南。他上书给国民政府。表示愿意率土重归。

但是当时正处于抗战时期的中国继续英国的支援。因此不能与英国人把关系闹僵。蒋介石于是嘉奖了杨文斌。并将他的手下人马编入国军。但没有接纳果敢。然而由于杨文斌曾与日本人有过接触。因此被怀疑通敌。于是在1943年他被进驻果敢的国军给逮捕了。直到1947年才被释放。

二战后。杨文斌加入了《彬龙协议》。果敢正式成为缅甸的一个自治区。但是在1960年。军人奈温发动军事政变上台。他一改之前缅甸政府的怀柔政策。上台之后便决定使用武力统一缅甸。这激起了缅北各民族武装的不满。

缅甸本来就是个多民族国家。除了缅族外还有大量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缅东和缅北地区。由于缅族自己也比较落后。其他的少数民族看不太起缅族。也不愿意被缅甸政府所统治。

而且随着中国内战的结束。大量国民党败军退入缅北地区。更是加剧了当地的混乱。国民党军虽然打不过解放军。但是打缅军和当地民族武装还是绰绰有余的。于是国民党军就在缅北安营扎寨。待了下来。

国民党军为图长远。在当地举办了军事训练班。在此后的半个世纪中。缅北大量风云人物都是出自这个军事培训班。

为了对抗国民党。在我们的支持下。缅北地区也成立缅共。一时之间缅北局势错综复杂。而果敢也是山头林立。不断爆发内讧。

虽然果敢的面积只有2700平方米。人口不过数十万(主要是由汉族组成)。但从六十年代起果的内斗就一直不断。最后彭家声在90年代初夺权。成为名副其实的果敢王。但是世袭此地三百多年的杨家依旧拥有很大的根基。随时准备倾覆彭家声。果敢的内部很不稳定。在2009年缅甸政府军进攻果敢时。果敢内部立即发生内斗。许多人都投靠了政府军。包括果敢同盟军副司令白所成和果敢县长明学昌都宣布支持缅甸中央政府。导致果敢同盟军军心涣散。一触即溃。

相比之下。佤邦内部就比较稳定。几乎没有发生过大型的内斗。佤邦面积有2.7万平方公里。是果敢的整整十倍。北京的面积也就只有1.64万平方公里。对比下佤邦的面积还是很大的。



作为缅甸地方最硬的“核桃”。缅甸政府自然不愿意轻易动佤邦。双方关系最紧张的时候是在2008-2009年。缅甸军政府试图把佤邦地区整合为掸邦下属的佤族自治区。这遭到佤邦的强烈抵制。双方的战斗一触即发。直到2011年缅甸新政府上台。佤邦和中央政府的关系才开始缓和。

总而言之。缅甸政府之所以不愿意动佤邦。还是因为佤邦的实力太强了。当然缅甸政府如果倾举国之力还是能打败佤邦的。但这样的代价就太大了。不划算。至于果敢。本身实力就弱。还内讧不断。从而给了缅甸政府军可乘之机。

目前佤邦与中国的关系非常良好。双方人员交流密切。佤邦通用汉语汉字。使用人民币。金融系统完全与国内接轨。并且佤邦的网络和电网也都和云南接轨的。而佤邦联合军的武器也基本上都是由国内提供的。

其他观点:

佤邦联合军和果敢同盟军都是缅甸的刺头。都是从缅共这个大家庭里分离出来的山头。同一所学校毕业的。所以有好多共性的东西。但他们虽然是难兄难弟。但命运不同。一个走了衰运。被政府军清剿没有逃过一劫。另外一个走了好运。说到最后还是选择政策方针不同。

果敢军虽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想要东山再起。却难于上青天。只能人不人鬼不鬼地躲在深山老林里头苟延残喘。就是有心杀\"贼\"。也无力回天了。

而佤邦联合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显山不露水。却一不下心就做大。成为了缅甸地方武装中的大哥大。让缅甸政府军都头疼不已。

不过果敢人的所作所为。尤其是果敢的武装头领彭家声贩毒开赌场的行为跟邻国毫无关系。不仅如此。因为他开赌场贩毒。对当地人民造成毒害。对邻国秩序和边境安全造成负面影响。把自己一步步弄得大家的对立面。使自己慢慢走上绝路。走向深渊、自取灭亡。没有政治头脑。不珍惜自己手里的资源。是彭家声最大的败笔。格局决定命运。这个人的格局太小了。

格局小的人非常容易盲目自信。狂妄自大。彭家声就是毁在自己盲目自大上了。彭家声高估了自己的势力。低估了政府军的决心。轻信了政府军的诺言。像个孩子那么单纯。缺过上当了。无法回头。付出的代价太惨重了。几千军队轻而易举被政府军瓦解。丢掉老本的彭家声狼狈出逃。

彭家声的落败还有一点。那就是自己内部不团结。出了内奸。

鲁迅先生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在处于险境的时候。最容易出叛徒。

果敢军的全军覆没。让人感叹。觉得彭家声就此销声匿迹。恐怕是万劫不复了。

和果敢同盟军折戟沉沙。苟延残喘不同。佤邦军虽然不能说是如日中天。却也是蒸蒸日上、充满生机。如果说把果敢军和佤邦军比作刺头。果敢军是肉刺。佤邦联军是铁刺、钢刺、毒刺。

如果把果敢军和佤邦联军都比做鹰。果敢就是没了羽毛的老鹰。而果敢则是凌空翱翔的猎鹰。

佤邦联军这边是群鹰。有三万只猎鹰。还有大量藏在暗处为猎鹰呐喊助威的民兵\"鹰\"。

佤邦联合军不仅没有像果敢那样走下坡路。反而在跟政府军合作打击毒贩的过程中意外获得了1.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让自己的地盘扩大了许多。达到了三万平方公里。控制区的人口也增加到60多万。

说到这里。大家会说。果敢军是因他们是果敢族而得名。那佤邦联军?是不是佤族的军队呢?

对了。因为缅甸掸邦第二特区的老大鲍有祥是佤族。成员也多是佤族。因此他们就把自己地盘叫做佤邦。军队叫做佤邦联军。

果敢不排斥毒品。而佤邦积极参与禁毒。果敢的行为不但让自己失去道义支持也失去民心。而佤邦却因为积极参与禁毒活动站到了道德制高点上。同时获得了不少国际支持。不仅有看得见的资金注入。还有看不见的国家组织对佤邦的认可。

别小瞧了佤邦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它等同于国际组织变相承认了佤邦的合法存在。缅甸政府军对佤邦出手不仅有所忌惮而且师出无名。不能不投鼠忌器。顾虑重重。佤邦现在有点像仁义之师的意思。承担起国际责任。不跟政府添乱。不跟政府搞事。不扰民。不害民。这样的军队哪个统治者不待见。谁会冒险去打一个仁义之师。而且还没有绝对把握能打赢。最后弄得一身骚。岂非没事找不自在?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2:58

    缅甸,果敢,同盟军,政府军,邦联,民族,联军,中国,政府,佤族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2:58

    没想到大家都对12年前,缅甸政府瓦解了果敢同盟军,为何不敢动佤邦联合军?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2:58

    缅甸内战是缅甸国内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战争主要发生在缅甸政府军与缅甸国内各个少数民族武装力量之间。长年的内战不仅对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