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世民输掉了玄武门之变,大唐帝国的命运将会是怎样的呢?
原创

如果李世民输掉了玄武门之变,大唐帝国的命运将会是怎样的呢?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在回答问题之前。首先看一看李世民在这次政变中有没有输掉的可能性。

由于李渊的错误处置。皇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势同水火。彼此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到了你生我死的地步。双方迟早是要摊牌的。

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主动出击。经过了精心谋划。胜算很大。整个计划当中有一个时刻最危险。最难把握。也最容易出问题。那就是偷袭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那个环节。

事实上。这个环节也确实出了问题。相当惊险。李建成被李世民射死。李元吉也被射落马下。但李世民自己也在树丛之中落马。被李元吉揪住。要与他拼命。随即被率军赶来的尉迟敬德杀死。

对于李建成和李元吉来说。袭击开始之初的短暂瞬间。是他们惟一的机会。如果不能迅速逃脱。甚至反过来杀死李世民。后面就完全落入李世民的步调当中。没有任何胜算了。

闲话少叙。下面开始假设。

假如李世民在偷袭时失手。被李建成和李元吉逃脱。甚至反而被二人杀死。东宫和齐王府的军队联手打败李世民的人马。李世民身败名裂。成为千古罪人。

或者。假设李建成、李元吉当中有一人逃脱。与父皇李渊联手对付李世民。皇宫和整个长安城中一片混战。李渊宣布李世民谋逆。李世民带着亲信退出长安。奔往洛阳。实力会受到重创。长远来看并不乐观。

无论出现哪种局面。从大的方面来看。都不会改变李唐王朝的统治地位。未来接替李渊的。仍然是他的某一个儿子。而唐朝的政治、军事制度都是沿袭隋制。无论坐在皇帝位置上的是李世民或者李建成或者李某某。大唐帝国的江山不会因此动摇。国家政治、军事和经济的整体框架都不会有很大的改变。

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书中指出。李建成和李元吉都不是等闲之辈。“决非庸懦无能者”。李建成本人就很有才智。当年李渊起兵太原。他和李世民各领一军。表现不俗。李元吉也以勇武著称。

唐太宗李世民最为后世赞许的。是所谓的“贞观之治”。整个国家四海安定。太平强盛。贞观之治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隋亡唐兴。社会矛盾大大缓和。长期的战乱之后。人心思定。按照《旧唐书》的说法。贞观年间。辅佐李世民治国的重要大臣“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王珪之属为辅佐股肱。君明臣忠”。

这其中。魏徵、王珪都曾经是皇太子李建成的重要亲信。李世民胸怀宽大。能够不计前嫌。重用李建成的重要幕僚。帮助自己成就盛世。可以假设一下。如果玄武门之变中得手的是李建成。他最终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必定也会重用房玄龄、杜如晦等李世民的亲信。甚至包括尉迟敬德等人。

如此。大唐仍然会有一个盛世来临。名字可能不一样。时间可能不一样。但一定会来。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也不会改变。

当然。大唐帝国的命运在细节上会有一些变化。不会有什么唐高宗、唐玄宗。自然也就不会有武则天、安史之乱。也不会有什么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历史会少了许多的戏剧性。或者会有更精彩的演绎进程。

当然。这一切都属于小说家相像的范畴了。

其他观点: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两个问题:

第一,历史上的李建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当然。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史官的治学态度职业操守再严谨。都难免不受到最高统治者以及社会舆论的影响。李世民为了展示自己得位的合法性。肯定会污蔑贬低李建成。因此历史记载不能全信。那我们就从歌颂李世民的记载的字里行间分析一下李建成。

隋末。天下大乱。李渊打算有所动作之时。就密令李建成李世民二人招兵买马收罗人才。后来太原起兵。李氏集团聚集着大量人才。一举拿下长安建立大唐。这哥俩功不可没。由此可见——a李建成具有发现人才聚集人才人尽其才的能力。

大唐建立之后。李渊当起甩手掌柜。李世民在外征战。李建成在长安治国理政。在国家草创百废待兴的时候理政是很不容易的。要为大军提供后勤补给。要在新夺取的地方设官理民发展生产。要对投降投诚归附的人员甄别任用……其难度不比行军打仗低。从这些可看出李建成 b有相当不错的治国理政的能力。和广大干部队伍有着很深厚的联系。相对来说参与军事斗争与军队的联系没有李世民强。

魏征后来供述。他多次劝谏李建成对李世民先下手为强。李建成一直下不了手。反为其害。可以看出李建成 c心地善良。宽厚仁和。优柔寡断。

上面总结出的李建成a、b、c三点。我认为应该还是很客观的。不管是挺建成派还是贬建成派都能接受吧。

第二个问题。武德九年的大唐是个什么样子?李渊的继承者接手的是个什么样的天下?

先看外部。南召、吐蕃、东西突厥、薛延陀、高昌、吐谷浑。这些势力都在对中原王朝虎视眈眈。骚扰挑衅观望。你强大了就万邦来朝。你弱小了就劫掠欺凌你。安全没有保障。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国家更不可能强盛。李世民登基28天。东突厥兵临长安城下。李世民一边调兵勤王。一边在突厥大军后面布疑兵。又是和突厥可汗盟誓。又是把长安城的财宝送给突厥。终于突厥退兵了。

再看国内。其实从东汉末年三国纷争两晋南北朝一直到隋。中华大地都是战争不断。朝代更迭。还经历了五胡乱华的悲惨遭遇。人口锐减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虽然隋文帝时国家统一。各方面发展很迅速。但很快这短暂的和平发展就被隋末战争打破。数百年的战乱分裂之后。刚刚喘了一口气的中华民族。又经历了几十年战火。大唐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建立起来。在生产力低下。人口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医治战争创伤谈何容易。

短短九年时间丁壮数量不会大量增加。又要打仗。又要生产。许多基础设施道路水利灌溉需要修复。运河需要疏浚。这些都不是短期能完成的。

李世民在北方大战群雄之时。李孝恭打下巴蜀。顺长江而下。打下金陵扬州之后。江南各地传檄而定。望风来降。李孝恭受诬陷回京。江南只是名义上归附大唐。李唐势力并没有完全控制江南的半壁江山。

还有更要命的是。从魏晋以来士族大地主占据学问和舆论的制高点。把持朝政。门阀势力严重影响并威胁着皇权。隋文帝创立科举制度。就是和门阀势力争夺人才。通过控制人才来控制朝政。唐初。以华夏正统自居的士族甚至瞧不起有胡人血统的李氏皇族。李渊和李建成为了大局。很多时候不得不迁就门阀势力。九五之尊的天子还真不是能够随心所欲一言九鼎。

唐初。外部威胁很严重。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不可避免;内部。全国需要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统一;需要大刀阔斧地发展生产。改革弊政;需要思想上文化上舆论上的统一。皇权需要加强。由此可见。武德九年及之后的数十年。大唐需要一位雄才大略力挽狂澜杀伐果断一言九鼎的雄主。名为守成实为开创的皇帝。

如果李建成战胜了李世民。成为武德九年之后大唐的掌舵人。会怎么样?突厥兵临城下。他很可能调不动由李世民多年把持的军队。如果他已经开始了对军队里李世民势力的清洗。没有得力大将统领人心惶惶的唐军很可能溃不成军。

李建成优柔寡断的性格。也决定了在内部改革以及和门阀势力斗争中表现不会太好。他是一个好的守成者。开创非其所长。他若是接手李世民的江山。萧规曹随。也会是个有为的君主。但是接手李渊的话。大唐很有可能沦落为二流国家。不可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

其他观点: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56:17

    大唐,李渊,突厥,门阀,势力,李元,长安,的是,会有,人才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56:17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果李世民输掉了玄武门之变,大唐帝国的命运将会是怎样的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56:17

    在回答问题之前。首先看一看李世民在这次政变中有没有输掉的可能性。由于李渊的错误处置。皇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势同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