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万历四十七年二月底三月初。辽东经略杨镐指挥十余万明军。联合北关、朝鲜盟军。兵分四路合击努尔哈赤。北路由马林指挥。西路为杜松。南路为李如柏。东路为刘綎。其中杜松、李如柏两路的兵力都在三万以上。实力最为强大。
杜松最早与八旗军接战。苦战之后被围歼。随后邻近的北路马林溃败。初步取胜之后。努尔哈赤迅速分兵驰援东路。歼灭刘綎。这期间。进军路线最短的南路李如柏。一直没有动静。说李如柏按兵不动不太准确。但他确实是消极避战。行动迟缓。其中原因。有这样几点:
第一。能力、实力和胆略不足。
李如柏是宁远伯李成梁的二儿子。但比起大哥李如柏、小弟李如梅。他的能力要差得太多。完全是凭借父兄的功绩。在军中一步步高升。而且他身上的纨绔习气特别严重。万历三年他还是一位锦衣卫千户。和一些朋友在北京饮酒作乐。竟然燃放军中的火炮。在紫禁城里都能听到炮声。明神宗责问。李如柏最后仅仅被提问。
万历十六年。李如柏在担任蓟镇副总兵时。一位巡按御史指责他“贪淫跋扈犹甚”。最后明神宗把李如柏革职。让他“回卫听勘”。后来李如柏跟随大哥李如松援朝抗倭。基本没有独立打过大仗。
抚顺失守之后。杨镐出任辽东经略。此前。李如柏是右都督、宁夏总兵官。因病在家休养了二十年。在杨镐提议之下。李如柏复出。以原官挂印出任辽东镇总兵官。李氏家族称雄辽东最重要的资本就是家丁、家将。战斗强大。但在李如松、李成梁死后。这支队伍也散了。李如柏没有左膀右臂。实力大减。
第二。李如柏与杨镐的关系特殊。
杨镐与李如柏的弟弟李如梅有过很好的合作。所以他起用病休二十年的李如柏为辽东总兵官。《万历野获编》甚至说。二人是结义的兄弟。私交甚厚。杨镐安排李如柏负责南路。距离赫图阿拉最近。原本是想送给李如柏一个人情。让他立一大功。以便封爵。
作为辽东总兵官。李如柏和他的军队更了解敌情。理应是这次会战的主力。但李如柏担心自己进军太快。会承受八旗军的重击。所以行动迟缓。想跟在别人后面拣桃子。
当西路受挫时。杨镐第一时间命令“清河、宽奠两路。不得深入”。李如柏这次反应特别快。立刻掉头就跑。将士们互相踩踏。一箭未发。却损失了千余人。
第三。李如柏与努尔哈赤的关系特殊。
李成梁家族与努尔哈赤家族关系并不单纯。当时就有人怀疑李如柏兄弟“与奴酋有香火之情”。甚至有人说。努尔哈赤的侄女是李如柏的小妾。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当时辽东民间有一句歌谣:“奴酋女婿作镇守。未知辽东落谁手。”
所以。努尔哈赤在布置兵力时。认为南路的李如柏只是疑兵。于是只派五百人监守南路。集中重兵对付西路和北路。他能精准预测李如柏的拖延与消极。恐怕不是他料事如神。而是另有隐情。
其他观点:
以后金战斗力。老窝兵力足够能顶住李如柏。到时候会被努尔哈赤包饺子的。就算攻下来了。那李如柏也是孤军。反而被困在城里。粮草断绝。投降也是迟早的。。。。只有合兵一路。或许能打赢。但概率也不大。到头来也可能会想土木堡一样玩死。。。此战就是死局。主要是明军向心力不行。战力太弱导致。换戚继光为主帅都没用。戚继光很清楚明朝士兵不行。所以重点是训练。训练好了就出发。。。
其他观点:
奴尔哈赤本就是李成梁扶持起来的。奴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是李如柏的岳父。萨尔许之战中李如柏出工不出力。坐看明军惨败。他们一家子枉负皇恩。是千古罪人。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4656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辽东,努尔哈赤,总兵,南路,神宗,万历,北路,西路,兵力,经略
没想到大家都对明朝萨尔浒之战,为何李如柏按兵不动?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万历四十七年二月底三月初。辽东经略杨镐指挥十余万明军。联合北关、朝鲜盟军。兵分四路合击努尔哈赤。北路由马林指挥。西路为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