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文.羌人山里汉】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是一首著名的劝喻诗。也是风靡中唐时期的一首流行歌词。
从诗的字面上看。是告诫人们不要只想着追求荣华富贵。应当珍惜青春年华。要在花开时抓紧时间去采摘。别等到花已落尽才知道珍惜时光。才明白爱情的珍贵。
纵观杜秋娘的一生。虽有才华。却无法拯救自己的命运。因自己的歌舞。且为《金缕衣》赋予了新的生命。也正因如此。《金缕衣》才被历朝历代传诵至今。
图片。选自网络。我是羌人山里汉感谢您的关注留言点评点赞鼓励
其他观点:
《金缕衣》虽然是一首无名氏的唐诗。但被选入课本。短短28字。句句在理。堪称经典。同时也是《唐诗三百首》的压轴之作。
《金缕衣》
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其实它就是一首乐府诗。也是大唐中期很流行的一首歌曲。唱得最好的就是杜秋娘。
杜秋娘本出身于贫苦之家。但却有着江南女孩的俊俏灵秀。十五岁被润州节度使李锜纳为侍妾。两人经常深情对唱这首《金缕衣》。唱得是纡回徐缓。荡气回肠。所以深得李锜宠爱。也许是受这首《金缕衣》的启示。李锜也想趁着大好年华建功立业。不甘做一个封疆大吏而起兵反叛。但结果是兵败被杀。杜秋娘被作为战利品进宫做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当朝皇帝唐宪宗也喜欢听这首歌曲。于是这首《金缕衣》让杜秋娘成了唐宪宗的宠妃。可能是唐宪宗也深受此诗的启迪。发愤图强。勤勉国事。成了唐朝后期有名的中兴之主。
十几年后。唐宪宗去世。他的儿子唐穆宗继位。唐穆宗也喜欢这首《金缕衣》。更想让自己的下一代得到正能量地教育。于是就让杜秋娘给儿子漳王李凑做教引嬷嬷。也就是人生指导老师。伴随着这首《金缕衣》地教诲。漳王李凑渐渐长大。成了一个很有雄心和作为的皇子。以至于穆宗去世后。他和哥哥唐敬宗一起。要根治安史之乱后唐朝的顽疾毒瘤——宦官乱政。很不幸。这场斗争失败。李凑被囚禁而死。杜秋娘则被遣返回乡。
后来诗人杜牧去润州看望她。三十年恍然如梦。昔日明眸皓齿。鲜活动人的杜秋娘已经老态不堪。贫病交加。杜才子感慨万千。写成了堪比《琵琶行》的《杜秋娘诗》:“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世事无常。令人唏嘘不已。此后。杜秋娘再无消息。
上来连续两个“劝君”。就是一个排比句式娓娓道来。劝勉人们珍惜青春。追求爱情。追求事业。它不同于“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说教。也不同于“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单调死板。而是像歌儿一样回缓往复。唱进了你的心里。有着劝慰。有着鼓励。
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旧话。用衣服和花做了精妙的比喻。不著“悔恨”字样。却更耐人寻味。意蕴无穷。
生硬的大道理在一咏三叹中得以柔化。很熨帖。很温润。很让人理解接受。
其他观点:
《甄嬛传》中安陵容一曲金缕衣婉转悠扬。很是动听。
而珍惜青春。积极进取的诗何其多。“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然这首却能千年不朽。是有原因的。
《金缕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作者不可考。
有人认为是李锜。有人认为是杜秋娘。
最权威的《唐诗三百首》编者蘅塘居士便认为是后者。
杜秋娘的故事。《资治通鉴》。《太平广记》等都略记。而唐代大诗人杜牧。也为其写有《杜秋娘诗并序》。
杜秋娘才色双绝。15岁时被镇海节度使李锜以重金买入府中为歌伎。因一曲金缕衣而备受恩宠。李锜造反被杀。秋娘入宫为奴。仍为歌伎。又因演绎金缕衣而得唐宪宗恩宠。封为秋妃。宪宗死后。她成为皇子漳王李凑的保姆。漳王废。她被削籍为民。放归故里。穷困而死。
因一首曲子而被改变的一生。
诗人杜牧经过其乡。“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罗隐也为其赋诗《金陵思古》:“杜秋在时花解语。杜秋死后花更繁。”
因一首曲子而演绎无数传奇的女子。
2 相比光阴诗。这首诗更为好听!
好听。因是乐府曲辞。广为传唱!
而意思更为炽烈。珍惜青春。该爱趁早爱!
金缕衣:用金线编织的衣服。极言富贵。汉时君王陪葬金缕玉衣。举世闻名。
两个“劝”字开句。反复强调。言词恳恳。情真意切。不以理晓人。而以情动人。
将金缕衣与少年时作对比。金衣虽贵重。却不及青春年华珍贵。拿世间最富贵的金子陪衬青春的无价。
以鲜花比喻人生大好年华。既强调人生的美好。又表明人生的短促。
以前这一类诗。说教比较多。而这首诗以情为基点。将惜取少年时与人生成就联系起来。
以折取满枝的鲜花为人生有成就的象征。珍惜光阴。不虚度青春便提升到生命价值的高度。超过了以往的诗。
用金缕衣衬托少年时。满枝的鲜花象征人生的美丽。圆满。成功。不贪慕荣华富贵的物质生活。而追求人生的成就。将短促的生命活出积极昂扬的状态。激发进取的精神。自然深得人们的喜爱。
“撩情”是个时尚词。然而用在这首诗。也恰当不过。
女子如花。要在她容颜最好。正青春时爱她。等到她容颜苍老。青春不再时。就追悔未及了!
这样大胆热烈的求爱。是女子的一种无畏与真性情!
然而。女子如花。既是女子的幸事。又是女子的悲哀。花期之短。女子以色事人。都难久矣!
在封建男权社会。歌伎身处最低层。以色艺取悦于人。是谋生的手段。她们的命运就如花般易折。年老色衰。孤穷而老是无法摆脱的命运。
杜牧也因同情怜悯而写诗。
白居易《琵琶行》“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同样如此!
杜秋娘的《金缕衣》。与其说是大胆的求爱。倒不如是一个女子悲惨命运的流露。然。可贵在于。就算无法摆脱。也要搏一搏。积极进取。渴望被取悦。能够取悦于人。在最好的年华被爱。才不辜负短暂如花的生命!
或许就是这样的一种人生态度。才会如此令人动容!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5009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金缕衣,一首,年时,这首,如花,女子,人生,自己的,青春,珍惜
没想到大家都对“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为何《金缕衣》能广为传诵?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文.羌人山里汉】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是一首著名的劝喻诗。也是风靡中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