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画中,色彩应该如何运用?
原创

在绘画中,色彩应该如何运用?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一个非常好色的男人。对一幅画色彩的关注度远远大于形体。我认为仅凭色彩本身的表现力就足以言情达意。

但我学画之初却忽视了这一点。画了好几年的素描。已经画的非常好了才开始画色彩。结果一直被用明暗关系塑造形体的习惯束缚。画出的色彩就是固有色加素描。按我们行话就是没有颜色。不懂色彩关系。不知道冷暖对比。甚至面对一片没有明显形体结构的花海不知从何入手。

其他观点:

无论是中国画。还是油画。在过去都喜欢设色。给画面中渲染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色彩。让画面呈现出强烈的装饰效果。一直是所有绘画艺术里最核心的元素。像我国古代的院体画、宫廷画。以及民间绘画。还有以画中区分的青绿山水、泥金山水、泼彩山水等。虽然创作技法不同。但都拥有五光十色的色彩。这些色彩跟大自然中物象的固有色是一致的。

青绿山水

然而。到宋元之际。由于“文人画”在苏轼、赵孟頫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人士大夫的推动下。逐渐兴盛起来。这些文人在创作绘画时。深受孔子“绘事后素”审美思想的影响。这个成语后来的意思演变为:在绘画艺术中。彰显物象的率真状态才是根本。它跟色彩的关系不是很大。

梵高·花园花开

同时。“书画同源”的理念对中国画的影响也十分大。所以。中国画从之前的喜好颜色。逐渐变成了对颜色的弱化。开始以素雅的水墨。或者清淡的色彩来作画。在视觉感受力上。变得越来越弱小。

雷诺阿·手拿雏菊的年轻女孩

但在之前。南北朝著名书画理论家谢赫概括的“谢赫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一直是中国画的创作标准和审美标准。其中。“随类赋彩”就是中国画运用色彩的标准。此法则中“类”指代“物象”。

工笔人物画

整个意思是说。在绘画设色时。不能夸张和失真。要以理性客观的态度。按照物象的固有颜色对其设色。避免让物象丧失本色。如。桃花是粉色的或者白色的。画家不能因为自己喜欢红色而把桃花画成红色。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观念里有“真善美”一说。把“真”放在首位。说明“真实”所传达出的感受本身就是美的。表现真实和赞美真实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鲁本斯·农民的舞蹈

油画的设色原理在本质上跟中国画一样。遵循“眼见为实”的原则。在局部地方可能会由于追求光影效果和明暗关系。而强化色块、色调之间的差异。在设色上夸张了一些。比如。梵高的油画设色就比较大胆。但在大体上。没有偏离物象固有色。不会造成视觉障碍。

其他观点:

我涉绘画年龄不多。就自己一些体会和感受来说点绘画色彩运用的想法。

除素描外。不任工笔画。还是西方意象画的着色手法。抑或水彩画。还是油画。其色彩必须是艺术工作者绕不开的个坑。

绘画的主要元素不外乎线条。形状和色彩。线条和形状是.基本功。色彩搭配着色印染涂抹冷暖色明暗衬托虚实相生远近浓淡最能体现出画家的艺术水准。画面中色调尽可能的符合自然色彩。就算夸张颜色也符合人们审美的认识。能更明显清晰地凸现画面的描绘的物体或人体。给视觉更多的振撼力和冲击力。

好的画家在一幅画中。颜色柔和或强烈。其过度性很和谐自然。给观者的认识和理解十分舒服。不仅给观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更能领略到画家对景色人物山水处理妥贴和奥妙。有些画十分熟悉。有些画陌生又感觉亲切。令人留连往返。

更为难得。画家调动所有的阅历经验揉杂不同景色不同物象配合奇妙的色彩呈现出奇瑰魔幻的画面。让人有种\"知其然。又不知其所以然。\"的感概。这是人们常说的艺术来自于生活。又经过加工创造从而高于生活和自然。

其实一幅画就好象一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是诗的灵魂。诗是画的想象和超然的外貌。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16:11

    色彩,物象,中国画,画家,颜色,梵高,油画,画面,艺术,一幅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16:11

    没想到大家都对在绘画中,色彩应该如何运用?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16:11

    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一个非常好色的男人。对一幅画色彩的关注度远远大于形体。我认为仅凭色彩本身的表现力就足以言情达意。但我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