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你好!
我觉得。很多人喜欢王小波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王小波及其作品所透露出来的真实。纯粹。忠于自己的内心和认识。都是社会层面一般情况下所缺乏的。他不图名不图利。以追求真理。表达自己为己任。这在我们这个世俗社会里也是难得的。因为难得。所以喜欢。
二。王小波所表达的。其实也是许多人内心有涌动。却由于各种原因没能表达出来的。这种暗合也是喜欢的原因吧。
三。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中国当代学者、作家。出生于中国北京市。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
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
其他观点: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王小波?
王小波的才华通过他的作品可以看出来。很多人喜欢并给人以回味主要有几点。
一是喜欢他的才华。
《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是王小波作品的精华。三部曲包括了王小波生前出版的所有小说。代表着王小波对文学的关怀和理解。代表了他渴求达到的艺术水准。
二是喜欢他智慧而幽默的语言。
从王小波经典情话。品味他的语言风格:
1、我喜欢你的热情。你可以温暖我。我很讨厌自己不温不凉的思虑过度。也许我是个坏人。不过我只要你吻我一下就好变好呢。
2、我真的不知道怎样才能和你亲近起来。你好像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目标。我琢磨不透。追也追不上。就坐下来哭了起来。
三是他短暂的生命中丰富的人生阅历令喜欢他作品的读者唏嘘。
生于北京。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奖。并且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
四是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爱情。
王小波曾说过:“你知道我对你的爱情是什么吗?就是从心底里面喜欢你。觉得你的一举一动都很亲切。不高兴你比喜欢我更喜欢别人。你要是喜欢别人。我会哭。但是还是喜欢你。我把我的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只有一点好。就是爱你。我觉得我们的爱情就像个糖果罐。我们呢。就像两个围着这个糖果罐的孩子。不时的从里面发现一些惊喜”。这是王小波在《爱你就像爱生命》里面的一段话。表达了对自己另一半的爱意。总之。爱你像爱生活。藏不住。掖不着。就是要大声表达出来。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一辈子不长不短。记得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
其他观点:
我觉得。
大多数男生喜欢王小波是因为他的小说与杂文。
而女生更多的是因为《爱你就像爱生命》。这可能是他们入坑的最重要的引子。
然后越了解。越喜欢。最后就在坑底出不来了。
我最早对王小波的印象来源于高中课本《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他用幽默诙谐的笔法。以一只猪的境遇为例。揭示了我们大多数人的生存处境--有一种力量。时时在企图作用我们的生活。为我们设计生活。安排命运。准备前途。决定取舍。而我们相当多的时候。却浑然不觉。安然处之。
他希望人们可以摆脱生活的设置。追求自己内心呼唤。顺应自己天赋的生活。独自思考。反对别人的安排和设置。去过自由的生活。
他活泼平实。幽默又严肃。犀利深刻。但又温情善意的写作风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后来。一直没有读他的作品。影响力就淡了很多。直到大二书荒时。拿起《黄金时代》来看。当时看了没多久就很吓到了。让我大跌眼镜。从来没想过还有如此写小说的。刷新了我对小说的看法。书中不仅到处到充满着性与生殖器官的直露的描写。而且里面的情节。我根本就搞不懂。感觉逻辑不通。与认知完全不符。更不用说是现实了。非常荒诞。而且一般小说的主人公都是正面人物。但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完全是个流氓。还有他所谓的伟大友谊。他所谓的证明自己无辜。证明自己清白的方式都让我闷头闷脑。完全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另外还有复杂的倒叙。插叙。乱序更让我雨里雾里。一会儿20年后。一会儿20年前。总之就是看了一遍。完全没看懂。而且当时觉得文章有点黄。所以就这样就过去了。也没想着读第二遍看能不能稍微读懂一点(昨天又重新看了一遍。又看了很多书评才明白那么一丢丢。是在是顶礼膜拜。小弟佩服)。
又过了半年。我接触到了王小波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这样才对王小波的认识更深了一点。对他也有了很大的佩服之情。他的杂文思路新颖奇异。文字风格独特。思维兼具高度与深度。语句朴实本真。但又非常犀利。一针见血。敢于批判。(异常佩服他敢说的勇气。也难怪大家经常会把他与鲁迅进行比较)
他抨击我们一直追崇的孔子。孟子。朱熹等伟大的哲学家(虽然不可否认他说的很有道理)
他说。有些崇高是人所共知的虚伪。这种东西比堕落还坏。不能只讲崇高。不讲道理。
他对中国的文化。国学持怀疑。贬低的态度。
他说儒学是一种哲学。但是圣人说的那些话都是些断语。既没有什么证据。也没有什么逻辑。假如不把统计的魔力估计在内。很难相信大家会坚定不移。他觉得儒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缺少对自然科学知识必有的尊重。以致于在自然科学的发展落后于发达国家数百年。
对中国传统文化持“不认同”。不“夸大的”看法。
他认为中国文化对于物质生活的困苦。提倡了一种消极忍耐的态度。不提倡用脑子想。提倡用肩膀扛。结果不但是人。也驴与猪都深受其害。
中国人对证明自己种族优越性从来就不很在意的。他们真正在意的是想要证明自己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他从整个中国某一个宏大时间长河里的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异常犀利的指出了中国社会的弊端。对社会道德伦理。国学。新儒学。个体尊严以及小说。艺术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就冲王小波敢说敢批判的自由主义思想就很难让人不喜欢他。
哈哈哈哈。重点来了。真正让我彻底喜欢上王小波的是。读完《爱你就像爱生命》之后。 这是王小波与妻子李银河之间的书信往来。他那柏拉图式的爱情。以及信中大量热情。炽热。直白的告白。还要他在信中一直拼命撒娇的劲。颠覆了之前对王小波的认知。书从头到尾也处处给我惊喜。哎。这还是我认识的王小波吗?果然啊。恋爱中的人呀!真可爱。他完全是个小孩子呀!
作家余杰在受一次访谈中说过:溯时间之流而上下。如果我遇见王小波。我会告诉他:你写得最好的东西不是小说。而是你写给妻子的那些信。
一想到你。我的丑脸就泛起微笑。
书中要很多经典的爱情语句。一搜一箩筐。我就只分享这一句了。
我的灵魂有很多地方玩世不恭。对人傲慢无比。但是它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害怕黑暗。柔弱的像绵羊一样。只有顶平等的有爱才能使他得到安慰。你对我是属于这个核心的。我是爱你的。看见了就爱上了。我爱你挨到不自私的地步。我还不爱你吗?不爱你?不会。爱你就像爱生命。
看完也特别惊叹。为什么这么简单朴素的语句。在他嘴里说出来就那么浪漫又让人脸红呢?
字里行间的爱浓的都要溢出来了。直接单纯的爱。让我看到了傻气。幼稚又可爱的别样的王小波。
王小波反对教条主义。世俗必不可少的东西他都不乐意去做。他是个追求自由灵魂的人。他不爱被改造。却乐意被李银河改造。哎呀!果然是爱情的力量啊!
你好哇!李银河。谁也没想到。这简单的几个字却是最美最动人的的情话。字里洋溢的天真与浪漫。谁能不为之感动。李银河形容王小波是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是啊。读完王小波的作品。你会觉得真的是这样。
大家为什么都喜欢王小波呢?
我是因为-他是一个特立独行。自由的“流氓”作家。毕竟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而且还是这么一个有才华的灵魂。
最后以《黄金时代》王二的内心独白结束: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忽明忽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变老。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遇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最后的最后。祝大家永远生猛下去吧!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5104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喜欢,让我,就像,的是,看了,我觉得,的人,中国人民大学,黄金时代,匹兹堡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王小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你好!我觉得。很多人喜欢王小波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王小波及其作品所透露出来的真实。纯粹。忠于自己的内心和认识。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