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瞬间,你怀疑过自己的父母自私吗?
原创

在一些瞬间,你怀疑过自己的父母自私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邀。一种米养百种人。世上有自私自利的父母。他们为数不多。但为害不少。有的父亲抛妻弃子。自图快乐。有的母亲不理家务。自图快乐。他们不就是自私自利的人?遇上这样的父母。是儿女的不幸。但是。世上绝大多数的父母对儿女是怀有无限的爱。甚至爱过了头。无私奉献。他们有的出现为儿女包打天下。包揽大小事项。从而制约了儿女的个性发展。人身自由。反而让儿女误认为他们很自私。有的父母有封建残余思想。认为自己的做法。看法都是为了儿女好。儿女都必须服从。不得反对。致使儿女认为父母很自私。在多子女家庭。有的父母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有的儿女产生父母很自私的看法。因此。儿女对父母的\"自私\"多包容。多理解很重要。

其他观点:

从来没有怀疑过父母对自己的爱。虽然他们都离开我几年了。无以为报。庆幸我让他们开心快乐过。念亲恩❤️❤️❤️

其他观点:

最可悲的教育莫过于。父母一辈子无私奉献。为孩子做出诸多牺牲。最后却将孩子培养成了“白眼狼”……

认识一位长辈朋友。每次有关于他们家的消息传来。总是和她儿子有关。而且。还十有八九是坏消息。

最近的一次。是听说她的儿子吸毒被抓。朋友伤心欲绝。真的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朋友虽然是工薪阶层。但为了不亏待儿子。一直是竭尽所能用富养的方式在培养他。一家人的收入几乎全部花在了儿子身上。从小把他当做家中小少爷。好吃好喝伺候。一身名牌傍身。他因为逃课打游戏学习成绩不好。朋友还花高价请家教上门辅导。

但她儿子高考时只勉强考上了一个专科。功课没学好。还结交了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

毕业后她四处求人拖关系为儿子找到了一份工作。谁知他上了几个月的班。就嫌累辞职不干了。

这几年。他一直在家啃老。和一群酒肉朋友瞎混。脸皮也越来越厚。不仅毫无羞愧地让父母供养着。还责怪他们没钱没能力。不能让自己过上富二代的富足生活。

朋友和丈夫的收入并不高。为了维持儿子的高消费。夫妻俩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一年到头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给自己添置。

“我没几年就要退休了。没想到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好吃懒做。一点责任心都没有。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过活!”朋友现在追悔莫及。

在当今中国。有多少家长倾尽所有。倾其一生。却培养出寄生虫一样的子女。

这背后的一切。是因为父母不够“自私”。毫无节制的无私奉献。却适得其反。养出了不懂感恩、只会索取的孩子。

最可怕的是。你竭尽全力想把“最好的东西”往孩子手里塞。但当有一天你给不起他要的“最好”的时候。孩子还会嫌弃你。觉得你无能。

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年的留学生机场刺母案。

2011年。24岁的留日学生汪佳晶。在日本留学五年。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每月7000元人民币的收入来交付。

他母亲四处举债。后来实在拿不出钱来了。他无法接受。恼羞成怒。竟然在浦东机场掏出刀子。直接捅了前来接机的母亲9刀。

在日期间。汪佳晶花钱一向大手大脚。每年的学费和日常开销需要三四十万。经常呼朋唤友去高消费。还曾几次与人冲突打架。被关进日本的拘留所。

在本该自食其力的年龄。他不但心安理得享受着母亲无私奉献提供的物质生活。当母亲拿不出钱。竟然用刀子发泄不满。

记者后来去采访他。问他动机所在。他淡淡地说。“我就是觉得母亲是在骗我。不是没有钱。我很气愤。就一下子爆发出来了......”

很多家长一直奉行对孩子要无私的付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需求。去无条件支持孩子的成长。但是这种超量的喂养。却很容易将孩子养成了成人世界里的巨婴。

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爱。但却不能溺爱。我们要去支持孩子的梦想。但我们更要培养他们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有担当、负责任的成年人。

知名人生导师刘墉的一双儿女刘轩和刘倚帆。现在都是功成名就的人生赢家。在培养方式上。刘墉承认。最初他也曾经走过弯路。

他说:“以前我也对儿子的事。安排得面面俱到。但后来我发现这其实培养了他做事不负责任的习惯。而且父母的过度包办。也让孩子变得没有礼貌、不懂得珍惜。”

美国心理学教授大卫·希伯里提出过“高尚的自私”的概念。提倡人们在处理与家人的关系时。要更强调自我存在的价值。回归到关注自我、纳悦自己的状态中。这样才能建立一种平等稳定的成熟关系。

燕姐是我认识的长辈中育儿有方的典范。她的90后儿子。毕业于美国名校。在硅谷工作了数年。最近携妻带女回到了北京总部工作。

我问她:是不是觉得你和老伴儿都退休了。想要儿子多点时间陪在你们身边?

燕姐笑着摇摇头。回答道:

才不是呢。儿子回来是因为自己的事业发展需要。我们可不会要求他放弃自己的事情回国陪我们。再说。我和我老伴儿现在的生活状态。哪里需要他陪呀。

的确。现在燕姐过着很多人理想中的退休生活状态: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独立又能干;自己衣食无忧。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朋友圈子;养老积蓄绰绰有余。每年都能出国旅游两三次。

“我儿子从小就很独立。现在他的小家庭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不会插手。也不需要我操心。”

燕姐一直做自己生活中的主角。

以前孩子小的时候。她也从来都不是一个无私奉献到完全失去自我的妈妈。

燕姐常说的一句话是:

做父母的。不要太无私。有时候自私一点。他们能成长得更好。

他们全家人重视孩子的教育与成长。却永远不会将孩子当成唯一的生活重心。

她儿子从小就有独立做事情的习惯。比如。帮忙做家务。自己完成家庭作业。重要的事情愿意跟家人商量。但又有能力自己做抉择。

燕姐说。很多人都会觉得孩子这么小。好好学习就行了。其它都不用操心。她却认为疼孩子也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一味的溺爱。看似是父母无私。其实是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和独立自主能力。

李开复说自己教养两个女儿的经验。就是要让她们学会自主选择。“孩子在家里。你可以帮他做决定。但当他进入了社会后。孩子每一天面临的都是选择。

他需要独立性、责任性、判断力。一个孩子如果长大了还是只会背诵知识。听话被动。等着别人帮他作决定或做事情。那他进入社会就算不被欺负。也不会被重视。”

很多父母。自从孩子出生后。就开始以孩奴的形象陪伴在孩子左右。一切的生活重心都转移到了孩子的身上。恨不得帮孩子代办一切事情。以致忽略或无视自己的个人成长。精神世界一片空白。

等到孩子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他们又扮演起隔代养育的角色。再次鞠躬尽瘁。付出最后的人生岁月。

这样的父母。终其一生。所有的成就感都建立在子女身上。儿女稍有风吹草动。父母的整个世界也会随之瓦解。

还记得前一段时间。一位家长陪孩子写作业写出心梗的新闻。引起了很多父母的集体吐槽。

但吐槽完了。更应该思考的是。作为家长。我们要不要反思一下自己为了孩子事无巨细包办到底的教育方式?

我们都很爱孩子。中国家长也一直以“特别能为孩子忍辱负重”而著称。但过度“无私”。有时候却会毁了孩子。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自私”一点。多关注一下自我需求与成长。当我们变成最美的样子。也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这才是“爱”的最好表达方式。

1、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孩子“自己想办法”。

从小就应该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养成“自己想办法”的习惯。

从独立吃饭、自己穿衣服。收拾自己的书包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助家里分担家务。家长应该以鼓励和指导的态度支持他。而不是代办。甚至大包大揽。

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干。可能就是一个白眼狼养成模式的开端。

孩子只有自己去体验、摸索。经历失败与挫折后。才能对别人的付出有感恩之心。

2、正确理解“富养”含义。提供与家庭收入匹配的生活条件

孩子要富养。现在几乎成了一句教育真经。但富养不是父母吃糠咽菜。也要给孩子买名牌买学区房。

盲目富养的直接后果是孩子会形成“受之无愧”的心态。什么好东西都应该他享受。父母就应该是吃苦的。不懂得体谅父母的孩子。等到步入社会。也很难以平常心对待生活。

真正的富养。是精神上的滋养与支持。买不起学区房。就给他一个书房。没有书房。也可以布置出一个书架或一面书墙。

3、高情商养成。只有父母可以做到

对孩子最无私的爱。应该是慷慨地把你的时间分享给他。一心一意陪伴他。不压抑他的情绪。每天都要告诉他。你有多么爱他。

那些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内心是放松且充满善意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就不会存在原则问题。性格也会更温和。

高情商就是一个人与周围世界相处的能力。

他只有被爱过。才知道怎么爱别人。

家人对他的态度。就是他日后对社会的态度。也是他回报家人的态度。

4、奖罚有度。让他从小懂得责任、感恩与合作

很多人常常感叹中国教育的悲哀现状:父母不舍得管。老师不敢管。

孩子犯错了不能说。孩子稍有一些小成就。就大肆奖励。真正的做法。应该是赏罚有度。让他从小就要懂得犯错是需要承担责任的。学会面对挫折。也学会必要的妥协与合作。

教育。应该是缓慢而优雅的过程。对于父母而言。想避免养出“白眼狼”。一定要在从心态与教养方式上找到根源所在。

若方法不对。父母再多的忍辱负重。也换不来孩子的海阔天空。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23:09

    孩子,父母,自己的,儿女,儿子,朋友,母亲,的是,都是,无私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23:09

    没想到大家都对在一些瞬间,你怀疑过自己的父母自私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23:09

    谢邀。一种米养百种人。世上有自私自利的父母。他们为数不多。但为害不少。有的父亲抛妻弃子。自图快乐。有的母亲不理家务。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