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上有哪些未解悬案?
原创

宋朝历史上有哪些未解悬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我是文史青城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纵观宋朝历史。最大的未解悬案应该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死了。即所谓“斧声烛影 千古之谜”。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宋史·太祖本纪》上只说了两句话:一句是“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一句是“受命于杜太后。传位于太宗。”一代开国之君突然驾崩。正史上合计仅有区区不足50字记录。这不得不说很不寻常。对于皇帝来说正史如此草率的记载简直就是藐视皇权。罪当万死。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草率。只能说真实的情况可能真的很不简单。

宋朝初年的文莹和尚在他专门收集宋初至仁宗时期的朝野轶事的《续湘山野录》中记述道:至所期之夕。御太清阁以望气。是夕果晴。星斗明灿。上心方喜。俄而阴霾四起。天地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门。召开封尹。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数寸。太祖引柱斧翟懓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太祖已崩矣。太宗受遗诏。於柩前即位。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开宝九年(公元 976 年)十月二十日晚上。宋太祖赵匡胤到湖边观看天象。开始时天气晴朗。皇帝很高兴。突然间阴云四合。狂风大作。居然下起雪雹来。宋太祖赵匡胤心中不悦。召来弟弟开封尹赵光义对酌。喝得高兴。尽行避守候在外面的宦官、宫女只是远远看见屏风之上。烛光摇曳。人影散乱。赵光义时时离席。好像不胜酒力的样子。喝完酒已经是三更时分。大雪已在地面积了数寸。赵匡胤在用斧头斫雪。一边斫着。一边望着赵广义叫道:“好做!好做!”后来就睡了。鼾声如雷。赵光义也睡在皇宫内。将近五更。周遭寂无声息。光义突然说:皇帝死了。于是光义接受了遗诏。在灵柩前即了帝位。

这一段文字出现的比较早。主观成分也似乎较少。然而却留下了许多疑团:赵匡胤之前没有出现身体不适的征兆却突然驾崩;赵匡胤驾崩后史书没有记载其死因;赵光义居然可以留在宫里睡觉;宦官、宫女不应该离开皇帝。却居然全数离开;赵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究竟是什么意思?赵广义缘何着急忙慌的在赵匡胤灵柩前就即了帝位?

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在当时就讳莫如深。各种史书也语焉不详。真实情况可能会永远湮没在历史中。

其他观点:

最有名的两起悬案就是“狸猫换太子”和“斧声烛影”。

“狸猫换太子”事关宋仁宗生母和养母。相传皇帝真宗一直没有儿子。刘妃与李妃均怀有身孕。很可能谁生儿子谁就能成为皇后。刘妃为了当上皇后就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下了李妃生下的儿子。这个儿子就是之后的皇帝宋仁宗。

“斧声烛影”则是民间质疑赵匡胤传位于弟弟却不传位给儿子的传言。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在病重之际。弟弟赵光义取代了太祖之子进宫。宫外看到了烛影晃动。并有斧凿之声。之后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于是民间就有了赵光义弑兄夺位的传言。

无论是“狸猫换太子”还是“斧声烛影”都是民间传说。均不足为信。

其他观点:

所谓的“天圣铜人”实际上就是两座同常人一样高的精致铜像。它们是在宋代天圣年间。由名医王惟一主持设计、铸造的。是用于研究针灸的铜人。

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这两座铜像的造型是裸体的男人。制作它们用的是精铜;设计精巧无比。制作出神入化。南宋的《齐东野语》卷十四《针砭》篇中曾经细致地描述过它们“……尝获试铜人像。以精铜为之;脏腑无一不具;其外……穴则错金书穴名于旁;凡背面二器相合。则浑然全身。盖旧都用之以试医者。其法。外涂黄蜡。中实以汞。俾医工以分析过。案穴试针。中穴则针入当汞出。稍差则针不可入矣。”这段描述十分传神。使读者仿佛正在看实物。“脏腑无一不具”说明铜人不是中空。内部也是照真人的五脏六腑设计制作的。“其外……穴……稍差则针不可入矣”这一段话既刻画了铜人的“精”和“巧”。也使读者明白。铜人就是中医的经、穴模型。而且是用于针灸教学和实习。以及考试的具体模型。你看。铜人上不仅刻制了人体上的经、穴。而且所有的“穴位”旁还“错金书穴名”。多精致啊!而“外涂黄蜡。中实以汞……案穴试针。中穴则针入当汞出。稍差则针不可入矣”则反映出铜人制作之巧。我们的祖先早在13世纪初就已经熟悉人体的解剖知识。而经络学说更是源远流长的国宝。这些都是西方文明望尘莫及的。

“天圣铜人”集我国古代医学文明和铜雕铸文明于一身。是祖国医学文物中的上乘之作。堪称“国宝”。

可是。它们也和我们中华民族的许多国宝一样。命运坎坷。现在早已去向不明了。

它们1207年才问世。1228年宋被金打败。于是铜人也跟着遭灾难。其中之一被金人掠走。只过了不到6年的时间。蒙古于1234年灭掉了金。这座铜人又被当作战利品成为了蒙古人的囊中之物。直到1279年。蒙古灭掉大宋建立了元朝。两个铜人反倒在北京团聚。被放在三皇庙中的神机堂内供人们欣赏。但随着以后朝代的更迭。战乱频繁。两座铜人又几经易手。最终竟落得一个下落不明得下场。

史学界一直不甘心失却了这两座中国最早的精制针灸铜人。所以一直在探究它们的下落。

虽然线索渺茫。可是由于研究者们的锲而不舍。所以也时不时地发现一些踪迹。

现在。就有人认为。两座天圣铜人之一已经毁于战火。侥幸保存的那一座。几经辗转流入日本。今天存放的日本东京博物馆的那座中国古代针灸铜人就是它。日本方面的有关史料中。都一致承认。这具古代针灸铜人是来自中国。而且年代久远。还具有古代文献中描述的“天圣铜人”的基本特征。

可是。有为数不少的学者反对这种看法。他们否决了日本现藏的中国古代针灸铜人入选“天圣铜人”的资格。理由很充分。首先。从结构上看就很不一致。日本现存的铜人是由12个断片缀合而成;而《齐东野语》中却是记载着铜人为“背面二器相合”。其次。史料中的天圣铜人的……穴是“窃而达中”。如果扎准了就能刺进铜人的体内。而且“针入而汞出”则说明铜人内可贮水或其他液体。可是。日本现存的那句铜人。中间是不能贮水的。

除此之外。日本收藏的那具铜人所反映的医学文明及冶铸水平也与史料记载十分不符。日本的铜人共有365个穴位。这比宋代天圣年间的医典《铜人经》和元代医典《十四经发挥》多出11个穴位。甚至比明代医书《针灸大成》还多出6个穴位。这简直是不可思议。日本收藏的那具铜人的制作质量远远超过明代的“天圣铜人”的复制品。而史料记载表明:后者要比宋代的原物质量好得多。

这些论争实际上已经排除了“天圣铜人”在日本的说法。

可是“天圣铜人”的下落到底在哪儿呢?现在仍然是待解之谜。或许有一天。人们或者凭借着偶然的机会。或者凭借着高新技术加大考古勘探的力度。能意外发现失踪了的“天圣铜人”。只有到那时。才能给“天圣铜人”失踪之谜的破解划上句号。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08:03

    铜人,太祖,赵匡胤,日本,烛影,针灸,史料,太宗,好做,皇帝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08:03

    没想到大家都对宋朝历史上有哪些未解悬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08:03

    我是文史青城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纵观宋朝历史。最大的未解悬案应该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死了。即所谓“斧声烛影 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