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可以从《三国志》看三国年谱。可以推测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什么时候
诸葛亮的《隆中对》公元207年,刘备三请诸葛亮,最后一次终于见到诸葛亮时。询问安天下之策,诸葛亮提出了先取荆州。再取益州。联吴搞曹,从而实现统一中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鲁肃在什么时候提出《榻上策》
鲁肃是徐州南部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周瑜的祖父曾任东汉的太尉一职。而有关鲁肃的父亲却没有记载。可见鲁肃并非出身名门。不过鲁肃的家很有钱。他年轻时热衷于击剑骑射。不理家事。被乡里老人称作“狂儿”。
周瑜闻名。有一天。率部下来见鲁肃。想请鲁肃资助一些粮食。鲁肃家当时有两座米仓。听了周瑜的来意。鲁肃毫不犹豫把其中一座送给了周瑜。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鲁肃是一个非常慷慨的人。但是鲁肃的慷慨不是那种只付出不要回报的慷慨。用现在的话来说。鲁肃的慷慨是一种投资。不久。北方陷入战乱。鲁肃举家迁往江南。
公元200年。鲁肃经周瑜推荐结识了孙权。这样。鲁肃以前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鲁肃见到孙权后。两人谈得非常投机。鲁肃分析说。东汉王朝的复兴已是不可能的。而曹操的优势也一时无法改变。他建议孙权首先鼎足江南。然后伺机消灭刘表。占领长江以南以成霸业。鲁肃的这个战略构想和诸葛亮三分天下的主张完全相同。而且。鲁肃提出这一构想要早于诸葛亮。在占领长江以南这一点上。鲁肃与盟友周瑜的见解是一致的。
他提出要高瞻远瞩有步骤地推进计划。但是。鲁肃的主张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特别是孙权部下首屈一指的名士张昭。更是对鲁肃持批判态度。起初。鲁肃对共同抗曹并没有具体的联合目标(当时刘备还没入眼)。
公元208年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开始
赤壁之战的前夜。鲁肃清醒地认识到。刘备正是自己应该联合的对象。鲁肃不顾刘备当时正陷于穷途末路。专程赶到刘备处说服他共同抗曹。对初次见面的诸葛亮。他以自己是诸葛亮兄诸葛瑾之友的身份与诸葛亮建立信赖关系。亲自陪诸葛亮到柴桑与孙权会见。同时叫回周瑜共同劝说孙权抗曹。这些都是鲁肃一人促成的。
谁先提出三分天下?
公元207年的时候。孙权已经在江东立足。当时荆州还是刘表的地盘。诸葛亮的《隆中对》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已经明确提出外结好孙权。三分天下
公元200年。孙权在与鲁肃的《榻上策》旨在立足江东。消灭刘表。这一年。曹操东征刘备。刘备逃奔袁绍。所以鲁肃的《榻上策》并没有联手刘备三分天下。一直到公元207刘备投奔刘表。刘表去世后。鲁肃去吊丧。临走之前才提出
“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所以。“三分天下”是诸葛亮的《隆中对》提出来的
其他观点:
大家好。我是文武看历史。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诸葛亮为刘备所谋划的千古《隆中对》。但是在《隆中对》之前。鲁肃也为孙权提出了江东专属的战略思想“榻上策”。而榻上策的提出比隆中对早了七年。
其他观点:
鲁肃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5887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鲁肃,刘备,孙权,天下,公元,隆中对,荆州,益州,榻上,慷慨
没想到大家都对“三分天下”是鲁肃的《榻上策》提出的,还是诸葛亮的《隆中对》?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可以从《三国志》看三国年谱。可以推测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什么时候诸葛亮的《隆中对》公元207年,刘备三请诸葛亮,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