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把《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深度融合到《三国演义》中了吗?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并在此举个栗子?
原创

罗贯中把《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深度融合到《三国演义》中了吗?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并在此举个栗子?

好文

热门回答:

谢邀请:

最近很忙。有多次的邀请和多位诗友邀答问题。都未解答。还望见谅!今天抽时间就此问题作以解答。纵观《三国演义》其主要人物有诸葛亮。司马懿。曹操。而这三位是集智谋。军事。政治。文韬。为一身的主要人物。

——这三位确实是把。《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用的是淋漓尽致。的确让后人为之感叹!而在此书中用《三十六计》最多的当属诸葛亮了。下面我来举例说明:

——如诸葛亮用计黜。司马懿。用的是《反间计》。诸葛用《空城计》吓退魏军。死诸葛吓走活仲达。诸葛亮七擒孟获。用的是《欲擒故纵》之计。诸葛亮用《调虎离山》之计大战曹操。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用的是《以逸待劳》之计。诸葛亮巧计退曹兵。用的是《围魏救赵》之计。将干盗书。用的是《离间》之计。火烧博望坡和火烧连营。官渡和赤璧之战。都是用的《火攻》之计。诸葛亮巧用木牛流马运粮。用的是《出奇制胜》之计。再如四出祁山时。诸葛亮用谋略抢收了陇上刚成熟的小麦。解决了军队粮食不足的问题。利用天时。借东风。利用地利。草般的借箭。等等。

——再如:周瑜打黄盖。用的是《苦肉计》。扬阜胜马超。张飞怒吼吓曹兵。用的是《虚张声势》之计。司马懿装病篡权。用的是《以假乱真》假痴不癫之计。张邻于木门道中计。用的是《上梁抽梯》之计。刘备夺取汉中。用的是《釜底抽薪》之计。曹操隔岸除二袁。用的是《隔岸观火》之计。邓艾偷渡阴平。用的是《暗渡陈仓》之计。姜维用计骗魏军。用的是《声东击西》之计。陆逊火烧连营。用的是《趁火打劫》之计。曹操杀祢衡和刘备借刀杀吕布。都是用的《借刀杀人》之计。司马懿平定辽东。用兵于无形之中等等。

——以上这些都是《三国演义》里所用《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的典型战例。答之不周。望众友见谅。谢谢阅读。

——









其他观点:

《三十六计》在《三国演义》里几乎无处不在。

不料。八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将后事交代给了姜维。

司马懿派部队跟踪姜维。姜维命工匠做了个诸葛亮的木身。稳坐车中。并派杨议领兵大张旗鼓的进攻魏军。魏军远望着蜀军军容整齐。又见诸葛亮稳坐车中。指挥若定。不敢轻举妄动。蜀军撤走。老百姓告知司马懿。司马懿派军追击。姜维派杨议做出回击的架势。司马懿以为中计。急忙撤兵。姜维利用此机会。迅速安全将大军撤回汉中。

司马懿后得知诸葛亮以死。再进兵时也已经晚了。老百姓常说“死诸葛惊走生仲达”。就是这样的故事。

其实。这正是诸葛亮与姜维巧妙的设计的“金蝉脱壳”之计。是三十六计里的第二十一计。“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馔而止蛊”。意思就是暗中将主力转移。稳住敌人。乘其不备巧妙脱险。

寒蝉在蜕变时。本体是脱了皮走了。而退下的壳还挂在树上。是指巧妙的伪装。实现转移撤退的目的!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三国演义》之所以列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里面的计谋、兵法的应用无处不在。苦肉计、美人计就不用细讲了。《孙子兵法》中的《火攻篇》更是被诸葛亮发挥的淋漓尽致。小说中的“空城计”堪称绝妙。如果细究起来。“空城计”不是诸葛亮所用。此计的出处实为赵云的“空营计”。那么。诸葛亮退兵时。所用的“退兵增灶”之法。却是把兵法应用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实实在在的把司马懿忽悠了一把。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入了迷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24:36

    的是,之计,司马懿,孙子兵法,空城计,演义,汉中,都是,诸葛,火烧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24:36

    没想到大家都对罗贯中把《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深度融合到《三国演义》中了吗?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并在此举个栗子?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24:36

    谢邀请:最近很忙。有多次的邀请和多位诗友邀答问题。都未解答。还望见谅!今天抽时间就此问题作以解答。纵观《三国演义》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