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就是天王老子来了。明朝那猪还得叫猪!
朱元璋压根儿不会在意。因为避讳只避名不避姓。总不能叫别人不姓朱吗?
朱元璋是穷苦老百姓出身。决不会断百姓活路。杀猪就是杀猪。哪个大臣要与“杀朱”联系起来。制造混乱。估计朱元璋先把大臣当猪宰了。
有故事、野史为证。
01、朱元璋写对联
过年啦!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迎来了第一个春节。苦了这么多年。总算安宁了。
朱元璋寻思。明朝第一年。得热闹。所以吩咐下去。家家贴春联。户户放鞭炮。自己也要溜到人群中去。与民同乐。
朱元璋领着几个大臣就往百姓家里跑。大伙儿见面就喊“恭喜发财”。老百姓也不知道几人身份。笑咧着嘴应和“恭喜发财”。脸上的笑意把南京城装得满满的。
一路上。果然张灯结彩。户户贴上了鲜红的对联。老百姓家的字跟朱元璋有得一拼。所以朱元璋连称好字。这接地气!
走了半天。突然发现一家门口啥都没有。光荡荡的。朱元璋的脸一下子就拉下来了。搞什么名堂嘛?
刘伯温抹了把冷汗。赶紧叫乡正过来。问咋回事。
乡正一听皇上来了。冷汗刷刷地往外冒。哆嗦了半天。才小声说:“皇上。这联没法写!”
朱元璋一下子来了兴趣道:“弄啥里?”
乡正抓了把头发。才挤出几个字:“此人乃是个屠夫……”
“屠夫怎么啦?”朱元璋有点不明白了。
刘伯温一琢磨。回过神来。觉得也挺好笑的。杀猪。杀朱。要说生意兴隆岂不是灭朱发财?往小了说是忌讳。往大了说不定扯出一点谋反味。这对联还真不好写。
刘伯温悄声在朱元璋耳边说了几句。闻言后朱元璋乐了道:“讲究个屁。哪儿跟哪儿啦?”
朱元璋觉得还真不能刮起这风。大手一挥道:“拿笔来。我来写这联。”
也不思索。笔走龙蛇。落下十四字: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刘伯温觉得这联既应景又有草莽气。倒符合朱元璋的风格。风雅之词写得惨不忍睹。反而是老百姓的日常。写得风生水起。情不自禁翘起大拇指。道了个“好”字。
刘伯温说好那是真的好。朱元璋咧开大嘴就开笑。比打了胜仗还高兴。
南京城这一年过得真热闹。
02、明朝无猪不欢
猪牛羊乃是祭祀之品。称为太牢。礼敬天地祭拜祖宗之物。更何况猪油还是当时盛行的食用油。甭管达官贵人还是寻常百姓。不吃心里闷得慌。没法避讳而禁止不食猪肉。
马备战。牛耕田。不吃猪吃啥?
鸡鸭鹅要下蛋。老百姓还靠着这维持生活所需。再说了。这没油水啊。没油人干活哪有劲?
说到底。吃得起龙虾。不见得你能健康。因为猪油能润肠通便、御寒补虚、解毒止咳之效。某些时候还会作为药引子。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收录了30多个以猪油来做药的方子。并罗列了猪油的种种功效:“甘。微寒。无毒。利肠胃。通小便。除五疸水肿。生毛发;破冷结。散宿血;利血脉。散风热。润肺。”
明朝史书也不避朱姓之讳“猪”。比如《明书·武宗本纪》中载。“上巡幸所至。禁民间畜猪。远近屠杀殆尽。田家有产者。悉投诸水。”
但我们发现虽然不讳“猪”。但却发生了一个怪事。明朝真地有禁猪!
这怎么回事?
03、明武宗禁猪
明朝有许多奇葩皇帝。吃祖宗的余粮。自个儿整天做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比如这位明武宗正德皇帝。
正德皇帝额头上写着三个大字:不靠谱。
他给自己封了个官。“威武大将军总兵官镇国公朱寿”。皇帝去做总兵?还好他取了个化名。估计怕朱元璋从棺材里跑出来揍他。
为什么他要禁猪呢?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造反。别的皇帝肯定急得上火。正德皇帝却很高兴。这下有事做了。要带兵去平叛。整天跟宫里的娘娘们玩生孩子的游戏太无聊了。
大臣们都快哭了。拉不住也劝不住。
正德这位威武总兵刚走到半路。王阳明就把叛乱给平了。听到报喜的消息正德憋了一肚子气。一气之下禁猪了。
他啥理由呢?
“照得养豕宰猪。固寻常通事。但当爵本命。又姓字异音同。况食之随生疮疾。深为未便。为此省谕地方。除牛羊等不禁外。即将豕牲不许喂养。及易卖宰杀。知若故违。本犯并当房家小。发极边永远充军。”
大白话是这样的。养猪吃猪嘛。人之常情。但我姓朱。猪又是我的本命年。加上吃猪又易生疾病。大伙儿也就别吃了。别想瞒着我。私养宰卖偷吃。我会生气的。后果很严重。一家人都得给我充军发配边疆。有效期永远。
大家杀猪吃猪。让本命没有施展的机会。如果禁猪。也许就能打上仗了。这位正德皇帝纯粹是闲得没事找事做呀!
老百姓怕了。赶紧杀猪贱卖。小猪就地埋了。猪肉那价儿低得白送也没人敢要。
3个月!受不了了!
老百姓受得了。官员们受不了。没猪油。北京天气又冷得要死。个个办公没精打釆的。整天打着哆嗦。一天身子就没暖和过。心头没油。跟猫在挠呀挠一样。这日子没法过了。
杨廷和上奏《请免禁杀猪疏》。以祭祀无猪不成礼法为名。对正德皇帝喊话:放开那猪。让我来!
大臣们老百姓都感动得哭了!
正德皇帝不好反悔。还绷着面子只准宫里偷用猪肉。民间还禁止着。
仅过了一年。正德16年正月。朱厚照崩了。估计老祖宗肚里没油发火了。叫正德去地下陪他们去了。试试地下没猪油的日子好不好过……
正德帝一死。这条荒唐无稽的政策马上废除了。老百姓当晚就炒了盘猪肉。连盘子都舔得干干净净。
正德帝禁猪只是个小插曲。明朝没避朱姓而禁猪。史书上也是直接釆用猪字叙文。文雅点会用“豖”。两字通用。没什么避讳。
其他观点:
简答。明代第一的国讳就是“朱元璋”。他老人家又叫“朱重八”(朱八二字应该加着重号)尽管他的名字带有“元”字。他和臣下又特别忌讳 它。臣下把有元一朝的元。叫“鞑靼”“鞑子”“鞑虏”。看看明朝漠北的疆域图。一个叫瓦剌。一个叫鞑靼。就是不叫后元。还把宋代《千字文》里的“天地元黄”又改回到“天地玄黄”。这里有个原因。本来宋代以前就是”天地玄黄“(天玄地黄)。宋代大中祥符年间皇帝说“赵玄朗”是他的远祖。财神赵公明元帅啊。要避讳此二字。到明朝又改回来了。把中药“元参”叫“玄参”。把唐代画家吴道元。叫吴道玄。或吴道子。把“印章”单称为印。或者“玺”。把“奏章”叫做“奏表”。
据故事说。草根出身的朱皇帝。当年作和尚。又是绿林起家。马上得天下。自尊心极强。大臣一不小心说出秃来。便被杀头。连亮。光也不许提。一日有某帮闲文人上书拍马云“天生圣人。光被天下。为万民作则”。不料。惹得朱皇帝龙颜大怒。把鼻子也气歪了!原来老朱想。你骂朕当和尚也就罢了。连朕“做贼”的老底也给揭穿了!那时“则”和“贼”同音(贼音则。贼=则+戈。古音只保留在戏曲里)。这是当面“揭疮疤”。杀。杀。杀!老朱杀红了眼。结果这个马屁文人稀里糊涂脑袋就搬了家。
回到正题。明朝人尽管不说猪。他们办法也不少。可以换个说法啊。比如叫猪为亥。为豕。为豚。豚是小猪。那就别管大小了。如果遇到“猪肉”总不该叫“豕肉”吧。那就改叫法为“大肉”。还改读音。这里北方有个语言的“活化石”。把猪叫“者者”。猪原本写作“豕+者”。就是“豬”。者。就是它的读音。不也很合适吗!我对它的声源。没有科考。不知道和朱皇帝到底有没有关系?有时候“者者”(猪猪)也连用。一直到今天农村老太还有这么喊的!关于因避讳改读音的事。历史上秦始皇也这么干过。他是正月所生。名字叫政。正月读什么?谁都知道!可能不知道的还有一个叫“端月”。端是什么意思。也不用说了!咱国人会玩文字游戏。不会玩的。小心脖子上的闷葫芦!
此外。有个活的例子。我同学某。口口民族的。把他的属性叫做“亥”。从来不提一个猪字。口语叫“大耳朵货”。又叫它“黑牲口”。其肉叫“黑牲口肉”。相沿成俗。且不上纸墨。这种叫法渊源有自。因为这个民族是从元朝过来的。元朝以后就是明朝。那么明朝人不应该不知道这个习俗吧!
明朝唯一一个不断提到二师兄的文学名著就是《西游记》。他的名字妇孺皆知。叫“猪八戒”。看看前两个字。是不是与太祖圣讳差不多一样?是作者无意取的名字吗。而且是尊师取的正式学名?这位尊兄又叫猪悟能。猪刚鬣。封神后连他自己也不满意的称呼叫“净坛使者”。把孬性全占了。贪吃。懒惰。无能。砸锅。好色。不洁。曾经“大闹稀屎洞”等……作者敢这么写。居心何在?这不是明摆着给老朱家眼里插萝卜?不是该五马分尸。就是该诛灭九族。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作者却安然无恙。原来写出旷世杰作的作者。为避祸而隐姓埋名。一直到距今百年前的那场新文化兴起才确定他是谁!这时候不仅明朝退市。连存国二三百年的大清也挂了。
明末还有一部奇书叫《幼学琼林》作者是程登吉。写猪时说“犬辅与鸡。谓之三物……辅名刚鬣。又曰乌喙将军”辅就是猪。它有辅。刚鬣。乌喙将军三个雅号。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真是大吉大利。寿终正寝。
拍马屁的被砍了脑袋。污名化的得以善终。敢署名的不敢出轨!至于明代有个时期禁止养猪。闹了不少笑话。别人已经写过。这里不谈!
其他观点:
在避讳这件事上。一般只避其名而不会避其姓!
唐太宗李世民。他在位时。三省六部中的民部改为了户部。
清朝康熙皇帝。名叫玄烨。所以唐玄宗李隆基又称唐明皇。
如果连姓也要避讳。那么每当一个新王朝建立。除了王公贵族。得有大量的人得改姓[狗头]
先秦时期。鸡是不叫做鸡的。而是叫做雉。不巧的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叫吕雉。于是雉变成了鸡。并延续到现在!
吕后这一波操作。虽然强行改变了一支动物的族名。但大体还是符合了避讳名而不必避讳姓的惯例。
老朱家。本来也没觉得自己跟猪撞姓有什么大碍。
但无奈嗑瓜子嗑出了一个臭虫!
到了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这里。他忍不住了。跟猪杠上了!并对猪说:你也配姓zhu?
于是下令。全国的猪不允许叫猪。得叫彘或者豕。
上古时期。猪确实叫做豕和彘。但是吧。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就算你是皇帝。也不能倒行逆施啊!搞的现在天怒猪怨的。
对于猪生来说。头可断。血可流。名字不能丢。仅三个月。正德皇帝就屈服于猪的神威之下。
当然正德皇帝只是改猪的名字。那倒无所谓。名字这事。习惯就好了。主要是他颁布了《禁猪令》。不允许百姓养猪。这就过分了。要知道猪自古以来就是百姓最主要的动物脂肪来源。怎么可能不养不吃?
此举只能导致全天下百姓的激烈反对。正德皇帝也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下令废除《禁猪令》。最后这场闹剧。仅维持了三个月就不了了之了。
可能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体面人。不甘心就此失败的正德皇帝。最后又下令:王驾所到之处。不允许杀猪。也算是维护了自己最后的倔强吧!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6061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正德,明朝,朱元璋,皇帝,避讳,猪油,老百姓,大臣,杀猪,来了
没想到大家都对朱元璋姓朱,那明朝猪叫啥?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就是天王老子来了。明朝那猪还得叫猪!朱元璋压根儿不会在意。因为避讳只避名不避姓。总不能叫别人不姓朱吗?朱元璋是穷苦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