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梁博的唱功和创作?
原创

如何评价梁博的唱功和创作?

好文

热门回答:

先上结论:

梁博是新生代歌手之中。极少数的硬核派流行音乐歌手。是十年之后的许巍、郑钧。甚至于比他们更强。追寻窦唯的脚步!

何为硬核?不在意商业性技巧。而是注重于音乐的本质性元素:音程关系、配器音色。氛围表达。

这三部分触及音乐的底层架构(下文详解)。对于大部分注重商业的流行音乐歌手是无法做到的。恰恰相反。这三部分也是最先进的欧美音乐所最为注重的。

在具体的唱功上。梁博做到了类摇滚方式。以学院派的唱法基础。做到真实随性的自然表达。不刻意追求具象技巧。而是追寻自我理解。主要体现在语感和乐感上。偏向自然的唱法和他的音乐是具有高度统一性。

以下。简单通过梁博的音乐、唱功音色、音域三个角度进行阐述:

梁博的音乐:硬核底层化:音程、配器、氛围。

从梁博获得好声音冠军后。不声不响地前往美国做专辑。还被人拍到了在街头吉他卖艺。就知道这个人对于音乐的态度不简单。具有摇滚扛把子:窦唯、许巍、汪峰、郑钧四个人的色彩影子。

而在音乐之上。梁博的的确确做到了追随这四人的脚步。甚至像极了做出《花火》的汪峰。

先解释:音程关系、配器音色、氛围表达的各自用处和核心。才能全面理解梁博的音乐性到底有多深。

第一点:音程关系。

这是一个流行音乐最为底层的核心。这涉及音乐的本质性进步。不同类型适用于不同的音程关系。譬如迷幻、譬如摇滚、比如流行。

具体的音乐风格在音程选择上大不相同。摇滚多用四度音程。迷幻多用平度和半音、一度。流行多用三度、五度、六度;音程关系产生于。人类对于特地音乐的指向性情感暗示。比如大四度的正义感。小二度的紧张感。

第二点:配器音色;

在配器上。制作工艺越通俗的歌曲。对于配器的选择就越模糊。直至于处于传统乐器四大件(吉他、键盘、架子鼓、贝斯)外就不具备其他乐器选择。

但事实上。一个好的音乐。对于配器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配器代表着编曲能力的上限。更是和音程度色彩表达的要害。也是音乐氛围的核心表达感。周杰伦的御用编曲钟兴民。便是配器之中的王者。

第三点:氛围表达;

这是衡量一个流行音乐是否成熟的核心。歌曲的氛围感是由:作曲音程、歌词指向、编曲配器音色、节奏快慢、灯光感、歌手演唱、语感断字等等一切可控维度。朝着同一个方向烘托而形成的。这种氛围的成熟性表现。就成为了具体的音乐风格。

我们以梁博的《日落大道》为例。来看看梁博到底对于音乐底层元素的表达。做了哪些功课:

1:作曲:

在《日落大道》之中。梁博的旋律作曲是下行的。第一句:“总是梦见云层之上飞过子午线”。旋律是从中音的do开始到低音的xi再到低音的so(11117775):这种下行音程摆列。具有的听觉感。是下坠渐弱的。

这种下坠感。贯穿整个歌曲。下坠、下坠、上升;下坠、下坠、上升。这就是整首曲子的作曲走向。

这种下坠感使用的具体音程是平度、一度、二度的上下行;这种音程。指向了一个特定的音乐类型:迷幻。源于平克弗洛伊德的《迷墙》。

同时。在具体编配上。可以听出《日落大道》十分短。而且旋律其实终于两段。一段主歌。一段副歌。就是八句旋律而已。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源于硬核摇滚的常用做法。通过反复的吟唱。进行的hook。

2:配器:

《日落大道》之中。有两段十分简单。却让人印象深刻的配器Solo。一段是苏格兰风笛。一个是电吉他Solo。两个乐器的Solo都是极为干脆的。没有丝毫炫技。只是十分完整的表达乐谱。

在国内其他歌手的演唱之中。很少能看到这种主流流行音乐给与独奏乐器舞台空间的事情。最后《日落大道》在梁博的吉他声之中走向结束。平静得令人难以置信。

这里所用的配器技巧。就是对于迷幻的理解。迷幻在配器的具体表达上。是以合成器电吉他的底层延音对独奏乐器、人声演唱进行一个空间系对比。乐器的音色需要在满足泛音听觉的基础上。具有强烈的力度对比。

这种要求。没有什么比苏格兰风笛更好的乐器。

3:氛围:看图就能明白。

唱功能力:T2;具有学院派声乐基础。但是不按套路出牌。

梁博的质量音域:G2-G#2;

先总体概述一下。对于唱功而言。梁博个人突出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科学性咽音嘶吼。早期的咽音还是有部分的声带摩擦。参考《中国好声音》阶段。但如今梁博的咽音。已经蜕变为多点发音的强混能力。而且可以做到E4、F4的下潜质量听觉。这是非常难得的。

因为强混下潜对于压缩技术和胸声点缀的要求较高。所以。不论梁博唱多久。他的嗓音都不会造成大规模的倒嗓。

以下。简单从音色、音域阐述一下:

1:音色;

梁博的声带发音属于一个明亮听觉。但是咽音部分的存在。给与了一点沙哑感。

这种综合性听觉。就是一个经过打磨的标准流行摇滚嗓音。沙哑感这个东西。不能多也不能少。太多了共鸣内容就少了。容易腻。比如:刀郎;太少了也不行。会造成声线可听内容度缺失。不够细品。比如:张信哲的高音。恰好的地步。就是属于梁博的层次。

2:音域;唱法限制;G2-G4;

两个八度的可用音域。还是处于一个不多也不少的地步。但是实际上。如果以单纯音高去评判梁博。他如果单纯发音。最高音应该是具有A4或者B4能力。但是必须更改唱法。

在A4、B4阶段的强混。是难以维持咽音效果的。如果要维持咽音。那么必须朝着ACDC的公鸡嗓发展。如果不维持咽音。那就不具有演唱的统一性。会成为了一个全新的声乐性高音。比如:黄渤;黄渤的唱功功底很强。但是太过依赖声乐。缺乏了个人色彩。这也是他和杨坤的主要区别。

对于梁博而言。咽音可以提供摇滚的随性和真实感。但也约束着他个人的音域拓展。在这种情况之下。梁博开始了在C3-G4之间的深度创作。比如这首《日落大道》。

3:具体的腔体共鸣。是没有太多必要分析的。人家的功底强的一批。发音点、头声共鸣都是在声乐性的基础上具有个人特色的。

综上所述。梁博的唱功是具有职业水准。而音乐发展方向。是具有标志性引导作用的。希望他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听没听懂。点个赞呗!

其他观点:

梁博的唱法。是随着他个人对于音乐的深度认知而不断改变的。代表着科班职业歌手的素养。

在他21岁时。还在就读大学吉林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时。对于唱法的认知是处于一个愤怒的嘶吼唱法为主。声乐技术支撑是咽音配合部分声带摩擦。像极了当年唱《花火》的汪峰。

在他开始获得《中国好声音》总冠军选择出乎意料的进修后。他开始真正的制作属于自己的专辑后。此时对于音乐。梁博受到了美国音乐的严谨性和先进性。在这个阶段。他开始更加注重音乐的整体性。不再那么愤怒。而是选择摇滚深度和自然唱法。有点窦唯的味道。

以下主要通过音色、音域、腔体共鸣三个方面。通过两个阶段的对比进行阐述:

1:音色:早期清澈+嘶吼。如今明亮+沙哑;

中国好声音阶段:清澈干练的中低音声线+嘶吼的沙哑高音。

如今成熟阶段:明亮声线+咽音点缀;

两者之间的核心改变是在于。梁博统一性出现了显著性提升。早期的嘶吼唱法。是具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听觉割裂感。但如今是以一个明亮声线为主。通过强混咽音的沙哑点缀。同时强混的参与更具有真声质感。更具有音乐真实感;

但是对于音色而言。梁博不论是早期还是如今成熟性表现。都是具有一个统一的能力体现:发音点上挂+集中;

作为流行音乐学院科班出身的职业歌手。梁博是具有十分完美的声乐基础理论的。这种理论对于他的音色影响是极大的。

发音点集中。是可以提供极强的线性听觉。这种线性听觉就是我们常说的声线。在具体听觉维度上。发音点集中造成的直观影响就是声线的颗粒感。而发音点集中。就说明梁博的语感、共鸣是具有高超能力的。

发音点上挂。这是提供音色的明亮度核心。一般而言。较为科学的发音点的位置应该是上颌窦对等的中上鼻腔位置。因为不论是谁。只要发音点上挂至这里。都会具有三度音高的听觉性。而又因为上颌窦的特殊性。具有面罩共鸣的声波冲击叠加能力。可以提供最好的头声共鸣。

保证发音点的上挂和集中。这是梁博的底线。不管任何唱法。嘶吼也好、混音也罢。他对于这两点影响声乐的基本品质的核心。一直具有高度展示。这是科班歌手的专业能力。这就是一条底线。

拥有这一条底线。不管怎么唱。都必定是具有高强能力体现。

最好的体现就是。中国好声音之中。梁博 VS 黄勇。两人的唱法方向完全一致。都是流行+嘶吼。但是黄勇的嘶吼太过。导致在嘶吼的同时无法做到具体的发音点控制。同时两人嘶吼的本质也有区别。梁博虽然具有声带摩擦。但是主要是咽音。对嗓子的损伤并没有那么大。

但是黄勇。就显得有些业余。他的声带摩擦远大于咽音效果。声带摩擦是不具备共鸣听觉的。听起来不够具有可听的泛音感。这是梁博吊打黄勇的核心。

音域:G2-G#4;

梁博的理论音域:G2-G#4;

梁博的质量音域:G2-G#4;

什么叫专业?这就是专业。

理论音域和质量音域完美一致。凡是一切不具备质量听觉的声音。都不纳入任何一首演唱作品。听觉质量。是对自己能力的尊重。也是对于听众的尊重。这就是梁博的态度。

两个八度多一个音的理论声域。对于职业歌手而言。是极为羸弱的。

两个八度多一个音的质量音域。对于职业歌手而言。是极为强大的。

声乐大魔王谭晶。质量音域也不过两个八度半。梁博的音域可太行了。

在《中国好声音》《私奔》、《回来》都屡次唱到了G#4。

同时梁博的代表作:《男孩》之中的最高音。也是G#4.

梁博对于G#4的表达。十分完美。要质量有质量。要声压有升压。

在具体音域上。梁博的个人能力应该不至于最高音G#4;个人猜测这里应该是有一点受限制于咽音。

因为。咽音实际上有利有弊。

他的确可以丰富声线的可听度。但是实际上咽音就好比将部分共鸣集中力度。下潜至咽喉部。对于声带必定是具有紧张度压迫的。这种声带紧张感。在A4、B4乃至于C5。对于声带的负荷。是十分恐怖的。

具体紧张是甲勺肌能否拉住金属芯的同时。给予部分咽音共鸣可能。

这种咽音的代表人物正是声乐Bug——张雨生。张雨生的咽音直接顶上了G5。比梁博整整高一个八度。但是张雨生显然是不具备普及性的。

对于普通男生而言。换声点的F4就难以拉住。梁博的G#4已经具有高音舞台能力。

在具体的腔体共鸣。梁博依然像是一个无情机器。展现着流行音乐科班的点滴能力。

1:腹腔;

梁博的腹腔支撑。厉害得让人感觉不到丝毫腹腔的存在。完美通透型支撑。一切唱法/气息/音准/乐感的基调。

梁博的腹腔真的是一个新生代歌手的标杆。在肺活量这种基础能力上不必多说。主要体现在对于腔体共鸣的广度和稳定性。你去找梁博的任何一个节目演出。你会发现一个很恐怖的事情。这个人的一切声线。都处于一个完美的通透性明亮感。一切音准/节奏/不存在任何问题。

这些看似和腹腔无关。但实际上。太有关了。

声线的通透性。必须需要腹腔的完美支撑。才能体现。因为腹腔的支撑下沉。配合发音点上挂。才具有最大程度的腔体共鸣。腹腔的气息穿过胸腔/咽喉/口腔/鼻腔/鼻咽。直冲上颌窦。这种最大程度的共鸣区间。才是声线的通透性来源。

记住一点。腹腔是一切声乐的起点和支撑。

2:胸腔;

胸腔的点缀对于梁博而已。是主要的演唱手段。咽音实际上就是胸腔点缀具像化的结果。

梁博的专业性。让他具有一个十分完美的认知空间:咽音不论训练。也必定是发音点上挂之下的附属产物。不能喧兵夺主。

被咽音喧宾夺主的歌手太多了:年年《中国好声音》都有。梁博那一届就好些:张赫宣/黄勇/多亮。都是咽音过度的代表。唯独梁博认清楚了咽音这个东西不能成为主要武器。流行声乐的主要武器一定是发音点和喉位统一。

腹腔和胸腔是梁博最为优秀的地方。也是他个人转向摇滚风的核心能力。

至于声带压缩能力。梁博并没有开拓过多。停留了在G#4的地步。头声能力也是停留了在G#4.

所以关于咽喉/蝶窦/额窦到底如何。还缺乏素材考证。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基于G#4。梁博对于面罩共鸣应当是具有一个全开状态。毕竟这几个腔体是连同的。

音乐作品我就不分析了。小辫子写得很好。

总体而言。唱功上。梁博具有专业性普及的现象级作用。希望。《日落大道》这样的歌曲多来几首。

其他观点:

外行人对他的评价。现在已经不单单是为了唱歌。感觉后期的歌。在制作上更下了功夫。除了唱以外。更喜欢歌曲中的间奏和尾部的音乐。听着特别舒服。节奏感特别好。只不过现在喜欢这种音乐的少了。是我们70.80一代喜欢的类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03:31

    音域,音程,发音,唱法,音色,共鸣,听觉,腹腔,能力,声乐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03:31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评价梁博的唱功和创作?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03:31

    先上结论:梁博是新生代歌手之中。极少数的硬核派流行音乐歌手。是十年之后的许巍、郑钧。甚至于比他们更强。追寻窦唯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