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很多人或偶然或兴趣都有看到过这样一张照片。在一边陡峭的山坡上蜿蜒着一条从山底到山顶的公路。来来回回曲折蜿蜒了上百条拐。山坡有点苍茫。路有点不正经。山底是咆哮的怒江。山顶涌满了拍摄的人群——这就是怒江七十二拐。不止有七十二个拐点。就像孙也不止七十二般变化。可是这一张照片并不能代表整个七十二拐。就像袁隆平教授朴实的面容下。却能藏有扭转乾坤的麦浪。
怒江七十二拐。位于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境内。从邦达往西行。翻越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再盘旋下降到海拔3100米的怒江峡谷。相对高差1500米。盘山公路12公里。高峰深壑。道路艰险。百科上这样描述它。“作为川藏南线必经之路。对许多骑手或车手来说。正是因为它的险。才更具有挑战价值。每年从这路过的行人无不对这条路充满感叹。2010年。崭新的黑色油路铺设及拓宽工作全部完工。当汽车和骑行者行驶在这条天路上时。只剩下\"荡气回肠\"的惊叹”。没错。留给人的是满怀剑气和荡气回肠。
怒江七十二拐的提示牌。怕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耿直牌子。没有修饰和点缀。简单的一句:事故频发路段。此处死亡XXX人。没错。就是这么直接。我实话说。你自己看着来。旅途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可是诚然如此直接的警示。每年牌子上的人数还是停不住的加。不是他们不小心。而是这条路实在有点凶险。愿埋骨的人灵魂得以自由。愿自由的人可白头过得美满。
为什么说怒江七十二拐可以算得上川藏南线上唯一的天险呢?那些曾经让人闻之说艰辛的路段呢?早些年进藏的车友不禁要问了“我的排龙通麦安在否”当初咬牙切齿。而今回忆起来却又如此动人。可是如今排龙防护森严道路平整。通麦也通了气势磅礴的大桥。昔日天险变通途。剩下的只有这个七十二拐依旧坐镇着业拉山。保留着川藏天路崇高的威严。怒江水儿滔滔流。崖壁呈现出千奇百怪的节理和孔洞。这是川藏线上见着的最酷烈的焚风水蚀地貌。318国道在怒江大峡谷蛇行斗转。很多弯道都是死拐看不到对面来车。因此保持低速、弯道鸣笛是非常必要的安全手段。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路上的景色是在是太美了。让驾驶人忽视了眼前的危险。不管如何愿你在318的旅途中有足够的安全。赏足够的美景!
其他观点:
怒江72拐。是指川藏318线上。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盘山公路。位于昌都市的邦达镇至八宿县城之间。中途经过怒江。坡陡路险。一看路名就知道。绝对是盖世天险。故尔被人们戏称为“魔鬼路段”。 天路七十二拐。也叫“怒江72拐”。或称“九十九道拐”。其实远不止72拐或九十九拐。我们从观景台开始到怒江峡谷。一路数弯道标志。包括单个弯道标志、连续弯道标志和反向弯道标志。总计达132个。 如今我们能行走在通畅的72拐途中。能欣赏到如此壮美的景色。离不开上个世纪18军英雄儿女开山筑路的艰险和危难。他们中的不少人甚至为此牺牲了年轻的宝贵生命!吃水不忘挖井人。行路不忘筑路的英雄儿女。向他们致敬!
下面图片是我过72倒拐时拍下的。
其他观点:
因为弯道驾驶得太快会头晕。而且在高原驾驶影响更大。七十二道拐。拐着拐着就危险了。一般自驾到七十二道拐的盘旋山路。车速开在30-40码就行。爬坡的速度太快。还会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
“怒江72拐”
是指川藏线上垭口海拔4618米的业拉山盘山公路(位于川藏南线(即川藏公路南线)的邦达镇至八宿县城间。16公里)。在西藏昌都地区的八宿县境内。中途经过怒江。坡陡路险。人称“九十九道回头弯”、业拉山“108拐”、“川藏99道弯”。有人统计其实有130多个弯。
特点
七十二道拐的特点就是弯道多。其实坡度不是很大。而且沿途的风景很好。游客一般都会慢行既能欣赏风景还能安全驾驶。
其他危险
第一是雨雪天气驾驶七十二道拐。一定要安装上防滑链条。这样会比较好;
第二是每年的夏季会是雨季。遇到泥石流的天气最好不要出行。因为这一段路程会发生泥石流和山坡滚石。
地理位置
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的八宿县境内
气候类型
藏东南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
全天
门票价格
免费
最低点海拔
3100米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6355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怒江,弯道,昌都,川藏,海拔,线上,天险,盘山公路,的人,路段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何说怒江七十二拐是世上最难走的路?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很多人或偶然或兴趣都有看到过这样一张照片。在一边陡峭的山坡上蜿蜒着一条从山底到山顶的公路。来来回回曲折蜿蜒了上百条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