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王阳明晚年会批判佛道两家,他的心学是有什么缺陷?
原创

为什么王阳明晚年会批判佛道两家,他的心学是有什么缺陷?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缺陷太大了。心学在主流学界根本上不了台面。民间对心学倒是有很多意淫。比如一生俯首拜阳明。还有《明朝那些事》的作者当年明月对王阳明的推崇。为什么心学在主流学界不受待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心学是形而上学。根本就不适合世俗化。世俗化的结果太可怕。容易走歪路。明朝就是最好的例子

心学根本就比不上道家和佛家。甚至连儒家都比不上。具体原因我下面会分析

先看一下明朝遗民对明朝灭亡的总结。很多遗民都认为明朝的灭亡离不开心学的兴起:王夫之痛斥陆王心学是误国之学、亡国之学。王守仁为“祸烈于蛇龙猛兽”(《老子衍·序》)。黄宗羲也反对理学家的空谈。顾炎武痛斥王阳明学派“置四海之穷困不言。而终讲危微精一之说”(《亭林文集》卷3。《与友人论学书》)。致使社稷倾覆。说到底很多人都觉得心学只会谈心性。但在具体生活中到底应该怎么做。王阳明却一个字都没提。以至于到明朝中晚期心学走向歪路。就是心里想什么就做什么。从心所欲不管规矩。发展到最后整个社会道德急剧滑坡。忠义廉耻全都没了。还迎来了性解放。明朝后期的春宫图。小黄书是最多的。大名鼎鼎的《金瓶梅》就是出自这一时期。这本书也反应了明朝当时的社会状况。全书没一个好人。社会腐化可见一斑。最后明朝灭亡的时候官员们在忙着敛财站队。老百姓在造反。没有几个人心疼。对比宋朝灭亡时的崖山之战。明朝时期的读书人比宋朝的骨头软多了

最后说一下自己的分析。中国三大宗教。世俗化最成功的就是儒教。就是教你怎么做人。怎么求取功名。成为人上人。虽然很多人嘴上骂儒家。但他们的身体却在不自觉的按照儒家的意思去做。儒家对中国人影响最深。我就不多说了。道家是离世俗最远的一个宗教。道家有一点和心学很像。就是大谈无为不谈实际。也属于形而上学。历史上道家也走过歪路。魏晋时期一大帮才子全都归隐山林不问世事。一天到晚就是坐而论道不干正事。把无为理解成了啥事都不干。这样肯定是不行的。不过道家还算是有觉悟。知道自己不适合世俗化所以就不传道了。乱世的时候就出来帮帮忙。盛世的时候就归隐。再看佛家。佛家是包罗万象。什么都讲。不同的经书对应不同层次的人。你有什么样的觉悟就看什么样的佛经。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说了这么多大家也看出来了。儒教成为国教不是没有原因的。它符合人性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心学直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王阳明批判佛道两家的时候显然高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他以为所有人都能领悟到他心中所想的那个“心学”。他更不会想到他的心学居然走上了歪路。很多人说日本的明治维新有心学的功劳。你也不看看那人是什么段位。同样一本书。有的人看一遍就能领悟。有的人看到死也领悟不了还容易走火入魔。说到底心学根本就不适合世俗化

好的宗教它一定是普世的。它可以让普通人一看就懂。而不是只有一大堆道理让人看的云里雾里。类似论语它可以直接告诉你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人做事。怎么学习。怎么交朋友。怎么对待尊长。告诉你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还有地藏经它可以直接告诉你做哪些事会有好报。做哪些事会下地狱。这些宗教都有一套行为准则告诉普通人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能做。这就是心学最大的缺陷。它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没有一个正向的衔接。你怎么做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对心学的理解。你解解错了也不会有一个行为准则对你进行约束和纠正。正是因为没有约束。所以更容易走歪路。这也是心学最诟病的地方。只谈道理不谈实际

其他观点:

王阳明是明代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心学”派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王阳明的思想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前三变”和“后三变”。

“前三变”是“学三变”。指王阳明求学经历有研究心的现象逐渐归于圣道。这里的圣道指的是孔孟之道。“后三变”是指“教三变”。王阳明的心学教义由“知行合一”发展到“致良知”的过程。

王阳明的一生跌宕起伏。青年时期的王阳明热心骑射。28岁中进士。34岁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偏远的贵州龙场驿。这个时候。王阳明潜心研究心学。形成了自己的心学思想体系。历史上称之为“龙场悟道”。

因为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知行合一”。这一理论强调的是儒家以生活实践为本的观点。体现的是儒家的实践性理论思想特色。

综上所述。王阳明的心学崇尚的是儒家思想。因此。王文明晚年心学思想成熟的时候批判佛道两家就可以理解了。

王阳明的心学缺陷是:形而上学。

说的通俗简单点就是:唯心主义。

记者笛卡尔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这是一种现实的唯物主义。为人们所接受。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我在故我思。和笛卡尔的唯物主义思想正相反。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缺点。

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的第一性。精神的第二性。世界都是物质组成的。而不是精神。说简单一点儿就是: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而不是由精神构成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正好相反。一切以“心”为主宰。认为世界是由心“想当然”的。精神第一。物质第二。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就简单的说到这里。

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

其他观点:

我认为道教。佛教。都不是宗教。应属于学术类教派。汪阳明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对其他两家学派做出自己的评论。再正常不过。跟他的心学有什么缺陷之类。毫无关联。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06:55

    心学,明朝,儒家,歪路,自己的,的是,唯物主义,道家,佛家,笛卡尔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06:55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王阳明晚年会批判佛道两家,他的心学是有什么缺陷?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06:55

    缺陷太大了。心学在主流学界根本上不了台面。民间对心学倒是有很多意淫。比如一生俯首拜阳明。还有《明朝那些事》的作者当年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