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前言
过去这两年时间。我撰写过好几篇有关“健身达人重现《一拳超人》埼玉训练法”的文章。阅读量不错。也得到过不少读者的支持。当然。结论都是“不可能的”。埼玉老师的训练方法完全违背科学。不仅不会让身体变强。而且还会越练越弱。
但让人意外的是。每每这系列文章产出之后。我都总会在评论区中看到如下这番说辞:
“本以为小编智商已经触底了。但没想到还有大批网友响应。你们拿现实和动漫比?”
“有病吗?居然跑去和动漫较劲”
“漫画讲合理?为什么不说外星人侵略地球?”
更有甚者还刷出了如下动画截图。认为所有的嘲笑都被这句“真理”涵盖了---
“在虚构的故事中寻找真实感的人脑袋一定有问题”
不过于我本人来看。如上抬杠的网友我是完全不以为然的。不过什么双标之类的道理我就不过多提及了(用动画角色的台词来否定。这本身就是一种认为动画真实的体现)。
下面内容我将从当今的文化形态以及创作核心两大关键给出自己的答案---
一、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一词最早出现于知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创作的同名书籍《娱乐至死》。
在书中波兹曼狠狠地批判了以电视为首的新兴传播媒介对人类获取知识的伤害。认为在有限的节目时间。被动式的内容灌输(电视的进度不可操控)等等因素的影响下。人类的知识获取也只会走向碎片化乃至粗鄙的方向。
在当年“娱乐至死”一词无疑就是一种警惕。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当我们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之后。这个词的词性却又有了迥异变化:从贬义变成了中性。
数十年时间过去了。波兹曼在当年预判的碎片化确实到来了(短视频。微博。听书等等服务的崛起。让人们从过去需要大几十分才可能完整体验的娱乐。变成了现如今只需要几分钟乃至几秒钟即可完成)。
但即便如此。现如今的社会真的粗鄙了吗?还是说无数在过去对艰涩知识望而却步敬而远之的用户。因为一系列碎片化简易化的内容。循序渐进的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并逐步逐步迈进了知识的殿堂呢?
不过更让我在意的是。新时代的人们在强大的信息传播渠道的帮助下。已经能够很好的在工作和娱乐两个方面上取得平衡。而这也让原本的玩。真真正正的朝向了娱乐至死的形态---
2B原本只是一种铅笔的型号。菊花原本也只是一种花朵的名称......而对于前文所述的“测试《一拳超人》训练法有效性”的各路健身达人来说。他们在更大程度上也只是“玩玩”。希望靠猎奇和新鲜感来吸引用户的关注。完成名声的积累。
请注意。这里提到了一个名词“关注”。甭管是出于自我价值的满足。还是完全出于经济收入的考量。在现阶段的网络上方。越能吸引用户的关注。那达成如上目标的可能性就会越发增强。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它也是社会走向娱乐至死的一个重要催化剂。
所以在我看来。健身达人们首先并非在“动画里寻找真实感”。他们只是认为这个话题极具噱头。能够给自己增加不少粉丝罢了。至于方法是否可行。漫画家是否真有科学依据。这完全不是他们考虑的范畴。
说白了。他们之所以如此作为。完全就是娱乐至死时代的文化诉求。
不过此外我需要强调。甭管是在波兹曼的那个年代。还是在现如今的娱乐至死时代。人们都不会去否定“认真”和“深刻”的作用(相反这还是波兹曼本人反复强调的态度)。
而这也是我第二部分要详细解读的内容(此部分和《一拳超人》无关。我们将会关联更广谱的动画创作)---
二、戴着镣铐跳舞。
中文世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一般来说人们为了强调自身观点的正确性。都会迫不及待地找到一句成语来确证。比如“吹毛求疵”。
但他们显然忘了。成语只是一个情感表达的载体而非对错与否的证明。毕竟同样是四字成语。我们却能够看到诸如“深思熟悉”。“精耕细作”等等意思完全迥异的存在。
事实上在许许多多内容创作者的人生观中。他们都会秉承着“戴着镣铐跳舞”的理念。这是美国知名批评家佩里的名言。而他当时说的是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务必遵循格律。方才可能产出精妙诗句的呼吁。
事情到来动画创作身上也同样如此。是的。制作人确实可以恣意奔腾:架空世界。异次元口袋。突破人类限制器。数十米高的巨人等等。
但需要注意。剧情的表达形式可以天马行空。但内在的主旨可千万别走向信马由缰了。
比方说去年年初上映的漫改作品《阿丽塔:战斗天使》。它内里构建的世界虽说也遵循物理学定律的束缚。但整体来说。这已经完全违背了真实世界的可能性。不过若从剧情的脉络走向“居住在撒冷的上等人。俯视并玩弄下界的人类。从而导致人类的复仇”来评判。此等套路其实也就是向经典希腊神话致敬。
而再进一步说。这其实也是一种对人类社会中的“统治与被统治阶级”的映射。以及给统治者发出的警惕。
再来。于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我们确实能够看到诸如汤婆婆、小白龙、河神等等生活在异世界的生物。而千寻所经历的那趟历险也不可能在现实世界重现。
但值得注意。你们真觉得宫崎骏简简单单地凭借一段几乎没有热血激战。也没有所谓的毁灭世界的灾难。更没有出现吊人心弦的悬疑设定的异世界历险动画。便能够获得奥斯卡的认可。以及成为迄今为止日本票房第一的佳作吗?
换言之。你们真认为《千与千寻》目前所获的一切赞誉都是虚名。只是靠蹭宫崎骏的名声换取的吗?
不好意思。答案绝非如此。而这也是庸常作品和神作的本质差距:普世性!
是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千与千寻》的打斗场面确实比不上《我的英雄学院》精彩 。
但不好意思。宫老自始至终都没有靠战斗吸睛的用意:他希望能够借一部虚构的作品让每一位观众都获得感同身受的触动。并在走出电影院的那一刹那紧握拳头。朝着共同的目标砥砺前行。
《千与千寻》上映于2001年。而这也是日本经历了90年代初期最严重的经济泡沫之后。被誉为“停滞的10年”的最后时间段。
留意片中出现的苦丸子。乔迁到乡下。贪吃被打。在毫无准备下就要迎接挑战的千寻。只要有了工作怪物就奈何不了千寻。回去的列车已经没有了等等等等设定。
以及如下这幕在剧初一闪而过。但却蕴含丰富信息量的画面---
千寻老爸在前往新家的时候选择了森林小道。而非从原本的20号国道接入21号国道。从而也引发了后面的一系列灾难(寓指日本在20世纪正要迈进21世纪的时候选择了捷径。并因此造成了经济重创的局面)。
由此可见。难道还不足够说明宫崎骏在《千与千寻》藏下的一系列“真实感”吗?而你们还能够否认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恰恰就是因为这系列真实感的影响吗?
或者再换个角度来说。如果在动画中寻找真实感是代表脑子有问题。那究竟如何去厘清神作和庸作的差别呢?靠画面?靠经费?靠大牌声优?
很显然。如果评判的尺度仅仅局限在这几点。那这部近20年前上映的《千与千寻》也早就被骨头社操刀的《我的英雄学院》超越了。
但让人欣慰的是。结果并非如此。带着映射日本社会现状以及呼吁日本居民果然前行“镣铐”的《千与千寻》可一直屹立在动画影史的皇冠之上呢。
最后
好了。 如上内容当属我的核心观点。一来存在不少网友错误地将“娱乐”当做了“较真”。没有意识到如今的社会当属娱乐至死的时代。二来在动画中试图寻找真实感就是脑子有问题。这句话是不具备成立依据的。相反。我还通过不少鲜活的例子予以了回怼。
另外。一直以来我都相信一句话:“立场是廉价的。只有观点才值得重视”。
如果你们真的坚持在动画中寻找真实感就代表脑子有问题。那希望能够在下判断之前。在否定更多的言论自由之前。如同我这般。给出足够说服力的观点吧。
关注【隔夜说动漫】。一个有趣且有深度的动漫自媒体。如果觉得回答对你们有用。麻烦“点赞”以表鼓励!
其他观点:
看情况吧。如果是热血动漫战斗系统崩坏还是有必要较真的。但是如果一些科学方面的问题多数是没有必要较真。例如:猫和老鼠里面。一种更贴切日常生活的动画。里面可以经常看到很多汤姆猫变成各种形态不死并恢复原状的显像。这只是为了增加动画的乐趣和观赏性。夸张了一些场面罢了。动画不同于现实。其实在动画角色设计上也可以看出来。一些动漫角色没有鼻子。眼睛各种颜色。这样设计出来动漫角色更加漂亮更加吸引观众。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探讨:
第一个方面是动漫的制作。作品制作方面的较真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质量问题。例如罗小黑战记。半年出一集。但是一集就是精品。人物情感细腻。细节认真。这样的好作品观众愿意给时间。不管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大结局。
同时反面例子。《镇魂街2》《超人高中生即便在异世界也能从容生存》就是很好的说明。不探究剧情。单是人物性格反转。画面糊弄观众就让人难以忍受了。自然观众也会给予相应的关照。制作方对作品较真才能展现出更好的作品给大家。
第二方面是剧情方面。我们看动漫自然不是要求它必须符合现实。比如火影。死神。海贼王。高达等这些众所周知的优秀作品它并不符合我们生活的现实。可依旧受人追捧。可见观众并从来没有较真这部动漫是不是真的要符合现实。只是在意这部动漫里。塑造的世界。塑造的人物有没有符合这个所塑造的世界。他有没有特别突出到让人奇怪。有没有符合作者设计的的这个大前提。否则就会给人牛头不对马嘴。
我们可能不清楚自己在较真。但对作品思考已经成为一个无意识的行为了。毕竟现在大家都是读书人。直觉就告诉我们这部动漫它好不好。观众对作品较真。不正是一种监督么。这样才能让动漫市场中更多优秀的作品出现。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7137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较真,千与千寻,动漫,真实感,动画,作品,这部,让人,观众,的是
没想到大家都对与动画作品较真是一件对的事情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前言过去这两年时间。我撰写过好几篇有关“健身达人重现《一拳超人》埼玉训练法”的文章。阅读量不错。也得到过不少读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