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事物,诗人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原创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事物,诗人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乡愁”本为情感。中国人具有浓重的思乡情怀。落叶归根更是希望回归家乡的具体体现。但情感如果仅仅是感慨。易于陷入无病呻吟。而托物言志、托物言情是诗歌创作的常用手法。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情感。

作者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为载体。将浓郁的思乡情怀展现的淋漓尽致。却又含蓄而意味深长。与之相呼应的是“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几个定语的使用。更是形成与浓厚、深沉的思乡情怀对比。更显离乡游子思乡之烈、隔离之苦。

多年前。客居台湾的人因种种因素不能回乡。《乡愁》的出现恰恰符合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外游子回归祖国、回归家乡的强烈情感。以及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期盼。这样。浅浅的海峡将再不是回家的隔断。而是联系乡情的通道。

自古擅托物借景言情的大家繁不胜数。以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通篇无思念之语。却读来令人感受到他对亡妻王弗的无限思念。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为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平平淡淡的对答。却让人感慨时光荏苒。令人唏嘘不已。



其他观点:

通过修辞中的比喻和借代手法。其中的: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是比喻乡愁;而母亲、新娘和大陆是借代乡愁。

其他观点:

董卿登台深情朗诵: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是诗人余光中最著名的现代诗,写尽了游子的如水乡愁。读着读着。我的 乡愁也来了:生我养我的故乡、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儿时的小伙伴、老师……

乡愁时刻温暖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一辈子也无法忘记。诗太美了。还是交给专家点评吧。

康震莞尔一笑:

这是一首非常质朴的小诗。简约而不简单。全诗构思独特。曲折有致。同时还蕴含古典诗“韵脚”、“意象”和“回环往复”之美。非常难能可贵。为了描述抽象的乡愁。诗人成功地选取了几个常见生活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引发了读者的丰富联想和强烈共鸣。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阻隔。母亲越来越遥不可及。但是。母亲却永远活在诗人的心中。因母亲而生的乡愁越来越浓。最后升华为眷恋祖国的乡愁。因此。《乡愁》一经推出。即风靡海外华人世界。当然。还有海峡两岸。

董卿面若桃花:

《乡愁》一经专家点评。感觉就是不一样。真可谓“金口吐莲花。香飘万里遥”。

(哄堂大笑。热烈鼓掌)

马上就是新春佳节了。这是一个万家团圆的传统节日。游子的乡愁就更浓了。今天。我们特别推出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来慰藉那些不能回家过年的游子。同时。《乡愁》也作为中华诗词模仿秀的第三首经典。请大家临摹。以下是我们精选的模仿秀佳作。请专家点评。请大家欣赏。

乡愁

见素

小时候

乡愁是一封家书

我在城里头

母亲在村口

长大后

乡愁是一封情书

我在天涯尽头

她在老家守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行泪掉

我在东奔西走

母亲在我梦里欢笑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海

我在这边

大陆在那边

郦波笑道:

这首诗换了三个意向:家书、情书和一行泪。似乎意象更美;同时。不断换韵。富于变化。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很不错。只是模仿痕迹比较明显。缺乏新意。

乡愁

抱朴

小时候

乡愁是一条大江

我在城里读书

母亲在村口张望

长大后

乡愁是一部电话

我娶妻生子天涯

母亲孤单守望老家

再后来

乡愁是一行泪淌

我在海角漂泊

母亲在我梦里笑响

到现在

乡愁是一浅海湾

我在这边张望

大陆在那边呼唤

蒙曼拈花一笑:

这首诗选取的意象很美:“大江、电话、泪淌、海湾”。使得乡愁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此外。诗人通过“张望、守望、笑响”等词语的妙用。传神地刻画出一个鲜活的慈母形象。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全诗以时间为轴线。逐次展开对乡愁的描述。字里行间充满了无限的惆怅和哀伤。表达了游子对母亲的无限依恋、无奈之痛和无尽忧伤。最后。诗人通过神来之笔。将慈母乡愁升华为家国乡愁。尽显诗歌的境界之美。

抱朴模拟的太好了。非常含蓄。大有新意。点赞!

王立群哈哈大笑:

赏析得太好了。酣畅淋漓。点赞!我稍微补充一下。这首诗蕴含着古典诗词的意象。尽显含蓄之美。比如。“乡愁是一条大江”。源自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表达了诗人儿时对母亲的依恋和思念。用典用得很好。不着痕迹。即使你不知道典故。你也会感觉思念如江水一样绵长。一点也不影响对诗的理解。

与此同时。诗人构思巧妙。别具匠心。通过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的乡愁。概括了人的一生:

少小离家读书。长大异乡求学。然后远离父母。到他乡工作。成家立业。养家糊口……我们长得越大。离父母越远……

正如龙应台所说: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董卿朗声笑到。教授补充的这一点。太感人了。我再重温一遍: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我记得《游子吟》写到: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可怜天下父母心!”观众朋友们。让我们永远感恩母亲。永远记住乡愁!

今天的中华经典诗词模仿秀到此结束。我们的口号是:

诗词模仿秀。出彩你和她。

老少眉一笑。朱唇吐桂花。

观众朋友们。明天再见。

附注:

为弘扬传统诗歌文化。再现经典魅力。促进诗歌创作。董卿呼吁举办经典诗词模仿秀。以便再次掀起全国学诗词写诗词的浪潮。

要求:

1、每天由专家赏析一首经典诗词。涉及用字之妙、生活审美、儒道禅思想等;

2、参赛选手模仿当日经典诗词。提前一天创作类似诗词。体裁不限。十行以内;

3、当日评出日冠军。再据此评出周冠军。再PK。再评出月冠军。再PK。再评出年总冠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3:36:40

    乡愁,我在,母亲,诗词,游子,诗人,意象,船票,海峡,经典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3:36:40

    没想到大家都对“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事物,诗人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3:36:40

    “乡愁”本为情感。中国人具有浓重的思乡情怀。落叶归根更是希望回归家乡的具体体现。但情感如果仅仅是感慨。易于陷入无病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