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多次越秦岭北上征服曹魏的汉中?
原创

诸葛亮为什么多次越秦岭北上征服曹魏的汉中?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因为汉中是战略要地。既是成都的屏障。更是入主关中的要地。汉高祖刘邦就是发迹于此地。暗渡陈仓。战败了项羽夺得了天下。汉中对屬汉和曹魏都非常重要。

其他观点:

三国时期。有关诸葛亮的典故有很多。三顾茅庐、草船借箭、隆中对策等。他是整个历史长河中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人物。也正是因为他的出现。给整个三国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逐鹿中原。在他有生之年先后五次出兵汉中。北伐曹魏。虽一直不曾取胜。却不曾停止。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大概是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恩情。完成他的遗愿。《出师表》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由此可见。诸葛亮认为在当时的环境下。兵马充足。可以开始北伐。完成先帝的愿望以报答知遇之恩。

第二个原因是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不攻打曹魏。蜀汉岌岌可危。自曹睿上位以来。据守要塞。并大力发展魏国兵力。诸葛亮就已经意识到如果长期这么发展下去。两国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一旦曹魏兵力强大。势必攻打蜀国。所以。蜀国不能坐以待毙。只有出兵占领雍州和凉州等地。获得兵马。壮大自己的实力。才可与魏国相抵抗。

这最后一个原因则是通过北伐。可以转移矛盾。无论任何朝代。都有内部矛盾。每个人所属党派不同。追求的利益自然也不相同。就拿当时的蜀国来说。有着以诸葛亮为首的刘备一派。也有以刘璋为首的东州人。以及以谯周为首的本地人士。尤其在关羽失去荆州。刘备失去了夷陵以后。几方的矛盾就越发明显。而通过北伐这个事情。可以把所有的矛盾点转移出去。一致对外。大家也就没有时间起内讧了。

那么。以诸葛亮的智慧。为什么几次攻打曹魏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呢?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几次北伐的具体情形。第一次。诸葛亮在斜谷布阵。然后率军攻打祁山。最终因街亭失守而不得已返回汉中。第二次蜀汉和曹魏在陈仓拉开割据战。双方僵持不下。最后魏的援军赶到。诸葛亮又撤了回去。第三次。蜀军占领武都、阴平。魏军进攻汉中。蜀军加强防守。最后由于连续大雨。道路崎岖。粮草运输不方便。魏军撤退。第四次。诸葛亮决心在岐山迎战司马懿。却遭刘禅下旨退兵。加上蜀军弹尽粮绝。诸葛亮只得班师。第五次诸葛亮与司马懿在五丈原僵持不下。却因积劳成疾。心力交瘁病逝。诸葛亮死后。蜀军失去了主心骨。全军退回汉中。

从历史上看。诸葛亮的五次北伐行动虽然最终没有取胜。但中间还是有阶段性的胜利。最后之所以失败。从本质上讲。是因为蜀国经济实力不行。各方面都很薄弱。尤其是军事实力。

总体来说。蜀汉国力弱小。整个兵力仅有曹魏的十分之一。假设一路顺畅。一举拿下关中。都需要强大的兵力支撑。可是。打仗不可能一直都是胜利。必然也有输的时候。此外。关中是平原之地。没有可以守的地方。两方在此必然形成拉锯战。蜀国没有强大的兵力支撑。自然无法获胜。

此外。粮草运输不便也是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五次北伐中。有两次都是因为粮草问题而不得已撤退。实际粮草的问题在关羽失荆州以后就已经暴露出来了。荆州物产丰富。有充足的粮草。同时。荆州还具有很好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可是荆州失去以后。北伐必须跨越崎岖的蜀道。这无论是对于粮草运输还是行军都增加了困难。

诸葛亮虽然睿智。却没有占尽天时地利。可谓是时不与他。所以北伐之战最后以失败告终也是情理之中。

其他观点:

谢邀!诸葛亮已经明察当时的军事布置。如顺江而从荆襄出兵有吴曹重兵阻挡。蜀军不可能越过而攻。而出兵从秦岭汉中夺取长安。不但有望侥幸成功。且影响重大。因长安是汉朝故都。出潼关即可直杀魏都洛阳。回复汉家正统。因此六出祁山伐魏。虽艰险也是近道。虽未功成却流传千古;拙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3:38:33

    汉中,荆州,粮草,先帝,蜀国,蜀汉,关中,兵力,曹魏,魏国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3:38:33

    没想到大家都对诸葛亮为什么多次越秦岭北上征服曹魏的汉中?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3:38:33

    因为汉中是战略要地。既是成都的屏障。更是入主关中的要地。汉高祖刘邦就是发迹于此地。暗渡陈仓。战败了项羽夺得了天下。汉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