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当仁不让于师”,是什么意思?
原创

论语的“当仁不让于师”,是什么意思?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巜论语》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说:“只要是行仁义的亊。就是在老师面前也不必谦让。”

从“当仁。不让于师”来看。凡事让于老师是遵从师道尊严。当然是不错。但是。只要是行仁义之事。也不要完全拘泥了。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方面的意思是说。当自己的意见和老师的意见发生分歧时。老师错了。自己是对的。这时就不必谦让。而应该坚持自己的正确看法和主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当仁。不让于师”的另一个意思是说。只要是行仁义之事。就要自觉积极主动上前。而不要谦让于其它人。理当不受任何外来事物的阻碍。阻碍仁行的任何外物。或者是从反面来成全仁行。仰或从正面来戕害仁行。两者必选其一。

其他观点: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所创立的儒学理论的基石。这个观点是孔子从人性本善的前置意义上而生发的指导社会实践的道德标准。前置也就是一种理想化的认知。人之初。应当是什么样的。就应当善的。这也反映出孔子的哲学观点。

仁体现在社会实践上。则重在仁心、仁爱丶仁慈、仁义、仁术及对这种价值观念的坚守。仁义礼智信。虽各有各的意项。但五位一体。是互相关联的。不是孤立的。所以说。思想是活的灵魂。《论语》是四书之首。里面句句是不朽之言。如‘当仁不让于师‘’’这里的仁。表现出的是一个原则和对原则所应持有的立场。我认为这么做是对的。即使你是老师。我也不放弃我的原则。当然。这个原则是道德范围内的。用现代的说。是正能量。具体的说。就是当你做的事是依乎仁义、仁爱。认准只管去做。不要有所顾忌。即使老师。也不要谦让。

后世贤人说。天若不生仲尼。华夏有如长长之黑夜。孔子的仁爱思想照亮了民族前行的方向。‘’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愿天下永远是爱的春天!

其他观点:

我个人认为事关重大丶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就是\"当仁不让“。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

央视一套正播的\"激情的岁月\"中。两组人马分别选择原子弹的手枪式和内爆式的理论研究。以黄凯华一组很多人选择有苏联专家现存资料的更简易丶但威力小的手枪式。而以李光洁饰演的主角当仁不让的选择难度大丶但威力也大的内爆式。尽管人数少得可怜。但内爆式更有生命力和前瞻性。这种不人云亦云的自信心和探索精神是超越了保守丶因循守旧的跟跑战术。因此人少丶条件更差也无所畏惧。

事实证明。在苏联专家撕毁合同丶关键数字模糊的手枪式理论。是没有出路的。正是内爆式的\"当仁不让\"。让中国核爆炸震惊了世界!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22:32

    仁义,孔子,当仁不让,谦让,老师,自己的,仁爱,手枪,论语,苏联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22:32

    没想到大家都对论语的“当仁不让于师”,是什么意思?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22:32

    巜论语》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孔子说:“只要是行仁义的亊。就是在老师面前也不必谦让。”从“当仁。不让于师”来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