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什么意思?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原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什么意思?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只有经历坎坷曲折的磨砺。才能奋发图强。生存发展;如果贪图安逸。追求享乐。那么就会难以长久发展。甚至走向灭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担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也可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这篇说理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画龙点睛之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为千古警句。对于个人和国家来说都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第一。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居富思穷。居强思弱。

  《汉书》有言:“安不忘危。盛必虑衰。”魏征曾说:“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当个人生活富足事业繁盛时。一定不要忘记穷苦落魄的处境。一定不能忘记创业的艰辛曲折;处顺境而不忘逆境之艰。沐安闲而不忘险危之恐。这样才能激励自己不断奋进。努力拼搏。事业才能蒸蒸日上。生活才会日渐美好。

第二。要戒除享乐主义。奢侈思想。培养勤俭美德。

欧阳修有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不忘穷困挫折可以发展长久。贪图安逸享乐则会生存难继。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三千越甲吞吴兴越。吴王夫差贪图享乐。骄奢淫逸。最终做了亡国奴。历览前贤家与国。成因勤俭败由奢。作为我们个人。一定要戒除享乐主义。杜绝浪费奢侈。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

  第三。要忧国忧民。为国兴而尽力。为民富而尽智。

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也就是说。自己一身的荣辱成败皆系于家国。国富而民安。国强而民足。没有国这个大家。也就没有百姓的小家。所以。我们每个人当勤奋好学。惠济才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力尽智慧。






其他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人处在困境时可以激发出其潜能。会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并拥有昂扬的斗志。最终成就事业。而若无忧患生活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下。会逐渐磨灭奋进和激情。则易遭灭亡。

人应该居安思危 。要不断进步.。不能安于现状 。才能使我们在当今社会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找到一席立足之地。从古到今。真理是永不会改变的。

我们身处在社会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就会遇到不同的境遇。在忧患困难的时候。人们经常是上进的。每天为了摆脱困境而拼命的努力。然而当这一切都跨过去了。生活变得安逸起来。人们便开始享受起来。当初的奋进与激情已经荡然无存了。便开始走了下坡路。最终灭亡。

因为人在安乐的环境中生存,那他就会对外界的风险抵抗能力降低。甚至失去。最后会像“温水效应”中的青蛙一样,失去了生存的能力。

  从国家到个人。从古代到现代。忧患与安乐都是有关联的。都是不能脱离的真理。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真理。不要成了别人的盘中餐。自己还一无所知。



其他观点:

我认为从词句的意思就是:“忧虑祸患则生长发展。安享快乐则坠落死亡”。也就是说在人生旅途中就要不断的经历挫折、困难及危机到自己的安危。而从中不断砺炼自己、总结经验。在干中学。学中干。认真接受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断提高自我免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突破重重困难险阻。才能把发展的方向和理想的目标顺利实现。

否则。只为了一生过安逸享乐生活。不思进取。保持终日无所用心。一旦遇到困难和危机感。就不知所措。甚至极有可能会被困难和危机感吞噬。

谢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28:0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安乐,安逸,居安思危,不忘,就会,之本,享乐主义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28:06

    没想到大家都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什么意思?给你的启示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28:0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只有经历坎坷曲折的磨砺。才能奋发图强。生存发展;如果贪图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