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李斯为何派樊於期陪成蛟出征,吕不韦杀成蛟的目的又是什么?
原创

《大秦赋》李斯为何派樊於期陪成蛟出征,吕不韦杀成蛟的目的又是什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大秦赋》中秦王赢政那年少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成蛟要去带兵攻打韩国了。这让他的祖母华阳夫人以及秦王大吃一惊。使得华阳夫人直骂韩太妃糊涂。

而吕不韦却躲在家里偷偷地笑。因为这一切都是他在背后促成的。可当秦王听到这一消息时。大为震怒。连忙找王绾和李斯来进行商量。

李斯在支开王绾以后。与秦王直言说要想拦住成蛟出征韩国己无可能。因此他向秦王建议派秦王身边的郎中樊於期跟随成蛟一同前往攻打韩国。

那么李斯为何要派樊於期陪同成蛟一起出征呢?吕不韦此举的目的到底又是什么呢?

如果想要把秦国政坛上两大高手的目的全要了解清楚。就要从秦王赢政身上说起!

自从秦国大败六国合众之力以后。秦王赢政在群臣和老百姓心目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了。那么秦王加冠亲政也就为时不远了。

而赢政也正是往这个方向操作的。在李斯的提议之下安排了一个家宴。由秦赢宗室的长辈提出。亲政已然得到了太后赵姬的允许。

这无形当中就动到了吕不韦的奶酪。自从赢政上位。太后监国。韦相监政这么多年来。朝廷基本上是由吕不韦把控着。

这段时间吕不韦享尽了权力给他带来的荣誉和威望。突然一下子秦王要亲政了。他自然要失去很多权力。威望自然就不复以前。就连他门下的门客们也都纷纷离他而去!

所以他失落了。同时也害怕了。因此他要阻止秦王亲政。要让赵太后赵姬和秦王知道离开了他的帮助。他秦王的位置就会坐不稳。他要秦王和太后知道还有许多人会对秦王不利。

这样一来才显得出他吕不韦的能力和重要性。于是他必须要找出一个对秦王不利又或者说要夺秦王王位的人出来。以便形成对秦王的威胁。

于是这个时候。他就把目标锁定在了成蛟身上。而成蛟这个傻憨憨在狩猎上驯服一匹连秦王政都没能驯服的野马。让他大作了文章。暗中指使人在百姓中制造成蛟有可能比赢政更适合做秦王的谣言。

这样一来。就会令成蛟母亲太妃感到害怕。为自保求封地安度一生。她必然会找娘家人帮忙。从而会制定出假意攻韩的计划。

而另一边。吕不韦暗中又叫人在韩国这边煽动成蛟有可能代替秦王之言论。以便好让韩韩国方面促使成蛟叛乱造反。然后他吕不韦再派兵镇压。

这就显示出他吕不韦的重要性。同时也让赵太后赵姬明白秦王根基还不稳。还需要他吕不韦坐镇朝廷。从而阻止秦王赢亲政夺权。

那么李斯为何要派樊於期陪同成蛟出征呢?

其实李斯在成蛟驯服野马时就已经察觉到丞相吕不韦的反常。因为大家都被成蛟驯服野马惊得目瞪口呆时。只有吕不韦一个人坐在那里不以为然。

仿佛这一切就在他吕不韦意料之中一样。难道这匹所谓的\"野马\"是他早已安排的?估计这种想法一定在当时的李斯心中产生过。

然而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斯知道这件事是可以在从中大做文章的。这也是为什么当太妃听到儿子驯服野马力压秦王时被吓得六神无主的原因。

因此吕不韦促成成蛟出征韩国的目的。李斯心中是十分清楚的。也明白成蛟这个傻憨憨已处在十分危险的地步。已成为了政治上博弈的一颗棋子。

他之所以叫樊於期跟着去原因。一方面他曾与樊於期相处过很长一段时间。他明知白樊於期心中的野心和目标。那就是上战场带兵打战立功以便加官封爵。

而另一方面他知道吕不韦却从根本上无视樊於期的野心。更是一次次掐断他能带兵打仗的机会。比如樊於期在上将军蒙骜攻赵时就曾向吕不韦请战过。但是被吕不韦一口拒绝了。

因此。秦王为蒙骜践行时答应打完仗回来以后要为蒙括兄弟俩加官进爵的时候。樊於期的脸色马上就变了。十分的难看。显然他对吕不韦有着一肚子的怨气。

然而吕不韦不但不支持樊於期带兵打仗立功。反而让他跟成蛟和韩国派来的使者走得很近。显然他是吕不韦操控成蛟出征韩国和暗指韩国使者逼成蛟叛乱的中间人。

所以李斯明白樊於期应该知道很多吕不韦的暗中操作。同时也清楚樊於期的野心和对吕不韦的怨恨。

因此他让秦王派樊於期陪同成蛟去出征的目的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是让樊於期感觉到秦王会重用他。并且让樊於期恩情于他。以便以后背离吕不韦。

另一方面是防止成蛟真的叛变会对秦王不利或者能在成蛟真的叛变时镇杀他。防止吕不韦抢功。从而破坏吕不韦的计划。

第三面就是在事出之后能有个人向秦王说出吕不韦所有谋划的一切。让秦王明白吕不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秦王而是为了他自己。从而证明吕不韦他不是个忠臣!


这样以来。秦王以后就绝对会暗中防止吕不韦并重用李斯他自己了!

其他观点:

《大秦赋》最近热播。再一次把我们带回到了秦王政艰难掌权的年代。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知道一点当时的背景。要知道。嬴政当时虽然是名义上的秦王。但事实上嬴政在当时的秦国最多算是五号人物。权利在他之上的还有华阳太后(嬴政的养祖母)、夏太后(嬴政的亲祖母)、赵太后(嬴政亲娘)以及吕不韦。

也就是说。嬴政想要亲政就必须要搬倒上述四人。但不管是华阳太后还是夏太后又或是赵太后。就算她们之间为了权利也斗争不断。但至少来说和嬴政还是一家人。就算最后嬴政掌权了。她们受到的波及也不会太大。所以嬴政掌权对吕不韦来说是最不能接受的。

成蛟是谁?

开头麻花之所以要先提一下秦国当时的几个实权人物。目的就是为了说明一下这个成蛟是何方神圣?他为什么会威胁到嬴政的地位。而其他人又是怎么利用这颗“棋子”来玩权利游戏的。

我们把时间回到嬴政老爹异人在赵国当人质的那段时期。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社稷。而社稷最重要的就是接班人。按照秦国律法的规定。第一顺位继承人就是儿子。这个在封建时代无可厚非。但重点是还有第二顺位父母以及第三顺位妻子甚至是第四顺位女儿。

明白了这点后。我们接着看。异人在赵国期间结识了身为商人的吕不韦。要知道当时商人在社会上绝对是下等人。哪怕你再有钱。别人也看不起你。所以吕不韦为了实现自己阶级跃迁就计划从异人身上找突破口。

期间。吕不韦又在秦国攀上了华阳夫人这颗大树。在华阳夫人面前说尽了异人的好话。并说异人有认华阳夫人为养母的意思。为后来异人的发迹结下了善缘。毕竟华阳夫人当时是安国君(也就是后来的秦孝文王)的妻子。但奈何膝下没有儿子。所以在吕不韦的劝说下也有了这个意思。如果能把异人认为养子。将来在把他扶持上王位。那自己的地位也就保住了。

回到秦国后。华阳夫人正式认了异人这个养子。而异人的亲母亲也就是夏夫人当时也是高兴啊。毕竟华阳夫人当时是太子妃。自己儿子能攀上这颗大树。未来可期。所以夏夫人在这个期间就已经开始考虑异人的子嗣问题了。她是知道异人在赵国有妻子儿子的。但生死未卜。所以又给异人找了一个韩夫人。期间就生下了成蛟这个人物。

嬴政回国

一切都在按着吕不韦和华阳夫人的计划进行着。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驾崩。安国君顺利继承王位。华阳夫人也成了王妃。而异人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太子。

这里就有点意思了。当赵国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就派人把身在赵国的赵姬和嬴政给送回了秦国。要知道如果赵姬和嬴政就这样在赵国生活的话。那么就没有秦始皇了。 继位的将是这个成蛟。所以赵国的这个用意就不难推测了。

而安国君也是厉害。继位仅仅3天就突然死亡了。异人顺利继承王位。也就是秦庄襄王。得知嬴政母子即将回国后。就立了嬴政为太子。赵国打得主意也因此没有得逞。异人继位后。吕不韦绝对当居首功。也获得了他开始希望获得的一切。成为了秦国朝堂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奈何这个异人命也不长。登基仅3年后就死了。嬴政成为了秦国新的王。但这个时候的嬴政由于年纪还小。对吕不韦的威胁还不大。不过随着嬴政的长大。迟早是要夺回政权的。而且和赵姬的暧昧也随着后来嫪毐的出现而不在是他吕不韦的政治筹码。所以吕不韦也不得不开始考虑以后的事情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成蛟也成为了吕不韦手中的一颗棋子。

成蛟叛变

怎么说成蛟也是夏太后的亲孙子。所以夏太后还活着的时候。嬴政和赵太后是不太可能对成蛟动手的。但夏太后一死。那么也就意味着成蛟的末日来了。

这里史书上提过一句。大概意思就是夏太后才刚死。成蛟就发动了叛乱。从正常的逻辑角度分析。这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只要成蛟不傻就肯定知道自己是一个多么尴尬的存在。所以肯定会在靠山不在了的第一时间发动叛乱。

而此时正在为亲政而不断努力的嬴政就派自己的这个弟弟成蛟去攻打赵国。结果成蛟就在屯留叛秦降赵了。这里面由于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成蛟因何而叛。这就为后世的艺术加工提供想象空间。

李斯为何派樊於期陪成蛟出征?

首先来看看李斯这个人物。他在嬴政集团里绝对是大脑一般的存在。为嬴政能够亲政可谓是费尽了心力。在后来嬴政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更是作出不少贡献。可以说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总的来说。李斯其实和吕不韦是一路人。都是在为自己的将来进行政治投资。

成蛟可以说是嬴政最大的竞争对手。而无论是嬴政还是赵太后都无时无刻不想着把成蛟除掉以绝后患。但杀人。还是杀一国的公子。总得有个理由吧!那么还有什么罪比叛变更大呢?所以有了李斯让樊於期陪同成蛟出征的事情。

樊於期陪成蛟出征。为的就是在途中制造或者逼成蛟叛变。然后在解决掉这个嬴政心中的刺。此举对于嬴政来说可以说是一举两得。首先就是除掉了成蛟。其次就是从而提拔一个自己的人起来。为亲政增加筹码。

吕不韦杀成蛟的目的又是为何?

事情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首先是当时的嬴政还并没有什么实权。所以不太可能是他让成蛟去攻打赵国的。他最多就是发布命令。而背后的推手自然就是吕不韦。他的想法也很简单。无非就是早些时候就和成蛟说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告知其若想活命只能反。

同时吕不韦也为成蛟创造了叛变的可能。就是攻打赵国。之后再由自己出兵平息这场叛乱。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加自己在秦国的威望。巩固自己的地位。还可以进一步控制秦国的军队。也可谓是一举两得。

奈何李斯和嬴政早就看穿了吕不韦的小心思。来了个将计就计。既打击了吕不韦。又增添了自己的筹码。不得不说是真的精彩。

结语

综上。这不过就是一场嬴政和吕不韦之间的政治斗争。吕不韦希望通过成蛟来巩固自己在秦国的地位。李斯同样想要通过成蛟来巩固自己在嬴政心目中的地位。而嬴政则因此拔掉了心中的刺。同时增加了自己亲政的筹码。就连樊於期都可以因此获得嬴政的重用。所以双方无论谁赢了。对自己的好处都是很大的。只有可怜的成蛟成为了其中的牺牲品。

其他观点:

公子成蛟有一个千古第一帝的哥哥。大概本身就是个悲剧。生在秦国王室。父王死得早。母亲不当家。母族没势力。能顺利长大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从吕不韦当成丞相的第一天。就在给成蛟布局。

嬴政继位后。尊吕不韦为仲父。位至相邦。权倾天下。吕不韦成为摄政后。除了分封诸人。第一件事就是请上卿姚贾担任公子成蛟的师傅。

而上卿姚贾。用李斯的话说就是“学识一般。年纪又大。还经常出使列国”。用他做成蛟的师傅。是想耽误成蛟的学业的同时。再进行监视。

李斯反问吕不韦:难道公子成蛟。如此可怕吗?

吕不韦默认了。说:李斯。过慧易夭啊!意思是。太聪明的人活不长啊!

也许当时的吕不韦只想成蛟平庸一点。让他不至于威胁嬴政的位置。也没想着把他利用至死。

嬴政急于亲政让吕不韦气急败坏

吕不韦从一届商贾。做到了大秦的丞相。可以说虽无大王之名。但权力是一点也不遑多让。他当然是很享受这个位置的。而一旦嬴政亲政。他手中的权力就要分出去一大半。

这当然是吕不韦所不愿意的。

所以。吕不韦要制造危机。要让赵姬、嬴政和国人觉得大王亲政的时机还不成熟。国家内部还是有很多危机的。

外部呢。就是因势利导。诱五国合纵攻秦。

内部呢。则是利用成蛟。虚构了一个要谋反夺位的王弟。

但成蛟本人是一个纯良的小白。于权谋一道丝毫没有悟性。本身也没有觊觎大王之位的念想。所以一切就都需要吕不韦来操作。

这其中。樊於期是个重要角色。没有他的怂恿和鼓励。这个计谋也成不了。

吕不韦命人散布谣言。制造公子成蛟欲对大王不利的舆论。乘机让成蛟母子产生危机。并有远离咸阳的念头。而成蛟想要分封。只有战功一途。

因为成蛟的才能不足以真的领兵打仗。韩姬于是求了韩王。预备双方做戏。送一场军功给成蛟。以便分封。这是各方心知肚明的事情。本来也没什么。

只不过王子将兵。历来都是大忌。无论成蛟的目的是什么。只要掌握了君权。事情就不是他自己能掌控的了。

李斯的配合

李斯和吕不韦在杀死成蛟这件事上是有共识的。都是为了嬴政的王位更安稳一些。但他们各自的目的不同。吕不韦想以此推迟嬴政亲政。李斯则是在为制造王、相之间的矛盾推波助澜。

双方的这一点共识。让李斯决定在杀成蛟一事上帮一把吕不韦。就是提议郎中樊於期陪成蛟出征。实际上。樊於期虽然是嬴政的郎中。但一直都是吕不韦的人。

樊於期成功地把成蛟带上了反叛的岔路。但也因此恶了秦王。这才有后面兵败叛逃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结语

实际上。成蛟的死。是吕不韦、赵姬、李斯甚至除赢姓宗室之外的人都希望看到的。连王翦杀成蛟都执行的很积极。他们都不希望嬴政的王位受到一点威胁。政权稳定才是大家的集体利益。

只不过。这其中。吕不韦的目的更多一层。

成蛟之死。倒也说不上是谁利用谁。总之。良善之人做不了官。更不能生在王室。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57:25

    秦王,吕不韦,嬴政,秦国,李斯,太后,目的,异人,夫人,韩国

  • 少年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57:25

    没想到大家都对《大秦赋》李斯为何派樊於期陪成蛟出征,吕不韦杀成蛟的目的又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57:25

    《大秦赋》中秦王赢政那年少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成蛟要去带兵攻打韩国了。这让他的祖母华阳夫人以及秦王大吃一惊。使得华阳夫人直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