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盛世普通百姓能吃上肉吗?
原创

古代盛世普通百姓能吃上肉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632条回答。

在唐宋之前。也就是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中国人吃肉不多。

在商代。中国人吃肉很少。毕竟粮食都不够吃。商纣王的酒池肉林。其实就是大办宴席、酒肉敞开吃。就是相当高的赏赐了。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才有一定发展。老百姓勉强吃饱肚子。吃肉自然很少。《礼记·王制》也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连社会贵族阶层。吃肉也不是很多。普通人就别说了。

秦汉时代。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老百姓开始吃肉。但吃的也不多。

古书记载。汉代末期一只鸡需要36钱。而政府小吏每月月俸才360钱。只能买10只鸡。可见吃肉还是不容易。所以刘备去猎户刘安家做客。刘安家里没肉。一急竟然将老婆杀了。

唐宋以后。随着农业技术的大发展。民间吃肉就越来越多。到了明清。吃肉也是寻常事。

但是。这也是分等级的。贵族可以天天大鱼大肉。吃到油腻的不想再吃“朱门酒肉臭”。平民能吃粮食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偶尔吃点肉就当享受了。

很多人不知道。日本是到了江户时代。也就是快到近代的时候。农民才能吃到大米饭的。

而中国南方农民古代也不容易吃到大米饭。这是要高价出售的。自己往往吃一些较差的米和粗粮。

古代中国人吃肉是不多的。原因如下:

第一。牛羊肉吃不到。

古代大部分时期。牛是不能随便杀的。

甚至建国后很多年。各大生产队的牛不允许私自杀掉。即便生病了或者年老了。也要申报国家批准后才允许杀掉。

牛是重要的农业劳动力。对国家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宋代等几个特别繁华的朝代。由于牛的数量太多。政府才允许民间杀牛吃肉。

所以《水浒》中。好汉大块吃牛肉。并不稀奇。

牛毕竟杀得很少。牛肉是很昂贵的。普通老百姓不太能吃得起。

《水浒》中好汉大块吃牛肉。大碗喝酒。对普通农民来说是很享受的事情。

至于羊肉。古代的羊和今天不同。不是关在栏里喂饲料。

真正好吃的羊肉。需要在草场上放养。

在汉唐时期。国内还有大批草场可以放牧。羊肉也比较常见。

后来由于中国人口猛增。关内土地开发殆尽。土地又都是私有制。就没有大规模放养的草场了。

所以。当时国内养羊的人不多。羊肉也比较少见。

真正好吃的羊肉。主要是北方购买甚至从北方金国、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进口。

在宋代以后。羊肉是高级肉。普通老百姓不容易吃到。皇宫和贵族吃的较多。

而且。古代羊肉有一股膻味。而中原汉人饮食较为清淡。多半受不了这种味道。吃的也不多。

第二。猪肉不好吃。

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对牲口的阉割技术不发达。猪是不阉割的。

而猪如果不阉割。猪肉就会有一种骚味。很不好吃。

在宋代之前。中国人吃猪肉并不多。因为不太好吃。

另外。中医认为吃猪肉会导致虚胖。对身体不好。所以有身份的人一般不吃猪肉。

为什么当年苏轼提倡猪肉会引起社会轰动?就是当年的人。吃猪肉较少。

直到后期阉割技术发达了。明清时代猪肉才成为主要的食物。

养猪的出肉率高。周期又短。是很合算的养殖生意。

《儒林外史》范进的岳父就是杀猪的屠夫。而杀个猪只能赚一钱多银子。可见当时猪肉已经比较普及了。杀猪也是寻常事。

第三。鱼肉不容易吃到。

古代和今天不同。吃鱼基本都得靠水。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果不靠近水边一般吃不到鱼。

古代也没有冰箱。除了极少数咸鱼以外(盐价格昂贵。咸鱼也不便宜)。所有鱼虾都是新鲜。都是捕了就吃。难以运输较远。

所以。内陆地区的老百姓。不靠近河流湖泊的。吃鱼很困难。

第四。狗肉吃的不多。马肉不吃。

中国很多地区有吃狗肉的传统。但主要是在唐宋之前。以春秋战国秦汉为主。

当年农业技术太差。农业产量低。饲料也缺乏。吃肉并不容易。

而狗作为家畜的一种。也是重要的肉食来源。

只是。到了唐宋时代。吃狗肉就越来越少了。一则是狗不可能长得很肥。狗肉偏瘦。不太好吃。被当做低等肉食。所谓狗肉上不了酒席。就是这个意思;

二则是狗越来越成为农民的重要家庭成员。一般也不会随便吃掉。尤其是少数民族和一些修行的人。多不会吃狗肉。

《水浒》中。鲁智深看到酒店有狗肉。就要花钱买着吃。

酒店老板还颇为惊讶。因为即便是行脚僧人不忌荤腥。一般也不会吃狗肉。

至于马肉也是一样。

且不谈好吃不好吃。古人养马本来就很少。马匹价格本来就极高。哪里还能去吃呢?

第五。鸡鸭才是吃的最多的。

自古以来。农民吃的最多的就是鸡鸭。

鸡鸭的生产周期短。而且在农村不需要精心喂养。平时每天撒一些饲料。让鸡鸭自己找食吃即可。

除了吃肉以外。鸡鸭还可以下蛋。

其实。古代农村也没大家想的那么夸张。只要家里粮食略有剩余的。基本都会养鸡养鸭。不吃肉也要吃蛋呢。

中国古代的农民吃肉虽不多。但并不是不吃肉。

其他观点:

很多人受70、80年代历史教科书的误导。认为古代就等同于衣不蔽体。饥不果腹。饥寒交迫。

事实上。只有出现大动乱。大灾害时。在某些地区在一点时间内才会出现很多人吃不上饭的饥荒。

绝大多数时候。即使是像战国。三国等大争之世。绝大多数地区的大多数人的生活也是安稳的。衣食无忧。

遑论历史上所记载的很多治世和盛世。

至于肉食。对于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都是食物的主要构成之一。

原因。除了古代人口稀少。有大量山林荒野共野生动物栖息繁殖。也就意味着有大量野生动物供人们猎食之外;驯养和食用畜禽也是几乎与农耕同步。大致开始于约万年前。

以养猪为例。汉代出土的大量陶制厕所猪圈一体化文物表明。早在汉代。一般人家都会养猪;而且。养猪模式与上世纪60到80年代农村几乎家家户户养猪的模式相同。

除了家庭散养。很早就出现了养猪大户。

比如。在宋代。就有“秀洲东城居民韦十二者。于其庄居豢豕数百”的记载。

就是说。宋代民间已经有养着数百头的养猪大户。

像三国的张飞就是一个屠户。

注意。张飞是屠“户”。不是屠“夫”。

张飞是一个多大的户呢?

因为养猪卖肉可以置办下一个自称“颇有家资”的庄子(园)。家资甚至可以供刘备招募乡兵以成大事所需。

想象一下。张飞得是一个多大的养猪和卖肉的专业户?

不要忘记。张飞生活在东汉末年黄巾军作乱造成的历史上最为动乱的年代。

至于养鸡。显而易见。则更为普遍。

“耕读渔樵”被列为古代最大的四个“职业”。则说明古代以鱼为主的水产肉食供给则更为充沛。

总之。在古代。肉不止是“肉食者”的主要食物。即使是一般老百姓。吃肉也是平常事。

至少。应该比70年代多数农村人吃到更多的肉。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问得幼稚哈。古代时候野生动物极多。什么野兔野鸡野猪野羊……。鱼虾之类的更是多如牛毛。鸟大的弓箭都能射下来。你说古代人能不能吃上肉?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19:47

    吃肉,古代,狗肉,猪肉,不多,的人,羊肉,吃到,肉食,宋代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19:47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代盛世普通百姓能吃上肉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19:47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萨沙第8632条回答。在唐宋之前。也就是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中国人吃肉不多。在商代。中国人吃肉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