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河南曾有70多家啤酒厂。绝大已经被收购或者倒闭了。
作为中国第二大啤酒消费大省。河南人每个夏天至少喝掉200万吨以上的啤酒。仅次于山东。1980年代开始。河南各地市都纷纷上马了啤酒厂。高峰时期达到70多家。
2010年开始的啤酒大战中。华润雪花、青啤、百威英博、燕京等啤酒巨头纷纷登驻河南。被并购或挤垮的本土啤酒品牌越来越多。悦泉啤酒、维雪啤酒、鸡公山、月山、奥克、蓝牌等本土品牌先后停产。
这些倒掉和消失的本土啤酒。都曾经塞满过河南人的盛夏记忆。都值得我们重新缅怀。
金星
在6年前本土啤酒品牌陆续被收购兼并之后。1982年建厂的金星啤酒一直坚守着自己的阵地。成为中国啤酒行业唯一一家没有任何外资背景的企业。年生产能力200万吨。以60%的市场占有率稳居河南第一。进入中国啤酒企业四强。在全国10省有18个啤酒生产基地。畅销全国 20 多个省。
奥克
作为老郑州。我相信没有人不知道奥克啤酒的吧。小时候开盖就是再来一瓶。
新狮
名字不难理解。厂商都希望自家产品能像猛虎雄狮一样。成为一支新生的中坚力量。
麦佳
没有喝过。听名字。不知道会不会有淡淡的麦香味。
汴京:一听就知道是标准的开封造。还是以古代帝都为名的。应该算是河南第一个啤酒品牌了吧。九十年代前。河南啤酒品牌不多。汴京啤酒可谓是一枝独秀。但是随着地方啤酒品牌群雄并起。汴京啤酒渐渐没落了。
康力在开封。被外界知晓的品牌除了曾经的“豫啤之冠”汴京啤酒。还有康力啤酒。其麾下有金小麦。金苦瓜。喝不倒干啤等等。只是在外来酒业占据大部分市场的情况下。慢慢退出了商业舞台。
麦仕达
开封通许县的啤酒品牌。名字略洋气。
奥亚
这个名字我只能联想到奥林匹克+亚洲。估计是抱着奥林匹克精神然后冲出亚洲的憧憬起的吧。
洛阳宫
洛阳有一种酒。叫洛阳宫。江湖人称夺命11度。虽然外观低调。但是酒劲儿够大。三两的钢化玻璃杯。一口闷一杯。专治各种不服!
银球
“银球、银球、走向全球!”当年的广告词还是蛮霸气和高大上的(为什么这个名字总联想到皮球)虽然银球最终并没有走向全球。而是倒在半路。改为立马啤酒了。
九头崖
一瞬间就想到了前一段停工倒闭的平顶山的九头崖超市。然而就是这个九头崖集团曾在03年收购了平顶山一家老牌啤酒总厂蓝牌。自此。有了纯净水 、月饼 、饺子、果汁饮料 。啤酒等近 10 种品牌产品 。
四铃
“自己人!喝四铃啤酒!”这条在现在看来略逗比的广告。将我们带入这个始建于世纪 70 年代的老牌国有啤酒企业。当年它可是以金典超干。填补了超干家族中高档市场空缺哦。
小香槟
本地人都爱喝。后来停产了。想喝就只能自己尝试调制。可是已经不是那个味了。
雪川
听名字就很冰爽。在当地口碑很好。
欧伯
据说杀伤力很强哦。
巴伦
略有点高大上的名字。让我想起了巴比伦。一般起这种洋气名字的都是有着欧洲血统的混血儿。
蓝宇
安阳滑县的老牌啤酒。据说生产的菠萝啤不错。
许昌 莲城
据说是40多年前流行的酒了。酒精度数高。两瓶就晕。麦芽味儿很大。那时候6毛一瓶。酒瓶能卖2毛钱。
南街村
对南街村的印象大概还停留在南街村方便面。还有各种调味料上面。其实他们对食品类的产品大多都有生产过。当年的啤酒广告也是印象深刻。还蛮喜欢他们家食品的。
隐水
这个隐前面是要加三点水的。现代字典里是没有这个字的。《左传》里引用过。与“隐”意思相同。不知道当年酒厂为什么起这么个生僻的名字。简直不要我等文盲喝酒的节奏。
崤山、神力
提起三门峡市。就想到了温塘矿泉。有这么好的天然资源怎能不善加利用?所以三门峡的啤酒品牌也是蛮多的。什么\"崤山啤酒\"、\"神力啤酒\"、\"神力果啤\"、\"神力冰啤\"等等。
哈曼
源自德国的哈曼啤酒。是名门之后。从哈曼在德文的音译里就可以看出来----神奇的水。只有名门之后才会起的这么高大上吧。在引入到中国后。哈曼在创新上其实也是不遗余力的。特别是研制的低醇。营养健康又好喝。后来企业变革。推出了一款名为华雪品牌的啤酒。
蓝泉
消失的本土品牌。似乎在2010年。和河南中美矿业投资集团重组了。
悦泉
提起啤酒似乎都和水离不开关系。据说悦泉啤酒当年花了30万元购买了套水处理器。只是为了打造全国酿造淡色啤酒优质水源。随后又开发出了厌氧菌检测技术。似乎悦泉一直都走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特别是后来研制开发的姜汁啤酒、小麦啤酒、芦荟啤酒、苦瓜啤酒等 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航空
有人说航空啤酒味道很清淡。一点都不苦。爽口舒心。有人说现在喝航空的都是情怀。其实对大部分新乡人来说。航空啤酒是他们心中的一个重要的记忆。
寒山
麾下除了寒山。还有冰醇啤酒。贝多利啤酒。
焦作
云台山
焦作的啤酒似乎都是以本土山川命名的。什么云台山拉。月山拉。口味重的的朋友也许会觉得云台山啤酒比较淡。
月山
据当地的朋友讲。月山啤酒味道似乎比一般啤酒苦。不过关于味道这东西。本来每个人喜好就不同。智者见智吧。作为曾经河南的大牌啤酒。现在已经被燕京收购。
除此之外焦作的安江凌啤酒。神威啤酒也名噪一时。
天冠
曾经也是南阳工业经济中的一支主力军。老牌国有企业。
天泉
为什么都是天字辈的?焦作山字辈表示不服。下方商丘蓝字辈也要来凑热闹。其实这个名字让我一度想到了矿泉水。不过从中也不难看出水对啤酒的重要性。我想天泉企业的初衷是研制出天然纯净的啤酒吧。
维雪
啤酒喝的就是个冰爽。所以在炎炎夏日。看到雪这个字。就能感到一阵凉爽。维雪可以说是河南第一支上市的纯生啤酒了吧。在豫啤行业里它可是革新者。其麾下的东方啤酒。东方阁啤酒和鸡公山啤酒当年都有不错的成绩。尤以鸡公山啤酒为首。据说用的是鸡公山泉水酿造。不但便宜好喝。还不上头。
新星
顾名思义。冉冉升起的星星。个人觉得名字不错的。当然金星也是很好的。
蓝牌
似乎也叫蓝牌。是商丘的老牌啤酒。在河南也排的上前十。后被华润雪花收购。
富门
为何有安全门的即视感。
济源 梨林
以济源的梨林镇为名。貌似酒类品种还蛮多。
其他观点:
说到啤酒。虽然我不喝。但是身边的朋友喝多了。自然对啤酒牌子有所了解。
1、安阳的魅力、安阳林州有红旗渠啤酒 。小厂出的。感觉水兑的。无感。虽然我是本地人。
2、南阳有天冠啤酒。在南阳上学四年。喝这个啤酒最多。喝了第二天头疼。
3、洛阳有洛阳宫啤酒。貌似洛阳人都喜欢喝!
4、商丘的是蓝牌
5、新乡的是航空
6、开封的汴京烟、汴京啤酒
7、驻马店悦泉啤酒
8、信阳维雪。不过在南阳喝得最多除了天冠就是维雪了。主要是便宜。信阳的还有鸡公山啤酒。
9、焦作月山啤酒
10、郑州或者说是河南的金星啤酒、金小麦
11、平顶山四零。九头崖。
12、濮阳银球啤酒
13、鹤壁奥亚啤酒
14、三门峡的 崤山啤酒
那个地市还没有说到。赶紧来认领!
其他观点:
河南啤酒“地头蛇”金星如何抵御雪花、青啤、燕京围剿?
斑马消费 杨伟
雪花、百威、青啤、燕京、嘉士伯。这五大巨头在全国攻城略地风卷残云。唯独在河南遭遇顽强阻击。它们的对手就是金星啤酒。
但是。号称“全国第四、河南第一”的金星啤酒。并非不想通过委身巨头进入第一梯队。只是因为出身问题。卖身百威而不得。
一场“蹊跷”的转让。让金星啤酒从一家村民所有制企业。变成张铁山父子控制的家族企业。
出身问题倒是解决了。但市场已风云突变。内忧外患之下。留给金星啤酒的时间还有多少?
河南第一啤酒曾卖身百威失败
1985年。货车司机起家的张铁山掌舵金星啤酒——这个刚刚创立3年、年产两三千吨、濒临倒闭的小作坊。
那个时候。中国啤酒行业正在经历一轮粗放式的增长。到1988年底。全国有813家啤酒厂。总产能662.77万千升。仅次于美国和德国排名世界第三。
张铁山上任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金星啤酒多年来广为流传的“倒啤酒事件”:一批价值20万元的啤酒“有瑕疵”。物资匮乏的年代。卖也无妨。但张铁山下令全部倒掉。
这被视为“有魄力”。外界看来。正是因为在张铁山的带领下。当野蛮生长的啤酒行业迎来必然的行业整合时。金星啤酒脱颖而出。
那个时候。应该是中国啤酒行业黄金时代的开端。1993年。青岛啤酒(600600.SH)在港股上市。成为内地第一家海外上市的企业。并于同年在A股上市。
1994年。百威和华润创业(华润啤酒。00291.HK)合资的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成立。开启全面扩张。
1995年。金星啤酒集团成立。宣告“地方霸主”这一地位。同年。嘉士伯借道惠州啤酒。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对于金星啤酒来说。1998年同样重要。除了在贵州设厂开启全国性扩张。还率先推出小麦啤这一高质量产品。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啤酒市场进入“整合和扩张期”。雪花、青啤、燕京、百威、嘉士伯五大巨头在全国攻城略地。但因为有金星。它们在河南的推进纷纷受阻。
在四川。蓝剑、金威归降雪花。被挤垮的小厂不计其数;在安徽。雪花靠七小巨头辐射整个华东;燕京啤酒(000729.SZ)一到湖南。啤酒湘军全线溃败……
在河南。本土品牌一个个轰然倒下。只有金星。在夹缝中壮大。
发展到现在。金星啤酒拥有16家啤酒厂。26条生产线。年产能200万吨。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啤酒四强、河南啤酒第一”。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金星啤酒并非不想加入巨头阵营。只因“出身原因”。想卖身百威而不得。
早在2003年。金星啤酒就曾与百威接触。但因为金星啤酒是郑州市管城区陇海村村办企业。股权分散在村民手中。所以无法达成交易。
2010年开始。经过一系列“蹊跷”的股权挂牌、转让之后。金星啤酒完成改制。由一家村民所有制变为张铁山家族掌控的家族企业。
尽管金星啤酒扫清了体制障碍。但不料啤酒市场的行情急转直下。产能过剩、产销量下降、巨头业绩下滑。无论是引进外部投资者还是自行IPO。金星啤酒无疑错过了资本运作的最佳时机。
内控失效屡次“后院起火”
加入啤酒第一阵营。不仅是金星啤酒的“渴望”。本来也应该是金星啤酒借助巨头的优势弥补自身短板的最有效举措之一。
错过机会之后。管理不善的金星啤酒。更多地因为内控和产品问题出现在公众面前。
斑马消费根据媒体报道不完全统计得知。2014年以来。金星啤酒共发生最少5次生产事故。最少5次产品事故。
如果说啤酒瓶无故爆炸、啤酒中有异物这些产品事故“不可控”。各大厂商都无法避免。那么生产安全则考验着企业的管理能力。各大啤酒厂商少有纰漏。但金星。却屡次牵动行业神经。
2016年2月。昆明金星违规使用高污染燃料;
2016年4月。昆明金星发酵罐起火;
2016年5月。西双版纳金星液氨泄漏;
2017年4月。富民金星液氨泄漏致1人受伤;
2017年4月。郑州金星被查出无环评无验收。还被曝阻拦执法机构检查。
无法确定这样的事故率和危害程度在行业中处于什么水平。但斑马消费变着花样检索。确实很难在媒体报道中找到其他厂商近几年的生产事故。
更令人吃惊的是。2013年4月。金星啤酒还因为推出“金星雪啤”。模仿雪花啤酒涉嫌商标侵权 。被媒体调查报道。
就在这种背景下。张铁山还对2016年金星啤酒的销售立下“雄心壮志”:河南县城市场占有率60%以上。乡村市场占有率80%以上。郑州流通终端100%。餐饮终端60%以上。
因为不是上市公司。所以金星啤酒到底卖得怎么样。除了张铁山父子。估计谁也不知道。
目前。张铁山之子张峰在金星啤酒担任副董事长。大有接班之势。
但在现在的市场情况下。啤酒行业整合从大鱼吃小鱼进化到大鱼吃大鱼。金星啤酒如果不能在管理、产品、营销等方面加大改进力度。还能“闪耀”多久。这已然成了一个问题。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9178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啤酒,河南,燕京,品牌,的是,焦作,华润,洛阳,雪花,巨头
没想到大家都对河南都出过哪些牌子的啤酒?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河南曾有70多家啤酒厂。绝大已经被收购或者倒闭了。作为中国第二大啤酒消费大省。河南人每个夏天至少喝掉200万吨以上的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