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格律诗有三种形式。即绝句、律诗和排律。其对仗要求分述如下:
一、绝句的对仗
绝句又分五绝(五言四句)和七绝(七言四句)。在格律上。绝句并没有对仗的要求。句子是否对仗全由作者自己决定。
我们在读唐诗时。会发现绝句有两联都不对仗的。有首联或尾联对仗的。也有两联都对仗的。例如。杜甫的这首《绝句》就是两联都对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仗)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对仗)
但我建议初学者在开始习写绝句时。尽量不要对仗。因为。绝句的对仗需要一定的技巧。如处理不好。很容易给人半首律诗的感觉。
二、律诗的对仗
在古人的创作中。除上述正格外。还出现了一些变格。虽然用得不多。但也可以了解一下:
1、蜂腰格。又称为贫对仗。主要见于五律。其特点是仅在颈联对仗。其余三联均不对仗。
2、偷春格。说的是首联偷走了颔联的对仗。即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颈联正常对仗。
3、藏春格。相对偷春格而名。指颔联先将对仗藏起。放在尾联再对。也就是说开头两联不对仗、后两联对仗。
在包括杜甫等很多唐人的格律诗中。这几种变格都能找到诗例。我举个偷春格的例子:
《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对仗)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不对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对仗)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不对仗)
尽管我不提倡初习者刻意采用这些变格。但有时觉得对不出好句或觉得对句会损意时。用用也不妨。我们常说重律而不惟律。正是此意。
三、排律的对仗
排律也是格律诗的一种。其形式就是在律诗定格的基础上加以铺排延长。故称“排律”。排律至小十句。多则不限。但不能换韵部。
排律除首尾两联外。不论多长。中间各联均要求对仗。对仗形式与律诗相同。但在创作实践中也有采用隔句对(即扇面对)等对仗形式的。
在格律诗中。对仗又称为对句。其大致要求是平仄相对;句型相对;句法结构相对(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等);词性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量词对量词等)。在创作上又分有工对和宽对。要尽量避免两联的构句方式一样。对句也要避免和出句的意思相同(即合掌)。
这些创作层面上的东西说来话长。就不在此答题展开了。大家有兴趣的。可关注我。我会在其他答题和文章里分享更多。
其他观点:
对仗的规定:
(1)一般规定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因为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所以、只有分清词类。才能在格律诗词创作过程中。准确把握。应用对仗这种修辞方法。
(2)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的;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相同。(3)对仗在格律诗中有五种行式: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交股对。
总之。格律诗的对仗是一种修辞方法。有一种整齐的美。音乐的美。优秀的文化传统。但也存在着。约束太多。很难把握。有时会因字词而失诗词意境的不足。所以有感而发还时、还是随便一点。自由一点好。写一些约束少一些的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其他观点:
近体诗中的律诗(五、七律)要求中间两联对仗。
对仗也叫对偶。和对联的要求相同:就是上下两联相同位置的字、词。必须词性相同。平仄相反。也就是在上下联相同位置上必须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所用的字、词平仄又要相反。上联是:仄仄平平仄。下联一定要:平平仄仄平。才行。例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其中浮云对落日、游子对故人、意对情。好的对偶句甚致每个字都会工整相对。如: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就是:青对白、山对水、横对绕、北对东、城对郭。再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有的对偶句。不仅上下联工整相对。每一句本身都前后相对。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上联山重对水复。下联柳暗对花明。上下联又对得很工整。有些对偶句使用了典故。则上联用典。下联也要用典。并且典故也要有关连。如: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上朕用盘古开天辟地的典故。赞美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成立新中国的壮举。下联则引用唐.杨敬之敬佩项斯。到处赞美他。和三国王粲去投靠刘表。得不到重用。寄人篱下的囧境来形容自己的尴尬。
总之。对仗。是格律诗中最“吃功夫”的规则。很多人写律诗都视对仗为“畏途”。解决这一问题。没有捷径。只能靠多读古书。多练笔。不断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才行。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9315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排律,绝句,律诗,下联,格律,动词,平仄,自己的,对偶,名词
没想到大家都对什么是格侓诗对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格律诗有三种形式。即绝句、律诗和排律。其对仗要求分述如下:一、绝句的对仗绝句又分五绝(五言四句)和七绝(七言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