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镇嵩军确实在民国初期名声很大。如果说这是一家创业公司。第一位创始人就是王天纵。河南伊川县人。1896年。他开始占山为王。劫贫济富。被人称为中州大侠。
1911年11月。这一支起义部队开始攻打洛阳。因为装备落后。缺乏正规训练。初战失败。在刘镇华的建议下。起义军向西转进。和组建的陕西军政府秦陇复汉军东路大都督张钫会合。
这时在镇嵩军建立过程中。起到非常重大作用的投资人出现了。他就是张钫。字伯英。河南新安县铁门镇人。这个地方离我家只有几公里。在他的推荐下。袁世凯任命刘镇华为镇嵩军协统。取张镇芳的镇和嵩山的嵩字。把这次军队命名为镇嵩军。从此这一家创业公司正式成立了。
镇嵩军分三标一营。第一标分统柴云升。第二标分统张治公。第三标分统憨玉琨。外加炮兵营营长武衍周。这些军官都和豫西的刀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张镇芳对他们也是半信半疑。是他们纳投名状的时候了。
在二次革命时。刘镇华迅速投靠了袁世凯。在镇压白朗起义时。镇嵩军立下大功。刘镇华把白朗的人头献给了袁世凯。袁世凯注资了10万元。并且封刘镇华为陆军中将。袁世凯死后。刘镇华又投奔了段祺瑞。
1917年底。陕西的革命党人响应孙中山的护法运动。陕西督军兼省长陈树藩感到万分惊恐。急请刘镇华入陕。镇嵩军迅速击败了陕西靖国军。刘镇华被任命为陕西省省长。
从这时起。镇嵩军开始进入了巅峰时期。刘镇华吞并了郭坚的靖国军。并迅速吞并了现在宝鸡地区这几个县。并且在这里做起了鸦片生意。并不断扩大自己的兵力。
这一时期的镇嵩军。趁势兼并了陈树藩的旧部。刘镇华也和当时的陕西督军冯玉祥结为兄弟。跟着他信了基督教。当冯玉祥担任河南督军时。就让刘镇华担任了陕西督军。
刘镇华控制了山西的军政大权。马上开始扩军。收编了土匪万选才和孙殿英等人。把军队扩充到10万之众。镇嵩军也达到了自己的巅峰时期。被吴佩孚称为西北长城。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胡景翼的国民军占领了河南地区。这时的刘镇华认为自己称霸中原的机会来了。于是率领重兵杀回了老家河南。却被由熟练用先进武器装备起来的国民军打得落花流水。
1925年秋。刘镇华东山再起。在吴佩孚和张作霖的支持下。重新组建了数万人的部队。控制了豫西地区。他的人生又回到了起点。但这一次只不过是回光返照。
1926年4月。刘镇华率领自己的镇嵩军杀进陕西。围困西安长达8月之久。杨虎城和李虎臣坚守西安城。在冯玉祥五原誓师发兵陕西后。镇嵩军兵败如山倒。伤亡达到5万之多。
在铁杆老乡张钫的劝告下。刘镇华向自己的把兄弟冯玉祥请罪。但镇嵩军从此土崩瓦解了。柴云升投奔了张宗昌。张治公投奔了张作霖。这时刘镇华的手下。就只剩下了刘茂恩和万选才两个军。随后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1路军。归阎锡山指挥。
刘镇华的弟弟刘茂恩在哥哥的劝告下。率部投奔了蒋介石。被任命为15军军长。这也是镇嵩军最后的一点命脉。中原大战结束后。刘镇华回国。在自己好友杨永泰的推荐下担任了安徽省省长。
抗战中。十五军先后参加过太原会战、中条山会战。1944年。15军奉命在洛阳和日军展开血战。在坚守半个月后。不得不退出洛阳城。出其不意地向东转进。在这半个月里消灭了8000多日军。自己也付出了上万的伤亡代价。在撤退的过程中。无意中进入了日军空虚的后方。打垮了不少日军的后勤兵站。
在八年抗战中。镇嵩军的旧部15军在与日本的战斗中丝毫没有含糊。没有一个河南老兵投降。在后来的三年解放战争中。和其他的地方军阀一样。被解放军打散。飘落在历史的长河中。
解放战争后期。刘镇华和他的弟弟刘茂恩都随同蒋介石去了台湾。最后在台湾终老。他们的老朋友张钫作为国民党的元老。则在四川策动了国民党第20兵团起义。建国后担任了中央文史馆副馆长。1966年去世。
其他观点:
镇嵩军本是臭名昭著“乌合之众”。后来为了民族大义。献身抗战!抗战时期。其和日军从山西打到河南。最后。为了守住洛阳。全军仅存十分之一!
镇嵩军的“出身”不好。算是一支流氓武装。
“秦陇豫东征军”的首领张钫便呈请民国政府。把陕军中的原以王天纵为首的河南绿林义军改编为“镇嵩军”。之所以叫“镇嵩军”。是因为当时河南都督是张镇芳。而军队又分布在嵩山的几个县附近。
而此时。王天纵升职去了北京。张钫就推荐德高望重的石言当镇嵩军统领。刘镇华利用石言谦虚。推辞不就的机会。自己当了镇嵩军统领。因为刘镇华的名字也有一个“镇”。所以。也有人说“镇嵩军”的“镇”取自于刘镇华的名字。
镇嵩军靠吸纳流氓武装壮大起来。
之后。刘镇华率部打败了逃到河南的国民第二军军长岳维峻。陕西军务督办李云龙和国民第二军第三师师长田玉洁等仨人。经此一战。刘镇华名镇一时。号称拥兵十万!此时。刘镇华膨胀了。竟然率军攻打西安。将西安围困了8个月。
在《白鹿原》中。也有讲这个事。到滋水县白鹿原征粮的。就是镇嵩军。幸好。西安有李虎臣、杨虎城\"二虎守长安\"。又有冯玉祥援军救援。镇嵩军大败而回。刘镇华本人。也是先投冯玉祥。又投蒋介石。
就是这样的乌合之众。抗战八年。有7年在前线抗日!
镇嵩军被冯玉祥打败后。被收编为西北军(第二集团军)第八方面军。冯玉祥败给蒋介石后。又被编成第11路军。后改为15军。
此时。15军军长是武庭麟(洛阳伊川人)。副军长姚北辰。都是跟随刘镇华征战多年的镇嵩军旧部。而且。15军下辖的64师师长刘献捷。还是刘镇华的儿子。
1944年5月7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和副司令长官汤恩伯先后弃官逃跑了。只留下15军的两个师:64和65师。以及94师(川军)防守洛阳。94师有8000余人。15军参战官兵15980人。共计约2.4万人。
汤恩伯说\"反正我是守不了。谁能守谁来守。\"
5月10日下午。蒋介石又下令:
\"若15军固守洛阳十至十五天。即督促外围大军增援洛阳。\"
5月13日。日军让主力追击国军逃兵。只派了战车第三师团进攻洛阳。结果。被我军打退。
5月23 日拂晓。日军12军司令司令官内山英太郎被洛阳守军的顽强精神折服。开始劝降:
“皇军自入中国以来。所向无敌。攻城没有超过一周而不下者。今将军及其将士坚守洛阳。十日有余。尽到了守土之责。......而今洛阳外围百里内已无中国军队。援军无望。坐以待毙。实属不智......为防止洛阳古迹毁于战火。切望守军停止作无益之抵抗......\"
洛阳守军拒绝投降。
5月24日22时许。由于无力再战。15军军长武廷麟召集各师长分路突围。在突围的时候。我军还捣毁了日军后勤兵站。最终。共计有2400人突围成功。
15军和川军94师在没有重武器支援下。以血肉之躯坚守洛阳14天!其英雄事迹。值得后人敬仰!
(文|勇战王聊历史)
其他观点:
“镇嵩军”在民国时期确实很有字号。著名的混世魔王孙殿英就是该部出身。它的基本力量并没有瓦解。“创始人”刘氏兄弟在民国政治舞台上很会左右逢源。经过多次投靠后已成为国民党的一支半嫡系部队。最后被人民解放军陈赓将军的部队所消灭。时间是1947年11月。番号已经是非常“正规”的整编第15师。这一支早年由豫西“刀客”组成的军阀武装才算彻底消亡。
(刘茂恩)
所谓刀客。就是关中和豫西地区特有的江湖组织。成员人手一把“关山刀子”。清廷称其为“刀匪”。基本就是亦侠亦匪的地方武装。而“镇嵩军”名号中的两个字各有含义。“镇”字代表民国初期的河南都督张镇芳(后亦指刘镇华)。“嵩”字表示部队分布在以嵩山为中心的河南西部各县。且嵩县为其根据地。早期官兵当中嵩县籍居多。故1912年正式命名镇嵩军。它起源于辛亥革命时期各路群雄并起的年代。是由豫西绿林豪强组织起来的义军。
镇嵩军原属反清的陕军序列。袁世凯上台后裁撤各省地方武装。河南都督张镇芳因豫西地区社会动荡匪患不宁。经与陕西军政府协商。将该部召回豫西。分驻陕州、汝州等二十二个县维持社会治安。原头领王天纵被袁世凯调往北京任京畿稽查长。同时任命原参议官刘镇华为镇嵩军协统、豫西观察使、豫西剿匪总司令等职。这时的镇嵩军是个旅级单位。下辖三标(团)一营。
(刘镇华)
刘镇华1908年便加入了同盟会。是镇嵩军的实际发起人之一。而且此人乃文人出身很有些政治眼光。绝非传说中的土匪枭雄。他掌握这支军队之后进行了铁腕改造。去除了“土匪”标签。曾先后投靠孙中山、袁世凯、段祺瑞、吴佩孚、冯玉祥、阎锡山等民国大佬。最后见风使舵归附了蒋介石。矗立民国乱世20年不倒。绝对是个人物。
刘镇华擅于观察形势。率领镇嵩军纵横豫陕两省。势力最大时超过10万人。成为北方及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大型军阀。1926年刘镇华试图主陕。率7万多镇嵩军围困西安。这才有李虎臣和杨虎城1万人马\"二虎守长安\"的故事。围城长达8个月不得进。最终被冯玉祥国民军的援陕军击败。
(豫西刀客)
刘镇华眼见打不过冯玉祥且部队折损严重。干脆投降了冯玉祥。被委任为第八方面军总指挥。辖刘茂恩(刘镇华五弟)和万选才两个军。但有几个部将不愿投冯。分别投靠了张作霖和张宗昌。孙殿英就是这会脱离镇嵩军的。成立15年的镇嵩军首次出现内讧解体。造成部队实力大为削弱。国民党二次北伐完成后。镇嵩军老底子被阎锡山改编为第十一路军。原来的两个军压缩为两个师。
镇嵩军盘踞的河南地区在蒋冯战争、中原大战期间都是主要交战区。因此刘镇华的部队多受冲击。但此人判明冯阎绝非蒋之对手。在军阀混战中保持了中立。并终于在1930年正式投靠蒋介石。镇嵩军更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15军。不久又搭上了蒋身边的头号智囊杨永泰。被其保举为安徽省主席。军长一职由弟刘茂恩接手。这就算彻底被招安为正规军了。
(杨虎城)
1936年10月杨永泰被刺身亡。刘镇华闻迅惊吓过度精神错乱(心理素质也忒差了)。次年被免去省主席之职。从此脱离政治舞台。刘茂恩全盘继承了他的衣钵。抗战爆发后。刘茂恩率部参加过太原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中条山会战、豫中会战等战役。应该讲。作为曾经的一支军阀甚至土匪武装。刘茂恩的抗日立场还是非常坚决的。中条山会战时他是卫立煌麾下的第14集团军总司令。
1944年在豫湘桂会战中。接手第15军军长职务的武庭麟率部坚守洛阳。拒绝日军诱降。苦战经日。毙伤日军8000余。全军最后突围者不足2000。很是勇敢。武庭麟这个家伙从镇嵩军的营长做起逐渐成为刘茂恩的心腹。心狠手辣并且贪财好利。
(杨永泰)
日军侵占洛阳后。平日受武家欺凌的村民将其老家花园围墙多处拆除。武庭麟闻迅后大怒:“我要拿他们的骨头把墙砌起来”。果然日本投降后。那些参与拆墙的人无一幸免。尽显地方武装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抗战胜利后。第15军被改编为整编第15师。驻于新乡等地。1947年8月中原野战军的陈谢兵团南渡黄河挺进豫西。作为“河南省主席”刘茂恩的看家部队。整编15师在武庭麟率领下参与围追堵截。当年11月4日。整15师在伏牛山东麓的郏县地区被解放军全歼。武庭麟被中野名将周希汉生俘。自此。横行河南三十多年的“镇嵩军”彻底告别历史舞台。
(影视剧中的镇嵩军形象)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英雄不问出路,各位第一次创业是做什么?有一样选择摆摊的么?
- 刚开始创业你们会选什么行业?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9761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洛阳,河南,陕西,日军,军长,永泰,豫西,部队,西安,蒋介石
没想到大家都对民国名噪一时的“镇嵩军”是如何走向瓦解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镇嵩军确实在民国初期名声很大。如果说这是一家创业公司。第一位创始人就是王天纵。河南伊川县人。1896年。他开始占山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