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制服不了孙悟空,要如来佛才能制服?
原创

为什么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制服不了孙悟空,要如来佛才能制服?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西游记》中太上老君虽为“三清”之末。如来为“五老”之首。但不管怎样。太上老君比如来实力高两个等级。怎么会制服不了孙?

放到《封神演义》。如来原是多宝道人。万仙阵中想偷袭师伯太上老君。被太上老君秒擒。后随太上老君出关。化胡为佛。成为如来。所以。如来的实力远在太上老君之下。

说太上老君制服不了孙的人可不要忘了。青牛精就偷了太上老君的金刚琢下界。连如来都惧怕。孙更是被整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孙怎么可能是太上老君的对手?

那孙大闹天宫的时候。太上老君为什么不出手。非得玉帝传旨如来。才制服得了?

这事情很简单。就一个小小的孙。玉帝只要愿意。分分钟便灭了他。

可是玉帝懒得动手啊。这好比一个小孩子砸了你家的东西。你自己不管。我太上老君凭什么去管?

你要凭借你是三界之主命如来去收拾那泼猴。说明你还懂得尊重我太上老君。知道杀鸡焉用牛刀。给你点个赞。

简单说吧。玉帝、太上老君、如来三人之中。太上老君最强。如来最弱。让如来去制服孙没毛病。

坚持原创。我是烟斗的传说。欢迎交流关注。

其他观点:

简直是开玩笑。太上老君制不了孙。不是制不了。是不愿意制、或不方便制。

举个例子。在农村。你家门口有块空地。你翻做。施肥。浇水。种了些疏菜。村里的一个小屁孩。进了菜地乱摘乱踩一通。毁坏了菜园子。试问你。能不能把小孩抓起来暴揍一顿呢?显然不能。这就是人情社会之人情。打狗还得看主人。小孩错了。要叫人家大人管。才合正理儿。

太上老君。道家的大咖。如来佛家的大咖。孙佛家的人物。为了两家的颜面。佛家的犯了事。道家的自然不好直接出面管教了。当然要叫佛家的家长管了。这就叫与人留一面。今后好见面。

其他观点:

《西游记》中太上老君是个文臣的设定。实力不如孙。所以才需要如来佛祖来降孙。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开始流行“西游阴谋论”。最为人知的言论就是“孙大闹

天宫时天庭放水”。尤其是太上老君放水;也因此太上老君被认为是《西游记》中隐藏的幕后大佬。

许多人喜欢拿道教文献来解读太上老君。认为他的实力是无敌的。可惜的是《西游记》并不是宗教文献。它是一部古典小说。是小说就有自己的设定。又怎能拿其它文献来参考?

在《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就是文臣设定。孙大闹天宫时。他出过手。但直接被捽了个倒栽葱。这就是他的实力!

网上吹捧太上老君实力的无疑是说他“化胡为佛”“炼石补天”等。下面我们来一一解答。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西游记》中太上老君虽是“三清”之一。但他却是玉帝的大臣。这一点就和所谓的宗教文献设定不同。《西游记》中多有体现。这里就不再多述。

作为玉帝的臣子。在孙大闹天宫时他从始至终都在为玉帝分忧。所以不存在他隐藏实力一说。

在孙大闹蟠桃会、偷了太上老君的仙丹时。太上老君马上去和玉帝告状。使得玉帝增加兵力对孙围剿。二郎神及众兄弟无法拿下孙。太上老君丢下金刚琢偷袭。让孙被抓;天庭众刑都伤不了孙。太上老君立马提议将他丢到八卦炉中炼。还让孙得了害眼病……

老君朝礼毕,道:“老道宫中,炼了些‘九转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会’,不期被贼偷去,特启陛下知之。”

有人说太上老君放水。原因是太上老君不用金刚琢收孙兵器却去砸他头。试想一下如果太上老君收了兵器。孙还会恋战吗。肯定直接逃跑。况且太上老君用金刚琢砸猴头也达到了他预料的结果。让孙跌倒后被二郎神抓住。

有人肯定又说。太上老君把孙丢到八卦炉中时除了孙的琵琶骨的勾刀所以放水!然而狮驼岭时三妖煮孙等人也是先除掉他们身上绳子。难道他们也放水?至于为什么除掉勾刀(绳子)。是因为太上老君自信将孙丢到八卦炉中他必死无疑。

有人又说太上老君送了孙火眼金睛所以他和孙是一伙的。然而这火眼金睛就是害眼病。后来取经路上孙没少因为这个眼病吃上苦头。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大战红孩儿那一回。

所以太上老君是尽心尽力为玉帝分忧。根本没有对孙放水!

孙大闹天宫时。将太上老君捽了个倒栽葱。此后太上老君就一直忌惮孙。在孙取经救乌鸡国国王时来到兜率宫讨要丹药时。太上老君一看到他就赶紧吩咐童子们要多加防备他。

他见行者来时,即吩咐看丹的童儿:“各要仔细,偷丹的贼又来也。”

对于孙大闹天宫。沙僧的评价是【闹得太上老君害怕】。

沙僧道:“不瞒陛下说。我大师兄乃齐天大圣皈依。他曾大闹天宫。使一条金箍棒。十万天兵。无一个对手。只闹得太上老君害怕。玉皇大帝心惊。”

而土地则评价是【孙偏打老年人】。

土地道:“若去见他。他那棍子好不重。他管你好歹就打哩!”婆儿道:“他见你这等老了。那里就打你?”土地道:“他一生好吃没钱酒。偏打老年人。”

所以。孙大闹天宫捽倒太上老君凭的是真本事。并没有什么天庭放水一说。

接下来。我们具体来分析太上老君的真实实力!

一、太上老君是开天辟地之祖

《西游记》中有出现过太上老君是开天辟地之祖。其主要是来源于以下这两段:

1.行者骂道:“这个大胆的毛团!你能有多少的年纪。敢称南山二字?【李老君乃开天辟地之祖】。尚坐于太清之右;佛如来是治世之尊。还坐于大鹏之下;孔圣人是儒教之尊。亦仅呼为夫子。你这个孽畜。敢称什么南山大王。”

2.那魔不知是个见识。只道是句老实言语。就将根本从头说出道:“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补到乾宫触地。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上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

这段话说出“李老君乃开天辟地之祖”。也因此引出了“太上老君是否开天辟地”的讨论。在明代《唐僧西游记》及杨闽斋版《西游记》中并没有“孙说太上老君是开天辟地之祖”这段描写。

百回本《西游记》公认最早的世德堂本是有这段描写的。所以我们辜且认为《西游记》中应有此段描写。即便如此。我们可以知道孙说出这“三祖”的地位实际上是为了讽刺南山大王不知天高地厚。而孙对于道祖太上老君的“开天辟地之祖”的认知正是来自于平顶山上银角大王的介绍。

在《西游记》的开篇就提到了这天地是盘古所开。看到这些。肯定就有人抬杠。说太上老君就是盘古。可书中并没有这个设定。参考书中设定太上老君是女娲。就明确说了他【化解女娲】炼石补天。既然没有说太上老君是盘古。为什么要自己去脑补呢?

那么。太上老君是开天辟地之祖要怎么理解呢?对此我们可以参考书中对人参果树的描写!

1.这万寿山乃先天福地。五庄观乃贺洲洞天。【人参果又是天开地辟之灵根】。如何可治?无方。无方!”

2.那菩萨情知。怪道:“你这泼猴。不知好歹!【他那人参果树。乃天开地辟的灵根】。镇元子乃地仙之祖。我也让他三分。你怎么就打伤他树!”

看到没有。书中同样写出人参果树是【天开地辟之灵根】。难道人参果树开天辟地了吗?这里明显是要表达人参果树是在天地开辟时就已经存在。所以【开天辟地之祖】亦是这个意思。

当然。肯定还有人会再杠一下。说开天辟地和天开地辟不是一个意思。对此我们来看一下《西游记》的另一个版本《西游记传》。该作品被认为是吴版《西游记》的缩写版。

菩萨骂道:“你这泼猴。【他那人参果乃开天辟地的灵根】。镇元子乃地仙之祖。你怎么毁伤他树!”

也就是说。开天辟地就是等同于天开地辟。这两个词是同一个意思。

为了进一步证明“开天辟地之什么”在古典小说中的意思。我们来看看古典作品中其它的一些相似描写:

1.龙女笑道:“这马猴才是个道地古董。他名字叫做支巫祈。 乃【开天辟地的一个大水怪】。被大禹王拿住。用”五行正一锁”将他锁住。 ——清《红楼复梦》

2.原是【开天辟地的神物】。善能变化。一见洞门开了。遂化成黑白二气。望空而去了。 ——清《妆钿铲传》

3.稽诸所祀。乃太昊伏羲、炎帝神农、黄帝有熊之三圣人焉。盖三圣人者。【开天辟地之圣人】也。——清《乌石山志》

4.《神农本草经》创于【开天辟地之圣神】。洵堪为论药性之正宗。——清《医学衷中参西录》

5.爱玉的(禁止)。颇似属于此类。卓司令却做了一个【开天辟地的客人】。无怪要性命丢脱。骸骨无存了。 ——民国《民国演义》

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游记》中的这“开天辟地之……”就是表示其资历老。存在的时间年久。

也就是说《西游记》中“开天辟地之祖”就是要说明在开天辟地时太上老君就存在了。并不是指天地是由他所开。

存在时间久远也并不能说明实力强。在《西游记》中玉兔精是天地没开时就在修炼。但她实力依然很普通。

二、太上老君化解女娲补天

《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确实是女娲。原文是这样描写的:

那魔不知是个见识。只道是句老实言语。就将根本从头说出道:“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补到乾宫触地。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上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

但太上老君炼石补天。就一定实力很强吗?这里【炼石补天】的重点恐怕是【炼石】吧。太上老君本就善于炼丹、炼兵器。所以炼补天石并不难。至于【补天】二字。在《西游记》中并不能代表实力很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西游世界”中连普通的神仙都能移山架海。那“放屁添风”的猪八戒和沙僧都认为换斗移星和担山赶月不值一提!

愚弟兄若干别事无能。若说擒妖缚怪。拿贼捕亡。伏虎降龙。踢天弄井。以至搅海翻江之类。略通一二。这腾云驾雾。唤雨呼风。与那换斗移星。担山赶月。特余事耳。何足道哉!

看到没。按猪八戒的说法这换斗移星和担山赶月的本领都不值得一提。所以那【补天】比【移星换斗】和【担山赶月】又能强多少?

三、太上老君化胡为佛

《西游记》中太上老君有化胡为佛的设定。原文是这样描写的:

“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

太上老君化胡为佛靠的是金刚琢而非自己实力。假如太上老君很厉害。又何必用【甚是亏他】?

至于“化胡为佛”是啥意思?很明显并不是指太上老君教化如来?因为《西游记》中设定。如来是大雪山成佛。

“化胡为佛”出自《甄正论》而非《老子化胡经》。《老子化胡经》在明朝已被认为是伪经。作者又怎会采用?《甄正论》中的“化胡为佛”则是说老子拜在佛祖座。

在唐僧到达灵山时佛祖曾告诉他那所取的经书是三教源流。也就是说儒释道均由此经书衍生而成。如此看来。似乎老君地位尚比如来地位低上一筹!

“此经功德。不可称量。虽为我门之龟鉴。实乃三教之源流。若到你那南赡部洲。示与一切众生。不可轻慢。非沐浴斋戒。不可开卷。宝之重之!盖此内有成仙了道之奥妙。有发明万化之奇方也。”

四、太上老君法宝多

太上老君确实打造了许多兵器和法宝。但都对孙无效。

1.紫金葫芦和羊脂玉净瓶化不了孙。

原来孙大圣是熬炼过的身体,急切化他不得,那怪虽也能腾云驾雾,不过是些法术,大端是凡胎未脱,到于宝贝里就化了。

2.幌金绳被孙变个锉就给锉断。

他见面前无人就弄神通:顺出棒来吹口仙气叫“变!”即变做一个纯钢的锉儿扳过那颈项的圈子三五锉锉做两段;扳开锉口脱将出来拔了一根毫毛叫变做一个假身拴在那里真身却幌一幌变做个小妖立在旁边。

3.七星剑伤不了孙丝毫。

那怪将绳一扯扯将下来照光头上砍了七八宝剑行者头皮儿也不曾红了一红。

4.芭蕉扇被孙捻个避火诀就给避开。

(孙)将身一抖,遂将毫毛收上身来,只将一根变作假身子,避火逃灾,他的真身,捻着避火诀,纵筋斗,跳将起去,脱离了大火之中,径奔他莲花洞里,想着要救师父。

5.紫金铃只让孙打了个喷嚏。

这行者只顾看玩,不觉沙灰飞入鼻内,痒斯斯的,打了两个喷嚏,即回头伸手,在岩下摸了两个鹅卵石,塞住鼻子,摇身一变,变做一个攒火的鹞子,飞入烟火中间,蓦了几蓦,却就没了沙灰,烟火也息了。

6.九齿钉耙伤不了孙。还让猪八戒震得手疼。

那怪真个举起钯,着气力筑将来,扑的一下,钻起钯的火光焰焰,更不曾筑动一些儿头皮。唬得他手麻脚软,道声\"好头!好头!\"

7.也就只有金刚琢厉害点。但金刚琢的功效是防御。无法主动攻击。它对孙都造成不了任何伤害。尽管这金刚琢能收万物。但青牛精拿着金刚琢最多也只是和孙两方对峙。况且孙根本没有耍阴招。孙都变成跳蚤咬了青牛精却没有偷袭。给他一棒。

综上所述。《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虽然地位高但实力一般。太上老君在原著中的实力还表现为:

1.化胡为佛靠金刚琢防身;2.没有芭蕉扇自认收伏不了拿着金刚琢的青牛精;3.打赌输给了观音菩萨。最值得吹捧的则是他救活了紫金葫芦中化成血水的金角、银角。但这紫金葫芦本来就是他自己的法宝。有什么其它救人窍门又能知晓?

孙作为后起之秀。又是《西游记》中的主角。实力远高于太上老君。他大闹天宫并将太上老君捽个倒栽葱也是凭的真本事。

实际上。不仅《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实力一般。如果你多读一些古典神魔小说(如《后西游记》《剑锋春秋》等)你就知道大多如此。这里就不再多述。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中。太上老君常常是德高望重的文臣设定。真正写他能打的也就《封神演义》。然而。《封神演义》和《西游记》是两部小说。没有任何关系。《封神演义》中太上老君能打关《西游记》什么事。所以《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就是那么弱!

至于如来佛祖。在《西游记》中他被设定的是有智慧、有实力的大神。且“西天取经”由他一手操办。因此孙只能由他来降伏!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09:56

    太上老君,西游记,开天辟地,玉帝,如来,天开地辟,实力,老君,紫金,炼石补天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09:56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制服不了孙悟空,要如来佛才能制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09:56

    《西游记》中太上老君虽为“三清”之末。如来为“五老”之首。但不管怎样。太上老君比如来实力高两个等级。怎么会制服不了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