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楚汉之争”实际上是“第二次秦国东灭六国”?
原创

为什么说“楚汉之争”实际上是“第二次秦国东灭六国”?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楚汉相争是第二次秦灭六国。这种看法很有见地。深入分析历史。的确是如此。

一、刘邦虽是汉王。但在出关(函谷关)与项羽争夺天下时。已经是事实上的秦王

秦朝灭亡后。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实则统领汉中、巴蜀之地。这些地区在秦昭王时期就已经成为秦国的领地。后来。刘邦(韩信)暗度陈仓。攻入关中。灭掉项羽分封的三个秦王(章邯、董翳、司马欣)。就完全占据了秦国的领地。此时的汉王刘邦实则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秦王。

二、楚汉相争。刘邦所依靠的主要力量。依旧秦地秦兵。这点和秦灭六国并没有太大差别

延续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最初是拉着诸侯的军队和他一起讨伐项羽。但彭城大败后。刘邦所能依仗的主要力量。只能是秦地秦民。刘邦军队的高层虽然大多都是关东人。然而刘邦军队主体却是秦人。由萧何坐镇关中。从秦地征粮征兵供应刘邦争夺天下。这和秦灭六国时期并无不同。

三、楚汉相争和秦灭六国一样。最严重打击的。就是六国的旧贵族。从此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周朝当年分封的旧贵族退出历史舞台。而汉朝的新贵产生

秦始皇灭六国虽然极为迅速。完全剥夺了六国贵族的社会地位和特权。然而六国贵族短期内并没有消失。这些人甚至潜伏起来。互相联合。成为强大的反秦势力。从原本韩国的没落贵族张良的故事。我们大概就可以看出韩国贵族和楚国贵族合作反秦的影子。张良在博浪沙中狙击秦始皇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他被秦始皇通缉。却逃到了原本属于楚国的下邳隐藏起来。关键的。他还包庇过项伯(项羽叔父。楚国没落贵族)。

后来。陈胜吴广起兵后。等到机会的六国旧贵族们纷纷冒了出来。楚国、魏国、韩国、赵国的王。原本就是六国的王族子弟。齐国的田横兄弟也与原本齐国的王族有说不清的关系。楚汉相争时。韩信破魏、下赵、灭齐。对这些旧贵族的打击甚至比秦灭六国还要沉重。等到汉朝建立。迁天下豪族以实关中。这些旧贵族就被完全抹平了。说起来。这些人都是分裂主义的坚持者。正因为他们的存在。造成了秦朝的统一昙花一现。汉朝将他们完全控制起来、平民化后。汉朝的统一这才巩固起来。

(本文为星火辰原创。图片来自于网络。更多内容请关注星火辰头条号)

其他观点:

这就是有趣的巧合。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

秦国东灭六国。也存在一个惊人的相似。那就是楚汉相争。楚汉相争表面上看是楚霸王与刘邦之战。事实上。还是秦国与六国之战!

只不过。楚汉相争的时候。秦始皇变成了刘邦。楚怀王变成了项羽而已!

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么。楚汉相争被认为是“第二次秦国东灭六国”就很容易理解了!

刘邦浓缩了几代秦王的努力。最后华丽转身为秦始皇。实际上楚汉相争的时候。秦始皇成为了刘邦。楚怀王成为了项羽

为什么说刘邦浓缩了几代秦王的努力。最后自己变成了秦始皇?

刘邦争夺天下的战略与秦国几代秦王一模一样

当年秦昭王的父亲秦惠文王赢驷。曾经让大臣们讨论:

秦国一统天下的大战略。战略的起点在哪里?

很多重臣认为应该东进。首先消灭韩魏。然后入主中原!

但是。小赢稷认为应该西进巴蜀。进攻巴蜀容易成功。而且不会引来东方大国的干涉!

后来。小赢稷的战略获得了秦王和司马错的赞同!

根据这个战略。秦国通过经营巴蜀。生产粮食。然后再来东灭六国!

后来。秦王派李冰父子经营巴蜀。就是这个统一天下战略的重要一步棋!

巧合的事情来了!

项羽居然册封刘邦为汉王。这个汉王也管辖巴蜀之地。项羽这个人识字不多。估计就是一个半文盲。对历史更加是一无所知。他也不知道巴蜀之地的重要性!

项羽更加不知道历史具有惊人的相似!事实上。项羽连最最起码的历史常识也没有!

项羽册封诸侯之后。刘邦就莫名其妙的当了一回李冰父子。经营巴蜀。然后他命令韩信暗度陈仓。占领了关中地区。这个时候。刘邦事实上刚好统治了秦国的地方!

刘邦事实上成为了秦王!

他治理着原来秦国的地盘。然后利用秦国的资源来重新统一天下!

更加巧合的是。东方六国又复活了。

项羽事实上成为了楚怀王。尽管名义上他是西楚霸王。事实上他的地盘主要还是楚国。直接控制的地方也不多!

齐王、魏王、韩王、赵王、燕王、楚王。又重新再来一回。可惜这些个贵族子弟不争气。更加不经打!

一个初出茅庐的韩信就消灭了五个王:齐王、魏王、韩王、赵王、燕王。

刘邦和韩信最后灭亡了楚霸王。这个过程简直就是秦始皇东灭六国的翻版。大同小异的战争过程。真的是太相似。太巧合了!

楚汉相争。刘邦东灭六国。主要依靠巴蜀和关中的资源。关中的兵员。巴蜀的粮食。萧何事实上扮演着秦国丞相李斯的角色而已

刘邦的骑兵主要兵员和教练。就是退役的秦军!

原来秦国的关中地区。后来成为了刘邦的兵源地。为刘邦输送了大量的士兵。

特别是灌婴的骑兵!他们的骨干就是老秦人!

南方人不会骑马。灌婴的骑兵教练基本上就是老秦人。因为秦国人经常面对游牧民族的进攻。所以秦国的骑兵部队比较发达。后来汉军的骑兵基层军官主要吸收了秦军的老骑兵!

从汉军骑兵的角度来看。项羽最后事实上就是被灌婴的骑兵杀死的!

这样往深处来说。项羽表面上是败于汉军。事实上他是被秦军化的汉军打败的!

所以从军队的角度来看。楚汉相争实际上是“第二次秦国东灭六国”!

综上所述。楚汉相争与秦始皇一统天下非常相似!

可见。历史就是如此惊人的相似。表面上轰轰烈烈的楚汉相争。实际上就是“第二次秦国东灭六国”。

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热心关注和评论!@龚柳辉

其他观点:

从广义上来说。“楚汉之争”。实际上是“第二次秦国东灭六国”也没有错。

项羽、刘邦等农民起义军灭秦后。项羽的声望和实力得到各路诸侯的公认。由项羽主持分封诸侯的大计。项羽担心刘邦在关中实力过于强大。把刘邦封到巴蜀。领有汉中土地。称为汉王。把关中秦故地一分为三。分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yì )为三秦王。以阻遏刘邦的势力扩展。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王咸阳以东至河。都栎阳;董翳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

在这里项羽犯了一个致命的战略错误。当时凭借项羽的声威和军事实力。他是完全有资格做皇帝的。但他没有这个意思。也没听说范增等谋士提出过这项建议。这说明项羽集团缺乏政治远见。曾有人建议项羽王关中。项羽偏要衣锦还乡。被人骂作“沐猴而冠”。项羽还把他烹了。

在封诸侯王之前。项羽先尊楚怀王为义帝。分封时。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他错误地认为霸王在诸侯王之上。可以领导、调遣其他诸侯王。分封后。又派人暗杀了义帝。大概认为没有了皇帝。霸王就可以代行其政了。

这也表明项羽不能采用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理由去取得皇位。反而采用小聪明去达到目的。还是缺乏政治远见。没有政治头脑呀

分封后。诸侯王各自回到自己的领地。这时出现了暴乱。田荣、陈余、韩广等认为分封不公。心中不服。引起战乱。项羽不得不带兵前去履行自己的霸王职责。到齐地平定田荣。

刘邦趁项羽率军平定齐国暴乱之机。出兵汉中。首要目标是平定三秦。统一关中原秦国的地盘。然后以故秦地为根据地。东向平定各诸侯王而与项羽争夺天下。

秦地三王章邯等。因为战死了关中几十万子弟兵。投降项羽。取得个人荣华富贵。故关中父老并不亲近他们。人心不服。所以。很快就被刘邦打败。刘邦没有费多大力气就统一了故秦地。加上民心顺服。关中很快就成为刘邦东向争夺天下的稳固后方。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源源不断的支持刘邦的战争需求。

刘邦统一秦地后。一路大军出武关。一路大军出函谷关。浩浩汤汤出兵东伐。先后平定或降顺了韩王郑昌。殷王司马昂、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魏王魏豹、九江王英布、陈余和赵王歇。彭越。齐王田广。田横。临江王共驩(huan),燕王臧荼、西楚霸王等。

所以说。“楚汉之争”就如同是“第二次秦国东灭六国”。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24:18

    项羽,刘邦,秦国,关中,楚汉相争,秦王,六国,汉王,诸侯,楚国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24:18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说“楚汉之争”实际上是“第二次秦国东灭六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24:18

    楚汉相争是第二次秦灭六国。这种看法很有见地。深入分析历史。的确是如此。一、刘邦虽是汉王。但在出关(函谷关)与项羽争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