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术是谁传入欧洲的?有何依据?
原创

活字印刷术是谁传入欧洲的?有何依据?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假如说从猿人进化到有独立思想的人是人类文明的开端。那么文字发明和印刷术发明是人类进化的又一标志。文明被提高到可以不受时间限制、无限期保留的崭新阶段。在印刷术的发明过程中。中国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德国人谷登堡在铅活字方面更是为世界贡献了力量。

从雕版到活字

人类发展史上最早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术。出现于我国隋末唐初时期。距今已近1400年。它使用梨木或枣木板作原料。先将其刨成合适的厚度和普通线装书面大小。然后在木板上用刀刻出凸起的阳文反字。把墨水涂在刻好的版面上。将纸铺到上面。用刷子轻轻地一抹。揭下后纸上就会出现白底黑字。

我国目前流传下来的古代著述大多为雕版印刷品。它的弊端很明显。用这种方法刻印时。需要印一页刻一版。印完之后这块印版就作废了;如果是一部卷头庞大的书。需要雕刻几万乃至几十万块版。花费时间长。在人力、物力还有时间上都造成了浪费。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民间发明家毕昇终于首创泥活字。成功地进行了活字印刷。

有关毕昇发明活字版技术的记载很少。只有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作了较详细的记载。这一记载的历史作用。就在于启发了后来的有志者。沿着毕昇的道路继续前进。从而使这一技术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最终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印刷方式。《梦溪笔谈》记载的活字印刷术的程序是:用粘土刻字。每字—印。制成大小划—的薄字印。然后用火烧烤使它陶化。即成坚硬的泥活字。刻字时。同一字刻几个印。常用字则多刻。最多者达20余印。以备排版中遇到相同的字时应用。字印按音韵分门别类。贮放在木格里。排版时。先依照稿本拣出所需要的字。整齐地排在一块四周有框。中间放有松香、蜡、纸灰等混合药剂的铁板上;当活字排满一版就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熔化。再用一块平板从上面压平。使板上的字面平整。待药剂冷却凝固后。活字就平整地固定在板上。成为版型。人们可以像雕版印刷那样。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进行印刷。印刷完毕后。再把字板烘热。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从铁板上脱落下来。供人们下次再用。

活字印刷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有其他一些优点。如发现错字可随时更换。不必像雕版那样要从头开始。也不会产生雕版的虫蛀、变形及保管困难的问题。只要有了一套活字。便什么书都可印。大大节省了写刻雕版的费用。又缩短了出书时间。这种既经济又简便的印刷方法。是毕昇在世界印刷史上树立的一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碑。

我国雕版印刷术发明后不久。就逐渐传播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东方邻国。这些国家不仅与中国山水相连或隔海相望。而且受中国的汉文化的影响也是极其深刻的。他们不仅使用汉字。尊崇儒家思想。就连社会习俗、典章制度和文学艺术等。也都无不从汉文化中吸收其营养。而在印刷术向这些国家的传播中。佛教文化则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他们经常、大批地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和佛教徒。从中国索取或购买佛经和经、史、子、集各类书籍。而这些国家自己刻印的版本也逐渐问世。日本、朝鲜等东方邻国。不仅学习和吸收中国的印刷技术。而且在版式、字体及装订方式等方面。都仿照中国的习惯。

印刷术传入朝鲜、日本之后。陆续向其它周边邻国传播。在东南亚各国。较早接受中国印刷术的是菲律宾、越南。之后才传向泰国、马来西亚等其它南亚国家。中国的印刷术约于公元13世纪后期传到(波斯)伊朗。公元1294年。波斯的统治者开始用中国的方法印刷发行纸币。公元14世纪的一位波斯历史学家。在他的著作中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为中国印刷术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谷登堡和铅活字

15世纪开始。欧洲人逐渐掌握了印刷术。起初。他们是使用雕版印刷法。印制了一些纸牌、圣像和教学用书等。到了15世纪中叶。活字印刷术得以推广。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人物是德国人谷登堡。

约翰·谷登堡“约1400~1468年”是德国美茵兹市一位具领导地位的公务员。他的第一个目标是使用熔化的金属铸造个别的铅字。为此谷登堡选用手写字体作为蓝本。为了能模拟手写格式。使一般人不易分辨手写书籍和铅字印刷品的差别。他特地选用textura字体“哥德体的一种”作为范本。

约翰·谷登堡为每个字母与每个符号制作了一个钢片。压在软铜块上形成一个铜模。如此即可铸造大量的铅字。为此目的。约翰·谷登堡发明一种手铸工具。将铜模放置其中。只要倾入熔化的合金。字母与符号即可产生。这种合金包含铅、锑、锡与少许比例的铋金属。

但仅是如此仍然不够。印墨也必须自行生产。为此约翰·谷登堡又发明了脂肪性的印刷油墨。然而这一切准备之首要工作。仍是要制造一部印刷机。为此。他又发明了木制印刷机。经过三年的辛劳工作。42行拉丁文圣经终于在1456年印刷完成。约装订成200册。每册有1282页。每本都是一样完好而美观。1460年谷登堡又印出另一部圣经《卡特里康》。然而虽然谷登堡的发明标志着印刷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贡献特别大。但在当时人们却还没有认识到。谷登堡也并没有因此成为百万富翁。而是在贫困中死去。但是。他的发明很快地传遍全球各个角落。使全世界均能用这种印刷方式印刷有形的读物。

在欧洲。另一位被认为对印刷作出贡献的是威廉·卡克斯敦。威廉·卡克斯敦1422年出生于英国肯特州。1472年在科伦意外地学到了印刷术。两年后。他在布鲁日开始从事印刷业。1476年。他将印刷术带到英国。他的最大贡献是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介绍给社会大众。并使这些文学作品流传至今而不致流散埋没。此外。由于他大量出版图书。使英文拼音法。即句读法和文法得到了完全定型。

印刷术传入欧洲。正值宗教革命和文艺复兴时代。西方各国以此为先导。在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开创了以机械操纵为基本特征的世界印刷史上的新纪

影响

美国《生活》杂志评出了上一个千年“改变世界历史的百件重大事件”。其中活铅字印刷术的发明被列在了首位。有一些历史学家还认为。如果要选中世纪结束的标志。谷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比发现美洲大陆更为合适。

在中世纪的欧洲。阅读和写作的权利被限制在一小部分人即贵族、教士和作家之间。历史发展到15世纪。欧洲各国出现了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激励着发明家们寻求着大量印刷文字的可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开拓了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信息时代。

活字印刷术的成果在欧洲广泛传播。到1500年。估计有50万本印刷品在流通。其中包括有宗教著作、希腊和罗马经典著作、科学文献……可以说。如果没有活字印刷术。新教运动以及后来几世纪里的政治、工业变革都不可能发生。这一发明对文艺复兴的出现和中世纪的终结起到了巨大作用。印刷术使书籍的数量剧增。使西方近代教育兴起并迅速繁荣。从而大大改变了西方文化、以至世界文化的面貌。

其他观点:

关于活字印刷的记载首见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升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毕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胀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才改用胶泥。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他创造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

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内发现的刊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鉴定为北宋元符至崇宁(1100~1103)年活字本。这是毕升活字印刷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

活字印刷术怎么传到西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印刷术是通过古代居住在甘肃西部和新疆东部的回纥人。即今天的维吾尔族人传播的。时间约在公元13~14世纪。

  第二种说法认为。印刷术传入西方是在元朝(公元1271~1368年)初年。通过西征的蒙古军队中的印刷工匠传入所征服的欧洲国家的。

  第三种说法认为。印刷术是通过波斯(今伊朗)传播的。元太祖成吉思汗在1221年攻占波斯后。印刷术随后也传到了波斯及阿拉伯等国。然后再传入西方。

  第四种说法认为。印刷术是通过十字军东征而传播的。公元1096~1270年。欧洲发动了八次十字军东征。把大量的中国印刷品带到了欧洲。也带去了有关的技术。

  第五种说法认为。印刷术是通过俄罗斯传入的。13世纪中叶到14世纪中叶。俄罗斯处于蒙古人的统治之下。印刷术可能是先从中国传入俄罗斯。再由俄罗斯传入了欧洲的。

第六种个人认为。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航线。南海航线。又称南海丝绸之路。起点主要是广州和泉州。先秦时期。岭南先民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岛屿开辟了以陶瓷为纽带的交易圈[2][3]。唐代的“广州通海夷道”。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海上输出的不仅仅只有贸易。应该还有文化、技术和人才!

其他观点:

他们自己发明的。

中国之雕版印刷术在发明后不久。即传至日本。后来又在十二世纪传入埃及。欧洲大约在十四世纪才有木版印刷的图像。现行之木版水印画依然采用雕版印刷之方法。活字印刷术则在大约十四世纪传到朝鲜、日本。复由中亚传至小亚细亚与埃及。并影响于欧洲。欧洲最早用铅、锑、锡合金所制之活版印刷。乃1450年德人古腾堡(J.G.Gutenberg)所创。距毕升之发明已四百余年了。可以说。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对世界进步的一大贡献。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48:55

    印刷术,活字,中国,波斯,欧洲,世纪,登堡,梦溪笔谈,铁板,活字印刷

  • 少年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48:55

    没想到大家都对活字印刷术是谁传入欧洲的?有何依据?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48:55

    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假如说从猿人进化到有独立思想的人是人类文明的开端。那么文字发明和印刷术发明是人类进化的又一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