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贾后的狠毒、司马遹的无根基、大臣张华得过且过。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当是:武帝司马炎的不明智。首先。他传位于白痴儿子司马衷。并且低估了贾后狠毒的程度。其次。他让诸王都拥有地盘与兵士。诸王虎视眈眈。觊觎大位。最后。司马遹不是贾后亲生的。如何能顺利接班。司马遹不仅不能接班。生存都成了问题。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四月。武帝司马炎病逝。晋惠帝司马衷继位。这位晋惠帝司马衷生性痴呆。是个白痴皇帝。他听到人家说百姓没有粮食吃。饿死许多人。觉的很奇怪。便说:为什么不吃肉糜?这是个千古流传的大笑话。
武帝决意立司马衷为太子还有一层意思。司马衷与谢才人生有一个儿子司马遹。这孩子聪明伶俐。颇有见识。武帝很是喜欢。养在身边。司马遹五岁时。宫中失火。武帝登高观察火势。这孩子上前拉着祖父的衣襟。要他退到火光照不到的地方。说:深夜发生意外事件。应该提高警惕。不可让火光照见皇上。武帝见孙儿有这等见识。高兴极了。他以为儿子虽笨。但以后这个孙子继位。完全可以成为一代明君。
可他想错了。这个孩子不是贾妃所生。将来的地位哪里有什么保障呢?
武帝起初本想为司马衷娶卫瓘之女。但贾充用计。使得自己女儿贾南风成了太子妃。贾南风本性冷酷残忍。她曾亲自动手杀死过好几个人。司马衷继位后。杨太后的父亲杨俊大权独揽。这时。贾南风成了皇后。她见大权旁落。心生怨恨。先是联络都督荆州诸军事的楚王司马玮与宿卫将领孟观、李肇矫诏杀害杨俊。拉开了“八王之乱”的序幕。
然而。仅仅过了三个月。贾后又用计分别除掉了楚王司马玮、汝南王司马亮与太保卫瓘。朝廷的军政大权落到了她一人之手。她倚重众望所归的张华。任他为侍中。中书监。录尚书事。总揽朝政。
这里说一句。录尚书事是实际意义上的丞相。是个实权派。
大权在手的贾后。想废掉太子司马遹而立自己生的男孩做太子。可是贾后只生了四个女孩。没有生男孩。于是假装怀孕。把她妹妹贾午与韩寿生的儿子养在宫中。对外宣称。是自己亲生的。贾后向大臣解释说:这个孩子是当年武帝办丧事的时候生的。所以没有声张。可天下人都知道内情。
贾后的母亲广城君郭槐是知道她没有儿子的。所以特别敬重司马遹。常劝女儿要善待太子。教她应像母亲那样慈爱太子。郭槐在临死之前。还再三叮嘱女儿好好对待太子。这个老太太是看到问题的严重性的。但贾后哪里肯听她的。
贾后到处宣传太子的短处。于是天下人全都知道贾后要废司马遹而另立太子了。
太子司马遹身边的人对当前局势也很担忧。主张先下手为强。左卫率刘卞主张。只要张华肯做主。用东宫兵力拥太子进宫录尚书事。废贾后。把她押进金墉城。只需要两个宦官就可以了。
但是张华不赞同。他推说没有听说过贾后有废太子的打算。又表示废后夺权是无君无父的不孝行为。
拥太子进宫录尚书事。那张华怎么办呢?还要征求张华意见。有点与虎谋皮的感觉。
关键是太子本人也不赞同废后的主张。
刘卞的意见不久就传了出去。他被调任外官。他料到贾后不会轻易放过他。就自杀了。
根据注《资治通鉴》的胡三省估计就是张华揭发了刘卞。不然贾后不会不追究闻而不告之罪。
这个估计是有道理的。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贾后决计要对太子下手了。
元康九年(公元299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贾后谎称晋惠帝司马衷有病。召唤太子入朝。
二十九日一大早。太子前去朝见惠帝。被人导引到贾后宫中。贾后贴身婢女陈舞说贾后也有些不舒服。让他先在一间空房中等着。随后便听到贾后大声吩咐陈舞:昨天皇帝说了。给太子酒枣吃。
陈舞随即拿来了三升酒和一大盘枣。叫太子吃。
太子素来是不喜欢喝酒的。托陈舞转请贾后。说他实在喝不了三升酒。
贾后亲自在远处呼叫道:平常你在皇帝面前是喝酒的。今日叫你喝。为什么不肯呢?
太子回答说:皇帝有时候命我喝酒。我当然不敢不喝。但也从来不曾喝过三升酒。今晨我尚未吃早餐就进宫来了。实在不敢多喝。还没见到皇帝。就喝多了。那可怎么办呀!
贾后叫陈舞传话说:你这儿子不孝啊。皇帝叫你喝你不喝。难道酒里下了毒不成?
太子被逼无奈。勉强喝完了两升酒。剩下的一升。请求让他带回去再喝。但贾后仍是逼迫不已。太子司马遹咬紧牙关。只好把三升酒全喝了。酒入空腹。立时发作。太子形神俱醉。
贾后已经使潘岳起草了一封太子给惠帝的“密件”。内容有“陛下当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中宫又宜速自了。不了。吾自当手了之”。。。。。等话。
她让陈舞。拿了笔纸。说是惠帝命太子照抄一份。
太子在昏迷状态中。也不明白是什么内容。照式写了。醉中握笔不稳。字写的很潦草。有的字笔划只有一半。根本无法辨认。
此文一抄完。立即被取走。贾后亲自把笔画补齐。拿去给惠帝看。说这是太子要弑父杀母大逆不道的铁证。
十二月三十日。白痴皇帝司马衷呆呆地坐在殿上。众大臣奉命入见。贾后手持两张纸。一张是太子要弑父杀母的密信。另一张是写好的要赐死太子的诏书。给大臣们看。
公卿大臣们看了。目瞪口呆。殿上寂静无声。谁也不说话。
过了好大一会。张华见没人敢替太子说话。硬着头皮说:自古以来。常常有因废黜嫡长而导致灾祸的。大晋开国不久。更宜慎重。请陛下祥察。他避开“密书”真伪这一要害不谈。用意很是明显了。
另一位侍中裴頠年轻。看出来张华心思。发言认为:一要查出“密书”来历。二要核对笔迹。
贾后立即拿出十多份太子写的文书。
众公卿大臣核对后。没有人敢说不对。
贾后又假传公主的意见:此事该从速解决。臣下有不从的。应军法从事。
这真是一环套一环。贾后及其心腹可谓是下足了功夫。
尽管这样。公卿大臣谁也不敢表态。
贾后眼看日头已西。还是没有个结果。怕生意外。就自己上表请求:把赐死太子改成废太子为庶人。
公卿们不敢在持异议。事情这才了结。
这天正是除夕夜。太子司马遹改换了衣服。拜受了诏书。徒步出了东宫。坐了一辆简陋的牛车。和妃子王氏及三个儿子。被押到金墉城去了。
太子被废后。东宫的一些旧属想推翻贾后。恢复太子的地位。他们见赵王司马伦。手里有兵。便去游说。
赵王司马伦的心腹孙秀是个狡诈小人。他劝说赵王。不如先借贾后之手杀害太子。然后在除掉贾后为太子报仇。这样天下可定。赵王司马伦采纳了他这条“一箭双雕”的毒计。于是。孙秀故意把太子要复位的消息泄露出去。引起了贾后的恐慌。赵王司马伦和孙秀趁机劝贾后早日除掉太子“以绝众望”。
贾后以皇帝的名义。派黄门孙虑拿着带有毒药的杏子丸给太子司马遹吃。司马遹不肯吃。孙虑便乘他上厕所之机。用药杵将他击杀。
太子死后。赵王司马伦抓住时机。以为太子报仇名义发动政变。贾后被逼喝毒酒自尽。
真可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其他观点:
教床笫之事不慎教出来的天才太子。惨遭杀害的背后也是晋朝灭亡的开始。
晋朝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感最低并且评价最为不少的一个朝代。首先晋朝是通过篡位成立的。这一定已经让人唾弃。在成立晋朝之后包括包括开国皇帝。没有一个好好治理国家的。都是贪图享乐醉生梦死。因此在短短时间内就覆灭了。
虽然晋朝的皇帝都不咋地。但有个太子还是非常出色的。当时还有人称赞他有当年司马懿的风范。如果他能够当上君王。那么晋朝或许能存在得更久远一些。但是这位太子在年仅二十三岁就被杀而亡。注意。不是病逝而是被杀。从而引出了八王之乱。那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意外出生
司马遹的出生可谓是充满了机缘巧合。司马遹的母亲本是晋武帝的才人。因为晋武帝知道自己儿子也就是晋惠帝司马衷的脑子有一定的问题。于是在司马衷当上太子之后就让自己的才人也就是谢玖去当司马衷的妃子。去教他床笫之事。
没想到几次侍寝之后谢玖就怀上了司马衷的孩子。但是司马衷的老婆是贾南风。这个人我们或多有一些了解。此人是历史上少有的丑女。并且还非常嫉妒其他人。而此时怀上孩子的谢玖无疑会遭到针对。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谢玖特意向晋武帝说明自己愿意退出东宫去西宫住下。相当于是自降身份。原本怀上龙胎的谢玖应该受到更好的待遇。但是为了保命却不得不这样做。可见贾南风对于东宫的把持是如何的严格。不过幸好谢玖如此做了。最终才能顺利生下司马遹。
从小就被寄予厚望
因为谢玖是晋武帝的才人。并且谢玖是回西宫才产下司马遹。所以从小司马遹就常伴在晋武帝身旁。晋武帝非常喜爱这个聪慧异常的孩子。并且有意向让他接管国家。司马衷在上朝之时自己孩子跟司马遹一块玩耍。还是晋武帝告诉司马衷。这个四岁的孩子是他的孩子。
司马遹的聪慧在小的时候就表现了。在他五岁的时候。因为皇宫失火。所以晋武帝就带上司马遹一同观看。期间火光曾照射在晋武帝的脸上。司马遹就把爷爷晋武帝拉倒一般暗处。并说君王不应该抛头露面。并且此时还是在夜晚。难免会有不测发生。晋武帝认为他将来必定成才。
还有一次是晋武帝和司马遹闲逛的时候。来到了猪圈旁边。看着里面的猪都是白白胖胖的。于是就问晋武帝“猪已经很肥了。为什么不把他们都杀了用来犒赏大臣呢?却要留在这里浪费粮食”晋武帝听完之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下令按照司马遹说的做。并且对身边的人说。司马遹多像当年的晋宣帝司马懿啊。于是司马遹一下子就出名了。
顺利成为太子
还是在晋武帝时期。当时有术士说广陵这块地非常好。有天子之气。于是晋武帝就封司马遹为广陵王。可见对其的宠爱程度不在司马衷之下。但是碍于传统。只能让司马衷继位。
在司马衷继位成为晋惠帝之后司马遹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太子。这是毋庸置疑的。没有一点竞争力。因为天下间谁不知道司马遹的才能远在其他皇子之上。为此。当时司马遹拥有着最好的教师团队。集结当时大量的有名之士就为辅佐司马遹。
成年后开始堕落
此时身为皇后的贾南风为了限制司马遹就派出宦官讨好司马遹。让他自甘堕落。可能是因为太早就被灌输以后要管理国家这样的思想。让司马遹压力非常的大。所以宦官阿谀奉承那一套在司马遹这里非常的受用。为此做了不少错事。
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司马遹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于是就在宫内开设集市。并且自己亲自卖肉。从此之后书也不读了。武也不练了。就每天卖肉取乐。一些大臣看不下去选择劝告司马遹。但是没有一个成功的。
在荒废学业的基础上再加上宦官时常的奉承。让司马遹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并且特别喜欢与人计较。有人劝告司马遹想让他变好。但是却遭到了司马遹的报复。
受到诬陷惨遭毒手
虽然司马遹在贾南风的安排下已经越来越堕落。但是贾南风还是害怕有朝一日司马遹突然清醒过来从而夺走自己的权力。于是就就让宦官以司马衷不舒服为理由招进皇宫。到了之后再特意安排舞女让司马遹喝醉从而下下大逆不道的话。大概意思就是“父皇。母后。你们改进退位了。不然我就逼宫了”此时的司马遹大醉。哪里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
写完之后贾南风就将内容呈现给了司马衷。虽然司马衷人傻一点但是字最起码认识。于是在满朝大臣都心知肚明的情况下。废除了司马遹太子的位置。
这还不算完。贾南风明显要置司马遹于死地。随后就派出黄门孙虑让他毒杀司马遹。司马遹不知道从哪得到了消息。于是就自己煮饭不吃别人送来的饭。孙虑没有办法就联合当时看管司马遹的刘振。最后连食材都给司马遹给断了。司马遹还是不吃孙虑送来的饭。最终被孙虑活活打死。终年二十三岁。
对后来的影响
贾南风在得知司马遹死后彻底放心了。还故意上奏晋惠帝。说虽然司马遹有犯错但总归是帝王家。用庶民的待遇来安葬他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于是晋惠帝就听从贾南风的。用王礼安葬。
但是贾南风的行径让其他诸侯感到不满。于是八王之乱就以太子的死为引发生了。贾南风也因此被杀得到了相应的报应。但是八王之乱对于晋朝来说是致命的。为后来的灭亡奠定了基础。
(网络配图。侵权删除)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不错。关注+点赞。就是您对文青的最大鼓励。谢谢。
其他观点:
司马遹也算是个悲催的人物。用“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来形容司马遹是很合适的。小时候其祖父司马炎曾谓之“此儿当兴我家”。可以说对其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长大后。司马遹却一反常态。并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反而让人有一种“烂泥糊不上墙”的感觉。司马遹也就是那种在宫斗剧中活不过前几集的人吧!在毫无悬念的成为太子后。司马遹很快就成为其继母、恶皇后贾南风的“眼中钉”。先是被算计的丢了太子的位置。接着竟被人活活打死在厕所里。真是死的也很窝囊。
一、幼年的司马遹。深受晋武帝司马炎喜爱
司马遹的出生也很神秘。甚至很令人费解。他的母亲谢玖。来自晋武帝司马炎的后宫。因为司马炎担心傻儿子司马衷不通男女闺房之事。就派谢玖去教授司马衷男女之事。不久。谢玖怀上了司马衷的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司马遹。
在司马遹五岁之前。一直是由爷爷晋武帝司马炎养在身边的。而他的父亲晋惠帝司马衷竟然不知道这个儿子的存在。直到司马遹五岁那年。司马衷去给父亲司马炎请安。看见司马遹在大殿与几个皇室的孩子玩耍。司马衷过去逗几个孩子玩。等他摸到司马遹时。身后的司马炎说:“是汝儿也。”司马衷这才知道自己还有个五岁的儿子。
突然冒出来个儿子。将本来脑子就不怎么够用的司马衷吓了一跳。史书描写“惠帝乃止”。估计是吓的更傻了。这的确让人难以理解。难道司马炎一直对司马衷瞒着司马遹的存在?不然的话。司马衷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有个儿子呀!也许是司马炎为防备那个疯狂的贾南风。担心司马遹的安全受到威胁。而采取的保护措施吧。可令司马炎没想到的是。在他死后。他的宝贝孙子还是没有逃出贾南风的魔爪。
司马遹幼年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突出。史书记载了司马遹小时候的几件事。透露出这个小孩的不一般。一次。宫中夜里失火。晋武帝登楼瞭望看是怎么回事。刚五岁的司马遹将司马炎牵到黑暗中。司马炎问他为什么?司马遹说:“幕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宜令照见人君也。”意思说夜间突然失火。要防备发生不测。不要站在明处被人看见。五岁的孩子有此表现。的确令人称奇。
还有一次。司马炎带着司马遹去看养的猪。司马遹对爷爷说:“豕甚肥。何不杀以享士。而使久费五谷?”。司马炎认为孙子的建议不错。立即将猪杀掉款待大臣。司马炎抱着司马遹。抚摸着孙子的背对廷尉傅袛说:“此儿当兴我家”。
就连晋惠帝司马衷能够继皇帝位。也要感谢他的儿子司马遹。司马炎曾因为司马衷脑子有问题。有过废立太子的想法。而最后放弃了废太子的打算。主要的原因就是司马衷有个聪明的儿子司马遹。让司马炎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司马炎甚至经常对群臣说司马遹像晋宣帝司马懿。司马炎的意思很明白。是希望大臣们帮自己撑过傻儿子司马衷在位时期。待到司马遹将来再振兴司马家的天下。可是司马炎的如意算盘还是落空了。不但他的儿子司马衷当了一辈子傀儡皇帝。最后死于非命;就连他的宝贝孙子也同样下场悲惨。不但没有振兴司马家族。在二十三岁时。竟被人在厕所里锤死了。
二、少年聪明的司马遹。成为太子后却一反常态
司马炎对司马遹这个宝贝孙子寄予很高的期望。所以对孙子的教育也抓的很紧。请当时的名士重臣来教育他。等司马衷继位后。对儿子的教育也很重视。司马遹在十三岁时被司马衷立为太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司马遹身上的不良习气渐渐暴露。他不爱学习。而且非常顽劣。只知道享乐。小时候的聪明可爱在他身上一点也找到了。
司马遹在宫中搞了一个菜市场。让一帮子太监陪他玩闹。他自己亲自挽起袖子去卖肉。这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因为司马遹的外公就是个屠夫。司马遹还发动太监、宫女种地、养鸡。然后再拿到宫外去卖了赚钱。这哪像个太子呀。分明就是个土财主。
看到太子如此胡闹。有人就看不下去了。太子洗马江统就写了一篇长长的规劝书给司马遹。劝他注意影响。不要再荒废下去了。可司马遹更本就不看。舍人杜锡也在司马遹面前对他进行规劝。可司马遹不但不领情。还嫌他唠叨竟恨上了杜锡;司马遹在杜锡的坐垫里塞了不少针。等到杜锡再去给司马遹上课时。屁股一坐到垫子上。那叫的就是一个惨啦!
司马遹小时候天天被爷爷司马炎夸。等于是在一片掌声中长大的。后来又顺利当上太子。没有遇到挫折的司马遹也逐渐迷失了自我。他只能听好听的。而不能接受忠言。这也为他最终的下场埋下了伏笔。
三、有恶皇后贾南风的算计。司马遹怎么能好的了
贾南风是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也是司马遹名义上的“妈”。贾南风在历史上可是个出了名的“母夜叉”。又丑又厉害。毕竟司马遹不是贾南风亲生的。她还是想有个自己的儿子。来替代司马遹的太子位置。可贾南风一连生了四个女儿。还是没有生个儿子。这也让她看司马遹更不顺眼。她安排太子宫中的太监不断向太子灌输不良思想。慢慢教坏司马遹。再想办法换掉他。
贾南风曾计划用棉花装个大肚子。再偷梁换柱从宫外妹妹家弄个孩子。冒充是自己和晋惠帝所生。再将司马遹拉下太子的位置。由自己的假儿子代替。但贾南风的母亲郭槐跟女儿的想法不一样。她劝女儿对司马遹好一点。日后司马遹一旦继位。也会对他们老贾家好。在郭槐临终前还拉着贾南风的手劝她。但贾南风却并没有听进去。
贾南风与司马遹的矛盾爆发。缘于司马遹与贾谧之间的矛盾。这贾谧是贾南风妹妹贾午的儿子。因为贾南风的父亲贾充唯一的儿子被后妻郭槐给害死了。为了延续贾家的香火。就将贾谧过继给他外公贾充为孙子。改姓贾了。贾南风对贾谧这个侄子兼外甥很是疼爱。平时贾谧仗着贾南风的宠爱。对太子司马遹也没当回事。司马遹心里边就有点不痛快。后来。司马遹因为和贾谧争一个女子。没想到由于贾南风的插手。导致司马遹没争过贾谧。堂堂太子。居然争不过贾谧。司马遹心里那个恨呀!他见到贾谧就借故骂他。贾谧虽没有还嘴。但心里也恨上司马遹了。
一来二去。司马遹和贾谧的矛盾越来越深。贾谧担心司马遹将来当了皇帝。会没有自己的好日子过。就跑到贾南风面前告状说:
太子广买田业。多畜私财以结小人者。为贾氏故也。皇后万岁后。吾当鱼肉之。更立慈顺者以防自卫。
贾谧意思说。太子已经在蓄养人手。用来对付贾家。一旦贾南风死了。贾家就成了案板上的鱼肉了。不如立一个听话的来保全贾家。其实。贾南风早就有了这个打算。贾谧这么一煽动。贾南风决定抓紧行动。
元康九年(公元299年)。贾南风谎称晋惠帝司马衷生病。招太子司马遹进宫请安。刚进宫。就有一个宫女端了一碗酒。要司马遹喝。司马遹拒绝了说:“未见殿下。饮此或至颠倒”。看来司马遹这会还挺清醒的。可那个宫女不依不饶说是皇后赐的酒。让太子一定要喝。并说:“不孝那。天与汝酒饮。不肯饮。中有恶物邪?”司马遹见再不喝。就是怀疑皇后在酒里下毒了。只得将酒喝了。
喝完酒以后。司马遹就感觉头晕转向的。这时。贾南风早就安排好的潘岳。写了一篇祷文。要司马遹抄写一遍。以祈求皇帝早日康复。司马遹迷迷糊糊的抄了一遍。根本不知道写的是什么。贾南风将司马遹抄的祷文拿给晋惠帝看。这哪是什么祷文。竟是劝晋惠帝和贾南风自杀让位的文书。晋惠帝见上边写道:
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中宫又宜速自了。不了。吾当手了之。并谢妃共要克期而两发。勿疑犹豫。至后患。茹毛饮血于三辰之下。皇天许当扫除患害。立道文为王。蒋为内主。愿成。当三牲祠北君。大赦天下。要疏如律令。
脑子本来就不够用的晋惠帝司马衷。完全听命于贾南风。随即下旨:“遹书如此。今赐死。”
朝中大臣们见状。有的就不愿意了。要求将太子的文书进行笔迹核对。贾南风心中有数。拿出司马遹日常手书。经过比对。虽然字迹潦草。但还真是太子写的。即便如此。大臣们也不同意将太子处死。差不多僵持了一天时间。贾南风将状。担心司马衷会改变心意。就跟司马衷说先将太子贬为庶人。并威胁大臣谁再敢不从。将要严惩。司马衷自己没什么注意。贾南风说什么他听什么。大臣们见保住了太子性命。也只得同意。于是司马遹被废为庶人。迁居金墉城。
司马遹被废后。朝中就有人想搬到贾南风。为司马遹报仇。不过也可能是另有打算。总之。贾南风也算是被人给惦记上了。赵王司马伦的手下孙秀就四处散布谣言。说有人要废掉贾南风为司马遹报仇。听到传言的贾南风就害怕了。经过商量。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除掉司马遹。一劳永逸。
贾南风就让她的相好程太医想办法毒死司马遹。可这司马遹自从被废后。人却变聪明了。警惕性很高。别人给的东西他不吃。连做饭都是自己亲自做。贾南风赐了食物给司马遹。派黄门孙虑给他送去。可司马遹就是不吃。并借口上厕所。躲到厕所不出来。孙虑见完不成任务。直接追到厕所。用药杵将司马遹他打死。时年二十三岁。
司马遹死后。贾南风又假惺惺的。提高规格以广陵王的待遇安葬了司马遹。虽然后来晋惠帝司马衷有所醒悟。追司马遹谥为愍怀太子。葬于显平陵。并建了思子台以怀念司马遹。可是已为时已晚。
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以为太子复仇的名义发动政变。当司马伦带兵闯进贾南风的寝宫时。贾南风傻了眼。问道“卿为何来!”司马伦回道“有诏收后。”贾南风见在劫难逃。只得饮下了司马伦递给她毒酒。一代以凶恶、丑陋闻名的皇后贾南风就此了结。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30375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司马,南风,太子,大臣,儿子,司马炎,晋武帝,孩子,孙子,皇帝
没想到大家都对晋武帝的孙子司马遹,被视为复兴帝国的希望,为何最后被杀?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贾后的狠毒、司马遹的无根基、大臣张华得过且过。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当是:武帝司马炎的不明智。首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