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答案: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名句的诞生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1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2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完全读懂名句
1双溪:溪名。位于浙江金华县。2舴艋:小船。舴。音zé。
风停了。春花落尽。尘土沾染上片片香气。太阳已高挂。却懒于梳妆打扮。景物依旧、人事已非、万事已蹉跎。才想要说已忍不住眼泪滴流。
听说双溪的春景还不错。也想去泛轻舟。只恐怕双溪的舴艋小舟。载不动这些沉重浓愁。
名句的故事
这首词写于南宋绍兴五年。此时丧夫的李清照为了逃避金兵。由北方南迁至浙江金华。依居于弟弟居所。吴衡照《莲子居词话》认为李清照此词应作于她祭吊亡夫之后。因此“悲深婉笃。犹令人感伉俪之重”。李清照于丈夫赵明诚过世之后。不久即又遭逢国破家亡。几经波折、流离迁所。再也拾不回过去安定、祥和的生活步调。只能随着大量流民四处迁转。因此词风一转。多离不开困愁、悲凄之情。也使其词作更添人生感触与深意。一般而言。李清照词可大略分为两个时期。研究者多以宋朝南渡作为分隔点。前期词多写离情别绪。以闺情取胜。兼杂未婚时的少女情怀;后期则因为人生经历许多打击、磨难。词风转为沉郁、凄苦与思亡国之基调。
在《武陵春》中当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最感人肺腑。闻之不禁心弦一动。勾引出脑海深处的种种回忆。李清照“物是人非事事休”之语。援用自曹魏曹丕还是太子的时候。写给好友吴质书信的其中一篇。这篇书信主要是缅怀过去三两好友一起畅游、喝酒下棋、高声谈论文学时的情况。如今大伙各散一方。甚至有人已经亡故。因此曹丕慨叹道:“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与朝歌令吴质书》)虽然他挑选同样的季节故地重游。但时间永远不可能回到过去相同的那一刻。物是人非。即便是身为太子的他也无可奈何。这种无奈、悲叹为李清照所援引。增色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不仅有着景物依旧、人事已非的叹息。且有一股无以排遣的悲怆、怨愤。
历久弥新说名句
李清照于一开头言“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先叙述描景。后写人。以“倦梳头”呈现女主人慵懒、提不起劲的模样。倦梳头不仅描绘女词人的身态。其在诗词典故上也有因袭的传统。早在南朝时期的民间乐府。就曾流传着“自从别欢来。奁器了不开。头乱不敢理。粉拂生黄衣”的《子夜歌》。述说与丈夫离别后。不曾打开镜奁。怕看见自己憔悴的身影。与眼中丝丝的寂寥。放着一头乱发也不梳理。连粉扑也罩上了一层灰尘。这是在过去思良人、闺怨的基调上加入新题材。以无心绪梳妆打扮来呈现空闺独守。不仅思念丈夫。“为伊消得人憔悴”。也因没有夫婿的观赏。懒得“女为悦己者容”。
现代作家吴淡如在一篇《懒没什么不可以》的小品中提到。过去老一辈的女人认为所谓的好女人是“一切为男人或孩子着想。永远把自己的需要摆在微不足道的位置”。然而这样的女人真的幸福吗?有些甚至遭到男人狠心的背叛。只能将半辈子心血付诸泪海。现实生活中“不怕懒女人。只怕笨女人”。“懒没什么不可以。但要懂得管理。以简驭繁”。比方打扮。“美丽未必是为了悦己者容。但邋遢与跟不上时代的感觉。确实让人痛苦。善待自己的女人脸上有光彩。生活愉快的人才能给人好脸色看”。绕了一大圈。吴淡如要告诉我们的仍然是就算不“为悦己者容”。也必不能“日晚倦梳头”。现代的新新女性其实也不时兴那套“女为悦己者容”。这是说她们不追求漂亮了吗?若你这样认为可就大错特错了。这群新女性其实是“女为己悦者容”。主词换了。意思可就差有十万八千里了。这个时代女性要的是装扮自己的那份快乐。而不是在争取别人的认同、赞美。女性主体地位大大提升了。
本词末两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也是传颂千古的名句。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同样高挂愁苦排行榜的前三名。
大家还在搜: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538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物是人非,名句,舴艋,事事,李清照,自己的,香花,不动,典故,这是
物是人非事事休是什么意思 古诗词名句典故详解,现在知道了,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名句的诞生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1春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