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古诗 白居易
原创

花非花古诗 白居易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答案:

【缘起】

白居易的文学作品集里。有这样一首词。

所有意象都语带双关。朦胧晦涩的同时又极度的浪漫。

千百年来。人们对这首词的主题争论不休。喜欢认真考证的人。举出各种各样的例子证明这首词在描写一类特殊的人群——官妓;而精通佛理之人。也给这首词找出许多佛典里面的解释。认为这首词是白居易在写自己的“顿悟”。

历史上大概很难找出这样一首词。主题或者为佛。或者为妓。

这篇文章。我想先不谈这首词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先把词中的文字之美欣赏足。再来解它的主题。

白居易很经典的一首诗。短短26字朦胧浪漫。千年来引起很多争议

【诗篇】

花非花白居易 〔唐代〕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诵析】

后世也有人争论。白居易的这篇文学作品到底属于诗还是词。单从作品结构来看。确实没有什么很好的依据来判断。

说它是诗。也就是改动了前面两句的结构。用两个三字句代替了原本的7字句;说它是词呢。《花非花》后来成为一个词牌名。就是从这篇作品开始的。

这篇文章。就暂且把它当作词来看待。

先来讲讲这首词第一种解法——咏官妓。

官妓。顾名思义就是古代官府内蓄养的歌妓。有钱有地位的大官可以大摇大摆去青楼;那些暂时没钱的小官儿。也可以到官府来光明正大的招妓。

首句花非花。是形容官妓之容貌如花。却又并非真花。这句解释的略微有些牵强。不过也有可能。是白居易正好看到了一朵花的绽放。于是“远取诸物”。以此作譬喻。

雾非雾。是双关字。其中“雾”又通婺。即“婺女”。乃天上之女宿星。因为官妓是女性。天文上对应女宿星。但此雾。又非天上之“婺”。

总结一下。首句中两个花。一个是容貌之花。一个是真花;次句里两个雾。一个指女性。一个是真雾。白居易是以周身环境与官妓之身份属性相连接。才有了这两句很美的词。

“夜半来。天明去”。是很写实的描述。因为官妓身份特殊。不是普通的妓。亦不是正式的妻妾。不能与官员有过分亲密的关系。只能是半夜来。天明之前就要离去。

这样一来。后面两句就很好理解了。

“来如春梦几多时”。是在诉说幽会时间之短。氛围之梦幻。

你轻轻的来了。春宵一刻。如同一场最不愿意醒来的梦;但可惜。梦都是短暂的。好梦更是。

太阳即将升起。你便如那夜晚凝聚的雾气。在太阳升起之前。消散的无影无踪。

满满都是作者的追忆。

“去似朝云无觅处”。这两句一个写来。一个写去。官妓离开之后。便如同那变幻莫测的巫山云雨。再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纵然想念、纵然相怜。却也不知道去何处寻觅。

这首词的亮点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巧妙。将本来挺粗俗的男女欢爱幽会之事写得很含蓄。富有诗意。也符合中国人对此的审美观念。

【空青语】

再来简单聊聊佛教层面对这首词的理解。

前面四句。是白居易在夜晚。面对茫茫白雾残花时候产生的感悟。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后面两句。则是对人生的总结。

来路。迷茫混沌;去路。不知何归。

正应了佛教里面那句“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

大家还在搜:

  • 白居易与佛
  • 佛家思想是白居易的主导思想
  •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曾温暖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0月12日 22:36:48

      白居易,这首词,两句,都是,佛教,很好,主题,双关,它是,官府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0月12日 22:36:48

      花非花古诗 白居易,现在知道了,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0月12日 22:36:48

      【缘起】白居易的文学作品集里。有这样一首词。所有意象都语带双关。朦胧晦涩的同时又极度的浪漫。千百年来。人们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