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故事 国学经典七则
原创

胎教故事 国学经典七则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答案:

国学经典胎教故事七则讲述了7个国学小故事。这些国学经典胎教故事有的讲述典故渊源。有的阐释人生哲理。有的表现传统美德。大都脍炙人口、意蕴深远。从胎宝宝起就他(她)让感受这些经典。并伴随他(她)的成长。

胎教故事(国学经典七则)

1、国学经典胎教故事:孔融让梨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

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故事点评: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胎教故事(国学经典七则)

2、国学经典胎教故事:木兰从军

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扰中原地区。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加强北部边境的驻防。

木兰从军讲的是当时一位巾帼英雄的故事。木兰据说姓花。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人。从小跟着父亲读书写字。平日料理家务。她还喜欢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有一天。衙门里的差役送来了征兵的通知。要征木兰的父亲去当兵。但父亲年纪老迈。又怎能参军打仗呢?木兰没有哥哥。弟弟又太小。她不忍心让年老的父亲去受苦。于是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木兰父母虽不舍得女儿出征。但又无他法。只好同意她去了。

木兰随着队伍。到了北方边境。她担心自己女扮男装的秘密被人发现。故此处处加倍小心。白天行军。木兰紧紧地跟上队伍。从不敢掉队。夜晚宿营。她从来不敢脱衣服。作战的时候。她凭着一身好武艺。总是冲杀在前。从军十二年。木兰屡建奇功。同伴们对她十分敬佩。赞扬她是个勇敢的好男儿。

战争结束了。皇帝召见有功的将士。论功行赏。但木兰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财物。她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马。好让她立刻回家。皇帝欣然答应。并派使者护送木兰回去。

木兰的父母听说木兰回来。非常欢喜。立刻赶到城外去迎接。弟弟在家里也杀猪宰羊。以慰劳为国立功的姐姐。木兰回家后。脱下战袍。换上女装。梳好头发。出来向护送她回家的同伴们道谢。同伴们见木兰原是女儿身。都万分惊奇。没想到共同战斗十二年的战友竟是一位漂亮的女子。

故事点评:木兰的忠心、孝心和爱心。国家在危难当头。她挺身而出。立下战功。却不贪图荣华富贵。自愿回家孝敬父母。这体现她宽广的胸怀和高贵的品质。她是各忠孝能两全的人。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胎教故事(国学经典七则)

3、国学经典胎教故事:孔子学琴

一天。夕阳已经西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孔子还依然毕恭毕敬地盘坐着。一遍又一遍地弹奏着同一首曲子。兴致勃勃。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他的老师师襄子对他说:“这首曲子。你已经练了足足十天了。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孔子站起身来。认真地说:“我虽然练了这么长的时间。可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弄懂其中的技巧啊!”

好多天以后。师襄子看到孔子的指法更加熟练了。乐曲也弹奏得更加和谐悦耳了。便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可孔子又说:“我虽然掌握了这首曲子的弹奏技巧。可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感情呢!”

又过了许多日子。师襄子来到孔子家里听他弹琴。一曲终了。师襄子已经完全被孔子那洋溢着激情的弹奏所吸引。听得出神入味。曲毕。才深深吸了一口气说:“你已经弹奏出了曲子的思想感情。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可是。孔子还是像第一次那样认真地回答说:“我虽然弹得像点样子了。可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啊!”说完。孔子还像开始学习时那样。一点儿也没有厌倦。又毕恭毕敬地盘座下来。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弹奏起来。

不知又过了多少日子。孔子又邀请师襄子来验听曲子。孔子弹完后。师襄子对他说:“功到自然成。这次你应该知道作曲者是谁了吧!”

孔子眼睛一亮。兴奋地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了。此人魁梧的身躯。黝黑的脸庞。两眼仰望天空。一心要感化四方。此曲非文王莫属。不知对否。还请老师指教。”

师襄子脸上浮起了微笑。激动地说:“你说的很对。我的老师讲过。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文王操’。你勤学苦练才能达到如此境界啊!”

故事点评:学习不在多。而在于精。希望大家学有所专、修有所成。切莫像野牛吃草一样。贪多嚼不烂。好像什么都懂。但什么都不精通。

胎教故事(国学经典七则)

4、国学经典胎教故事:司马光砸缸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捉迷藏。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命了。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想了想。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里面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

故事点评: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应该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同时我们也应学习司马光那种沉着冷静,勇于救人的精神。

胎教故事(国学经典七则)

5、国学经典胎教故事:“年”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今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像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然响的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故事点评:原来我们现在过年还和“年”兽有关呢!古代的文化真是神奇呢!等小宝宝们长大啦。自己去一一探索吧!

胎教故事(国学经典七则)

6、国学经典胎教故事:盘古开天地

传说太古时候。天地不分。整个宇宙像个大鸡蛋。里面混沌一团。漆黑一片。分不清上下左右。东南西北。但鸡蛋中孕育着一个伟大的英雄。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盘古在鸡蛋中足足孕育了一万八千年。终于从沉睡中醒来了。他睁开眼睛。只觉得黑糊糊的一片。浑身酷热难当。简直透不过气来。他想站起来。但鸡蛋壳紧紧地包着他的身体。连舒展一下手脚也办不到。盘古发起怒来。抓起一把与生俱来的大斧。用力一挥。只听得一声巨响。震耳欲聋。大鸡蛋骤然破裂。其中轻而清的东西向上不断飘升。变成了天。另一些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沉。变成了大地。

盘古开辟了天地。高兴极了。但他害怕天地重新合拢在一块。就用头顶着天。用脚踏住地。显起神通。一日九变。他每天增高一丈。天也随之升高一丈。地也随之增厚一丈。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这时已经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身子足足有九万里长。就这样不知道又经历了多少万年。终于天稳地固。不会重新复合了。这时盘古才放下心来。但这位开天辟地的英雄已经筋疲力尽。再也没有力气支撑自己。他巨大的身躯轰然倒地了。

故事点评:不要把自己时刻放在第一位。一个人不仅要有爱心。而且还要有博大的胸怀。希望小朋友们都能成为这样的人。

胎教故事(国学经典七则)

7、国学经典胎教故事:伯乐相马

伯乐相马的故事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是善于辨认千里马。

有一天。他想把自己的儿子也培养成相马的能手。于是他给了儿子一本《马经》。要儿子按照《马经》上画的图样去寻找千里马。

儿子找啊。找啊。他每遇到一匹马。都拿《马经》上的图样来仔细核对。看看与书上画的特征是否相符。可是每次总有些细节对不上号。

就这样找了一年。还是没找到一匹和书上画的一模一样的马。他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去告诉父亲。伯乐劝他不要灰心。叫他出去接着找。

无奈。儿子又踏上了寻找千里马的征程。上哪儿去找呢?他抚摸着《马经》。叹了口气。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儿子漫无目的地走啊走啊。心里不停地问:“千里马啊。你到底在哪里呢?”

正在发愁间。一只大蛤蟆一边“咕咕”地叫着。一边一蹦一跳地过来了。儿子看了半天。心下忽然“咯噔”一下:“咦。这不就是……”他大喜过望。掉头就往家跑。

还没迈进家门。儿子便大嚷起来:“我找到千里马了!我找到千里马了!”

伯乐听了。忙奔出来问:“快说说。你找到什么样的千里马了?”

儿子上气不接下气地回答:“我见过许许多多的马。只有这一匹和书上画的最像了。它也是头颅高高隆起。眼眶深陷。背脊缩着。只是有一样——它的蹄子却不像。”

听完了儿子的话。伯乐心里明白了大半。他只得苦笑着说:“孩子啊。这匹‘马’虽好。可是它蹦蹦跳跳的。人骑上去怎么受得了呢?”

话音刚落。儿子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故事点评:学习不是靠教条主义。而是通过自己的实践。伯乐善于识别千里马。但是伯乐想把自己的儿子也培养成相马的高手。但是儿子完全按照教条主义去寻找。而没有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每次找的都不对。最后伯乐的一番话让儿子明白了。看问题时需要思考。而不是看别人怎么做的就怎么做。别人做的不一定是对的。很多时候我们追寻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学会观察。

大家还在搜:

  • 胎教故事
  • 更多网络推广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0月12日 22:43:06

      木兰,胎教,孔子,故事,国学,伯乐,经典,盘古,儿子,千里马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0月12日 22:43:06

      胎教故事 国学经典七则,现在知道了,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0月12日 22:43:06

      国学经典胎教故事七则讲述了7个国学小故事。这些国学经典胎教故事有的讲述典故渊源。有的阐释人生哲理。有的表现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