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说在西藏的无人区,夜晚不要住在车内?
原创

为什么有些人说在西藏的无人区,夜晚不要住在车内?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西藏无人区曾让很多人有去无回。骑行界大神李聪明在这里失踪。两年后遗物才被人发现。尸体至今都没有找到。所以在这里停车过夜。相当于在鬼门关前跳舞。因为你不知道下一秒是生存还是死亡。

中国有四大无人区。罗布泊、阿尔金、可可西里和西藏羌塘。每一个地方自然环境都相当的恶劣。吞噬了很多人的性命。

其中位于西藏羌塘的无人区。自然景观非常优美。但是有时候只要进去。就别再想出来。更别说夜晚还留在那里在车里睡觉。毫不客气地说。这么干就是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

先给大家说说无人区到底有多危险

最近这些年。流行起来一股热潮。很多人都想穿越无人区。甚至把它当成这一辈子一定要完成的一个夙愿。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无人区。也因此发生了很多悲剧。先给大家讲一个去年发生的悲剧。

2020年。24岁的女孩小黄离奇失踪。而且很有可能就在可可西里无人区。

蓝天应急救援中心随后派出了经验老道的十多名队员前往搜救。他们带足了装备。但是队长心里明白。在无人区失联了20多天。很可能连一件遗物都找不到了。

但是搜救工作必须进行。27日凌晨。搜救工作开始。

当地警方也派出了100多名警员。他们在戈壁滩上开始了地毯式搜索。

此时的可可西里。虽然温度在10摄氏度左右。表面看起来风光秀丽、一片祥和的样子。但其实暗藏杀机。

只要下一场雨。温度就会骤降。在那里没有给你躲雨的地方。人一旦被淋湿以后。很有可能会患上失温症。

搜索进行到第四天晚上的时候。搜救人员在清水河南侧发现了一具人体骨骼。

后来经过DNA检测。证明这确实是失踪多日的小黄的遗骸。

而且警方明确表明。排除他杀。

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就变成了眼前的一具骨骸。

根据救援队长的推测。她是失温或者高原反应造成的死亡。然后遗骸又被野生动物发现了。

所以。一个花季少女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2016年4月。一个车队在穿越西藏羌塘无人区的时候。在一个湖边淤泥里面发现了一辆自行车。自行车的主人叫李聪明。是中国骑行界经验非常丰富的一名大神级骑手。

2014年他计划骑行穿越西藏羌塘。后来杳无音信。眼下的发现足以证明。李聪明已经在无人区遇难了。而且尸骨无存。

无人区之所以被称为无人区。它的可怕之处也就在这里。普通人要想靠自己的力量从这里过。有时候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特别是西藏羌塘无人区。这里的环境之恶劣。堪称四大无人区之最。简直令人闻风丧胆。

含氧量低

如果说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的话。这里就是“世界屋脊的屋脊”。这里的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最高海拔能达到6700米。

而海拔为0的地方。空气中氧气含量大约有20.8%。海拔5000米的地方大约有11.1%。海拔6700米的地方。含氧量只有9.2%。连平原地区的一半都不到。

在这里很容易发生高原反应。严重的话根本来不及得不到任何医疗救治。最后因为高原反应导致死亡。

地形环境复杂

而且这里地形环境复杂。有些地方被雪山包围。常年被雪山覆盖。在这里一旦发生雪崩。跑都跑不掉。

这里大大小小的湖泊多达几千个。形成的沼泽地也是数不胜数。温度低的时候。这些地方变成硬土。白天温度升高。就变成了吞噬一切的泥浆。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不同。一踏上去。瞬间连人带车全部吞噬。

还有些地方。表面上是沙地。前一秒走上去还安然无恙。可是再往前走一步下面就是流沙。瞬间就能把人吞噬。电影《可可西里》里面就有一个场景。一个队员不慎踏入了流沙。被沙子一点一点地吞噬。最后整个人全被埋了进去。

大型野生动物多

因为千百年来。这里都没有人居住。也很少有人涉足。所以基本上不受人类活动的干扰。也因此成为了野生动物的天堂。

各种大型野生动物。包括西藏棕熊、野牦牛、藏野驴、野狼在这里繁衍生息。

一般情况下。它们食物充足。不会对人产生什么威胁。但是当人的出现威胁到它们的时候。它们会做出什么应激反应。我们不得而知。

气候变化莫测

而且这里气候变化莫测。昼夜温差极大。可能前一秒还晴空万里。后一秒就开始下雨或者下雪。单纯下雨或者下雪都不可怕。伴随而来的降温才真正可怕。

我们人类是恒温动物。对于外界温度的感知非常灵敏。当外界温度的下降超过我们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的时候。人体就会出现失温现象。前段时间的某越野赛。就有不少人因为失温而死。

可想而知。在那样一种环境下。一旦被淋湿。等待你的会是什么。

说了这么多。我就是想说千万不要妄想挑战自己。脑子一热就想着做一个勇士。勇闯无人区。因为你不知道。等待你的是死亡。还是成功。

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来到这里。

不仅来到这里。还要在车里过夜。

那我就再给大家说说为什么夜晚不能住在车里

缺氧

刚才已经说了。这里平均海拔都在5000米。氧气含量极低。如果长时间停留在车里的话。车内本就稀薄的氧气含量会越来越低。

一段时间后。人会感到头晕、头疼、四肢软弱无力、视力模糊。可能还会感觉耳鸣、呼吸急促。再过一段时间。如果人体不能及时吸氧的话。很容易危及生命。

气温低、耗油

这里昼夜温差很大。白天和夜晚的温度能相差几十度。特别是遇到极端天气的时候。温度会更低。能达到零下几十摄氏度。在车内如果要取暖。仅靠衣物是不够的。但是如果开空调取暖的话。会造成两种后果:第一。因为汽油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车内环境再密闭的话。很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同样是死路一条。

第二。会消耗大量的汽油。无人区面积大。但是根本得不到补给。如果油量消耗过多。又得不到补充。万一在路上抛锚怎么办。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同样是死路一条。

休息不好。容易发生意外

而且在车上休息。根本就休息不好。逼仄的环境、缺氧、寒冷。根本睡不好、休息不好。在无人区赶路是要保持高度谨慎的。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处理随时可能发生的任何意外。这对体能的要求相当高。如果休息不好。又怎么能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呢?

野生动物威胁

相比之下。野生动物的威胁其实是最小的。因为有汽车的保护。再加上如果人不主动招惹它们的话。一般它们也不会主动出击。它们给人造成最大的威胁其实来自于精神上的震慑。

无人区本就空无一人。方圆几百里见不到一个人。在这种环境下。人的精神已经处于高压状态。夜里再有动物的嚎叫。比如狼群的嚎叫。那会给精神上造成很大的冲击。会让人的神经始终紧绷着。内心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虽然它们可能不会伤害你。但是也不会让你过得安生。

说了这么多。无人区固然美丽。但是真心不建议大家去冒险。一旦发生意外。不仅浪费宝贵的公共资源。最后可能连人都救不回来。到了那个时候。孩子管别人叫爹。媳妇儿躺在别人怀里。值得吗?

可能有些朋友在看完这篇文章以后。依然决定去穿越无人区。在这里我想问问大家。对于这种行为。大家是怎么看的。是敬佩他们的冒险精神。还是不理解这种行为究竟有何意义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

最后希望大家能分享一下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明白无人区到底有多么可怕。

其他观点:

2020年7月30日青海警方在可可西里无人区中发现一具女尸。准确说是一副骨骼。警方通过散落在遗体周围的身份证、学生证等相关随身物品确认这是此前失联的四川女大学生黄某。

无人区震撼人心的绝美风景、如梦似幻的神秘气质。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探险爱好者前往。

有的人成功穿越了无人区。不过也有的人永远留在了那里。遇难者的遗体可能遭到野兽啃噬。只留一副骨架。更有甚者是尸骨无存。

永远留在可可西里的女孩

2020年7月30日青海警方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清水河南侧无人区中发现一具女尸。那已经不是一具完整的遗体。很明显她曾经遭到猛兽的啃噬。只剩下了一副骨骼。

警方通过散落在遗体周围的身份证、学生证等相关随身物品判断。逝者可能是失联近二十天的四川女大学生黄某。

据悉。黄某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四的学生。她学习的是飞行员专业。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南航只有6个女孩学习该专业。而黄某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她的学业并非一帆风顺。飞行员专业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非常严格。黄某感觉学得有些吃力。大三的时候她曾重读了一年。大四时她的学分和毕业论文都没有过。被延迟毕业。学业上接连的打击让她心情压抑。所以她便独自一人前往可可西里无人区散心。

其实这并不是黄某第一次单独外出。她在大三时就曾经一个人独闯非洲。作为未来的女飞行员。她的胆识、体能、耐力、抗压力都远远超过普通女孩。

据黄某的家人回忆。她是在7月5日独自乘坐火车从南京到达青海格尔木的。然后她租了一辆车一个人进入可可西里。不过从7月13号开始。黄某就处于失联状态了。她的家人朋友全都联系不上她。

黄某失联前一段时间还曾和朋友聊天。那时她的情绪基本正常。她还说要玩遍格尔木周边的景点。还说要给家人、朋友买了一些东西回去。

然而这一切都成了空言。这个花一般的女孩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要知道她去的可是人迹罕至、荒无人烟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即便是熟悉地形的本地牧民或者是拥有丰富野外生存经验的驴友在没有充足装备的情况下。都不敢贸然前往。但是黄某却只带了个帐篷和一些食物就深入无人区腹地。这简直是在用生命冒险。

黄某某疑似失联后。格尔木警方以及当地蓝天救援队、民间救援力量。展开了大规模的搜寻。不仅动用大量人力。还带上了警犬、无人机等。然而当警方在清水河南侧无人区发现黄某时。一切都已经太晚了。她已经成了一具白骨。她永远留在了这片神秘寂寥的土地上。


刘银川失联事件

以上两个失联事件都发生在可可西里无人区。而西藏羌塘无人区最著名的驴友失联事件应该是“刘银川失联事件”。

2017年10月23日晚9点17分。驴友刘银川在朋友圈写道:

“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朋友圈了。如果成功。我们两个月后见!加油!旅人!”

刘银川1988年出生于湖北襄阳。后长期定居于湖南长沙。他平常喜欢低成本徒步旅行。他曾经完成了川藏线成都到拉萨段的徒步旅行。在“驴友”圈中有一定的知名度。

刘银川在2017年10月上旬离开拉萨前往双湖县城。他计划用60-80天独自南向北纵向穿越阿尔金山、可可西里和羌塘无人区。

刘银川计划的线路总长1504.788公里。最高海拔5429米。平均海拔达4794米。穿越难度非常大。不幸的是2018年1月刘银川就开始处于失联状态。他的朋友开始在网络上寻求帮助。后来相关部门以及民间力量组织了两次搜寻活动。但都未发现刘银川的踪迹。

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见到刘银川的人叫李秦羽。当时他和队友在双湖县城以北、接近普若岗日冰川附近见到了刘银川。那时的刘银川看上去整体状态还不错。

当得知他的穿越计划后。李秦羽曾对他进行劝阻。希望刘银川能够跟他们一起回双湖。然而固执的刘银川拒绝了李秦羽的好意。并表示自己绝对不会轻易放弃。李秦羽见刘银川如此坚决。便给了刘银川一些食物。然而和刘银川背道而驰。据他回忆刘银川是往正北方向前进了。

四大无人区

中国四大无人区包括罗布泊无人区、阿尔金山无人区、可可西里无人区、羌塘无人区。

无人区的失联事件时有发生。有人觉得失联的人多数是徒步行走或者是骑自行车穿行。危险性极高。但是如果开车进入无人区。夜晚睡在车里。相对来说会安全一些。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在西藏无人区不能住在车里。

在无人区。夜里想要睡在车里。必须保证车能进入无人区。事实上车在无人区行驶困难重重。容易出故障。住在故障车里提心吊胆

路况复杂。路基少

无人区的路况是非常差的。那里的路基非常少。多数是小碎石路、浮泥路、浮沙路。这样的路非常容易导致爆胎。而无人区荒无人烟。一旦爆胎或者出现其它故障。周围根本找不到任何维修厂。

容易陷入沙地、冻土

在这种路上开车要求司机有高超的驾驶技术。如果操作不当。稍有偏差。汽车就可能陷入旁边的沙地。一旦陷入。小排量车很难脱困。

更糟糕的是无人区有许多冻土。由于夜晚气温极低。所以冻土会迅速冻结。但是无人区昼夜温差很大。白天气温升高得很快。冻土融化。变得和沼泽一样。一旦开车陷入这样的冻土里。那只能弃车逃生了。晚上住在车里也成了幻想。

汽车在无人区行驶油耗大

因为路况复杂。行驶过程中汽车一直高转低速行驶。这无疑会增加油耗。油耗可能会达到每百公里30-20升左右。而且进入无人区一定要携带许多装备。比如刘银川要完成一场为期60天左右的无后援野外穿越。至少需要携带160斤以上的物资才能维持身体基本需求。较大的载重量无疑会增加油耗。

显然想要穿越无人区就要频繁加油。但是方圆百里你根本找不到一个加油站。

因此。汽车进入无人区随时可能出故障。夜里躲在出了故障或者是燃油耗尽的车里。或者是车陷住了出不来。想着长路漫漫、孤立无援。心里一定是提心吊胆的。根本无法安睡。

无人区天气变化多端。夜晚在车里可能面临暴风雪和大风

无人区的天气多变。白天还是风和日丽。晚上就可能是风雪交加。大风夹杂着沙石扑面而来。在这样的飞沙走石的夜里。即便是躲在车里危险性也是极高的。

暴风雪会引起气温急剧下降。车里寒冷至极。沙石可能将汽车掩埋。面对此情此景。困在车里的人身体和心理都要承受巨大压力。

无人区信号差。夜里住在车里遇到危险想开车离开容易迷路

无人区的信号很差。那里几乎无人居住。通讯公司设置基站怕是连成本都收不回来。所以那里几乎没有基站。

当初刘银川穿越无人区时在手机里提前下载好了约20G的无人区穿越轨迹。并携带了大约45W的太阳能充电板。但是在寒冷天气下。手机电池耗电极快。甚至可能根本无法开机。太阳能电板虽然可以无限充电。但是如果赶上持续阴天。那么也就成了个摆设。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有信号。一切都通讯工具都是多余的。

因此。在无人区。夜里住在车里一旦遇到危险想开车离开非常容易迷路。一旦偏离原来的路线。茫茫的无人区就成了迷宫。能不能出来就看运气了。而且因为没有信号。想要向外界求援也很困难。

为了寻找刘银川搜救队本计划是在无人区搜索10天。但在第6天就不得不提前结束搜索。因为汽车在过一条冰河时。突然下陷碰到一块巨石。车辆后轮受损严重。如果继续在冰面行驶。那么可能车会掉入河里。再加上食物与柴油供给不足、气温过低。搜救队不得不提前离开无人区。

住在车里要面临低温、缺氧的状况

羌塘无人区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海拔过高导致羌塘无人区平均气温在零下4摄氏度至零下45摄氏度。这样的温度下单薄的帐篷无法御寒。即便是躲在车里也显然是无济于事的。

更糟糕的是在这样的低温下。汽车柴油可能会被冻成冰块。没有了燃油汽车寸步难行。

而且平均5000米的高海拔使得那里的氧气非常稀薄。甚至不足平原地区的45%。这样稀薄的空气让人感觉呼吸困难。甚至有窒息的感觉。即便是躲在车里也不会太舒服。

在车里睡觉。如果为了取暖而开暖风或者开空调都非常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无人区时常有野兽出没。住在车里可能会被野兽围困

无人区是人类的禁区。但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那里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如狼群、藏棕熊、藏羚羊、野牦牛等。除了藏羚羊。其它动物都绝非善类。

藏棕熊体长约1.8-2.1米。肩宽约1米。体重最大者接近400千克。它们的躯体粗壮强健。力大无穷且性格暴躁。这样的藏棕熊破坏力是惊人的。一旦人被它围困在车里。滋味可是不好受。

搜救队第二次搜寻刘银川时路过一条冰河。正巧看到四头狼袭击一头野牦牛。野牦牛被狼群团团围住。狼群疯狂进攻。野牦牛一倒下。狼就一拥而上咬断了它的喉咙。然后疯狂撕咬。分而食之。可见狼群的恐怖。

不管是狼群还是棕熊。它们的牙齿都非常锋利。一旦它们咬破汽车轮胎。那么汽车就成了牢笼。出不得也动不了。无人区信号太差。也无法求援。简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糟糕的是这些动物猎食时非常有耐心。它们可能会一连蹲守几天也不知疲倦。那时车中的人怕是已经筋疲力尽、油尽灯枯了。

结束语

西藏无人区无疑是美丽的。许多人把那里当成圣地。但是却忘了它的危险。

在西藏无人区的夜晚想要躲在车里。首先要保证车辆能够行驶到无人区。事实上。无人区地形复杂。想要开车深入无人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当然。夜里躲在车里也并不安全。

刘银川失联后。经过了95天的寻找。还是一无所获。搜救队的队员表示:“进去搜救就没想到能找到活人。想着能找到遗体或者遗物。给他的家人一些安慰。”

其实。为了保护无人区的生态。国家早在2015年就已经明令个人未经允许不能进入无人区。希望大家可以保持理智。更希望悲剧不再重演!

你觉得夜晚在无人区住在车里安全吗?

其他观点:

表弟前一阵子去西藏自驾游。回来之后说“晚上在无人区千万不要住在车里”。一个朋友十分不解。表弟说“你听着就行。别问为什么”。

表弟去的是西藏阿里地区。那是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的羌塘高原核心地带。也是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具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光。正因为环境恶劣所以没有人。让很多游客趋之若鹜地前往。

表弟去阿里也是为了欣赏下西藏的第一神山冈仁波奇。闻一下圣湖羊卓雍措的味道。眺望下世界屋脊珠穆朗玛。至少证明到过此地。

一路上的行驶非常顺利。直到露出珠穆朗玛峰山峰的轮廓。表弟内心激动不言而喻。在庆幸自己好运的同时。也感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魔力。阿里的无人区没有网络信号。在平时不用和人联系。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可以让自己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享受难得的平静岁月。看着蓝天、白云、草原、雪山。无比的享受。

但是万一有工作需要或者其他紧急的事情。没有网络信号却成为一个不利因素。在阿里穿越途中。表弟看到了很多野外的精灵。包括藏羚羊。黄羊。野驴。狐野兔。甚至还看到了难得一见的雪豹。这在其他地方很难遇到。可是在西藏的无人区却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一道风景线。

阿里地区平均海拔达到4500米。最高点为普兰县境内的纳木那尼峰。海拔高程7694米。在这个高度。空气中的氧气大约不到平均的32%。很多人在2500米以上的高原就会出现高原反应。到了3500米以上高原反应会更加严重。这时表弟有一些轻微的高原反应。包括头痛、恶心、脸部轻微浮肿。走路有点缓慢。精神力无法集中。这时他也不想在这种情况下行路。选择了早早休息。找了一个树旁把车停好。就这颗歪脖子树都找了老半天。

表弟其实带有睡袋的。但因为太累了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不知道多久醒来后浑身冒了一身冷汗。直接被寒冷活生生冻醒了。这时他更不愿冒着寒风出去扎睡袋。就把汽车启动了。用暖风温暖身体。

车辆的封闭性在阿里地区相当的差。表弟已经不知道究竟是高原反应的作用还是寒冷的原因。很快又昏睡过去。这个时候表弟的睡眠质量比之前差很多。

表弟在浑浑噩噩之中醒来。当他看了一眼油箱立刻清醒了。几个小时油箱1/4的油竟然耗光了。而距离目的地还有50公里的车程。中间没有加油站。

在无人区。汽油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因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汽油就等于宣判了死刑。让自己处于一个极度危险的状况。没有电话网络信号就无法进行求助。也没有别人会在短时间内到达此处。那么剩下就是考验车内人员的求生意志。虽然说起来有点危言耸听。但确实风险很大。

表弟关掉发动机。听着车外风声呼呼作响。不敢开窗。一开窗又就有瑟瑟的冷风吹进车内。他也不敢再发动车辆。因为耗油更加危险。还害怕缺氧(虽然带了氧气罐)。

表弟不敢在野外露营主要是他胆子小。害怕遭到野生动物的袭击。尤其是在车里睡觉时经常能听到野狼的嚎叫。让表弟更有些担忧。再加上表弟就有一定的高原反应。所以放弃了露营

其实。很多当地人建议游客在无人区驾驶时要带上帐篷扎营住宿。因为动物出现伤人的情况极少。几百年遇不到一次。如果你能遇到真的比中彩票还难。表弟住在车里一晚上很不舒服。睡得腰酸腿疼。特别难受。主要是没法伸长自己的身体。第二天还要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开车。

不过他也算有备而来。出发前带着一床厚厚的被子。将这个被子盖在发动机上进行保温。这样就能使车内保温。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果实在没有住的地方。住在车里也并不是完全不可以。但是最好要配备电加热器。带好保温的衣物。防止失温导致感冒。

无人区最要命的就是巨大温度差导致的感冒以及其他疾病。这里没有医疗资源。必须自带必备药品。如果一旦感冒很可能没人救也救不了。人在寒冷气候下的抵御能力很有限。一旦出现高原反应。再加上人体失温。缺少足够的氧气。将会直接休克。严重的面临生命危险。

即使身体状况再好。如果在生病发烧的情况下开车也是极度危险的。而且生病长时间不治疗。很有可能会出现更危险的情况。

实际上住在野外的帐篷里并不会有野生动物的侵袭。因为一般动物都是害怕人。而且住在帐篷里的温度比车内暖和很多。也不用担心过多的耗油。第2天也能精神良好的再次上路。所以睡在车内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很多车辆车内的密封不好。容易导致缺氧状态。所以停车时也要在开阔通风的地方停放。而且不要让空气长时间车内循环。

很多去挑战无人区的游客都是第1次去西藏。他们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就是为了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但挑战西藏无人区往往难度系数极大。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危险。需要做好万全的保全之策才行。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保护好自己。

所以如果过了无人区之后。建议寻找小的旅店或宾馆进行居住。不要让自己委屈在车内。即使搭帐篷也比住在车内要安全舒服很多。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15:42

    无人区,车里,可可西里,西藏,表弟,的是,车内,的人,高原,野生动物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15:42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有些人说在西藏的无人区,夜晚不要住在车内?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15:42

    西藏无人区曾让很多人有去无回。骑行界大神李聪明在这里失踪。两年后遗物才被人发现。尸体至今都没有找到。所以在这里停车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