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你好。想要判断孰轻孰重。最直观的就是看人。不管是正职领导、副职领导。还是中层干部。“副部级”央企都比中管高校要牛很多。地位明显更高。
首先。介绍一下正职领导的差异。
中管高校的书记、校长都是明确的副部级干部。由中央、国务院任免。
“副部级”央企虽然没有明确的行政级别。但正职领导(董事长、总经理)也是按副部级干部配备、管理。由中央任免。
看上去。二者似乎没有区别。
但是。同为副部级也有高有低。以省一级为例。政协副主席明显弱于副省长。后者又弱于省委省委。弱于省委副书记。
中管高校正职的职权主要在学校、研究所、校属企业。影响力辐射面比较窄。往往局限于一地。
而副部级央企往往都与国家安全、经济命脉、民生等息息相关。如国家电网与电力相关。中储粮与粮食相关。资产都是以万亿计算。像是招商局集团高达10万亿之多。
副部级央企的分公司、子公司不光遍及全国。有些还遍及全球。影响力远胜中管高校。
因此。副部级央企的正职明显比中管央企的正职要牛。佐证如下:
1、副部级央企的董事长到地方公干时。都是与省级党政一把手会谈。双方属于平级交流。而且。地方为了经济发展。都希望争取到副部级央企的支持。
至于中管高校。与地方的关系就不一样了。虽然不受地方管辖。但也有一点点下级与上级的感觉。书记、校长没有特殊情况。一般是与省里的副职领导打交道。
而且。往往是中管高校想要争取所在地区的支持。是地方在大力推动中管高校的发展。
2、副部级央企的董事长如果调到党政机关任职的话。一般来说起码安排担任省委副书记。有些还能再进一步(如中建到山东)。
而中管高校的书记、校长如果调到党政机关任职的话。一般是国家部委的副职(如东南大学到科技部)。或者省里的党政副职(如厦门大学到福建常委)。几乎没有再进一步的。
其次。介绍一下副职领导的差异。
2017年。副部级央企的所有副职领导都明确由中组部进行管理、任免。相当于副部级国家局的副职。属于中管正厅(局)级。
而中管高校的副职领导是从2021年才陆续移交中组部管理。例如。最近清华、北航的副校长、复旦的副书记都由中组部任命。
值得注意的是。中管高校的副职当中除了常务副职明确正厅级之外。其他副职以副厅级为主。少数才高配为正厅级。差了整整一级。
另外。最近几年。好多副部级央企的副职领导外放到地方担任副省长一职。例如。多位金融副省长之前担任过四大行的副职。
但中管高校的副职几乎没有这样的例子。差距非常大。
最后。介绍一下中层干部的差异。
副部级央企的分公司、一级子公司都相当于正厅级架构。如工商银行省分行行长、国家电网省电力公司董事长都相当于正厅级干部。
这些老总去市、县公干时。能和市委书记、市长说上话。
而中管高校的学院院长只是正处级干部。副县长有时都未必出面接待。二者堪称是天壤之别。
综上所述。“副部级”央企的地位要明显高于中管高校。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其他观点:
毫无疑问。副部级央企地位要高于同级别的高校。道理很简单。央企之于地方是给资源。而高校是要资源。一个给。一个取。谁影响力更大、更受尊重可想而知。
首先看单位架构。副部级央企的整体规格要高于中管高校
副部级央企的主要领导党委书记、董事长及总经理都是副部级干部。由中央直接任免。政治待遇参照部委和省级副职执行。中管高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也是副部干部。由中央考察任命。在这点上。副部级央企和中管高校没有区别。
但副职和内设机构就不一样了。副部级央企的副职几乎全部是按正厅配置。纳入中组部管理范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管正厅”。而副部级高校除了常务副书记过副校长明确正厅外。其他副职一般都是副厅配置。级别普遍不如副部级央企的副职。内设机构方面。副部级央企下属的子公司很多都是厅级架构。高的正厅。比如金融企业的四大行。省级分行都是正厅。与平行的省级机关平级。类似的情况在电力系统、能源系统都是常态。一般点的也有副厅。比如中建公司的很多分公司都是副厅设置。而副部级高校下属的机构除了部分分校可能设置副厅外。学院基本上都是正处设置。在行政级别整体规格和档次上。中管高校明显要弱于副部级央企。
其次看影响力。副部级央企比中管高校不知要大多少倍
目前。我国央企总数一共120多家。其中副部级架构的不到70家。这70家企业涉及军事、能源、电子、通讯、航运、地产、贸易、金融等领域。几乎都是各领域的翘楚。其体量、盈利、资源配置能力在国内和世界范围都有很强的代表性。近年来稳定地保持近50家入围世界五百强就是鲜活的例证。像国家铁路集团、招商局集团、中国投资公司等巨无霸企业。资产都是万亿级别的。一年的经营收入随随便便都抵得上一个小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其资源的厚度可以想见有多大。
因为产业关乎国计民生。涉及方方面面。且对经济的辐射撬动作用非常明显。副部级央企的投资动向几乎都是各省市自治区关注的重点。类似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等一把手到地方调研、检查工作。省委书记或省长一般都会亲自出来会见。高规格给予安排座谈或交流。哪怕不是一把手而是副职到地方。基本上也能得到副省长的接见。副部级央企老总或副职的一句话。地方一般都会予以高度重视。在政策和能力范围内给予安排和落实。所有的动作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吸引央企落地给资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地方往往都会超规格对待这些副部级的央企。副部级央企的影响力主要也体现在这方面。
相对而言。副部级高校影响力要弱得多。毕竟。高校的职权主要在学校。出了学校这一亩三分地。高校对地方的制动作用并不是特别明显。不仅给不了地方太多资源。反而还需要地方给予人财物的支持。央企是被求。高校是求人。由此造成的地位差距显而易见。像中管高校的校长或书记到地方。除了像清北这样的少数高校。省委书记或省长会亲自接见外。其他绝大多数都是由副职来接待。政治地位和待遇高下立判。
最后看发展前景。副部级央企的整体空间也比中管高校要广
副部级央企拥有资源和人脉优势。其一把手董事长或总经理调任地方保底是常务副省长或副书记。厉害的一步到位省级政府主要领导大有人在。安排省委常委都算是吃亏的。而中管高校书记或校长调任地方。除了极少数可能一步到位正部外。比如前两年的清华校长。其他基本上都是安排部委或省级副职。
即便是副职。副部级央企的副职外放地方很多都能提副省。出任副省长等职。如近两年。从央企副职到地方任副省长的少说也有二十位。而高校副职调任地方副省级干部的却凤毛麟角。这种干部交流的待遇差别充分显示副部级央企领导之于中管高校的优势。
其他观点:
个人认为地位高低来源于大众认可度。在经济领域。央企或许高一些。在教育领域。中管高校高一些。如果要综合比较。那就看谁对国计民生贡献大。谁就地位高。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1404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副职,副部级,高校,都是,地方,正职,领导,正厅,干部,董事长
没想到大家都对副部级央企和中管高校,哪个地位更高一点?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你好。想要判断孰轻孰重。最直观的就是看人。不管是正职领导、副职领导。还是中层干部。“副部级”央企都比中管高校要牛很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