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日本军队中有元帅和大将,为何没有上将军衔?
原创

二战期间,日本军队中有元帅和大将,为何没有上将军衔?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研究二战史应特别注意。日军的“元帅”严格来说并非是一级军衔。而仅仅是授予少数陆海军大将的“荣誉称号”。可以理解为带有“勋位”的性质。所以某位大将衔军官获授元帅后。其正式称谓是“元帅陆军大将”或者“元帅海军大将”。说明其正式军衔仍然是大将。这个称谓虽然看出来很可笑。但事实的确如此。

比如二战末期日本人为了筹划所谓的“本土决战”。在日本国内将原来的东部军、西部军升格为第一和第二总军。两个总司令就都是授予了元帅称号的陆军大将。分别是“元帅陆军大将”杉山元和“元帅陆军大将”畑俊六。也包括日本海军的军令部长永野修身。他后期的称谓则是“元帅海军大将”。元帅也没有专属的军衔标志。而是在大将军服上佩旭日菊花的“元帅徽”和手持元帅杖。

日本军队于明治年间的1898年设立“元帅府”。然后给立有重大战功、或者对军队建设有“突出贡献”的大将授予元帅称号。到日本投降为止共有30位陆海军大将入列元帅府。这个元帅府跟军事参议院一起。成为天皇的最高军事咨询机构。也就是最高“军事顾问团”的意思。当然。其中也包括给死去的大将追授的情况。比如我们熟知的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挂了以后追授海军

元帅。

你要注意追授和追晋这两个词的区别。既然是“追授”的用语。也就是说明元帅不是大将的上级军衔。否则就该用追晋二字。比如鬼子的大佐联队长战死以后。基本都追晋了陆军少将。另外一点区别。就是陆海军大将一旦授了元帅。就可以终身无须退役。因为日军大将的服役年龄上限为65岁。而成为元帅府一员后。则年龄不再有限制。可以一直到死都穿军装挂大将军衔。

旧日本军队的将官设置比较简单。只分为少将、中将和大将三档。关于“大将”的军衔称谓其实是日语直译。因为中日文字本身就有一定的联系性。日语中大量使用汉字。所以在翻译军衔时就直接搬了过来。实际上。日文中的“大将”就是欧美和民国军衔“上将”的意思。这完全可以归结为翻译不专业所致。也包括了佐官阶级的大佐和尉官阶级的大尉。也因此给军史研究造成了一定的误解。

因为在苏式和德式军衔中。“大将”确实是高于上将(德军称为兵种上将)的专门一级军衔。然后再上面就是苏联元帅或者德国的陆军元帅了。有关这一点。其实苏式军衔更加直观。那就是上将三颗将星而大将四颗将星。但是每个国家的军衔体系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简单地横向比较和一概而论。比如民国军队则是分为二级上将、一级上将和特级上将。换美式军服后就分别是三颗星、四颗星和五颗星。你称呼老蒋为“五星上将”那就不专业了。尽管将星数量对等。

所以在这一层上。我们关于国外军衔的翻译是有欠缺的。因为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五花八门。设置的等级和自有特色也非常繁杂。为了便于军事文献的说明。应该在翻译时“以我为主”从而简单易懂。比如二战日军的“大将”就应该翻译为“上将”。至于大佐和大尉。虽然“上佐”有点不伦不类。但确实等于上校和另外一个“上尉”军衔。日军的大尉中队长和民国军队的上尉连长。本就是几乎相同的职衔设置(咱说了不算。提议而已)。

(畑俊六大将时期)

当时日军的陆海军大将。已经是军队中最高职务的军衔。比如担任陆军大臣、陆军参谋总长、陆军教育总监这三巨头。也包括海军大臣、海军军令部长以及军事参议院的“军事参议官”等等。但这些大将未必就能够获授“元帅”称号。在其他三个总军级的地面部队中。南方军总司令寺内寿一大将就授予了元帅。而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和关东军总司令梅津美治郎就没有这待遇。但不影响陆军大将衔依然可以担任最高级别的军职。

正因为如此。在旧日本的军衔和荣誉体系中。“元帅”既没有晋级年限、也没有薪金标准、更没有现役年限。只是在初叙位阶上比大将高了一档:大将为正四位。而元帅为从三位。也就是官位品秩不同。你甚至可以理解为1955年的“军队级别”:与军衔挂钩。但又不完全等同。

(元帅海军大将)

按照所谓旧日本《元帅府条例》有如下说明:第一。对列入元帅府的陆海军大将。特授元帅“称号”;第二。元帅府是天皇在军事上的最高顾问机构;第三。元帅府奉“敕命”有监督陆海军之权。看明白了吗?其实民国军事委员会也有军事参议院的。两边的职能差不许多。

至于那个战争元凶裕仁。他的军衔是统率两大军种的“陆海军大元帅”。军衔标志是在三颗星的前面加了个旭日徽。其实也不能列入日军的正规军衔体系。因为那是独一无二的专属军衔。跟斯大林的情况相同。其实没啥必要。在这一点上。他们俩都不如小胡子低调。哈哈。

(注意裕仁的领章)

其他观点:

实际上题主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日军不用‘上将’二字”才对。

旧日本军队的军官军衔基本上是三三制。三等九级。军官分为将、佐、尉三等。每等中再分为大、中、少三级。大将是最大的将官。少佐是最小的佐官。虽然还有一个“准尉”军官。但那在更大的意义上是兵头。不是陆军士官学校或者海军兵学校的毕业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55年实行军衔制时是四等13级。军官分元帅、将、校、尉四等。将帅尉每级再分为大、上、中、少四级。1988年恢复军衔制时取消了元帅、大将和大尉军衔。增设一级上将。变为三等11级。但其实一级上将空缺。后干脆取消。成为了现在的三等10级。

解放军在首次实行军衔制期间也有准尉军衔。立法文件虽没有规定。但实际上授了。当时的准尉为副排级。算干部但不算军官。在军队内部称之为“预备军官”。

所以就现在解放军的军衔来看。“上将”相当于二战时日军的“大将”。所以说不是日军没有上将军衔。而是日军没有用“上”这个汉字。用的是“大”字。

另外。看到其他回答中有说日军的元帅是“荣誉军衔”的。这种说法不全对。日本的“元帅”是授予军人的一种荣誉。但并不是军衔。“成为元帅”用日语说是“名列元帅府”。名列元帅府的这些人的军衔还是大将。和其他大将不同的仅仅是不需要退休编入预备役了。在称呼这些人时加上“元帅”这两个汉字。比如杉山元是“元帅陆军大将杉山元阁下”。

顺便说一句。军官级别最多的应该是朝鲜。四四制。四等16级。他们连元帅都还分了四级:大元帅、共和国元帅、元帅和次帅。

谈到日军军衔的时候。要说明一个挺容易混淆的字:士官。日文中的“士官”并不是指上士、中士这些军人。这些军人在日语中是“下士官”。日语中“士官”是“士兵”的反义语。也就是汉语中“军官”的意思。所以才有“陆军士官学校”。这个学校要用中文来表示的话就是“陆军军官学校”。所以俗称“黄埔军校”的那个学校的正式名称是“陆军军官学校”。

那为什么日本海军的学校不叫“海军士官学校”而叫“海军兵学校”呢?这是因为日本陆海军是仇人。陆军士官学校在先。后来到海军也办学校的时候就不愿意用陆军用过的字。“兵学校”的意思并不是“培养士兵的学校”。而是“学习兵学的学校”。所谓“兵学”就是“用兵的学问”。用兵当然是军官的事啊。还是军官学校。但有意思的是其实陆军在除了“陆军士官学校”再也不用这个词。用“将校”来泛指军官。而海军除了学校名不用这个词以外在其他场合则是大量使用“士官”这个词。

现在日本自卫队还是三三制。三等9级。只不过不用“大中少”。干脆用一二三。“三尉”、“二尉”和“一尉”就相当于原来的“少尉”、“中尉”和“大尉”;同理“三佐”、“二佐”和“一佐”就相当于原来的“少佐”、“中佐”和“大佐”;两颗星的“将补”相当于原来的“少将”。三颗星的“将”相当于原来的“中将”。而陆上、海上、航空自卫队的幕僚长再加上统合幕僚长这四人佩戴四颗星。相当于原来的”大将“。

其他观点:

二战期间。日本军队中有元帅和大将。为何没有上将军衔?

已经成为历史的第一次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在持续引发全球军迷的关注和研究。有关欧洲及亚洲二战题材的大片及电视连续剧。依然是全球影迷追捧的热点。

人的确是个矛盾综合体。和平年代。就有许多人喜欢战争;但战争年代。却都在渴望和平。这是一对悖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作为亚洲强国的日本。率先侵略中国大陆。先于欧洲点燃了二战的导火线。又偷袭美国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但疯狂的武士道日本军队。最终还是被中美苏联合打败。从一战的战胜国。坠落成二战的战败国。

二战期间。日本的军种建设只有陆军和海军。没有独立的空军。但却有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

就其部队军衔而言。当时的裕仁天皇是“大日本帝国陆海军大元帅”(正因为日本小。所以日本才自称“大日本”)。既是名义上的。也是实际上的最高军事统帅。

日本陆军和海军军衔。有将佐尉三个等级。将官:大将、中将、少将;佐官:大佐、中佐、少佐;尉官:大尉、中尉、少尉。

日军中的大将对等于当时中国及欧洲军队中的上将。佐官就是中国及欧洲军队中的校官。大佐就是上校。同理大尉就是上尉。

其中。日本的陆军和海军确实有元帅。但那只是荣誉军衔。是对“为大日本帝国建立了特殊功勋的陆、海军大将的嘉奖”。说穿了那是为死人准备的。譬如。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员山本五十六大将。在被美军战机击落摔死后。被追授海军元帅军衔。

放飞的季节510

2017年11月24日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17:36

    军衔,大将,元帅,海军,上将,日本,日军,士官,军官,大尉

  • 风流种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17:36

    没想到大家都对二战期间,日本军队中有元帅和大将,为何没有上将军衔?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17:36

    研究二战史应特别注意。日军的“元帅”严格来说并非是一级军衔。而仅仅是授予少数陆海军大将的“荣誉称号”。可以理解为带有“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