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原几十万军队和少数民族几万,该如何排兵布阵?
原创

古代中原几十万军队和少数民族几万,该如何排兵布阵?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左右战争的胜败的因素很多。战场的态势也是瞬息万变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要获得战争的胜利。不是靠排兵布阵和人数多寡决定。要想获得战争的胜利。需知己知彼。谋划在前。行动在后。方能不殆。

其他观点:

题主对中原和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有误解。

在古代。中原政权远征少数民族时。的确总是举大军出征。人数上。往往是少数民族兵力的数倍。乃至数十倍兵力。

例如。明朝蓝玉远征漠北。带兵15万人。取得俘敌数万人的战绩。这还是前线部队。不算后勤保障、运送粮草的那帮人。

1410年。朱棣首次亲征北伐。带兵50万人!最终。击溃5万蒙古铁骑。

之所以带这么多人。主要是因为草原太大了。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中原一出兵。他们就藏到草原深处了。中原政权必须派出大军分兵搜捕敌军!一次出征。要奔着两三千公里的路程走。沿途还要保证粮草供应不能断。

兵力少了。真不够用。

举个例子。游牧民族5万。由于都是骑兵。可以一起机动转移。而中原出兵20万。要分三路搜寻敌军。(中军10万。边路各5万)。边路遇到敌军。以牵制为主。等候主力增援。

一旦边路出现轻敌冒进。被敌军咬住。就有可能被切断粮草供应。游牧民族都是骑兵。集中起来很容易找到你的薄弱环节。然后。跟你搞袭扰和消耗战。你基本没有胜算。这一败。就是全军覆没。

例如。明将丘福率十万大军征讨鞑靼。就是由于轻敌。孤军深入。中了敌人的埋伏。最终。全军覆没。

所以。必须大军平推。确保万无一失。像明初那样。中原士兵战斗力远胜蒙古的时代。很少。那时候。只要找到蒙古军队。就能打胜。明军见到蒙古军队。冲上去就砍。没啥阵形可说。

明初时。蒙古也被打怕了。也是见了明军就跑。他们的战术。一是拖。拖到明军粮草耗尽撤退的时候。再出来打。二是。找冒进深入的明军。切断粮草运输。饿晕了再打。

不过。大多时期。都是游牧民族占优势。中原政权都需要依靠城寨。搞平推战术。围死游牧民族军队。蒙古骑兵。就是见人就砍。能不攻城就不攻城。最多就是“围点打援”。

(文|勇战王聊历史)

其他观点:

不成比例。谁也不傻。除非你。跟十倍的兵力对抗!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10:17

    中原,蒙古,游牧民族,粮草,都是,敌军,兵力,大军,边路,万人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10:17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代中原几十万军队和少数民族几万,该如何排兵布阵?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10:17

    左右战争的胜败的因素很多。战场的态势也是瞬息万变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要获得战争的胜利。不是靠排兵布阵和人数多寡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