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袁绍一场大败后,都一病不起,曹操赤壁大败后,为什么还活蹦乱跳?
原创

刘备和袁绍一场大败后,都一病不起,曹操赤壁大败后,为什么还活蹦乱跳?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这个问题有意思。曹操、袁绍、刘备都经历大败战。曹操败于赤壁。袁绍败于官渡。刘备败于夷陵。袁绍与刘备之死。与吃了大败战有很大关系。但是曹操在赤壁大败后。还是保持比较好的定力。还生龙活虎的。我就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差别。

第一。袁绍之死。死于心胸狭隘

袁绍之死。主要是心胸过于狭隘。他是个很在乎面子的人。虽然他表面上装作礼贤下士的样子。招揽天下人才。但只是作为摆设。表面上尊敬有加。实际上则是博取“爱贤”之美名。但是他潜意识里。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只要是谋士提出的建议。他势必要唱反调。这种心态十分变态。你不听谋士。你招揽来干什么呢?所以他只是在乎名声而已。

可是。官渡之败令他声名扫地。这是他最承受不起的。他不是痛定思痛。反思谋士们的建议。而是一回来就杀掉谋士田丰。只是认为田丰会嘲笑他。然而。即便杀了田丰。别人就不嘲笑他吗?他能把天下人都杀了吗?他从来没有公开检讨的勇气。自大过头的人。往往是没有自信。自信力欠缺之人。却极力掩饰自己的弱点。压制他人的优点。生怕暴露自己的不足。而当弱点曝光于天下后。他便生活在极度恐慌之中。不可自拔。他最终病倒了。在患得患失的内心煎熬中。他生命之烛火已是随风摇曳。走向生命的终点。

第二。刘备之死。是死于心力交猝

刘备与袁绍不同。刘备心胸宽广。而且他是屡败屡起。屡败屡战。按理说不应该一次战败就死。但是。一系列的事件。让刘备心力交猝。这是他死亡的根本原因。

其一是在夷陵之战前。几个关系最亲的人都死了。首先是关羽被杀。在夷陵之前。张飞被刺。关羽与张飞同刘备的关系。天下人都是知道的。比亲兄弟还亲。是他的左膀右臂。情同手足。两人先后被杀。对刘备心里是个巨大的打击。然后是养子刘封。刘备把他当亲儿子对待。但刘封自恃有特权。逼反孟达。拒援关羽。最后刘备把他杀了。刘封之死。对刘备也是个打击。

其二。夷陵之战。让刘备振兴汉室的雄心落空。刘备前半生。寄人篱下。非常狼狈。好不容易在益州立足。又当了皇帝。总算有了些许的资本。夷陵一战。让刘备血本无归。蜀军最精锐的部队基本都泡汤了。以前他只是群雄中的一个军阀。现在他是皇帝。地位不同了。遭到这样空前的惨败。对其心理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其三。刘备的年龄比较大了。刘备死时是六十三岁。在古代。这个年龄就算很大了。不是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吗。活上六十岁。在乱世就已经是长寿了。这个年龄。基本上身体条件就差很多了。加上长期操劳。与各种打击。最后与世长辞就不意外了。

第三。曹操为什么在赤壁之战后扛得住呢?

首先说年龄。曹操在赤壁之战时是54岁。比起刘夷在夷陵之战时的62岁。还是要年轻一些。人到老的时候。心态是不同的。你看曹操最后在汉中之战的表现。心态就不同了。就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了。

其次。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虽然遭到惨败。但实际上曹军真实的损失。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因为赤壁之战中的伤亡。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荆州的降兵。而曹操从中原带来的部队。多半还是保全下来的。因此。赤壁之战对曹操的打击。其程度是不及官渡之战对袁绍的打击。以及夷陵之战对刘备的打击。

其三。曹操性格乐观。在《三国演义》里。大家可以看到曹操的形象。他吃过很多败仗。但一旦脱险。总要大笑一番。留给大家很深刻的印象。历史上的曹操或许没有这么多大笑。但肯定是个很乐观的人。是个内心极其强大的人。他既没有袁绍那么不必要的过于好面子的自尊心。也没有刘备那样的愧疚心。属于没心没肺。活着不累的人。这种人抗压力能力之强。是他人所无法比的。

其他观点:

刘备和袁绍大战失败与曹操赤壁大败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各自的伤害不一样。因此带来的结果也就不同。

同样是大败。为何本质不同带来的伤害不一样呢?我们还是一一仔细的分析一下吧。

刘备惨败之后为何一病不起呢?

刘备一辈子吃的败仗很多。从黄巾起义到后来兵败夷陵。失败的次数多不胜数。甚至多次丢妻弃子才得以脱身。然而即使如此多的失败。也不上夷陵大战的失败给他带来的伤害。这次失败导致他一病不起。最后死在白帝城。

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

首先。夷陵大战的失败于刘备的巅峰时期。

低谷时期的失败不可怕。反正已经躺在坑里。就算多失败几次也无所谓。无非把坑挖得更深一点。躺平一点而已。只要命还在。就有跳出坑的机会。正所谓只要烂命还在。就有机会从头再来。

然而。要是在巅峰时期遭受巨大的失败。那么其伤害就非常的大。这个伤害不仅危机到精神。更是伤害到人的机体。

刘备发动夷陵大战之前。虽说已经失去了荆州。但是其大体的实力犹存。正是凭借这个实力而称帝。

夷陵大战失败之后。刘备储备多年的物资器械几乎扫荡一空。储备多年的优秀人才在此战中损失殆尽。极大的损害了刘备立国以来的国势。

处于巅峰时期的刘备突然遭受如此大的失败。难以突然接受如此大的创伤。相比创业以前的失败来说。此时给刘备带来的心理伤害更大。

并且。刘备不是败在曹操这样的老对手面前。而是名不见经传的陆逊之手。这让纵横天下数十年的刘备更是心气难平。因此就容易病倒。

其次。刘备年纪相对比较大。

夷陵之战失败的时候。刘备已经是六十多岁的高龄。这个年龄阶段在现代社会可能不算什么高寿。可是在战乱的三国时代。普遍寿命只有三十多岁的情况下。能够活到六十多岁的人确实稀少。

六十多岁的刘备。无论是在体力还是精力上。均已经是垂垂老矣。生命已经处于比较脆弱的阶段。一旦遭受重大的精神创伤。很容易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滋生疾病。

一旦染上疾病。很难痊愈。更何况在那个医疗条件低下的三国呢?

最后。刘备遭遇的环境非常恶劣。

夷陵之战。陆逊以火烧连营的方式攻击刘备大军。导致刘备狼狈逃窜。退到马鞍山以数万兵士环绕守卫。最后还是经不住陆逊大军的猛烈攻击。不得退败逃白帝城。从马鞍山之战到败逃白帝城。这期间。刘备遭受了巨大的战败损失。沿途为了逃命更是历经各种艰难险阻。严酷的环境考验。才得以逃脱生天。

虽说有英勇的士卒的护卫。可是作为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来说。从如此恶劣的环境中逃脱出来还需要付出巨大的身体代价。这一路的艰辛无疑极大的损伤了刘备的身体。

身体饱受摧残。而新的环境的不适应。再加上水土不服。因此。刘备在逃到白帝城后不久就病倒了。一直无法痊愈。最终因为痢疾而去世。

由此可见。刘备在夷陵大战之后确实一病不起而去世。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客观存在问题。内因和外因综合起来。导致刘备这样一代枭雄因为此战失败而去世。

袁绍大败后又是为何去世了呢?

袁绍和刘备失败去世的原因大同小异。只是在细微之处有一点区别。但是总体差不多。

首先。袁绍接连惨败导致心理失衡。

袁绍在击败公孙瓒之后成为北方的霸主。只要能够击败旁边的曹操。那么在整个北方就再无对手。此时的袁绍拥有冀州。幽州。并州和青州一部分。精锐步兵十多万。骑兵一万余人。正处于事业的巅峰时期。

相对于袁绍来说。曹操处于四战之地。在各个战略要地需要分兵把守在。这样导致和袁绍正面对峙的兵力不足。实力远低于袁绍。从实力对比上看。袁绍认为自己有绝对的把握击败曹操。

从心里角度来看。虽说自小袁绍和曹操是旧相识。可是袁绍向来以老大哥的身份对待曹操。并没有把这个小弟当做平生对手。自以为很了解这个昔日的小弟。因此以为很有把握击败曹操。

出乎意料的官渡之战。袁绍惨败于曹操。仅仅带领数百人逃往河北。不服气的袁绍经过数月的重整。在仓亭之战中再次败于曹操。

如果说官渡之战败于曹操让袁绍不服气。以为只是运气使然。可是随后的仓亭之战的惨败让袁绍最后的心理防线被摧垮。聚集的心气无法成形。导致袁绍的精神出现了巨大的损伤。忧郁成疾。

其次。袁绍两次惨败导致精锐尽失。

袁绍在官渡之战和仓亭之战的失败不仅只是物力和士卒的损失。更多的是人才的巨大损失。官渡之战前后损失了大将颜良。文丑以及张郃高览以及淳于琼等等一大批宿将。这些都是袁绍的军魂。他们背叛和折亡摧毁了袁绍军的锐气。从而为后来仓亭之战的失败埋下更大的伏笔。

除了一批能征善战的武将损失之外。谋士的损失更是让袁绍伤筋动骨。比如沮授的被俘。田丰的被杀以及许攸的背叛更是让袁绍丧失了可以获得优秀建言的可能。

此后的仓亭之战更是将官渡之战积聚起来的最后勇气也丢失在这场惨败之中。此后袁绍以及他的儿子们再也没有击败曹操的机会。

接连两次的失败让袁绍失掉军魂和心魂。彻底的垮掉了。因此一病不起。

最后。袁绍的年纪比较大。

袁绍去世的时候已经将近六十岁。虽然比刘备和曹操去世的年纪小。可是在那个时代同样也是大龄人士。

十多年的戎马生涯极大的耗损了袁绍的体力和精力。再加上在官渡之战和仓亭之战接连的惨败。击垮了袁绍原本紧绷的神经。从而导致其身体免疫系统遭受损害。

在内忧外患的侵扰之下。袁绍终于患病。导致咳血。最后去世。

由此可见。袁绍在战败之后一病不起同样也是由于心理落差太大。再加上长年累月的劳累。最后积劳成疾一病不起而亡。

曹操赤壁之战失败后为何依然活蹦乱跳呢?

曹操在赤壁之战的失败被小说《三国演义》夸大了。实际上的损失远远低于小说中的描写。正是如此。曹操才能够得以很快能够集拢兵力投入到另外一场战场中。

公元208年。曹操聚集数万之众南征。兵锋还未抵达襄阳。刘表病死。接着新主刘琮在各位降曹派的主导下投降。从而导致荆州十多万兵马、粮草、器械以及大量的战船全部归于曹操所有。

随后的赤壁之战。主要是以原荆州的水军为主。曹操麾下兵马为辅。赤壁的一把大火烧毁了曹操统一天下的梦想。此战开创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此战导致曹操损失巨大。但是并未伤及根本。更多的是损失了原来荆州的兵马、粮草、器械以及战船。

曹操的元气以及基本盘并未被孙刘损伤。因此不会伤筋动骨。

另外一方面。赤壁之战爆发的时候曹操的年纪只有大约五十五岁。比刘备和袁绍失败时的年纪都小。相对精力和体力也要强大得多。旺盛的体力也是他在面对失败的情况下的一个有力的保证。不至于意志消沉。从而具备东山再起的基本条件。

总而言之。刘备和袁绍在大战失败后一病不起而亡。确实由于战争的失败极大的伤害了他们的元气。对他们的精神产生了极大的伤害。从而伤及到他们身体。导致一病不起;反观曹操则不同。赤壁之战虽然失败。但是并没有伤害到他的胫骨。只是一些皮外伤而已。最大的本钱并没有亏损。东山再起的本钱雄厚。因此也就不会出现忧郁而病的问题。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不妨分开来回答。

先说说袁绍

袁绍于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了败仗。建安七年(202年)5月就在抑郁中发病而死。时年58岁。这一年与官渡之战仅相隔2年。

从医学上讲。吐血分咯血和呕血两种。咯血一般是咽喉以下呼吸系统出了问题。而呕血通常是消化系统的问题。

袁术和袁绍都属于呕血。袁术更是呕吐了一斗多的血。说明他们得的都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比如消化性溃疡。或者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以及急性胃黏膜病变等。从他们兄弟二人相似的症状看。他们得的这种病可能有家族遗传史。

再说说曹操

曹操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在赤壁打了败仗。这一仗的打击也不亚于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所承受的。曹操那时也50多岁了。但却没有因此倒下。

曹操是在失败中成长起来的。与袁绍不同。曹操是边失败边进步的。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话说得很对。只有经过失败的磨砺才能培养出强大的抗打击力。一帆风顺并不是什么好事。

最后说说刘备

蜀汉章武二年(222年)春。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结果遭受惨败。刘备虽然打了一辈子仗。但也深受刺激。在白帝城一病不起。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迅速恢复了状态。也有一个很大原因是。赤壁之战对曹操造成的损失其实很有限。曹操在赤壁被消灭的人马是他从江陵带去的几万人。而更多的人马还在路上。并没有损失。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29:43

    刘备,袁绍,之战,赤壁,白帝城,的人,损失,赤壁之战,荆州,十多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29:43

    没想到大家都对刘备和袁绍一场大败后,都一病不起,曹操赤壁大败后,为什么还活蹦乱跳?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29:43

    这个问题有意思。曹操、袁绍、刘备都经历大败战。曹操败于赤壁。袁绍败于官渡。刘备败于夷陵。袁绍与刘备之死。与吃了大败战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