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杜甫的诗。真是了解安史之乱不可或缺的珍贵史料。他就像个战地记者似的。不辞辛苦的将当时的一幕幕惨状。包括他本人随着局势变化的心态变化一一记录下来。其中有有一首《九日蓝田崔氏庄》淹没在他成山成海的佳作中。现在已经少有人提。
但我很喜欢。原文如下: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九日蓝田崔氏庄》
这诗依稀可见他昔年豪兴。读杜甫的诗。想他一生的波折患难。我常忘记他也曾有少年逸兴的时候。我发自内心尊重杜甫的原因是。他一心一意。为国为民。乱亦不易其心。贫亦不改其志。不管这朝廷如何对待。不管自身处境如何凄楚。他都未曾放在心上。
对他而言。良辰好景太短暂。来不及回味就消失了。青春都一晌。有些人。还未年轻。就已老去。少年激扬。中年沉郁。老来淡泊。这就是杜甫。无可取代的杜甫。
最令我感念的。是他老来身居茅屋。不幸茅屋还被秋风吹破屋顶。不幸茅草还被顽童抢走。顽童欺他年迈体弱。任他追得气喘吁吁。喊得口干舌燥也不还他……(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他也曾写过忆少时的诗句。自言活泼好动:“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且慢微笑。这诗名字叫做《百优集行》。这诗的后半段是:“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读来真是惨伤。
我心里揣着杜甫的诗歌过了这么多年。才渐渐明白。为什么后世的寒素文人。对杜诗那么推崇备至。实在是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繁华风流浪荡好着笔。而这平淡、陈旧和惨伤。却不是人人可以写得平淡朴实。泣血锥心。
人生的遗憾是那么的深重。难以卸除。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完美总在不完美中诞生。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失望。就拒绝期待。觉得痛苦。就避免深入。
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无惧风波。心怀坦荡的走完这一生。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我喜欢杜甫的《春夜喜雨》。诗中的“潜”、“细”这两个词用得太好了。至今没有看到有几个人能超越。颔联、颈联对仗精妙。“俱”。“独”用得恰到好处。全诗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可是。句中没有一个“喜”字。
其他观点: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刚开始创业你们会选什么行业?
- 5-6万开店创业,做什么生意好?
- 文学上有种体裁叫古风,它和赋、诗词有何不同?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6828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杜甫,蓝田,茅屋,顽童,成山,上树,的诗,用得,亦不,玉山
没想到大家都对“诗圣”杜甫留下不少的名篇佳作,你最为喜欢杜甫的哪首诗呢?为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杜甫的诗。真是了解安史之乱不可或缺的珍贵史料。他就像个战地记者似的。不辞辛苦的将当时的一幕幕惨状。包括他本人随着局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