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在中国大陆。如果要找两个利润率相差悬殊的行业配对。相信房地产和制造业肯定是天作之合。前者拿下地皮在一片涨价的声音中。随随便便赚取30%以上的利润。甚至更高。而后者则要拉订单、谈报价、搞生产、做物流。要同客户、员工、政府和社区搞好关系。一年到头来常常仅有个位数的利润率。最低廉的时候仅有2%。连自尊都给搭上了。而如果出现过度投资或者订单减量。就非常有可能亏损。所以。在普通人看来。房地产和制造业简直是判若云泥。但代工大王郭台铭。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前不久。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出现在央视《财经人物周刊》栏目中。他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以及同苹果合作的起源。在最早建厂时。郭台铭手上只有一笔钱。他需要做一个艰难的决定:是去买块土地。盖座工厂;还是去租一座工厂。用钱买来模具设备?显然。郭台铭选择了后者。也由此衍生出一个以模具为基础的世界500强企业。但这个“衍生”并非一帆风顺。早期阶段甚至令郭台铭非常“沮丧”。他放弃购买的那块土地。价格随着台湾房地产经济发展飙升了20倍。生意上的朋友们都赚得盆满钵溢。而郭台铭的首批模具产品却因质量不合格而遭遇退货。工厂险些倒闭。好在。郭总裁通过强硬的手腕逐步在模具企业站稳脚跟。成为康柏、诺基亚、苹果等电子巨头的供应商。面对央视记者。郭台铭再次霸气侧漏。他说:“搞房地产只能赚一次。而搞技术则能赚很多次。”
现在。富士康集团已经从单纯的模具、组装代工发展成为集液晶面板、电商、物流、工业互联网、自动化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企业。常年积累的资本让他们可以买到足够的技术和人才。而房地产又是“最没有技术含量”。利润却最高的行业。在建厂初期。郭台铭受制于有限的资金。如今总裁富可敌国。又同政府交好。他为什么依旧不搞房地产呢?事实上。总裁在一次采访中曾经霸气地回应记者:我终身都不踏足中国大陆房地产领域。
在普通市民看来。房地产应该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低的行业。但需要大量的资本和良好的社会关系。事实上。刨去一些大型的开发商。大多数的房地产老板都遭遇过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他们常用的套路就是费尽心思地拿下一块地。然后。让购房者向一块“沙盘”缴纳不菲的首付。从而启动旗下项目。接着又会提前收取暖气费、管理费、物业费等等一切可能的费用来“维持”产业链的运转。显然。这种操作模式具有相当的风险性。稍微有些意外。项目就有可能变成“烂尾楼”。其实。随便去一些城市的郊区就能看到一幢幢孤立的半成品商品楼。等待着新的资金来拯救自己。如此情况。最闹心的自然是准业主们。
毫无疑问。富士康在资本规模方面。绝对不是问题。他们的利润率虽然微薄。但前期投资非常大。相关数据统计。iPhone有40%的成本都需要富士康垫付。等到他们完成出货时。才能收回成本。就连郭台铭的个人财富。也远非普通人可以想想的。笔者曾经在网络上看到一些财富排行榜。彼时郭台铭的个人身价是68亿美元。总之。富士康想要拿下一两个楼盘项目。资金绝对不是问题。比之收购夏普的难度要小200倍。加之。郭台铭以及旗下的高管运营团队。拥有非常丰富的建厂经验。他们曾经把深圳龙华、河南郑州、四川成都、贵州贵阳等一片片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人声鼎沸的电子产品制造车间。虽然制造工厂的施工标准。同商用楼的标准不甚相同。但资源之间的相关性。还是非常容易让富士康找到合格的施工厂商资源。此外。郭台铭一向同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特别是内陆地区。所到之处无不夹道欢迎。有一位省长为了争取到投资。不惜放下身段。亲自拎着饺子到郭台铭下榻的酒店。鼓弄一个“礼轻情意重”的仪式。相关手续办理甚至披上一两块地都不是难事儿。
综上所述。郭台铭涉足房地产似乎已经是万事俱备的事儿了。但真正的事实是。郭总裁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诺言。兢兢业业地耕耘于制造业。赚取着微薄的利润。同时。加快企业向自动化、工业互联网转型。踌躇满志地建设自己的制造王国。
现在。郭台铭已经年过古稀。自己的“精力带宽”越来越狭窄。估计他现在很难每天工作16个小时。也没有办法把一个会议从早上8点开到晚上11点了。幸亏他多年培育起来的经营团队已经深谙制造业的规则。郭台铭本人估计更侧重于“工业互联网转型”或者“去美国找特朗普批下一块地”之类的高端事宜。
相信很多人都清楚。富士康有实力做房地产。但社会各方面都不希望他们太过强大。要知道。富士康新建一座工厂。动辄十几万人的规模。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让当地经济窜上一个新台阶。而房价也会随之暴涨。常常能从1000元涨到20000元。如果郭台铭玩票房地产。他又最清楚自己在哪里兴建厂房。大可以提前囤积商业楼盘。如此生意只能用“恐怖”和“变态”来形容了。基于此。地方政府虽然欢迎富士康到来。但更希望。他们专注于创造就业岗位以及提高出口额。而房地产这么技术含量低的项目。还是交给相对弱小一些的企业来完成吧。事实上。中央就曾叫停过海尔、康佳的地产项目。
如果用钱来衡量人生的成功程度。那么。郭台铭应该比不上王健林或者许家印。这两位大佬凭借地产长期跻身中国富豪榜的前几名。但问题在于。一旦企业家们实现财务自由之后。“赚取更多的钱”已经是最低层次的追求了。事实上。郭台铭在采访中坦言。自己现在年过古稀。本来应该颐养天年。抱着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享受天伦之乐。但他依旧能兢兢业业。全世界的飞来飞去。足以证明其骨子里的倔强。他统辖的代工行业长期以来都遭受外界非议。却能持续拿出“改善者”的心态来对待。先不说富士康培养出了大量的中产阶级。单就能彻底遵守法律和支付足额的加班费。就已经比大陆一些企业领先太多了。正如郭台铭所讲:做房地产只能赚一次的钱。而做技术能赚无数次的钱。他常常笑称:工业互联网是自己的第三次创业。也希望治下的员工能够逐步摆脱“制造者”气息。向着商务、技术、研发等更体面的领域进军。而其本人也取消了退休计划。要一直要做到最后。
事实上。富士康有很多地方值得中国大陆房地产商学习。比如遵纪守法、不拖欠工资。坚守SOP等等,最重要的是。富士康一旦向客户承诺。就一定会:按期交货。
其他观点:
谁说郭台铭不搞房地产了?大家有时间可以去广州增城看一下是怎么回事。
郭台铭是世界最大的代工巨头。但同时它也是一家隐形的地产大鳄。
郭台铭曾经表示过富士康不会搞房地产。
我们都知道房地产是一个利润比较高的行业。平均利润在20%~30%之间。所以稍微有点资金的人都会去搞房地产。特别是过去十几年。中国房地产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房价也是不断的上涨。得益于中国房地产的高速发展。开发商们也是赚得盆满钵满。在巨大利润的诱惑之下。很多曾经表示不做房地产的企业或者企业家后来都悄悄地搞起了房地产。
与房地产高利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近几年制造业的利润非常低。目前绝大部分制造业企业的利润只有5%~10%之间。就连鸿海这种代工巨头的利润率也只有5%左右。比如2017年鸿海精密的营业收入差不多是1547亿美元。但利润只有45.6亿美元左右。净利润不足3%。
而据说富士康代工的苹果手机净利润只有2%左右。这个利润空间跟房地产动不动就30%左右的利润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然而在房地产高利润的诱惑之下。富士康的老总郭台铭杰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富士康不会搞房地产。郭台铭曾经表示做房地产只能赚一次利润。而做科技就可以赚取多次利润。
对于郭台铭的这种做法。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因为以富士康的实力去做房地产完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富士康开发房地产具有天然的优势。
首先。富士康具有很大的辐射能力。
富士康每进入一个城市都对当地的房价以及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富士康工业园一般都比较大。动不动就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员工数量。光一个富士康工业园区就相当于一个小型城市。所以富士康每进入一个城市之后。周边的房价也会跟着上涨。利用这种辐射能力。富士康开发楼盘是有天然的优势的。可以以低价购入土地。然后等工业园区建成之后拉动房价。这样就可以高价卖房。
其次。富士康有雄厚的资金做支持。
目前郭台铭并不缺钱。一年的营业收入近1万亿。净利润也有几百亿。从这么多利润当中拿个几十个亿出来开发房地产。完全不成问题。
再次。富士康储备了很多土地。
富士康从90年代进入大陆。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城市建设了富士康园区。而且也储备了很多土地。目前富士康在大陆储备的土地面积估计有几十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建成区面积。
下图是富士康在一些主要城市的土地储备情况。
实际上富士康一直以来都在悄悄的涉足房地产业务。
郭台铭说不会搞房地产之后。很多人都以为富士康真的不会涉及房地产业务。实际上过去十几年富士康偶尔都会涉及房产业务。而最近几年涉及房地产业务更加频繁。
只不过富士康涉及房地产业务。并不是以富士康的名义及开发。而是以其他公司的名义去开发。其中总部位于深圳的香港轩盛投资有限公司就是富士康开发房地产业务的主体。从2005年前后。轩盛就在太原、深圳、武汉、上海等多个城市拿下商住用地。
据公开资料显示。 自2005年以来。富士康在大陆共有五个商业地产项目。两个住宅销售项目。除了上海的“富士康大厦”项目之外。2009年、2012年、2013年以及2015年。富士康分别投资重庆商业地产、长春“玉兰新天地”、贵州“富士康商贸城”以及乐山商贸综合体。但这些项目后来并没有开盘的消息。目前可以确认已经开盘的两个项目是武汉“轩盛·湾郡”项目以及武汉富士康工业园区附近别墅项目。这两个项目分别在2010年和2011年开盘。
富士康最著名的一个地产项目当属广州增城的地产项目。
2018年1月15日以及2月26日。广州增城的三块商住被广州市碧城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拿下。而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富士康和碧桂园。两家企业共同占股75%。 这次富士康联手碧桂园在广州市增城区连下三地。共耗资59.7亿。土地面积总计36.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70万平方米。
实际上在目前制造业利润比较低的情况下。富士康也在积极寻找转型。而房地产则是富士康寻找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其他观点:
因为他没时间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7476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富士康,房地产,郭台铭,利润,项目,自己的,增城,代工,企业,富士
没想到大家都对代工大王郭台铭为什么没做房地产?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在中国大陆。如果要找两个利润率相差悬殊的行业配对。相信房地产和制造业肯定是天作之合。前者拿下地皮在一片涨价的声音中。随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