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为何会从国家栋梁变成一个受人唾骂的叛徒?
原创

吴三桂为何会从国家栋梁变成一个受人唾骂的叛徒?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吴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长伯。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夺得武科举人。明末崇祯时。为辽东总兵。镇守山海关。

吴三桂在李自成未攻陷北京时。一直作为大明的门神一样。镇守山海关。手握大明精锐关宁铁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国之栋梁。军中翘楚。

祖大寿降清。后写信给吴三桂。让吴跟随一起降清。吴回信。大骂。李自成攻陷北京。为拉拢吴三桂的势力。对吴家礼遇尤嘉。吴也有投降之意。答应议和。回京路上。遇到家奴。得知。大顺军将吴家全部锒铛入狱。侮辱爱妾陈圆圆。拷打其老父亲。

4月21日。多尔衮利用吴三桂所处危局。逼迫吴三桂剃发。让联清转而降清。时夜 。吴三桂。剃发以向清明志。

吴三桂。跟随清军。成为清军的鹰犬。不但对农民起义军残部的镇压。对一些起兵抗清的朱明后裔。也是斩尽杀绝。

康熙元年(1661年)。师出缅甸。擒杀桂王。南明最后一个朝廷永历政权结束。之后十余年。镇守云贵。

康熙十二年(1673年)。起兵叛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6月初。衡州称帝。也与当年病逝。时年六十七岁。当皇帝仅五月有余。

从以上几个吴三桂人生历史节点可以。看出吴三桂前期选择权不在于他。夹在大顺军与清军之间。腹背受敌。必须投靠一方。才有机会。活下去。站下去。至少前期是不愿意降清的。先接触李自成。后被李自成欺辱。带着家国仇恨。求救清军。

但是求救信中。以封地作酬谢。以明朝将领的身份和多尔衮议谈。而你面对是多尔衮。有着雄才大略。来自草原的一匹狼。他会着敏锐的直觉和嗅觉。会抓住一切机会。吴三桂你伸手就不可能让你有缩回去的余地。多尔衮。心中窃喜。“阿桂。你就别想走了。我们一起干。名声如浮云”。

一直喜欢一句话。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其他观点:

首先。有个前提条件。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吴三桂放清军进山海关(因为李自成兵临城下)。这是第一个大错。

在康熙年间。吴三桂造反(因为康熙撤藩削权)。这是第二个大错。

站在汉人的角度。放满清入关。千里江山尽入敌手。对吴三桂肯定是差评。

站在满人的角度。康熙已经给了吴三桂很大权力。结果敬酒不吃吃罚酒。居然起兵造反。肯定也是差评。

综上所述。无论满汉。对吴三桂都是差评。

而近代历史的胜利者是谁?

所以吴三桂的形象也就不言而喻了

其他观点: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对吴三桂叛国投清所写的一首诗。其大意是: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了。吴三桂起兵收复了北京。军队为什么都带着孝痛哭呢?原来他愤怒起兵是为了一个女人!还有谢四新也这样评价“丹心已为红颜改。青史难宽白发人”。这些对吴三桂所标榜的报君父、妻妾之仇就片面的。历史上真正的原因不是如此简单。吴三桂为何遭受到后人的唾骂为叛徒呢?

一、投清献山海关 1644年(崇祯17年)三月十八日。李闯王农民起义军攻入大明首都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而亡。第二天。李闯王乘马从西直门进入北京。从此统治中国二百七十六年。相传十六代的大明王朝彻底灭亡了。在入驻北京短短的四十二天里。李自成在新政权的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工作。这也是农民军发展的重要转折。但是在胜利的面前。起义军的上层领导人物。经不起城市灯红酒绿的诱惑。追求享受。军纪表现为松弛。一些投入农民军中的地主阶级文士。往往结党营私。渎职纳贿。加上形势分析和政策的推行。都反映出缺少政治远见。追赃助饷也缺乏策略思想。由此加剧了地主阶级的对农民军的反抗。而且满汉封建主反动势力常常结合起来共同向农民军反攻。这样。农民军受腐蚀削弱已变得虚弱。

满洲贵族早就蓄意进据中原。为了达到目的。皇太极竭力搜罗汉族地主分子。己所利用。充当进一步侵略中原的爪牙。早期李自成在陕西时。他就曾致书李自成说:“欲与诸公协谋同力。并取中原。”明将孔有德降清时。皇太极不顾众贝勒的反对。同孔有德行抱腰接面大礼。以示优隆。但洪承畴被俘并投降。皇太极大喜说:“获一引路者。”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后。皇太板觉得夺取中原的时机已成熟。便令其弟多尔衮率大军。准备绕过山海关。夺取农民军的胜利果实。清兵到达翁次时。接到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泣血求助”的投降。

二、见风使舵。公报私仇 吴三桂原本是辽东大地主。也是明末军阀势力的代表人。他一贯心怀两端。待价而洁。李自成农民军进攻北京时。他却延缓观望。不肯及时发兵援救崇祯皇帝。等到农民军占领北京以后。李自成派人送去四万两犒师银招降吴三桂。吴三桂本来决定归附大顺政权。企图保存自己的实力。后来听说农民军向官僚拷问追赃。强力镇压。而且拘禁了他的父亲和爱妾陈圆圆等家人。便勃然大怒地退回山海关。他一方面联合地主豪绅组织了几万人的地主武装。准备与农民军对抗到底。一方面向多尔衮乞师求降。他亲自前往清军驻地。在洪承畴的带领下。向多尔衮俯首称臣。献出山海关。并“以白马祭天。乌牛祭地。歃血斩衣。折箭为誓”。共同镇压农民起义军。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同满汉地主阶级勾结起来。联合对抗新生的大顺政权。

三、追击义军。招诱汉族地主投降 李自成得到吴三桂降清的消息后。亲自率数万大军向山海关进发。当时。义军和吴三桂在一片石地发生战斗。满清轻骑兵突然出现在阵前。在吴三桂和清军联合进攻下。起义军败退北京。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即皇帝位。第2天就撤离北京。向陕西方向转移。吴三桂和多尔衮引兵追击农民军。五月初一至通州。五月二日明朝文武百官出城五里跪迎多尔衮。当天。多尔衮从朝阳门进城。在武英殿升座。吴带领明朝官员拜呼万岁。同时还采取归还地主“故业”、“复官”等措施。吴三桂得到高官厚禄后。逐步招降汉族地主。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43:54

    山海关,崇祯,北京,农民,大顺,多尔衮,起义军,地主,大明,清军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43:54

    没想到大家都对吴三桂为何会从国家栋梁变成一个受人唾骂的叛徒?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43:54

    吴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长伯。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夺得武科举人。明末崇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