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之战张俊是否为了争功拒绝岳飞的入援?
原创

淮西之战张俊是否为了争功拒绝岳飞的入援?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淮西之战张俊是为了争功拒绝岳飞入援。但赵构却发旨让岳飞入援!但岳飞却去晚了。

读过史书的人都不会把岳飞打造成完美英雄。倒是有些居心险恶之人倒是时刻不忘诋毁岳飞。

因为刘家军的事情。岳飞心里可能窝的一把火。这可以理解。答应好的事情。却不给他。

绍兴十年北伐之后。岳飞对赵构已经是彻底失望了。这才有“天下事。竞如何?”的悲叹

岳飞。是人他不是神。尤其是个军人。军人脾气都比较火爆的。耿直的。这很正常。

在淮西增援上。他可能有点情绪化了。

但要以这个事情论罪的话。那么张俊。就更应该用千刀万剐了!

看下淮西战役

绍兴十一年。金兀术帅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度过淮河。由寿春直荡淮西。床廷急命张俊。杨沂中。刘锜部迎击。金见宋军来势凶猛。暂时退至柘皋。

双方大战。宋军先败后胜。张俊部将王德表现神勇。大破金军。趁胜收复庐州。

张俊为了争功。又认定金军已经全部北撤。就派人阻止刘锜。岳飞所部宋军。实际上金军主力做多数集结在濠州一带。等待机会。

看下岳飞在淮西作战中的行军过程和时间图。看看他有没有罪。有多大的罪。省的那些喷子老BB

1141年正月。完颜宗弼占领寿春;淮西之战全面爆发。

正月末二月处。关师古、刘錡放弃庐州。南退向东关方向;

正月二十九。南宋朝廷向岳飞发诏。希望岳飞移师江州;

二月初三。完颜宗弼占领军事重镇庐州;

二月初四。岳飞在得知战事后也给朝廷发奏折。建议移师蕲、黄。

二月初七。朝廷发诏催促岳飞出发。发诏让韩世忠部从楚州移师淮西(此后韩世忠部基本没怎么动。这“逗遛违诏”的罪名如果安在韩世忠头上那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二月初九。岳飞得到南宋朝廷令他移师江州的诏书。回复说于十一日前往蕲、黄;

二月十一日。岳飞主力移师。朝向蕲、黄;

二月十七日。朝廷得到岳飞在二月初四发出乞求移师蕲、黄的奏折。并对岳飞进行嘉许;

二月十八日。张俊、王德、杨沂中在拓皋大败完颜宗弼军;完颜宗弼军退向紫金山;张俊没有乘胜进攻紫金山的金军。而是前往庐州方向;

二月十九日。朝廷得知岳飞军已于十一日出发。发诏对岳飞嘉许;

二月二十日。张俊收复庐州(此后十几天直到三月初五。张俊也在庐州境内一动不动。可谓“逗遛违诏”);

大约二月二十多日。岳飞大军进驻舒州。

三月初一。朝廷发诏令岳飞到庐州与张俊会和。岳飞有所回复。当是希望能在舒州原地驻守。

二月末三月初。完颜宗弼采纳了郦琼的建议。让小部分金军渡淮北上。佯装大部分撤退。而主力军队埋伏在濠州郊区。伺机进攻濠州;期间濠州的守城官兵也担心濠州城在金军退兵的必经之路上。会不会遭到围攻。因此多次向张俊求救。

三月初三。韩世忠也终于发兵前往寿春了(已经逗留了二十多天)。

三月初五。张俊得知了“金军北遁”的消息。让刘锜南下回太平洲。防止他瓜分战功。杨沂中是张俊的人。所以张俊想和杨沂中包揽战功。“耀兵淮上”。

三月初六。得到金兵围攻濠州的消息。张俊急忙派人去追赶刘锜军返回。

三月初九。张俊等军进军到黄连埠。距离濠州尚有六十里。同日得到濠州城破的消息。同日杨沂中轻进。被杀败。张俊、刘錡、王德等军也都败退。到达了长江附近。

三月十日。南宋朝廷收到岳飞回复的奏折。此时也知道了濠州被围攻的消息。因此回复诏书。这封诏书的内容如下:

得卿奏。知卿属官自张俊处归报。虏已渡淮。卿只在舒州听候朝廷指挥。此见卿小心恭慎。不敢专辄进退。深为得体。朕所嘉叹。据报。兀术用郦琼计。复来窥伺濠州。韩世忠已与张俊、杨沂中会于濠上。刘琦在庐州、拓皋一带屯军。卿可星夜提精兵。裹粮起发。前来庐州就粮。直趋寿春。与韩世忠等夹击。可望擒杀兀术。以定大功。此一机会。不可失也。庐州通水运。有诸路漕臣在彼运粮。急遣亲札。卿切体悉。十日二更。付飞。御押 。

根据这封诏书与三月一日南宋朝廷的诏书。可以知道。从舒州至临安送信往返大概需要九日左右的时间。御诏理应稍快一些。大约需要四日的时间。奏折则需大约五日。

三月十一日。南宋朝廷再发奏折。催促岳飞行军。内容如下:

兀术再窥濠州。韩世忠、张俊、杨沂中、刘琦皆已提军到淮上。以卿忠智许国。闻之必即日引道。切须径赴庐州。审度事势。以图寿春。庐州水运。而诸路漕臣皆萃于彼。卿军至。粮草不乏。又因以屏蔽江上。军国两济。计无出此。已行下诸漕。为卿一军办粮草。不管阙乏。付此亲札。卿须体悉。十一日未时。付飞。御押。

大约在三月十二日。南宋朝廷再发奏折。此时已经知道岳飞出兵了。内容如下:

得卿奏。卿闻命。即往庐州。遵陆勤劳。转饷艰阻。卿不复顾问。必遄其行。非一意许国。谁肯如此。据探报。兀术复窥濠州。韩世忠八日乘捷至城下。张俊、杨沂中、刘琦先两日尽统所部。前去会合。更得卿一军同力。此贼不足平也。中兴勋业。在此一举。卿之此行。适中机会。览奏再三。嘉叹不已。遣此奖谕。卿宜悉之。付飞。御押。

以此推断。南宋朝廷再三月十二日知道岳飞军出动。那往前推四五日。岳飞军真正出发当在三月七日、八日左右。

同日(三月十二)。韩世忠军抵达濠州。没敢打就跑了。

据此。则一些事情已经很清晰了。

三月初六。金军围攻濠州城。

三月初七或者初八。岳飞军从舒州出发前往庐州。

此前岳飞军应该也接受到南宋朝廷催促他前往庐州的诏书。如同三月一日的诏书。当是其中一封。岳飞的建议是停留在舒州。借口很可能是“粮草不济”。(三月十日和三月十一日朝廷的诏书很针对地提到了粮草问题)或分析了其他战略意义。力求持重。

当然很可能也有跟张俊赌气的成分在内。毕竟去年的宋金战争张俊在淮西路表现的实在是让岳飞不得不生气。

但是这个也只是分析而已。因为战场的的变化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把这个扣的岳飞头上也说不过了!

三月初六初七左右。接到金军围攻濠州城的消息。岳飞军立刻出发。但已经于事无补了。因为三月九日濠州城破。同日张俊的大军就被打败。岳飞军即使在三月十日能抵达庐州。也只能是驻守一座空城。孤军面对金军主力。又和去年的形势如出一辙。完全于事无补。只能撤退。

当然。如果岳飞在三月五日左右接到诏书之时。就立刻出发前往庐州。而不是以粮草问题逗留在舒州。战局可能会有一些改观。

比如岳飞可以和张俊等一起进军。收复濠州。或者接应张俊等的败军。

但岳飞和张俊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去年张俊在淮西路的表现可谓渣到极致。让岳飞的战略构想完全失败。这一点连南宋朝廷的赵构等人都觉得对不起他。势必造成岳飞、张俊不能合作。

更何况。在得知岳飞军于三月七日、八日左右出发的时候。南宋朝廷还在褒奖岳飞。

淮西战役失败主责是张俊。而不是岳飞。以此定岳飞的罪。张俊呢?

淮西之战中。张俊先是在战胜之后没有跟随金军主力伺机歼灭。而是急忙收复庐州拿到战功。再排挤走刘锜。没有进援濠州。被金军障眼法戏耍。最后部下杨沂中轻敌冒进。导致军队崩溃。

韩世忠在战役第一阶段完全无动于衷。没有参与。三月三日才出发前往淮西战场。足足九天才进援到濠州。稍一接触就撤退。

岳飞死罪定罪的第一条就是在淮西之战中“逗遛违诏”、“辞以乏粮”、“不携重兵”、“缓於救濠”

综上所述。逗遛也许有。但张俊、韩世忠逗留的罪名都应该比岳飞大。

违诏则完全没有。辞以乏粮或许有。也着实让赵构解释了一番。

但从结果上看。辞以乏粮是在战役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间隙中。期间没有激烈冲突。且事后朝廷也都没有做任何责备。

不携重兵的罪名完全不可。难道岳飞是一个人去救援的吗?

缓於救濠也很值得商榷。三月六号濠州被围攻。即使是三月八号岳飞军从舒州出发。从接到消息、调兵遣将等等动作下来。两天的时间似乎也不算长。

总之唯一勉强成立的是“逗留”罪名。但在淮西之战中比岳飞“逗留不前”的将领多了去了。南宋朝廷无非是实在找不到罪名。只好强加一个罢了。

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你要抓它的缺点是肯定抓的到的。就是一句话。欲加之罪。何况无词。

岳飞。他只是个人而已。他有种种的缺点。种种的毛病。

当然。某些后人会用放大镜找出这些缺点。使劲儿攻击他。

但是岳飞代表的是一种精神。是种不屈服反抗的精神。爱国的精神。已经深入许多国人的身心。引导过多少代人反侵略爱国。

黑岳们使劲攻击民族英雄又有何用。只是。累了自己。娱乐了大众。

其他观点:

谈淮西战役。要从岳飞第四次北伐说起。因为淮西战役以岳飞第四次北伐为背景。金兀术发起淮西战役。就是为了挽回中原战场的败局。兀术撕毁和约南侵。是因为挞懒擅自割让河南给宋。1139年兀术发动政变诛杀挞懒后掌权。1140年夏季侵宋。没想到刚一开打。就被刘锜迎头一闷棍。兀术败回开封。紧接着岳飞发动第四次北伐。兀术惨败打算北撤。但秦桧奏请宋高宗严令岳飞班师。兀术再占河南。

经此一战。兀术认识到金国灭不了南宋。只好重拾“以战促和”的老套路。他于1141年正月十五日发起淮西战役。正月十九日攻占寿阳。二十日兵发庐州。宋将刘琦于正月二十五日抵达庐州。见城已残破。庐州知州陈规已死无人守城。只好放弃庐州率军南撤。正月二十七日金军占领庐州。几天时间就占领无为军、昭关及含山县、巢县、全椒县。淮西全境陷落。

寿阳距临安1230里。按理说金牌急脚递3天可到达临安。但因为淮河流域河湖纵横、水网密布。而且还要渡长江。实际用了5天才到高宗手中。高宗下达刘锜驰援的命令又得5天。因此前线的刘锜于正月二十四日才接到命令出兵。次日到庐州。刘锜因城池残破守不住。请示宋高宗南撤并增兵。5天后高宗接到战报。命杨沂中出兵。恰好是正月二十九日。

从临安到岳飞驻地鄂州有2350里。按理说金牌急脚递5天可到达。但因为要渡江。实际6天才能到岳飞手中。宋高宗每隔三、四天就给岳飞发一道御札。岳飞还没有接到前一道命令。后一道就已发出。

另外。刚开始岳飞用马行快递传信。马行快递日行300里。加上渡江延缓日程。10天后才能到临安宋高宗手中。后来经枢密院授权。才改用金牌急脚递传信。从高宗下令、岳飞接令、采取行动、请示汇报。一来二去。这一系列程序走下来。没有十天半个月完不成。

(1)第一道御札于正月二十九发出。二月初四岳飞收信并连续回复两次

己巳(正月二十九)。诏令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以殿前司兵三万人发行在。诏韩世忠出楚州照应。岳飞出江州照应。给岳飞的御札是:“据深报。虏人自寿春府遣兵渡淮。已在庐州界上。张俊刘琦等见合力措置掩杀。卿可星夜前来江州。乘机照应……付飞。御押”。

二月初四。岳飞接到宋高宗第一道御札。他回复:“契戡虏即举国来寇。巢穴必虚。若长驱京洛。虏必奔命。可以坐制其弊”。二月初七。岳飞尚未收到高宗第二道御札。又补奏:“虏犯淮西。臣若捣虚。势必得利……乞且亲至蕲、黄。相度形势利害。以议攻却。且虏知荆鄂宿师。必至九江进援。今若出此。贵得不拘。使敌罔测”。

(2)第二道御札于二月初三发出。岳飞于二月初九收信并回复

戊申(二月初三)。“比以金贼侵犯淮西。已在庐州。张俊、杨沂中、刘锜见并力与贼相拒……卿可星夜倍道来江州。或从蕲、黄绕出其后……付飞。御押”。

从这道御札看。杨沂中似乎已到前线。但实际上他于二月初四才到达和州。与先期出兵的王德会合。从临安到和州约650里。走了6天。平均每天行军约110里。二月初四当天张俊率军从采石渡江北上刚出发。高宗就给岳飞的信中说“张俊、杨沂中、刘锜见并力与贼相拒”。很明显这是预先估计的说法。

二月初九岳飞收到第二道御札。回复:“定于二月十一日出兵薪、黄”。

(3)第三道御札于二月初五日发出。岳飞于二月十一日收信

此前岳飞曾于正月二十五日上奏《欲合诸帅破敌奏书》。10天后到宋高宗手中。庚戌(二月初五)。高宗回复:“昨得卿奏。欲合诸帅兵破敌……嘉叹不已。今虏犯淮西……以朕之见。若卿兵自蕲、黄出其后。腹背击贼。似为良策……付飞。御押”。

二月十一日。岳飞率8千背嵬骑兵日行180里。从鄂州赶到黄州。第三道御札只是对岳飞正月份上奏的肯定。他回复:“取读圣训。以金人侵犯淮西。已在庐州。张俊等并力与之相拒。令臣提兵合击。或来江州或出蕲黄。绕出其后……今日臣已抵黄州。见前去舒蕲州界相度形势利害。看其意向。别行措置。不知张俊等防战在甚日?庶几臣得以照应”。

第三道御札并非针对岳飞二月初四发的回信。而是针对岳飞正月份的上奏。岳飞二月初四发信。一天后的二月初五就飞越2350里到宋高宗手里了?这不是大笑话嘛。

第四道御札于二月初七日发出。岳飞于二月十三日收信

二月初七张俊刚过和州。王德已在含山县击败金镇国大将军韩常。宋高宗在朝堂上说:“中外议论纷然。以敌逼江为忧。殊不知今日之势与建炎不同……敌窥江则我兵皆乘其后。今虚镇江一路。以檄呼敌渡江。亦不敢来”。

基于这个判断。壬子(二月初七)。宋高宗给岳飞发出一道御札:“虏犯和州。与张俊和州相拒。已遣亲札。趣卿倍道前来。合力击贼……贵在神速。少缓恐失机会也……付岳飞。御押”。

二月十三日。岳飞已进至蕲州。收到高宗第四道御札。因为这是个严重过期的命令。所以岳飞未回复。

第五道御札于二月初十发出。岳飞于二月十五日收信

二月初十日。宋将关师古、李横从金军手中夺回巢县。宋高宗给岳飞发出御札:乙卯(二月初十)。“虏寇聚于淮西。张俊、杨沂中、刘锜已于和州巢县下寨。与贼相距。韩世忠出兵濠上。卿宜倍道。共乘机会。前所发亲札。卿得之。必已就道。今遣张去为往喻朕意。卿更须兼程。无诒后时之悔……付岳飞。御押”。

第五道御札也是个严重过期的命令。岳飞接到这道命令时。已经离开蕲州向舒州进发。所以岳飞未回复。

宋高宗派张去到岳飞那里。一方面是催促尽快出兵。另一方面是岳飞军离开驻地后必须掌握其动向。从侧面证明了宋朝对武将监督防范是非常严的。

第六道御札于二月十四日发出。岳飞于二月二十日收信

二月十四日。刘锜在清溪击败金军。张俊、杨沂中分遣王德、张子盖夺回含山县、昭关。宋高宗收到二月初四岳飞发的回信。他批复:“览二月四日奏。备悉卿意。然事有轻重。今江浙驻跸。贼马近在淮西。势所当先……卿须亲提劲兵。星夜前来蕲黄。径趋寿春。出其贼后。合力剿除凶渠。则天下定矣……付岳飞。御押”。

因为这是对岳飞二月初四发信的回复。也是个严重过期的命令。岳飞接到命令时。已经进至舒州。所以岳飞未回复。

第七道御札于二月十五日发出。岳飞于二月十八日收信

二月十五日。宋高宗给岳飞发出御札:“比屡遣手札。并面谕属官。仍遣中使趣卿提兵前来……今据归正人备说。金贼桀黥头首皆在淮西。朕度破敌成功。非卿不可。若一举奏功。庶朕去年宥密之诏。不为虚言……付飞。御押”。

二月十八日。岳飞进至舒州桐城县。接到宋高宗第七道御札。这仍是个严重过期的命令。所以他未回复。

奇怪的是。宋高宗除了三天两头给岳飞发号过期命令催促进兵以外。对岳飞“不知张俊等防战在甚日?庶几臣得以照应”一直不予答复。也闭口不提岳飞打仗必需的粮草补给从哪里供应。

二月二十三日。岳飞派属官到庐州联络张俊。次日张俊答复:“虏已渡淮。前途乏粮”。二月二十五日。岳飞不得不率军离开桐城。到池州就粮。宋史记载:“飞自鄂州。千里赴援。至舒城人马俱困顿。而为俊婉拒。舒城下县。不足千户。大军粮草难以为继。江西漕运粮秣尚在江池。故飞引军向池州”。第八、九道御札是对柘皋大捷的表扬信。没有太大意义。

第十道御札于三月初二发出。岳飞于三月初三收信并回复

从二月十五到三月初一。半个月宋高宗未给岳飞发过一道进军命令。三月初二。宋高宗突然想起岳飞了。他命令:“闻虏人已过寿春。卿可与张俊会合。率杨沂中、刘琦共往克复……有所措置开具奏来……付岳飞。御押”。

三月初三岳飞接到宋高宗御札。他回复:“臣于上月遵照二月十四日御札旨意。进趋寿春。甫至舒城。即派属官照会张俊。张俊回臣虏已渡淮前途乏粮。故臣现已在池州就粮……臣愿复回舒州。前去照应。听候朝廷指挥”。

宋高宗同意了岳飞退回舒州的请求。从正月二十九日宋高宗下诏要韩世忠出兵楚州。以为照应。过了一个多月。三月初三韩世忠才出兵楚州。终于出兵了。

第十一道御札于三月初六发出。岳飞于三月初八收信

乙巳(三月初六)。宋高宗下令:“韩世忠奏。已提亲兵自楚州往寿春府。卿可约与相见。从长措置……付飞。御押”。

韩世忠移师寿春。宋高宗命岳飞联络韩世忠。两军暂停北上。同一天刘锜也奉命撤军回了太平州。就在这一天。金军迅速包围濠州。战局瞬间大变。濠州距临安1133里。战报送到临安已是三月初十。

第十二道御札于三月初十发出。岳飞于三月初十三收信

三月初十。宋高宗收到岳飞三月初三奏报。他下令:“得卿奏。知卿属官自张俊处归报虏已渡淮。卿只在舒州听候朝廷指挥……据报。兀术用郦琼计。复来窥伺濠州。韩世忠已与张俊、杨沂中会于濠上。刘锜在庐州、柘皋屯军。卿可星夜提精兵。裹粮起发。前来庐州就粮。直趋寿春。与韩世忠等夹击。可望擒杀兀术。以定大功。不可失也……付飞。御押”。

三月十三日岳飞接到高宗御札后。即从池州火速北上。舒州距濠州约700里。至少要4天才能到。寿春距濠州仅404里。韩世忠用2天半时间赶到。但为时已晚。金军已于三月十六日全歼了被困于濠州的杨沂中的部队。张俊和王德拼死救出杨沂中。韩世忠杀退了追兵。岳飞和刘锜仍在赶往濠州的路上。战役已结束。

直到战役快结束时。宋高宗还给岳飞发了三道御札。但战役已结束。提后三道御札已经毫无意义。淮西战役是张俊、杨沂中被初期胜利冲昏了头脑。丧失了判断力。误入敌人设置的陷井。结果被全歼。从宋高宗发给岳飞的御札看。这场战役失败。与岳飞、韩世忠、刘锜没有任何关系。岳黑们故意对后面的御札避而不谈。不过是想掩盖历史真象罢了。

其他观点:

秦桧和张俊捏造岳飞在淮西之战中的罪名有四:一曰逗遛违诏。二曰辞以乏粮。三曰不携重兵。四曰缓於救濠。 

一、缓于救濠之说是不成立的!

因为朝廷命令岳家军援淮西的命令发到岳飞手后。岳飞立刻不折不扣的坚决执行了!正月庚戌(十日)。宋庭首发备战动员令。劄下淮南诸帅韩世忠、张俊、刘锜照防,紧切措置隄备.所及州县保聚人民。以防抄掠。及劄下岳飞照应以备。

高宗向岳飞下达作战命令的第一札是在正月二十九起草的。 (《高宗本纪》里面有讲到。正月二十九日下令杨沂中岳飞支援淮西。此条日期确信无疑)。

在此中间。宋廷没有给岳飞下达任何进兵命令。高宗命令岳飞出兵的第一札的 内容是: “据探报。虏人自寿春府遣兵渡淮。已在庐州界上。张俊、刘琦等见合力措置掩杀。卿可星夜前来江州。乘机照应。出其前俊。使贼腹背受敌。不能枝梧。投机之会。正在今日。以卿忠勇。志吞此贼。当即就道。付此亲札。卿宜体悉。付飞。御押”。 高宗在命令岳飞进兵的首札的内容是让岳家军从鄂州进至江州(九江)。进驻江州据上流。措置江池间江防并待机。鄂州经兴国军至江州距离约595宋里。正常行军需10天到达。 按宋时急件快递的规定。杭州到鄂州(今武昌)为十天送达。到达岳飞手中的日期是2月9日。 当高宗的第一封让岳飞出兵的御札在2月9日到岳飞手中后。岳飞在隔一天的2月11日出兵。在当中的一天是岳家军从分驻地集结所耗。

2月11日 出兵鄂州(今武汉)。2月14日 到黄州(今黄冈)(无史料载到达时间。但据二十一日宋廷给岳飞的省札称接到岳飞申报到黄州的公文。假设公文在路上递送的时间是十日)鄂州至黄州距离 200宋里。还包括渡长江。我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以背嵬骑兵先行的速度 。 2月19日高宗发给岳飞第九封御札:“得卿九日奏。已择定十一日起发。往蕲、黄、舒州界。闻卿见苦寒嗽。乃能勉为朕行。国尔忘身。谁如卿者! 览奏再三。嘉叹无歝。以卿素志殄虏。常苦诸军难合。今兀术与诸头领尽在庐州。接连南侵。张俊、杨沂中、刘琦等共力攻破其营。退却百里之外。韩世忠已至濠上。出锐师要其归路。刘光世悉其兵力。委李显忠、吴锡、张琦等夺回老小、孽畜。若得卿出自舒州。与韩世忠、张俊等相应。可望如卿素志。惟贵神速”。在此之前的几札中。命令岳家军由江州改到黄州。 即便假设岳家军六日即起兵靳黄。十八日可至舒城。但正常也不可能按时抵达庐州、拓皋。何况先奔江州因绕远就更无法赶上拓皋会战。就算能赶到。那金人配合不配合你还得两说。千里赴援。是否能使上劲。原本就在两可之间。原本就不是勉强的事情。战争毕竟不仅仅是赛马比赛。古代骑兵的负重。也远非现代可比。 2月10日高宗发出第五封御札。随后高宗又在二月十五日和十七日十九日向岳飞分别发出了三封御札。并在二月十九日接到岳飞于二月十一日出兵的消息。而这四封御札。都是在没有收到岳飞已在二月十一日出兵消息的前提下发出的催促令。实际上从岳飞出兵的时间点来看。尽管在战略上和高宗有些许的分歧。但岳飞在接到高宗的进军命令后仍不折不扣的马上按时执行了。 二月十八日。是拓皋之战。二十日。张俊收复庐州。二十一日时拓皋捷奏上至临安。二十三日宋廷下诏表彰诸路统帅。其中包括当时还未至淮西的岳飞和韩世忠。至此金人后撤。战事得以转折。 根据宋史专家邓广铭老先生的估计。岳飞到舒州应该在二月中下旬。而岳飞是骑兵走陆路。二十三日前后必定已经到达了舒州。 岳家军在2月9日接到高宗的第一封御札后在2月11日出发。2月23日。岳飞部行军至舒州。岳家军从鄂州行军到舒州共计用了12天时间。现代公路网发达。从武汉(古鄂州)到舒州高速公路里程267公里(534里)。因为是南方山地。现代公路遇到高山大川可以通过架桥建涵来裁弯取直。所以岳家军的行程远不止这么远。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也耗费时日。 进一步辨析从鄂州到黄州。黄州到舒州的路径及行军速度。发现岳飞行军确是无懈可击。从鄂州到黄州要渡江。征集民船也要耗费时日。从黄州到舒州不能走直线。要绕过大别山区(可查看中国地图) 。岳家军不仅要跋山涉水而且还要走一个大弧线。保守的计算供军队行走的蜿蜒的山地路两地应有千里远。因此岳家军昼行夜宿每日行程大概在八十里左右。按这个速度行军用拖延时间来形容恐怕是说不过去的!而岳黑们却以现代公路的里程说事。岂不是无知透顶? 如果一个现代人徒步沿着古道从武汉走到舒州恐怕十二天是走不到的。

另外行军恐怕不是一概单纯追求快速。有时为不过早暴露战略意图。还要有意控制速度。以便恰如其分地获得预想的战机。 岳飞的行军不是匀速的。它是个由快到慢的变速过程。11日起兵鄂州。14日行至黄州。黄州至靳州310宋里倍道须三天。十五日离靳州向舒州。就不能急行军了。因为可能遇敌。须保持人马体力和战斗队形。行军中要慬间谍、再明斥候。靳州至舒城380宋里走个7天是无可挑剔的。金马军由寿州至庐州180宋里历经六天多。刘锜步军太平至庐州320宋里历经7天。都是这个道理。所以岳部二月二十三日左右抵舒城就算不错了。

二、辞之乏粮说是诬告。因为乏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飞自鄂州。千里赴援。人带干粮。马食于野。沿途稍补。至舒城人马困顿。为俊婉拒。舒城下县。不足千户。大军粮草难以为继。江西漕运粮秣尚在江池。故飞引军向池州。因此岳飞向高宗上奏。 癸卯(三月四日)。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岳飞奏:“臣今月四日准御前金字牌递到亲劄一通。臣即时拜恩跪领讫。取读圣训。以金人已过寿春。令臣前往庐州与张俊等会合。共往克复。臣深感陛下眷顾之意。愿竭驽钝以驱使。然臣于上月二十三日甫至舒城。即派属官照会张俊。张俊回臣虏已渡淮前途乏粮。故臣现已在池州就粮。以便听从朝廷意旨。臣料抚定淮甸。张俊等既足能办之。臣也乐观其成。今臣仰体圣虑仍在不测。为保无虞。务收全功。臣愿复回舒城。前去照应。并听候朝廷指挥”。

从中可见是张俊谎称前途无粮无贼。欲拒岳飞于庐州之外。此次岳飞为了迅速进兵 。士兵自带干粮。这样的话。只需十日便会断粮。而韩世忠张俊进兵皆是如此携粮。 山地作战和中原平原作战不同。此次岳家军长途机动跋山涉水不可能携带大量的粮草的。原因是军情紧急。轻兵择利是快速反应的基本原则。在南宋境内打仗。战地附近的一些州府往往临时设为粮草转运的兵站。宋代在独立于军队之外的文官中设有专门的粮草转运使。而靠近江河的州府因为漕运之便更有利于粮草转运。因此宋廷在江州、池州和庐州设有兵站。这在高宗的御札中都有体现。 “有诏淮东西漕臣胡纺、李仲孺。江东漕臣陈敏识随军馈运。又遣两浙漕臣张汇继至。会集于军前。俊命诸漕备十日粮。诸漕以水路止于庐州。陆路无夫搬运。遂议给军士钱人一千。使之附带。又令敏识搬水路纲运入滁州。以接济二军”。 而庐州便是岳家军战地的就粮地。因为张俊对岳飞称庐州乏粮。使岳飞被迫到池州就粮。 张俊谎称庐州无贼无粮。拒绝岳飞进军庐州。有道是:“皇帝不差饥饿兵”。岳飞不可能在此情况下驱使手下的将士瘪着肚子到金军已经没有了影踪的庐州和张俊杨沂中的部队争夺粮草。 岳飞得到张俊的这一回报之后。信以为真。立即把它奏报给南宋王朝请示定夺。 而张俊军因为进军中只携带了不足十日的粮草。同样遭遇到和岳家军一样的囧境。

史载:“初。张俊以诸军至黄连埠。士皆乏食。乃遣事务官辛永宗还建康督粮。永宗至江皋不肯渡。坐于民舍。呼逻卒采藤花食。建康尽刷老弱及上元、江宁二县民夫运粮。人持六斗米。会俊等班师。军民皆弃戈负之。釆于道侧而去”。此前金军渡淮北撤。张俊不仅自己在庐州驻扎十多日不动。还阻止岳家军进入庐州并把刘锜军遣回太平川。 岳飞二月二十三日到舒州。在三月四日从舒州出发在舒州耽搁了十一天时间。其实就是张俊以乏粮无贼的名义蒙骗岳飞这个原因造成的。岳飞因此往返池舒二州。为了军粮而疲于奔命。 三月九日。宋廷得知濠州有警。 下省札要求岳飞继续进军。不需理会张俊命令。 而高宗命令岳飞从舒州出发的时间是三月十日起草的。高宗在给岳飞的第十三封御札中写到: “得卿奏。知卿属官自张俊处归报。虏已渡淮。卿只在舒州听候朝廷指挥。此此见卿小心恭慎。不敢专辄进退。深为得体。朕所嘉叹。据报。兀术用郦琼计。复来窥伺濠州。韩世忠已与张俊、杨沂中会于濠上。刘琦在庐州、拓皋一带屯军。卿可星夜提精兵。裹粮起发。前来庐州就粮。直趋寿春。与韩世忠等夹击。可望擒杀兀术。以定大功。此一机会。不可失也。庐州通水运。有诸路漕臣在彼运粮。急遣亲札。卿切体悉。十日二更。付飞。御押” 。 高宗在 给岳飞的第十四道御札写到:“得卿奏。卿闻命即往庐州。遵陆勤劳。转饷艰阻。卿不复顾问。必 其行。非一意许国。谁肯如此! ” 岳飞在接到此命令前的3月4日就已出发了。比张俊出发的时间还早一天。可能是岳飞的探子手发现金军有异动报告岳飞后岳家军闻风而动。 岳家军到定远县时。是3月12日。 3月初。完颜宗弼采纳了郦琼的建议。让小部分金军渡淮北上。佯装大部分撤退。而主力军队埋伏在濠州郊区。伺机进攻濠州;期间濠州的守城官兵也担心濠州城在金军退兵的必经之路上。会不会遭到围攻。因此多次向张俊求救。三月初五。张俊得知了“金军北遁”的消息。让刘锜南下回太平洲。防止他瓜分战功。杨沂中是张俊的人。所以张俊想和杨沂中包揽战功。“耀兵淮上”。三月初六。得到金兵围攻濠州的消息。张俊急忙派人去追赶刘锜军返回。三月初九。张俊等军进军到黄连埠。距离濠州尚有六十里。同日得到濠州城破的消息。 随后张俊得到错误情报以为金军已离濠州。命杨沂中带六万轻进濠州城下。3月11日杨沂中遇伏而败。 张俊、刘锜、王德等军也都败退。到达了长江附近。而在3月11日当天。高宗继3月10日起草的第一封命令岳飞从舒州出兵至寿春的御札后发出了第二封御札:“据探报。 兀术再窥濠州。韩世忠、张俊、杨沂中、刘锜皆已提军到淮上。以卿忠智许国。闻之必即日引道。切须径赴庐州。审度事势。以图寿春。庐州水运。而诸路漕臣皆萃于彼。卿军至。粮草不乏。又因以屏蔽江上。军国两济。计无出此。已行下诸漕。为卿一军办粮草。不管阙乏。付此亲札。卿须体悉。十一日未时” 。 按时间计算。岳飞接到这两份诏书时。淮西战区已经彻底凉了。因为这两封命令到岳飞的手里至少得在十日以后的3月20日。无论是张、韩、杨、刘、王等宋军。还是金兀术。都早已散场。偌大的淮西境内。只有岳飞一个人捧着一大摞诏书发呆。

三、逗留违诏更不成立! 《宋史·秦桧传》记载:“十一年。兀术再举。取寿春。入庐州。诸将邵隆、王德、关师古等连战皆捷。杨沂中战拓皋。又破之。桧忽谕沂中及张俊遽班师。韩世忠闻之。止濠州不进;刘锜闻之。弃寿春而归。自是不复出兵。”可以看出。秦桧已经在敲退堂鼓了。因此此时的秦桧对战局的破坏作用不小。 高宗在淮西战役时一共给岳飞发了十五道御札。然而其中的时间间隔完全不一致。战事紧张时赵构可以可以每日发一札。战事缓和时能够数日了无音信。二月十九日札到三月一日札。中间竟然隔了十二天。这中间是战事的缓和期无误了。 自金兵渡淮北撤后。可能高宗也认为战事也许告一段落了。 张俊二十日进入庐州。一直到三月初。都未曾前移有半步。按张俊的想法。金军北撤。胜利已经提前到来。他和杨沂中可以大摇大摆的接收胜利果实了。此刻岂能让岳飞刘锜韩世忠凑过来分一杯羹! 因此这段时间。宋军各部都处在驻扎状态。战事处于停滞状态。而此时的岳飞在接到战役总指挥张俊的无贼无粮的手札后正在往返舒池二州为了士兵的口粮而疲于奔命呢!

四、桧曰援淮岳飞不携重兵是不成立的! 事实真相是。岳飞亲率八千多背嵬铁骑。以为前驱。 当时岳飞部置下属:“我们可自鄂州径趋黄州。直赴淮西。与张宣抚等军腹背击敌。二日后出兵。此回贵于神速。下官与徐、董二太尉率背嵬军等马兵八千为前锋。张太尉等统背嵬军、前军、右军、踏白军、游奕军、胜捷军的马、步兵为后继。其余北上屯驻的五军。由王太尉与牛太尉统率。在德安府与信阳军待命。杨太尉等统水军巡护大江。鄂州留赵太尉统胜捷军第六将把截。” 岳珂在《鄂国金佗稡编》卷22《吁天辨诬卷之二淮西辨》中提到“而况背嵬之士。先臣之亲军也。颖昌、朱仙。皆以是军取胜。而八千余骑亦不可谓寡矣”。——也就是说。在经历绍兴十年的颖昌大战和朱仙镇之战之后的次年。岳飞率部救援淮西的时候。仅出征的背嵬马军(骑兵)就有八千多骑。这也是后来岳家军能够在野战中同女真骑兵争雄较长的重要原因。

淮西之战最终的结果令人扼腕!其原因除了张俊没有按作战意图牵制住金军以待各路部队进入作战区域外。拒绝岳家军进兵庐州也是导致后来濠州轻进。中了金军埋伏后他的部队一泻千里的主要原因!这都是因为张俊为独享战功的小家子气使然。据记载:“时朝廷虽命三帅。各军不相节制。然诸军进退。多出于俊。而锜以顺昌之功骤贵。诸将亦颇嫉之。方金人之初退。虚实未明。三军相视。犹豫无决。 甲辰(三月五日)。淮西宣抚使张俊、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判官刘锜会议班师。俊与沂中为腹心。而与锜有隙。故柘皋之战奏赏诸军。锜独不预。 翌日。俊因会饮。谓锜曰:公步人久战。可自此先回。径取采石归太平。吾欲与杨太尉至濠州。耀兵淮上。安抚濠梁之民”。

3月初。完颜宗弼采纳了郦琼的建议。让小部分金军渡淮北上。佯装大部分撤退。而主力军队埋伏在濠州郊区。伺机进攻濠州;期间濠州的守城官兵也担心濠州城在金军退兵的必经之路上。会不会遭到围攻。因此多次向张俊求救。三月初五。张俊得知了“金军北遁”的消息。让刘锜南下回太平洲。防止他瓜分战功。杨沂中是张俊的人。所以张俊想和杨沂中包揽战功。“耀兵淮上”。三月初六。得到金兵围攻濠州的消息。张俊急忙派人去追赶刘锜军返回。三月初九。张俊等军进军到黄连埠。距离濠州尚有六十里。同日得到濠州城破的消息。 随后张俊得到错误情报以为金军已离濠州。命杨沂中带六万轻进濠州城下。3月11日杨沂中遇伏而败。 张俊、刘锜、王德等军也都败退。到达了长江附近。

因此张俊做为此战的总指挥以无贼缺粮的名义把岳飞和刘锜拒之门外。贪功心切。恐怕狼多肉少。满以为可以从此大摇大摆的安心接收胜利果实。和铁哥们杨沂中独吞战功。却因此中了金军的奸计。

《宋史》记载:淮西之役后。张俊以前途粮乏质问岳飞。岳飞说这岂是我的过错。高宗皇帝的御札上说:“因为部队转饷艰阻。卿可以不到庐州。”张俊怀疑岳飞没有对高宗说实话。还朝后。反而诬陷说岳飞在淮西之役中逗遛不进。以乏饷为辞。 ……因为张俊领受秦桧的意旨。和岳飞密议瓜分韩世忠的部队。被岳飞拒绝。张俊和秦桧狼狈为奸诬陷韩世忠。岳飞马上修书世忠告之秦桧有陷害他的用意。韩世忠连夜求见高宗帝向高宗说明情况。张俊因此对岳飞更加痛恨。马上诬告岳飞弃山阳不守。并且把岳飞为韩世忠通风报信的事告诉了秦桧。秦桧大怒。 ……兀术遗桧书曰:“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秦桧利用谏议大夫 万俟禼与飞有仇怨。催促万俟 禼弹劾岳飞。又指使中丞何铸、侍御史罗汝楫分别上表章弹劾岳飞。大致内容是:“今春金人攻淮西。岳飞刚到舒州、蕲州便不进兵。与张俊攀比按兵淮上。又要弃山阳而不守。” ……岳飞被调查两个月。根本没有证据证明这些诬告是真实的。秦桧指使 万俟禼 在弹劾奏章中对淮西这件事为主要诬陷理由。 万俟 禼为了讨好秦桧。对岳飞家里进行搜查。把搜出来的当时在淮西之战中高宗给岳飞的御札藏匿起来。以消除对岳飞有利的证据。又逼迫岳飞手下部将孙革等人做伪证。诬陷岳飞受诏逗遛。让评事元龟年用行军日记做假证。用牵强附会的办法为岳飞定罪。

从史料上可以发现。 万俟禼把高宗的御札藏匿起来。使对此事最有力的证据不能发挥作用。这就使岳飞有口难辩。可见秦桧一党奸佞之恶毒!

在岳飞被平反昭雪后。岳飞的后人向朝廷索回了高宗所有写给岳飞的御札等文件。真相才得以大白于天下。

从高宗的御札上所提供的线索上分析。岳飞是不折不扣的执行了高宗的指示。进兵速度不仅正常。而且相对于其它部队还是很快的。而岳飞驻留舒州。原因之一就是张俊以战役总指挥的名义谎称庐州无粮无贼。迫使岳飞在汇报高宗的同时在舒庐两州疲于奔命的往返就粮。而与此同时。秦桧命令各部班师也是各部队原地驻扎的主要原因。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43:55

    岳飞,高宗,庐州,鄂州,朝廷,岳家,舒城,粮草,命令,三月初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43:55

    没想到大家都对淮西之战张俊是否为了争功拒绝岳飞的入援?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43:55

    淮西之战张俊是为了争功拒绝岳飞入援。但赵构却发旨让岳飞入援!但岳飞却去晚了。读过史书的人都不会把岳飞打造成完美英雄。倒